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读点经典[第四辑].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80631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点经典[第四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读点经典[第四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读点经典[第四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读点经典[第四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读点经典[第四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读点经典第四辑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西 南 大 学重庆出版社经典语录 3论语一则 .3孟子二则 .3墨子一则 .4西铭一则(或:正蒙一则) .4现代语录(五则) .5散文选萃 6大同世界 .6子产不毁乡校 .7隆中对 .8滕王阁序(节选) .11小石潭记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1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5致恩来 .1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8我的信念 .21诗词撷英 23回车驾言迈 .23短歌行 .24饮酒二十首(其五) .26将进酒 .26蜀相 .28渔家傲 .28关山月 .29采桑子重阳 .30登峨眉 .30炉中煤 .31花 .32礁石 .3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 .34未选择的路 .36楹联集锦 37经典释名 38老子 38庄子 39经典语录论语一则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1子夏2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4”颜渊 【注释】1司马牛:孔子弟子,宋人,名犁。亡:同无。司马牛担忧其兄作乱而将死,因而说,他人皆有兄弟,只有我没有。2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孔门十哲” 之一。3这句意谓生死富 贵都是上天的安排,应当接受,而无须忧惧。4这句说,(如果)君子能持敬自处而不间断,待人恭敬而合乎礼,则四海之内皆是兄弟。君子还担心没有兄弟吗?

3、孟子二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天下可运于掌。2梁惠王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3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注释】1老:前一“老”字,意为敬爱;前一“ 幼”字,意为爱抚,皆动词。后两个“老” 字,作“长辈”解;后两个“幼”字,作儿女解,皆名词。以及:以此推广到。2运:转动,可理解为治理。全句是说,敬吾之老,亦敬人之老; 爱我之幼,亦爱人之幼。推此心以惠民,天下可转之掌上。3乐(l):第一、三个“ 乐”,作 “以为乐”解, 动词。这句说,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百姓也会以王的快乐为快乐。 “忧民之忧者”的句法与之相同。墨子一则兼爱(上)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

4、恶而劝爱1?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2【注释】1恶:第一个 “恶”(w),哪里,怎么。第二个“恶” (w),作仇恨解。这句说,圣人以治理天下为已任,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劝导相互爱护呢?2这句说,因此天下人相互爱护就会得到治理,相互仇恨就会混乱。西铭一则(或:正蒙一则)张载(前此皆无作者名)民,吾同胞;物,吾与1也。西铭【注释】1与:同党,同伴。这句说,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同伴。现代语录(五则)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第 2 辑已用,当删!换:如果我

5、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我

6、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我们就一定会胜利。(毛泽东: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周恩来:当前建设中的几项任务)散文选萃大同世界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1,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3,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5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8【解题】本篇是礼记礼运篇的一部分,是对大同世界的理想的描述,其基本原则是:社会以天下为公为最高准

7、则;共有、共享社会财富,人人为了全体的利益而劳动,每个人都能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大家相亲相爱,和平而没有战争等。“大同”理想是我国古代思想的精髓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注释】1选贤与能:与,同“举” 。这句意为推选贤才和能人。2讲信修睦: 讲诚信,行和睦。修:行。3不独:不只。亲其亲:赡养自己的老人。第一个“亲 ”是动词。4子其子:抚 养自己的儿子。第一个“子”是动词。5矜(u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6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职分,女子能出嫁。7这两句是说 ,不把财物扔在地上,但也不必收藏在自己家里(据为已有);厌恶自己没有使力气,但做事不

8、一定是为了自己。8“是故”句:因而阴谋闭藏之事和盗窃乱贼之事都不 发生,所以大门可以不关。这样 的境界就叫做大同。子产不毁乡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1然明 2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 3?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4,以 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5岂不遽止 6?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7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8”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9。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10?” 仲尼闻是语也 11,曰:“以是观之 1

9、2,人 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解题】本篇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反映了子产广开言路,允许百姓议政的开明做法。公孙侨,字子产,郑国上卿,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襄公三十年(前 543)执政,当国二十余年,内政外交,皆有显著治绩。【注释】1游:求学。 乡校:古代的地方学校,亦是议政的场所。论执政:议论当政者的得失。2然明:郑大夫 鬷(zng)蔑的字。3何为:为何,为什么。4夫:发语词 。退:指闲暇时。焉:“于之”的合字,意为在这里。这句是说,人们早晚闲暇时在这里活动、求学。5损:减少。 这句说,我听说衷心为善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倚仗威势可以防止怨恨。6遽:急忙。 这句说,(若要作威防怨),岂不能立

10、刻制止。7犹:好像。防:堤坝,这里作动词,筑堤之意。决:水冲 溃堤岸。犯:危害。克:能够。这 句说,就像筑堤以治河一样,冲决堤岸后的危害,伤人必多,我也不能挽救。8道(do):疏导。药:以为药,这里是名词用如意动。这句说,不如开个小口子,让河水流出来。不如让我听到后,把它(指议论)当作治病的良药。9今而后:从此以后。信:确实。事:成事,这句说,我从此以后知道您的确是可以做成大事的。10二三臣:当 权的少数人。这句说,那里要靠那些人呢?11仲尼:即孔子。孔子当时仅十一岁,这当是在后来谈到这件事。是语:这些话。12之:指子产 。隆中对晋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11、时 人莫之许也。 2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3时先主 4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 5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6”先主曰: “君与俱来。 7”庶曰:“ 此人可就 见,不可屈致也,将 军宜枉 驾顾之。 8”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9。因屏人曰 10:“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1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 12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13,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 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 14,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5。今操已拥百

12、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16,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 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 17,张鲁在北 18,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19,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20,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21,将 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

13、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 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解题】本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建安十二年(207)时,刘备三顾茅庐,向二十七岁的诸葛亮问计,诸葛亮为之陈说三分天下策略的事。在这次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筹划了先攻取荆、益为基地,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再嗣机进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构想。刘备因之恳请其出山辅佐,终于使这一策略得以实现,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三国时代。“隆中对”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经典范例。【注释】1躬耕陇亩: 亲自在田地里耕作。躬:亲自。梁父吟: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名,一说即创自诸葛亮,又名

14、 梁甫吟。梁父:又名梁甫,山名,在泰山下。2管仲:颍上 (今安徽颍上) 人,春秋时齐国上卿,佐桓公为春秋第一霸主,有管子传世。乐毅:中山灵寿 (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燕国上将军,曾佐昭王振兴燕国。时人莫之许也:即时人莫许之也,意 为 当时人都不赞同诸葛亮自比管、乐的 说法。3惟:只有。崔州平: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 汉太尉崔烈之子。徐庶:字元直,颍 川(今河南许昌)人,曾佐刘备治新野, 连败 曹军,后因被胁迫归于曹操。此二人皆为诸葛亮友人。谓为 信然:认为是真实的。4先主:指刘备。5器:器重。6岂:莫非。7君与俱来:君与之俱来的省语,意为你和他一起来。8就:趋向,接近。就见的意思是到

15、诸葛亮那里去拜访他。屈致:意思是委屈他来拜访你。枉驾:屈尊俯就。顾:拜访。9诣:去(拜访 )。凡:共。10因:于是。屏:使退避。11蒙尘:古时 称君主遭受灾难的习语。12信:通“申”,申明。大义:指匡扶汉室的义举。13遂:就,便。猖獗:失 败。14克绍:绍,即袁绍,此指建安五年(200)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事。15“非惟”句:不但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画得当。抑:且。“ 非惟抑亦”:不但是 ,而且也是。16三世:汉末,孙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割据一方,历孙策,至孙权,已有三世。隆中对时,孙权正为东吴之主,故称已 历三世。17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人,汉末三国军阀之一,继父刘

16、焉为益州牧。建安十六年( 211)迎刘备入蜀,使 击张鲁,却因刘 备回军成都而降,被置于南郡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取荆州,又任他 为益州牧,驻秭归,不久病死。18张鲁:沛国丰(今江 苏丰县)人,五斗米道教祖张陵孙,原为刘焉部属,曾攻取汉中。刘璋代立后,以张鲁不从调遣,尽杀其家人,张鲁即割据汉中,行道理政,治巴、汉近三十年。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汉中,张鲁降,次年卒。汉中在川北,故称张鲁在北。19存恤:爱抚 。20保其岩阻:守住两州的险要。21宛洛:宛指南阳,洛即洛阳,代指名都, 这里当指曹操胁献帝所都之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滕王阁序(节选)唐王勃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7、1潦水 2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3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5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6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7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8披绣闼,俯雕甍。 9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10闾阎扑地,钟鸣 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1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14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5【解题】本篇节选自滕王阁序。滕王阁遗址在江西南昌,面临赣江,是唐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作洪州(即南昌,汉称豫章郡;唐代改为洪州,设都督府,故称洪府)都督时修建的。王勃(

18、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人。“初唐四杰”之一。六岁解作文;不到二十,对策中等,授朝散郎;继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戏为檄英王斗鸡文,被唐高宗逐出王府。又因杀官奴得罪,连累其父被贬为交趾(今越南北部)令。王勃在上元二年(675)往交趾省父,路经南昌,赴都督阎某于九月九日在滕王阁安排的宴会,赋诗作序,语惊四座,亦成就了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王勃在完成此文后,因渡海落水,惊悸而死。本篇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杰出的骈体文名篇,情景相谐,词美音和,也有不少佳句,故为古今所称颂。【注释】1维:在。序:时序(春夏秋冬)。三秋:秋天包括七、八、九三月,各称孟、仲、季秋,九月为季秋,故称三秋。2

19、潦(lo)水:雨后积水。3俨:通“严”,整治。骖(cn )騑(fi) :驾车的马。俨骖騑就是整顿车马的意思。上路:高高的通衢。崇阿():高的山陵。4临:到,至。长洲:春秋时吴国有“长洲苑”,这里“ 帝子之长洲”,指滕王阁所在地。得:意为“ 得见”。仙人之旧馆:指滕王阁。帝子、仙人皆指滕王。5“层峦”二句:高阁面对青山, 见层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6“飞阁”二句:凌空的阁道,丹彩飞流,下视大地,遥不可及。7汀:水边平地。渚:水中小洲。 穷:极尽。 这句说,水鸟栖止的汀、渚,极尽岛屿纡曲回环之致。8桂殿兰宫:泛指 华丽的宫殿。即:接近。 这句说, 华丽的宫殿高低起伏,就像高岗山峦的气势和

20、样子。9披:开。 闼:门。甍(m ng) :屋脊。 绣、雕:皆指雕刻精美。这句说,推开精美的阁门,俯视雕饰的屋脊。10旷:远。盱(x):张目望。盈视:极目所见。 骇瞩:对所见景物产生惊异之感。瞩:注视。这句说, 张目远望,山原辽阔,尽入眼底;川泽纡曲,令人惊骇。11闾阎:原指里 门,此指房屋。扑地:“扑”有到处出现的意思,这里形容房屋多。钟鸣 鼎食之家:古代贵 族鸣钟列鼎而食, 这里指城中的豪华气象。 舰、舸():泛指大船。弥:满。津:渡口,这里指河。青雀黄龙:指船头作龙、鸟之形。轴:同“ 舳”(zh),原指船后的柁, 这里指船。这二句说,满城的街道房屋,显示出鸣钟鼎食的气象;布满河口的大船,

21、描画着青雀黄龙的图案。12销:消散。彩:指日光。区:指天空。 这句说,云 层消散,雨过天青;日光通彻,天宇明朗。13鹜:野鸭。14渔舟唱晚:即 渔舟晚唱。响:指歌声。穷:遍。彭蠡:即鄱阳湖,在今江西省。这句说,傍晚时,从渔舟上传来的歌声,响遍彭蠡湖滨。15雁阵惊寒:即惊寒雁 阵。惊寒:雁是候鸟,天冷时即南飞避寒,故称雁南飞乃惊寒之举。声断:叫声停止。衡阳:即今湖南衡阳,地有衡山,其一峰名回雁峰,据说 大雁至此而停止南行。浦:水 边。这句说,避寒南飞的大雁,在衡阳的水边停止了鸣叫。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22、2,近岸卷石底以出3,为 坻为屿,为嵁为岩 4,青树翠蔓 5,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潭中鱼可 7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8,影布石上,怡然 9不动,俶尔远逝 10。往来翕忽 11,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以其境过清 15,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 16: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解题】本文是系列山水游记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和日光下澈时潭鱼的活泼生动,流露出作者一时开朗明净的心情,而羁旅孤寂的心境也隐约可

23、见。全篇状物生动,摹景真切,笔致灵动无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793)进士。顺宗即位(805),他参与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旋因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调柳州(今广西柳江)刺史,并死于柳州。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诗与韦应物并称,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传世。【注释】1篁竹:竹丛 。篁:竹田,竹林。2全石以为底:以整 块石头为潭底。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潭底的石头翻卷着露出水面。4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变成坻、屿、 嵁、岩各种形 态 。坻(ch): 水中高地。屿(y):小岛。嵁(

24、kn):不平的岩石。5青树翠蔓:青青的 树,翠绿的藤蔓。这是指附石而生的植物。6“蒙络”二句:参差不齐的枝条摭掩缠绕, 摇动下垂,随风飘荡。7可:表数目的虚词,大约。8澈:深入,透。9怡然:愉快的样子。10俶(ch)尔远逝:忽然向 远方游去了。俶尔:忽然。11往来翕(x )忽:来去迅速。翕忽:同倏忽,疾速的样子。12“潭西南而望”句:站在潭边向西南边看,水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斗折:像北斗星那 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 灭:明而又灭,灭而又明,即有时可见,有时不可见之意。13“其岸势”句:溪岸的形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 错。14“凄神”句: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

25、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邃:深。15清:凄凉冷清。16隶而从者:作 为随从跟着我来的。隶:随从。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 1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2;干将发硎 3,有作其芒

26、;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解题】本文是近代散文名篇。梁启超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 1900 年,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 从而极力歌颂少年人的朝气蓬勃,寄托了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其比喻虽不免于片面,但具有强烈的历史进取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等,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他一生著述宏富,有饮冰室合集行世。【注释】1澌(s )亡:灭亡。澌:尽。2矞矞(y)皇皇:美盛貌。

27、3干将:剑名。硎(xng):磨石。发硎:意谓刀刃新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1,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 地” ,信“ 物” ,后来信“国联” ,都没有相信过“ 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 ”,那也只能 说中国人曾经有过 “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

28、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 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 东西,现在只不过 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 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

29、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九月二十五日【解题】本篇选自且介亭杂文,文中加点的字,是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的部分。本篇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东三省全部沦陷,国际联盟承认日本在东北有特殊地位,纵容日本的铁蹄进一步向华北深入,失败的阴影、悲观的情绪笼罩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国民党大公报社

30、论说:“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鲁迅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注释】1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是 1920 年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以“促进国际合作,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为宗旨,却是为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一九四六年四月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在它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竟承 认日本在中国的东北有特殊利益,认为日本的侵略是“

31、正当而合法 ”的。2指一些国民党官僚和“ 社会名流”,以祈祷“ 解救国难” 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的“ 时轮金刚法会 ”“仁王护国法会”等活动 。致恩来邓颖超来:正以你为念,接到泰隆 1信,知你昨夜睡眠好,不曾受日间多人谈话的影响,悬念着的心,如一释重负,而感到恬适轻松!真的,自从你入院,我的心身与精神,时时是在不安悬念如重石在压一样。特别是在前一周,焦虑更冲击着我心,所以,我就不自禁地热情地去看你,愿我能及时地关切着你的病状而能助你啊!现在,你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而且快出院了,我真快活!过去虽不应夸大说度日如年,但确觉得一日之冗长沉重假若我未曾去看你的话。我希望这几天更快地度过去,企望你,

32、欢迎你如期出院。我想你一回来,我的心身内外负荷着的一块重石可以放下,得到解放一番,我将是怎样的快乐呢!明天不来看你,也不打算再来,一心一意地在欢迎你回来,我已在开始整洁我们的房子迎接你了。现仅提你注意,出院前定要详细问下王大夫 2,以后疗养应注意的各种事项,勿疏忽为盼!白药已搽了么?是否还分一点留用?我拟明晚去看乃如兄并送药给他。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颖妹手草七 七前夕最好在出院前一二日试下地走动走动为宜,不知你以为如何?望问王大夫!【解题】1942 年 6 月下旬,周恩来在重庆因病入住歌乐山中央医院,邓颖超日夜陪伴,董必武等轮流看望,毛泽东专门致电要求静养。7 月 7 日,邓颖超得到周恩来即

33、将出院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当即写下此信。信中表达了邓颖超对周恩来入院治疗的焦虑不安,以及得知即将病愈出院的快活心情,体现了这对革命伴侣深厚的爱情。【注释】1泰隆:即颜 太龙,原名泰隆,因周恩来建议改名。1915 年 4 月生,江西永新人,时任八路军驻重庆办事 处副官处副官长。2王大夫:即王励耕,重庆歌乐山中央医院外科主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法雨果著 程曾厚译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34、?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 1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

35、像,放上异兽, 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 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因 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 类的。过 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 2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

36、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 3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

37、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4。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

38、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维克多雨果 1861 年 11 月 25 日于高城居【解题】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始建于康熙末年,历时 150 年建成,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皇家宫苑,被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等诸多美名,收藏有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咸丰十年(1860 年)8 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 月 6 日,占领圆明园,进行疯狂的抢劫和破坏。18 日,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竟又纵火焚园。雨果在信

39、中谴责了侵略者的暴行,充分表达了他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深切同情,是其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注释】1巴特农神庙 :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建于公元前 447 至前 432 年,位于雅典老城区 卫城山的中心,有 “希腊国宝”之称。2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著有 哲学通信哲学辞典等重要著作。3额尔金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1799 年任驻奥斯曼帝国大使,曾野蛮盗取、破坏了雅典、亚地加等地古代神庙中的许 多无价之宝,著名 诗人拜伦曾猛烈抨击他在希腊摧残古迹和偷窃文物的恶行。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

40、加拿大总督,是 1860 年 10 月英法 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之一。4这是指 1861 年 2 月 23 日至 4 月 10 日,拿破仑三世曾公然在杜伊勒里宫展出抢来的圆明园文物的事。我的信念波兰玛丽居里著 剑捷译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 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 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41、。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是 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 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 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

42、不能违反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利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 24 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 许多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

43、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解题】居里夫人 (18671934),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 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共同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并同获 1903 年诺贝尔物理奖。1906 年居里

44、逝世,她继续从事放射性研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居里夫人后来又获得 1911 年诺贝尔化学奖,是极少数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之一。但她绝不贪图钱财和享受,只是为了科学的发展而奉献自己。1934 年 7 月 4 日,因劳累并长期与镭接触而与世长辞。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本文选自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9 年版现代人的智慧。诗词撷英回车驾言迈回车驾 言迈,悠悠涉 长道。1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2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3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4人生非金石, 岂能长寿考5?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6【解题】此为古诗十九首第十一首。古诗十九首,作者佚名,

45、始载于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杂诗”类,标明古诗十九首,诗题遂沿用至今。诗中(此二字恐衍),诗人在旅途中见事物迁移,感到时光流逝、人生短促,从而想到了当及时努力,建功立业。【注释】1二句意谓掉转车辆远行, 经历悠长道路。言, 语助词。迈:远行。涉:经历。2茫茫:旷无边际貌。 摇:吹动。3二句意谓路上所见的事物皆已改变了原貌,人怎能不迅速衰老。故物:旧时的事物。焉得:怎能。4二句意谓万物的盛衰自有定时,只恨自己未能早作建功立业的打算。立身:指建功立业,有所成就。苦:患。5长寿考:永保寿命。考:老。6二句意谓人的形体很快地就化为异物,只有荣名可以传到身后,所以是可宝贵的。奄(yn)忽:倏忽。物化:

46、死亡。荣名:美好的声誉。短歌行三国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慨当以慷2,忧思难 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6明明如月,何时可辍?7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解题】曹操的短歌行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本篇抒写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和作者要求招纳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意志。全诗感情充沛,带有浓厚的悲凉情调,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注释】1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多:恨多。2慨

47、当以慷:慨而且慷,意同“慷慨”,指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产生的不平静的情感。3何以解忧:什么 东西可以解除我的忧愁?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用作酒的代称。4衿(jn):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形容忧思连绵不断。这两句是用的诗经 郑风 子衿的成句,用以表现对贤才的思念。5但为:只为 。沉吟:沉思吟味,意谓整日在心中回旋。6呦(yu)呦:鹿 鸣声。苹:藾蒿。瑟、笙:两种乐器名。这四句是用的诗经小雅鹿鸣 篇的成句。鹿鸣本是宴会宾客之诗, 这里用来表示自己 优待贤才的态度。7这两句形容人才 难得。辍:停止。8这四句是作者希望久 别的朋友远道来归。陌、阡:古代田间的道路。枉:屈驾。用,以。存:问候。契阔:聚散。谈讌(yn):聚谈。旧恩:旧日的情意。9这四句是用 乌鹊无枝可依比喻贤才无所依靠。匝(z):圈。10这四句说贤 才多多益善,并以周公的求贤若渴来说明自己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心理。吐哺(b ):吐掉口中嚼着的食物。韩诗外传说周公“ 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说,周公忙于接待天下贤士,吃饭也没有时间。饮酒二十首(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1,而无 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