收藏 分享(赏)

成本会计第十二章成本计划.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680727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第十二章成本计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第十二章成本计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第十二章成本计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第十二章成本计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第十二章成本计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本会计课程快速导读地图,第一章 总论,第四章 单步骤成本 计算方法,第五章 多步骤成本 计算方法,第六章 分类法,第七章 作业成本计算,第八章 质量成本,第十章 成本控制体系,第十二章 成本计划,第十三章 标准成本法,第十六章 报表与分析,第三章 成本汇集与分配,第二章 成本核算 方法体系,第九章 其他行业成本计算,第 十一 章,第十四 十五章,第十二章 成本计划,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了解成本计划的编制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的内容有:成本计划的概念和作用、成本计划编制的程序、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编制、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和费用预算的编制。,第一节 成本计划概述

2、 第二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编制 第三节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第四节 费用预算的编制,第一节 成本计划概述,一、成本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一)成本计划的内容 成本计划是企业以生产经营计划和有关成本资料为基础,以货币形式预先确定的计划期内成本水平和成本降低任务计划。 成本计划的内容: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和成本降低措施计划,(二)成本计划的作用1. 成本计划是对生产耗费进行控制、分析和考核的重要依据。2. 成本计划是编制生产经营计划的基础。3. 成本计划为新产品定价提供依据。,二、产品成本计划编制的程序1. 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2. 进行成

3、本预测和决策。3. 测算目标成本。4. 试算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5. 确定计划期单位成本。6. 正式编制成本计划。(一级编制成本计划法、分级编制成本计划法和结合法),分级编制计划程序,车间部门 一般费用 计划,车间部门 一般消耗,产品消耗 定额及 计划,机修车间 费用预算,机修车间 费用分配,二车间 制造费 用预算,一车间 产品成本 计划,主要产品 单位成本 计划,商品产品 成本计划 (按产品别和按项目别),一车间 制造费 用分配,一车间 制造费 用预算,二车间 制造费 用分配,一车间直接 费用计划,二车间直接 费用计划,二车间 产品成本 计划,期间费用 预算,制造费用 总预算,第二节 主要产

4、品单位成本 计划的编制,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概念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是预先确定企业计划期内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与上年相比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划。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一般格式:,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表,产品名称:丙, 年,单位:元,升降额/分项,升降额/200,(计划额上年额),预计实际、报告期实际、10月底下年初编制计划,二、根据单位定额成本编制的主要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简化方法)(定额基础法),计划单位成本,=,(某时段内计划产量该时段单位定额成本)计划年产量,分成本项目,加权平均计算计划单位成本。,甲:,计划单位成本,=,3002700 + 500 2420800,=

5、2525,乙:,计划单位成本,= 555,根据计算结果编制计划表(P401)。,(P401402)例1:某企业生产可比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2000年计划产量分别为800件和500件。编制的成本计划如表12-1和表12-2所示。,三、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一般方法(试算平衡基础法) (一)确定目标成本 1.,可比产品单位目标成本,=,上年平均单位成本,目标成本升降率,1 ,2.,不可比产品单位目标成本,=,预计单位售 价,1 ,目标销售利润率,例:,丙可比产品 单位目标成本,=,200 (1 5%)= 190,目标降低率,(二)试算计划期成本水平 在上年单位成本的基础上,分析计划期内各种影响

6、成本升降的因素后进行计算的。 计划期内各种影响成本升降的数额和比率是由企业有关部门提出的。 分成本项目计算本年计划单位成本的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1),直接材料单位成本,=,1 +,材料单耗变动率,1 +,材料单价变动率,上年材料单位成本,(2),直接人工单位成本,=,1 + 直接人工增长率 1 + 劳动生产率提高率,上年直接人工单 位 成 本,(3),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 + 固定制造费用增长率 1 + 产量增长率,上年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 +,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率,上年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成本,当制造费用分为固定制造费用与变

7、动制造费用时:,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 + 制造费用增长率 1 + 产量增长率,=,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 + 变动制造费用增长率 1 + 产量增长率,上年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成本,(4),废品损失单位成本,=,1 +,废品损失变动率,上年废品损失单 位 成 本,(5),计划单位成本 = (1)+(2)+(3)+(4),(6),计划成本降 低 率,=,计划单位成本上年单位成本上 年 单 位 成 本,100%,第2和第3个公式的推导过程:,(2),计划直接人工单位成本,=,(1 + 单位直接人工变动率),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1+,=,计划单位直接人工上年单位直

8、接人工 上年单位直接人工,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计划单位直接人工 上年单位直接人工,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计划直接人工 计划产量,上年直接人工 上年产量,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推导:,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产量/生产工人数 产量=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数,=,计划直接人工 计划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数,上年直接人工 上年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数,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计划直接人工 上年直接人工,计划劳动生产率 上年劳动生产率,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不变,=,上年直接人工+计划增加额 上年直接人工,上年劳动生产率+计划增加率 上年劳动生产率,1,1,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1+计划直接

9、人工增长率 1+劳动生产率提高率,=,上年直接人工单位成本,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 + 制造费用增长率 1 + 产量增长率,=,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3),推导:,计划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单位制造费用变动率),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计划单位制造费用上年单位制造费用 上年单位制造费用,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计划单位制造费用 上年单位制造费用,=,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上年制造费用 上年产量,计划制造费用 计划产量,=,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计划制造费用 上年制造费用,计划产量 上年产量,1,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上年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增加额 上年制造费用,1,上年产量

10、+产量增加量 上年产量,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 + 制造费用增长率 1 + 产量增长率,上年制造费用单位成本,(P402)例2:某企业计划期继续生产丙产品。上年单位成本为200元,其中原材料100元、直接工资60元、制造费用30元(固定制造费用20元、变动制造费用10元)、废品损失10元。 经调查分析测定,预计计划期原材料单耗下降4%,原材料价格上涨6%,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上升8%,劳动生产率增长15%,产量增长12%,制造费用增长6%,废品损失下降8%。 要求:试算计划期丙产品成本降低率。如果目标成本降低率为5%,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制造费用变动多少才能达到目标要求?,(1),直接材料

11、单位成本,=,(2),直接人工单位成本,=,(14%)(1 +6%)100 = 101.76,1 + 8% 1+15%,60 = 56.35,制造费用单位成本,(3),=,1 + 6% 1+12%,30 = 28.39,(4),废品损失单位成本,=,(1 8%)10 = 9.2,(5),计划单位成本 = 101.76 + 56.35 + 28.39 + 9.2 =195.70,(6),计划成本降 低 率,=,195.7 200 200,100% = 2.15%,上年,例2: (P402 403),(三)平衡试算计划成本水平 平衡试算:试算的计划期成本水平与目标成本水平进行比较,如果达不到目标成

12、本的要求,就要重新按新的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水平进行试算,以保证达到目标成本水平。 例3: 目标单位成本=200(15%)=190试算单位成本195.7目标单位成本190 = 5.72.15% (5%)= 2.85% 经过对多个方案的分析,假设其他因素不变,选择降低制造费用的方案。 设制造费用降低率为x, 则有:,制造费用单位成本,1 + x 1 + 12%,30,= 28.39 5.7 = 22.69,求解得:x = 15.29%,新的计划单位成本为:,101.76 + 56.35 + 22.69 + 9.2 = 190,经过平衡试算,提出单位成本190和降低率5%的计划指标。,(四)计算

13、升降额和升降率,分 项升降额,=,分项计划单位成本,分项上年单位成本,分 项升降率,=,分项升降额 分项上年单位成本,100%,或:,分 项升降率,=,分项升降额 上年单位成本,100%,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表。,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表,产品名称:丙, 年,单位:元,升降额/分项,升降额/200,第三节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 计划的编制,一、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概念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是预先确定计划期全部商品产品成本的计划。按产品品种和成本项目两种方式编制,二、按产品品种编制的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计划的指标: (见P404表一)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是根据计划单位成本和其他有关

14、资料编制的。,1. 单位成本 (1)计划单位成本的确定(已作介绍) (2),上年预计 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4季度预计产量,第4季度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4季度预计产量,2. 可比产品总成本 = 计划产量不同的单位成本,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上年平均 单位成本,= (8002525) + (600190) (8002800) + (600200),= (2020000 + 114000) (2240000 + 120000),= 2134000 2360000 = 226000,可比

15、产品成本计 划 降 低 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226000 2360000,100%,= 9.58%,4. 不可比产品成本合计=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5. 全部商品产品计划成本合计,三、按成本项目编制的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100%,3.,合计,根据计划产量和分项单位成本计算填列。 见P404表。,第四节 费用预算的编制, 费用预算包括制造费用预算和

16、期间费用预算。 编制费用预算的预算方法主要有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概率预算法、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等。,一、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预算按其是否可按业务量调整,分为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1. 固定预算法 亦称“静态预算法”,是按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活动水平确定费用数额的方法。 预算额不随预算期内业务活动水平的变化而调整的预算。,2. 弹性预算法 它是按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多种业务活动水平确定相应预算数据的方法. 特点: 预算额随业务活动水平的变动而作相应调整的预算。 适用: 业务量水平经常变化,且费用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弹性预算法的编制要点有:

17、 (1)选择业务量标准 (2)确定业务量范围 一般限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按一定间隔(如10%)划分若干不同的业务量。,间隔12.5%,(3)分析费用的性质将费用按与业务量的关系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部分。(见P406例4,P407表二),(4)确定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 固定费用+计划业务量单位业务量变动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费当业务量为3000件时,200+30000.1=500(下同)根据表二确定预算。对“计划业务量”项可按实际业务量调整。当产量为3000件时,弹性预算= 15000 + 30000.8 = 17400,可按实际业务量调整,管理人员工资:固定5000元,生产能

18、力利用率大于100%(4000件)时单位变动费用为0.33元。产量4500件:5000+4500 0.33= 5000+1485 = 6485产量5000件:5000+5000 0.33= 5000+1650 = 6650,没有用500和1000计算:产量4500件:5000+500 0.33= 5000+165 = 5165产量5000件:5000+1000 0.33= 5000+330 = 5330,间隔12.5%,二、概率预算法 它是在分析与费用发生有关变量取值概率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费用预算,=,费用期望值,=,可能的生产量,可能的单位变动费用,联合概率,+,固定费

19、用,联合概率,例5:(P408表),费用支出和业务量是不确定的。,或:,费用预算,=,(,可能变动费用,概率),+,(,可能固定费用,概率),产量概率,制造费用概率预算表,三、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增量预算法是在现有费用水平的基础上,考虑预算期的增减变动情况,对现有费用作增(减)量的调整,确定预算数据的方法。零基预算法是以零为基础,考虑预算期实际需要编制预算的方法。,四、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定期预算法是按固定的预算时期编制预算的方法。 滚动预算法是按移动的预算期编制一定时期预算的方法。它亦称“永续预算法”。,小结,1. 成本计划的概念、内容和作用 2. 主要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根据单位定额成本编制) 3.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编制(例题和练习题)( 4步、计算公式) 4.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例题和练习题) 5. 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概率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课后练习题,P410 411。 练习题一和练习题二、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练习题一:动力单位成本试算公式与直接材料单位成本试算公式在形式上相同. 时间:1周。,本章结束,下一章,标准成本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