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存货,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 第二节 存货入账价值 第三节 原材料 第四节 商品 第五节 存货清查 第六节 存货期末计价,outline,2,一、存货的性质与分类 1.存货的性质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资等。,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3,一、存货的性质与分类 1.存货的性质,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4,现金 银行存款,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存货通常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被消耗或经出售转换为现金、银行存款或应收账
2、款等,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属于流动资产。在大多数企业中,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流程,存 货,一、存货的性质与分类 2.存货的分类 按经济内容分类,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5,会计科目设置,原材料(raw materials) 在产品(goods in process) 半成品 (semi-manufactured goods) 产成品/商品 (finished goods) 周转材料(revolving materials),半成品一般需要入半成品库,原材料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或半成品 库存商品 周转材料,一、存货的性质与分类 2.存货的
3、分类,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6,不同来源的存货,其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各不相同,外购存货,不同来源,自制存货 (含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outsourcing inventories,homemade inventories,二、存货的范围 1. 列为存货项目的资产,都是为了进行正常生产经营而储存的流动资产。不是为了此种目的而储存的资产,都不能列为企业的存货。,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7,进行正常生产经营而储存,存货,特种储备的资产以及按有关部门的指令专项储备的资产,其他资产: 特种储备物资,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而储备的专用物资,工程物资,二、存货的范围 2. 企
4、业应以所有权的归属而不以物品的存放地点为依据来确定企业存货的范围,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8,(1)凡是开出销售发票售出,所有权以及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的物品,即使暂时存放于本企业仓库,也不能将其作为本企业的存货,如已开票售出的待运商品等。 (2)凡是未转移所有权以及风险和报酬的发出物品,即使未存放于本企业,也应将其作为本企业的存货,如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存货、未出售的外出展销存货等。,二、存货的范围 2. 企业应以所有权的归属而不以物品的存放地点为依据来确定企业存货的范围,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9,(3)凡是所有权以及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归属于本企业的购入
5、物品,即使未存放于本企业仓库,也应作为本企业的存货,如已经购入而尚未收到的运输途中的货物等。 (4)凡是不属于本企业所有以及相应的风险和报酬未转移到本企业的接受物品,即使存放于本企业仓库,也不能作为本企业的存货,如受托代销的存货、受托加工的存货等。,所有权及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是否归属本企业(是否发生转移),二、存货的范围 3.企业的存货主要包括 (1)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待售的资产; (2)为销售而仍在生产过程的资产; (3)在生产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将消耗的原料或物料。,第一节 存货(inventory)概述,10,一、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外购存货以其采购成本入账,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
6、货价格、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税费和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代价。 1. 购货价格(purchase prices) (1)定义:因购货而发生的进价成本 ,不包括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2)购货折扣的处理: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 (3)我国一般采用总价法处理。发生现金折扣不调整购货价格,把获得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列支。,第二节 存货入账价值,11,一、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 2.计入成本的相关税费 (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 计入外购存货采购成本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外购货物应支付的税金及相关费用,主要包括进口环节的关税、消费税、海关手续费,企业购入未税矿产品代缴的资源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支付的增值税
7、,以及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按规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第二节 存货入账价值,12,一、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 3.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 的代价指为使外购存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支付的除买价及相关税费以外的采购费用。 主要包括外购存货到达仓库以前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杂费、运输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以及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第二节 存货入账价值,13,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后面专门讲解,总结:根据我国会计法规的规定,企业的各类存货应以历史成本入账,即以采购成本入账。采购成本是指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买价和与其有关的税金和采购费用。其中:买价是指已经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的存
8、货价格;税金是指采购货物应支付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关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金;采购费用是指采购货物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费用。,第二节 存货入账价值,14,二、自制存货的入账价值自制存货主要包括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自制存货应以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入账。,15,第二节 存货入账价值,专项设计费用 借款费用等,消耗的材料成本 自制的加工成本 其 他 成 本,成本会计学中讲解,自制存货的入账价值,一、“原材料”科目计价方法,第三节 原材料,16,入库材料的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按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计价:指从供货购买材料开始,到
9、验收入库前的全部支出。即材料的采购成本。,计划成本计价:入库材料的成本材料采购计划中规定的单价,一、“原材料”科目计价方法,第三节 原材料,17,原材料的日常核算, 可以对不同的材料分别采用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具体采用哪种方法,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发出、领用原材料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企业在选用材料核算方法后,一般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按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则进行处理。,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1、原材料的划分及主要账户介绍原材料的划分 外购原材料 委托加工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18,主要科目设置 “在途物资”、“原
10、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等,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19,在途物资资产类,含义: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在途物资,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20,原材料资产类,含义: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实际成本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原材料,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21,生产成本资产类,含义:用以核算
11、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品( 如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的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 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入库商品物资实际成本,没有完工的在产品的成本,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22,委托加工物资资产类,用以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可按加工合同、受托加工单位以及加工物资的品种等进行明细核算。,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支付加工费、运杂费等,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 剩余的物资的收回,加工尚未完成物资的实际成本,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2、外购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
12、23,企业外购材料时,既可以从本地进货,又可以从外埠进货。企业从外埠进货时,结算凭证通过银行传递,材料由有关部门运输。因此,会使结算凭证到达和材料验收入库在时间上产生三种情况: 结算凭证到达并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 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 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2、外购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24,结算凭证到达并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基本原则:不需要通过”在途物资”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第三节 原材料,25,【例32】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购进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自本地以支票购进甲材料
13、,货款计3 276元(其中,价款2 800元,增值税476元)。材料由仓库全部验收入库,货款全部支付。 借:原材料 2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76贷:银行存款 3 276,第三节 原材料,26,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在签发承兑商业汇票时。借:原材料 2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76贷:应付票据 3 276,第三节 原材料,27,(2)从外埠购进乙材料,货款计46 800元(其中,价款40 000元,增值税6 800 元),运费2 000元(按规定准予扣除进项税额140元),随运费支付的保险费500元。货款已支付,材料验收入库。 材料成本 40 000
14、(2 000140)50042 360(元) 进项税额6 8001406 940(元)借:原材料 42 3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940贷:银行存款 49 300,第三节 原材料,28,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在签发承兑汇票时: 借:原材料 42 3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940贷:应付票据 49 300,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2、外购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29,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基本原则:先通过”在途物资”,材料到达再计入“原材料” 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例3
15、3】某企业从外埠购进材料,货款计5 850元(其中,材料价款5 000元,增值税850元),购进材料支付运费400元(按规定准予扣除进项税额28元)、装卸费200元。结算凭证到达,支付全部货款及运费、装卸费。根据从外埠进货的有关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收到结算凭证材料成本5 000(40028)2005 572(元)进项税额85028878(元)借:在途物资 5 57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78贷:银行存款 6 450,30,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商业汇票方式,签发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在途物资 5 57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78贷:应付票据 6 450,31,(
16、2)收到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 5 572贷:在途物资 5 572,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2、外购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32,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基本原则: 等结算凭证到达时直接记“原材料” 如果月底还没有收到结算凭证,则估价入账。下月初红字冲回。 再等结算凭证到达时直接计“原材料”,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2、外购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3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等结算凭证到达时直接记“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实质上就是视作材料和结算凭证同时到达处理,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2、外购
17、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34,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如果月底还没有收到结算凭证 估价入账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等 下月初红字冲回 收到结算凭证,视作材料和结算凭证同时到达处理,【例34】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购货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从外埠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购进的材料已于3月4日收到并验收入库。3月8日结算凭证到达,货款共计5 850元(其中,材料价款5 000元,增值税850元),购进材料支付运费400元(按规定准予扣除进项税额28元)、装卸费200元。验单后支付全部货款及运费、装卸费。3月4日不作账务处理。3月8日作如下账务处理:材料成本5 000(40028)2005
18、 572(元)进项税额85028878(元),借:原材料 5 57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78贷:银行存款 6 450,35,(2)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从外埠购进的材料已于4月25日收到并验收入库。5月7日结算凭证到达,货款共计140 400元(其中,材料价款120 000元,增值税20 400元),购进材料支付运费2 000元(按规定准予扣除进项税额140元)、装卸费400元、运输保险费800元。4月30日结算凭证未到,按材料价款120 000元估价入账。借:原材料 120 000贷:应付账款 120 0005月1日将估价入账的材料以红字冲回。借:原材料 120 000贷:应付账
19、款 120 000,5月7日结算凭证到达,办理付款手续。 材料成本120 000(2 000140)400800123 060(元) 进项税额20 40014020 540(元)借:原材料 123 0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 540贷:银行存款 143 600,36,【补充例题1】某工业企业原材料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发生以下业务: (1)从本地购入原材料一批,材料价款为2,000元,增值税额34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支付。 借:原材料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贷:银行存款 2 340 (2)从外地采购原材料一批,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到
20、材料价款为5 000元,增值税额850元,货款已用商业汇票方式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贷:应付票据 5 850,37,(3)上述在途材料已经运达,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 5 000贷:在途物资 5 000 (4)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暂估价10,000元。材料入库时可不作账务处理。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估价入账:借:原材料 10 000贷:应付账款 10 000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原材料 (10 000)贷:应付账款 (10 000),38,第三节 原材料,(5)收到上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
21、款11 000元及增值税 1870元。借:原材料 1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0 贷:银行存款 12870,39,第三节 原材料,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外购原材料可能发生溢余或短缺,第三节 原材料,40,发生购进原材料短缺,尚未查明原因或尚未做出处理之前按短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定额内合理损耗实际成本计入入库原材料成本 超定额损耗 其实际成本及应负担的进项税额中由保险公司、运输部门或其他过失人赔偿 尚不能弥补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非常损失(包括自然灾害损失、被盗损失及其他非常损失等) 实际成本及应负担的进项税额中由保险公司及有关责任
22、人赔偿 尚不能弥补的部分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35】 某企业5月29日从外埠购进甲材料100吨,每吨单价1170元(其中,价款1000元,增值税170元),每吨运费100元(其中按规定准予扣除进项税额7元),运输保险费共计1000元,货款及运杂费已支付。6月4日原材料到达,验收入库的合格品为90吨,残损5吨,另5吨缺少,原因待查。 【要求】根据发生的有关购进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5月29日付款时。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128000,110300,1000(100-7)1001000,17700,(1707)100,41,【例35
23、】 某企业5月29日从外埠购进甲材料100吨,每吨单价1170元(其中,价款1000元,增值税170元),每吨运费100元(其中按规定准予扣除进项税额7元),运输保险费共计1000元,货款及运杂费已支付。6月4日原材料到达,验收入库的合格品为90吨,残损5吨,另5吨缺少,原因待查。 【要求】根据发生的有关购进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6月4日材料验收入库时。 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10300/100 1103(元/吨) 单位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17700/100177(元/吨)借:原材料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在途物资 110300,99270,110390,11030,1103
24、10,42,(3)后查明原因,5吨残损系运输部门失责造成,已由运输部门负责修复后作为合格品入库;另外5吨缺少系本单位在提货以后、验收入库以前被盗所致。保险公司已按规定同意赔偿5000元,但赔款尚未收到。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5000营业外支出 14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0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85,5515,11035,1775,55158855000,购进货物时先做了进项抵扣处理,后来发现不能抵扣,就从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转出来,减少可抵扣的进项税额。,43,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3、委托加工原材料(outside processing materi
25、als),第三节 原材料,44,委托加工原材料是指由企业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通过支付加工费,由受托加工单位按合同要求加工为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核算方法1:企业加工业务较多时,单独设置“委托加工物资”或“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并按委托加工合同和受托加工单位设置明细科目,同时按加工原材料的成本构成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3、委托加工原材料(outside processing materials),第三节 原材料,45,委托加工原材料是指由企业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通过支付加工费,由受托加工单位按合同要求加工为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核算方法2:在企业加工业务较
26、少且加工原材料的成本核算较简单的情况下,不单独设置“委托加工物资”或“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而是通过“原材料”、“外购商品”等科目进行核算,即在这些会计科目中设置“委托加工”明细科目对加工原材料的业务进行核算。,第三节 原材料,46,【例36】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委托加工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按合同约定,将库存积压的甲材料拨付某加工厂进行加工,以制成生产产品所需的乙材料。拨付加工甲材料的实际成本共计5 000元。借:委托加工物资加工厂 5 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5 000,第三节 原材料,47,【例36】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委托加工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
27、2)以现金支付甲材料的运输费500元(其中按规定准予扣除的进项税额为35元)。借:委托加工物资加工厂 46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贷:库存现金 500,第三节 原材料,48,【例36】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委托加工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按规定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加工费用2 340元(其中准予扣除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加工厂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贷:银行存款 2 340,第三节 原材料,49,【例36】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委托加工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委托加工的材料有一半加工完成,将加工完
28、成的乙材料收回,以现金支付收回乙材料的运费300元(其中按规定准予扣除的进项税额为21元)。借:委托加工物资加工厂 279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1贷:库存现金 300,第三节 原材料,50,【例36】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委托加工原材料的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收回的加工材料验收入库,实际成本为4 011.5元。其计算过程是:耗用的甲材料成本5000/2=2500(元)负担的拨付材料的运输费465/2=232.5(元)负担的加工费用2000/2=1000(元)负担的收回材料的运费279(元)实际成本2 500232.51 0002794 011.5(元),借:原材料乙材料
29、4011.5贷:委托加工物资加工厂4011.5 “委托加工物资”科目的借方余额3732.5元表示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3、委托加工原材料(outside processing materials),第三节 原材料,51,【补充例题2】A企业发生如下委托加工原材料的经济业务 : (1) 将甲材料拨付B加工厂进行加工,以制成生产产品所需的乙材 料。拨付加工的甲材料实际成本共计10,000元。借:委托加工材料B加工厂 10 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10 000 (2) 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加工费用2 340元(其中准予扣除的增值税进项税为340元)。借
30、:委托加工材料B加工厂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40贷:银行存款 2 340,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3、委托加工原材料(outside processing materials),第三节 原材料,52,【补充例题2】A企业发生如下委托加工原材料的经济业务 : (3)委托加工的材料完工收回,以现金支付收回乙材料的 运费500元(其中按规定准予扣除的进项税额35元)。借:委托加工材料B加工厂 46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5贷:库存现金 500 (4)收回的加工材料验收入库。借:原材料乙材料 12 465贷: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厂 12 465,二、“原材料”科目
31、按实际成本记录 4、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1)发出计价,第三节 原材料,53,发出、领用原材料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对不同的原材料可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first-in first-out,FIFO) 移动加权平均法 (moving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at the end of the disposabl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或个别计价法(individually indentified),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4、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1)发出计价,第
32、三节 原材料,54,企业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同种原材料的计价方法。 如果确需要变更计价方法的,因变更计价方法而对本期及以后各期有重大影响时,应按会计政策变更的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变更理由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二、“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记录 4、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2)会计分录,第三节 原材料,55,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第三节 原材料,56,【例37】某企业根据当月发料凭证,按领用部门和材料用途,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详见表31。,借:生产成本 52 400制造费用 2 100管理费用 3 800销售费用 7 000委托
33、加工物资 16 000贷:原材料 81 300,请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三、“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57,1、主要账户(1)大部分账户和实际成本核算是一样(2)不同的有:原材料(虽科目名称相同,但核算不相同) 材料采购增设”材料成本差异”账户,2、账户介绍: (1)材料采购资产类(核算基本和”在途物资”一样),三、“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58,2、账户介绍: (1)材料采购资产类(核算基本和”在途物资”一样),材料采购,三、“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59,2、账户介绍: (2)原材料资产类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
34、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原材料,三、“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记录,第三节 原材料,60,2、账户介绍: (3)材料成本差异资产类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如果是节约差异用红字),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记录,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第三节 原材料,61,(1)采购材料时借:材料
35、采购 (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三、“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记录 3、原材料收发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月份终了(或在材料入库时),倒挤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第三节 原材料,62,(2)月份终了(或在材料入库时),倒挤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第三节 原材料,63,(3)月份终了,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但是已经验收入库的收料凭证抄列清单,并按计划
36、成本暂估入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冲回。,这和实际成本核算基本一样,差别在于暂估入账的计价不同。,三、“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记录 3、原材料收发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第三节 原材料,64,三、“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记录 3、原材料收发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4)发出材料时,根据领用的部门和具体用途,按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5)月份终了,结转发出材料应该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材料实际成
37、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结转差异前的余额,结转差异前的余额,超支,正号,节约,负号,正或负号,“材料成本差异”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余额或发生额表示资产增加,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时用正号表示,贷方发生额与余额表示资产的冲减,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时用负号表示。,65,(5)月份终了,结转发出材料应该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结转差异前的余额,结转差异前的余额,超支,
38、正号,节约,负号,超支差的结转,用红字记录,节约差的结转,66,(5)月份终了,结转发出材料应该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当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二是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本月的实际成本差异率 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实际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67,选例:某企业2010年7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 0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 00
39、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直接耗用50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1 000元(超支),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2 000元(超支)。要求: (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第三节 原材料,68,(1)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0+2000)/(50000+100000)=+3000/150000=+2% (2)本月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80000*(+2%)=+1600(元) (3)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80000+1600=81600(元),第三节
40、 原材料,69,【例38】 某企业对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25元/千克。1月31日,有关甲材料的科目余额如表32所示。表32 单位:元,第三节 原材料,70,【要求】根据2月份发生的有关甲材料收入、发出及结存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采购甲材料480千克,材料验收入库,货款14040元(其中,价款 12000 元,增值税2040元)以支票付讫,并以现金支付装卸费75元。借:材料采购 12075(120007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贷:银行存款 14040(48025)库存现金 75 同时,借:原材料 12000贷:材料采购 12000,第三
41、节 原材料,71,有75元的借方材料成本差异没有结转。本公司采用月末集中结转,(2)上月已经办理结算但材料尚未运到的在途物资132千克,于本月全部到达并入库。材料实际成本3270元,计划成本3300元(13225)。借:原材料 3300贷:材料采购 3300 (3)从外埠采购甲材料180千克,结算凭证到达并办理付款手续。付款总额为5162.8元,其中货款5031元(其中,价款4300元,增值税731元);进货运费96.8元(其中准予扣除的进项税额6.8元);装卸费35元。材料尚未运到。借:材料采购 442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37.80贷:银行存款 5162.80,72,4300
42、(96.86.8)35,7316.8,有30元的贷方材料成本差异没有结转。本公司采用月末集中结转,(4)本月购进的甲材料300千克已经验收入库,月末时结算凭证仍未到。先按计划成本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本月末:借:原材料 7500贷:应付账款 7500 下月初红字:借:原材料 7500贷:应付账款 7500,第三节 原材料,73,30025,(5)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共计发出材料960千克,计划成本24000元。其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600千克,计划成本15000元;车间一般耗用300千克,计划成本7500元;管理部门耗用40千克,计划成本1000元;产品销售方面消耗20千克,计划成本5
43、00元。借:生产成本 15000制造费用 7500管理费用 1000销售费用 500贷:原材料 24000,第三节 原材料,74,(6)月末结转已付款并验收入库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详见表33。,第三节 原材料,75,345,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2月1日,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结转差异前的余额,300,负号,45,7530,345,45,300,14700,15300,0.8%,借:材料成本差异 45贷:材料采购 45,(7)按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分摊本月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
44、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第三节 原材料,76,345,材料成本差异,2月1日,月初材料成本差异,192,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节约差的结转,45,24000,0.8%,192,节约差的结转,192,108,借: 生产成本 120制造费用 60管理费用 8销售费用 4贷:材料成本差异 192,借:生产成本 15000制造费用 7500管理费用 1000销售费用 500贷:原材料 24000,0.8%,结转差异前的余额,300,负号,(8)月末,有关甲材料的科目余额如表34所示。,第三节 原材料,77,库
45、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350010813392(元)假如不考虑材料跌价准备,应将下列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44251339217817(元),学习指导书第40页第三题 (1)4月4日收到材料 借:原材料 80800贷:材料采购 80000材料成本差异 800 (2)4月21日购入材料。 借:材料采购 (160000+1000-70) 160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27270贷:银行存款 188200,第三节 原材料,78,(3)4月26日收到4月21日购进的材料 借:原材料 159200材料成本差异 1730贷:材料采购 160930 (4)4月30日汇总发出材料成本 材
46、料成本差异率 =(-1700-800+1730)(30000+80800+159200)100%-0.285% 发出材料应当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700020( -0.285% )=-399(元),第三节 原材料,79,借:生产成本 139601贷:原材料 140000 7000 20材料成本差异 399 或者: 借:生产成本 140000 借:生产成本 399贷:原材料 14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99 (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30000+80800+159200-700020)+ -1700-800+1730 +399)=129629,第三节 原材料,80,一、商品的范围及会计科目设置 二、商品采购成本 三、商品核算方法 四、商品按售价金额核算,第四节 商品(goods on hand),81,第四节 商品(goods on hand),82,一、商品的范围及会计科目设置 1.商品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