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缆故障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根据电力电缆常见的故障、电缆故障测试中设备的配置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满足电缆测试中合适的配置,将会给实际的测试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就设备的配置要求我公司生产配置的 HK-2136 电缆故障测试仪主要配置如下:产品链接:http:/ 测 设 备:智能电缆故障检测仪主机,用于电缆故障测试的粗测,在故障电缆的一端测试,用于故障点的初步定位。型号:HK-2133 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2.精确定点设备:数显同步接收定点仪,用于精确定位电缆的故障点(同步定点仪) 。型号:HK-2132 电缆寻迹及故障定位仪3.超轻型高频高压信号发生器:配合定点仪用于查找地埋电缆的路径,用于高压放
2、电和电压采样,用于高压电压,高压电流信号的取样。可选型号:HK-2131 直流高压电源装置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电缆故障测试仪的测试方法:1、HK-2131 直流高压电源装置1、低压脉冲法(简称脉冲法)当线路输入一个脉冲电波时,该脉冲便以速度 V 沿线路传输,当行 Lx 距离遇到故障点后被反射折回输入端,其往返时间为 T,则可表示为:V 为电波在线路中的传播速度,与线路一次参数有关,对每种线路它是一个固定值,可通过计算和仪器实测得到。将脉冲源的发射脉冲和线路故障点的反射波以一显示器实时显示,并由仪器提供的时钟信号可测得时间 T。因此线路故障点的距离 Lx 便可由(2)式求得。不同故障时的波形图如图
3、 1 所示。对电缆的低阻性接地和短路故障及断线故障,及冲法可很方便地测出故障距离。但对高阻性故障,因在低电压的脉冲作用下仍呈现很高的阻抗,使反射波不明显甚至无反射。此种情况下需加一定的直流高压或冲击高压使其放电,利用闪络电弧形成瞬间短路产生电波反射。2、直流高压闪络法(简称直闪法)当故障电阻极高,尚未形成稳定电阻通道之前,可利用逐步升高的直流电压施于被测电缆。至一定电压值后故障点首选被击穿,形成闪络,利用闪络电弧对所加入电压形成短路反射,反射回波在输入端被高阻源形成开路反射。这样电压在输入端和故障点之间将多次反射,直至能量消耗殆尽为止。测试原理线路图如图 2 所示,线路的反射波形如图 3 所示
4、。故障点距离:其中:Tt2t1。理论波形为徒峻的矩形波,因反射的不完全和线路损耗使实际波形幅度减小和前后变圆滑。3、冲击高压闪络法(简称冲闪法)当故障电阻降低,形成稳定电阻通道后,因设备容量所限,直流高压加不上去,此时需改用冲击电压测试。直流高压经球间隙对电缆充电直至击穿,仍用其形成的闪络电弧产生短路反射。在电缆输入端需加测量电感 L 以读取回波。其原理线路见图 4 所示,电波在故障点被短路反射,在输入端被 L 反射,在其间将形成多次反射。因电感 L 的自感现象,开始由于 L 的阻流作用呈现开路反射,随着电流的增加经一定时间后呈现短路反射。而整个线路又由电容 C 和电感 L 又组成一个 LC
5、放电的大过程。因此,在线路输入端所呈现的波过程是一个近于衰减的余弦曲线上迭加着快速的脉冲多次反射波,如图 5 所示。从反射波的间隔可求出故障的距离。故障距离 T+TT 其中 T 为放电延迟时间。2、HK-2132 电缆寻迹及故障定位仪1、寻迹原理(最大信号法)我们知道,当交流电流在导体中流过时,将会在导体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并且该磁场的磁力线都是以该导体为同轴的。此时如果将一电磁线圈放入该磁场中,线圈的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压。移动感应线圈,当线圈的方向与磁力线方向相同时,线圈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将会最大。也就是说,当线圈方向与导体方向垂直时,感应电压最大(图 1 所示) ;当线圈方向与导体方向平行
6、时,感应电压最小(图 2 所示) 。由此我们就得到了“最大信号法”来探寻埋地电缆的轨迹,利用接收线圈的 45法则可以测出地下线缆的埋深。2、定位原理差分电位法如果一埋地电缆发生接地故障,我们可以利用电位差法找出故障点。方法是在故障电缆的测试点与地之间加上测试电压,那么在电缆的入地点周围将会形成以入地点为同心的分布电场。该电场中半径相同的任意点之间不存在电位差,但半径不同的任意两点间却存在电位差(如图中 A、B 两点) ,而且当两点间距固定时,两点离中心越近电位差越强。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移动 A、B 两点逐渐向中心点逼近。当故障点恰好位于 A、B 两点中间时,电位差变为零。如果继续移动越过
7、故障点时,电位差极性将会反相,如此来回移动就可准确判断出接地点。3、HK-2133 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1、低压脉冲法(简称脉冲法)当线路输入一个脉冲电波时,该脉冲便以速度 V 沿线路传输,当行 Lx 距离遇到故障点后被反射折回输入端,其往返时间为 T,则可表示为:V 为电波在线路中的传播速度,与线路一次参数有关,对每种线路它是一个固定值,可通过计算和仪器实测得到。将脉冲源的发射脉冲和线路故障点的反射波以一显示器实时显示,并由仪器提供的时钟信号可测得时间 T。因此线路故障点的距离 Lx 便可由(2)式求得。不同故障时的波形图如图 1 所示。对电缆的低阻性接地和短路故障及断线故障,及冲法可很方
8、便地测出故障距离。但对高阻性故障,因在低电压的脉冲作用下仍呈现很高的阻抗,使反射波不明显甚至无反射。此种情况下需加一定的直流高压或冲击高压使其放电,利用闪络电弧形成瞬间短路产生电波反射。2、直流高压闪络法(简称直闪法)当故障电阻极高,尚未形成稳定电阻通道之前,可利用逐步升高的直流电压施于被测电缆。至一定电压值后故障点首选被击穿,形成闪络,利用闪络电弧对所加入电压形成短路反射,反射回波在输入端被高阻源形成开路反射。这样电压在输入端和故障点之间将多次反射,直至能量消耗殆尽为止。测试原理线路图如图 2 所示,线路的反射波形如图 3 所示。故障点距离:其中:Tt2t1。理论波形为徒峻的矩形波,因反射的
9、不完全和线路损耗使实际波形幅度减小和前后变圆滑。3、冲击高压闪络法(简称冲闪法)当故障电阻降低,形成稳定电阻通道后,因设备容量所限,直流高压加不上去,此时需改用冲击电压测试。直流高压经球间隙对电缆充电直至击穿,仍用其形成的闪络电弧产生短路反射。在电缆输入端需加测量电感 L 以读取回波。其原理线路见图 4 所示,电波在故障点被短路反射,在输入端被 L 反射,在其间将形成多次反射。因电感 L 的自感现象,开始由于 L 的阻流作用呈现开路反射,随着电流的增加经一定时间后呈现短路反射。而整个线路又由电容 C 和电感 L 又组成一个 LC 放电的大过程。因此,在线路输入端所呈现的波过程是一个近于衰减的余弦曲线上迭加着快速的脉冲多次反射波,如图 5 所示。从反射波的间隔可求出故障的距离。故障距离 T+TT 其中 T 为放电延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