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鱼体检查及发病症状.doc

  • 上传人:dwy79026
  • 文档编号:6800870
  • 上传时间:2019-04-22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鱼体检查及发病症状.doc
    资源描述:

    1、鱼体检查及发病症状鱼体检查:鱼体检查的目的是找出病原体和查清各种病症的根源,为进行综合分析,为确定疾病与鱼体提供依据。通过询问与观察调查,对于鱼病的发生的外部环境有了一些了解,对某些鱼病可能会做出诊断,但对于大多数鱼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则主要靠鱼体检查。1)有两种:第一种市濒临死亡或刚死未腐烂的病鱼:另一种是活鱼。2)序是应由表及里:第一先目检,第二镜检,不好确定的鱼病还可通过分子生物学地方法检测。目检:是检查鱼病地主要方法之一。有些鱼病通过肉眼就可以确诊,像水霉病,用正大“霉菌净”一个疗程就能治愈。一些大型寄生虫病,如指环虫、三代虫,用正大“正大灭虫精”一个疗程就可以把寄生虫杀死。 “三环绝杀

    2、”目前是国内治疗指环虫、三代虫的特效首选药。如果鱼体有车轮虫与斜管虫,治疗方案是用车轮协管杀,可以一次杀虫。一般来讲病毒性鱼病往往鳃盖眼眶以及肌肉和肠道充血,可用正大高能免疫 Vc,治疗。细菌性鱼病可表现为局部充血、发炎、脓肿、腐烂、鳍条基部出血,蛀鳍,竖鳍等症状,可用正大鱼病统杀治疗,寄生虫性鱼病常见症状为体壳粘液增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包囊登症状最好用混杀鱼安,配合二硫氰基甲烷治疗,一些大型的寄生虫目检鱼体要按体表、鳃丝、内脏的顺序进行检查。1、体表:被检查的鱼必须是新鲜的,最好是刚从水族箱中挥出的病鱼或刚死亡的病鱼。体表是将鱼病放在剖盘内,按从头部、嘴、眼睛、鳃、鳞片、鳍条、肛门等的顺序仔

    3、细检查观察。2、腮部检查:检查鳃时,按顺序先查看鳃盖是否张开,有无充血,发炎、腐烂等症状,然后用手指翻开鳃盖,观察鳃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鳃未端是否肿大和腐烂。检查的重点是鳃丝,首先注意鳃盖是否肿胀,鳃丝未端是否发白、腐烂,鳃丝是否挂有异物,鳃盖分泌大量的粘液则为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或三代虫等寄生虫病。鳃丝颜色正常鱼颜色发白,并常有红色小点状,多为鳃霉病,可用混杀鱼安,第一天杀虫,第二天用霉菌净消毒治疗,治疗鳃霉病市正大霉菌净是目前首选产品。3、内脏器官检查:主要检查肠道是否有病变,如细菌性肠炎,肠粘膜表现为出血或充血,肛门红肿。首先打开鱼腹,观察内脏有无腹水和寄生虫。取出肠道按

    4、前中后分三段剖开肠道,注意胃肠内食物充盈情况,胃肠有无充血、发炎、溃疡,肠内粘液的颜色和有无脱落现象,有无大型寄生虫或孢子虫,绦虫地发生。看中断和后段鱼体肠道有无腹水、肠壁发炎充血的症状。如果有上述情况,第一天可用孢虫清杀虫,第二天用参炎康内服,可连喂 4-5 天。镜检:首先刮取鳃丝、体表、鳍等部位的粘液置于载玻片上,点上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湿片镜检。或剪下鳃丝未端部位于载玻片上镜检,看是否有寄生虫地侵袭,最后内脏组织加 0.7%地生理盐水制成湿片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对于怀疑中毒或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如爆发性白血病,应对水质和用饵料的一个厂家用户进行调查,看同喂一种品牌的饲料发病的百分率,

    5、才能判断鱼类是否患出血病,如果是爆发性出血病,流行特点:鱼出血病由弧菌、气单胞菌引起。发病时间南方在 4-10 月,北方在 5-9 月,8-9 月为发病高峰期。全国都有流行,南方比北方严重。淡水鱼中白鲫、银鲫、白鲢、花鲢、鳊鱼、鲤鱼、草鱼发病最为严重;海水鱼中牙鲆、鲷科鱼也常发此病,可用正大的产品:鱼速康全池泼洒。同时用鱼畅欢拌料内服 5-6 天,每 100g 产品可拌饲料 40 公斤。四、发病症状病鱼鳍条基部发红充血,以臀鳍最明显,同时肌肉、口腔、腮丝、下颚、眼圈、肠道等内脏器官均出现点状出血,还伴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发病率 50%-60%,死亡率 60%-70%。就可断定为爆发性出血症,那么我们的治疗方案是:每 100 公斤饲料加正大鱼畅欢100g 或正大鱼速康100g,每天两次,连用 5-7 天。外用药选用正大暴血停或克暴灵全池泼洒按每万尾鱼种第一天用高能免疫 VC500g,以后每天减半,6 天尾一疗程。五、注意事项在发病季节到来时,如果气温维持在 12-22 摄氏度,且天气出现连日阴雨时,就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每 10 天用高浓度的药水进行短时间的集体消毒,24 小时后再换加注新水。也可用低浓度的药水进行全池泼洒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鱼体检查及发病症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8008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