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803382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命题:赵 怡 审核:庄海平一、 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南部非洲示意图(图 l) ,完成 12 题。 1图中 M 水文站测到的河水流量季节变化比往年有所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 )A该河上游流域面积较小 B该河上游兴建水库C该河流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该河上游雨林植被恢复较好2图中 P 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位于沿海大陆坡,阳光充足 B位于热带海域,海水交换能力强C海水上涌,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D寒暖流交汇

2、,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3人类生产生活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 2 为太阳辐射能量转换示意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水能 海水运动 地质作用 化石能源B风能 地质作用 光合作用 化石能源C海水运动 光合作用 水能 化石能源D大气运动 海水运动 化石能源 水能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图 3) ,完成 45 题。4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面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5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

3、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图 4),完成 67 题。6该地地质构造属于()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7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行走过程中他们看到如下特征:“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个山峰,其中一个山峰目测距离约 2km(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回答 89 题。8图 5 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

4、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是( )A B C 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B乙处易产生泥石流C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 45Om D典型植被可能为常绿硬叶林图 6 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读图完成 1011 题。10地的洋流是()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11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读图 7,完成 12

5、题。12若图 7 中的洋流造成沿岸地区降温减湿,则该洋流可能 ( )A与另一寒流汇合形成大渔场 B是南半球荒漠的成因之一C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 D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读“某地区 1000 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等温线分布图” (图 8),此时乙地出现降水天气。完成 1314 题。13关于甲地半球位置及近地面气压高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高压 B北半球、低压 C南半球、髙压 D南半球、低压14造成乙地出现降水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第 30 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 月 27 日 20:12 开幕,图 9 是开幕当日

6、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 1516 题。15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16图中四地,可能为伦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012 年夏,长江流域再次发布洪涝灾害预警。读“某年 69 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图 10),回答 1718 题。17据图可知,该年 69 月洪水灾害产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多,流量大 B降水强度大,流量大C河床淤积容水量减少 D植被增加阻碍水流18从图上信息看,下列治理长江水患最根本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兴建

7、水利工程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 D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图 11 为“19932003 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 千米高度)空气样中 CO2 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 1920 题。19“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 CO2 多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 CO2 少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 CO2 多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 CO2 多20分析“长

8、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图 12 为“某大洋海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K、M、P 为不同地层。读图回答 21 22 题。21下列能反映甲地地层剖面的是 ( )22若甲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 a、b 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河的水能比 b 河更丰富 B与 b 河相比,a 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Cb 河下游西南岸冲刷严重 D与 a 河相比,b 河的航运条件更好图 13“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9、2324 题。23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a水汽输送 Bb地表径流 Cc地下径流 Dd下渗24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维持全球水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2012 年 5 月 15 日,某气象信息公司“天气新闻”宣布将发射卫星,以观测北冰洋海冰状况,并根据卫星观测数据预测“北极航路”。据此回答 2526 题。25观测北冰洋海冰状况并预测“北极航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Internet26“北极航路”的开辟对我国的意义有 ( )A缩短

10、我国与西欧各国的海上航程 B加快北冰洋沿岸的资源开发C促进我国与北冰洋沿岸国家商贸往来 D带动北冰洋沿岸各国经济发展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6 小题(第 27 题第 32 题),共计 60 分。272012 年初,欧洲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极地冷空气沿大西洋东岸侵袭欧洲西部地区。气象专家认为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以及拉尼娜现象有关。读图 14 完成问题。(10 分)(1)北极涛动指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动情况。通常情况下,控制北极地区的气压为压(填“高”或“低”),图 15 中能反映正常年份北极地区大气运动状况的是。(2 分)(2)图中 1 月份 0等温线在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影响处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

11、素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等温线今后可能向 (方向)移动。(3 分)(3)简析欧洲西部地区地形对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2 分)(4)简述极寒天气给欧洲带来的主要影响。(3 分)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8 分)材料一:20 世纪 50 年代,艾丁湖东西长约 40 公里,南北宽约 8 公里,总面积达到 100 多平方公里。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湖面面积逐年在减小。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艾丁湖得到了“复活”,湖面面积逐年增大。材料二:洞庭湖面积变化表(1)艾丁湖湖泊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1 分)(2)洞庭湖水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分)(3)下列湖泊因水体富营养化

12、,从而大大缩短了湖泊生命周期的是 。(1 分)A青海湖 B罗布泊 C白头山天池 D滇池(4)大量围垦对湖泊环境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29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和等压线分布图(图 16),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简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分布状况。(3 分)(2)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类型为 ,简述其形成原因 。(3 分)(3)图中陡崖高度为 ,山顶与甲城市的高差为 。(2 分)(4)此时城市所在地风向为,如图中气压系统移动速度为 120km/天,则在此之后 1416 小时之间城市可能的天气是。(2 分)30读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 17),回答下列问题。(9 分)31图 18

13、 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 分)(1)该图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 。(3 分)(2)此季节,图示陆地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判断理由是 。(4 分)(3)图示区域自然带呈现 分异规律。(1 分)(4)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2 分)Aa 处可能为变质岩 Bb 处可能找到石油Cc 处可以挖南北向的地下隧道 Dc 处比 b 处易被侵蚀(5)近年来,d 处河流三角洲向海洋延伸的速度明显加快,其成因最可能是 。(2 分)32读图 19 和图 20,回答下列问题。(11 分)(1)将图 19 中的光照图转绘到图 20 中。(画出晨

14、昏线,并用 表示黑夜)(2 分)(2)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1 分)AN 河正处在丰水期 B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CY 河流域植被枯黄 D该日 M 处的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3)Y 与 M 两处气候类型相同,其形成原因有什么不同? (4 分)(4)图 21 中能正确表示图 20 中 a 洋流流经海域表层水温分布状况的是图。(1 分)(5)简述 Y 河流域典型植被的全球环境效益。(3 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18 题为单选,每小题 2 分;1926 题为双选,每小题 3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C A A A C D D C 题号 10 11 12 13

15、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C A A D D C A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C BD BD CD AB BD AC AC综合题:(第 27 题第 32 题,共计 60 分)27. (10 分)(1)高(1 分) C(1 分) (2)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 分) 盛行风(1 分)北(1 分)(3)北部山脉呈南北向分布,中部平原广阔,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南部有多列近东西向山脉,阻挡极地冷空气进一步南下。(2 分)(4)极寒天气使欧洲越冬作物遭受冻害、牧草减产;通信和电力供应中断;交通运输受阻;建筑物被摧毁;民众面临食品紧缺甚至冻伤、冻死等

16、。(3 分,任答三点即可)28.(8 分)(1)过度利用水资源(1 分) (2)盲目大规模的围垦、泥沙淤积(2 分) (3)D (1 分)(4)筑堤建好改变了湖区的地表形态,削弱了湖泊的调蓄功能;围垦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环境,影响到水禽的栖息、繁衍,围垦使生物多样性减少;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影响自然风光等等(任答四点得 4 分)29.(10 分)(1)以山地和平原地形为主(2 分)地势从北部和西部向东南不倾斜(1 分)(2)洪积扇(冲积扇)(1 分)山地河流在出山口处,所携带物质大量堆积、以出山口为中心向外展开形成扇形堆积体(2 分)(3)300h100 米(1 分) 700 900 米(1 分

17、)(4)偏南风(1 分) 大风、云量增加、雨雪(强对流降雨天气)(1 分)30.(9 分) 亚寒带针叶林带 乳畜业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寒流 南北纬 4031. (12 分)(1)南(1 分) 地处大陆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沿海地区有亚热带常绿林(2 分)(2)温和(1分)湿润(1 分)海洋等温线向南弯(较高纬)、陆地等温线弯向北,表明时值冬季,当地受盛行西风控制。(2 分)(3)垂直地域(1 分)(4)AB(2 分)(5)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河流泥沙含量增加;(1 分)在河流入海口处流速减慢,泥沙沉积速度加快。(1 分)32.(11 分)(1)见右图,晨昏线 1 分;夜半球 1 分。(2)D (1 分)(3)Y 与 M 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雨林气候(1 分);Y 处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 分);M 处于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1 分),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 分)。(4)A(1 分)(5)维持全球碳氧平衡(调节气候;缓解荒漠化);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