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家庭学校社会互联网对中学生思想和心理教育的负面效应云南省会泽县第二中学 邢翠芬摘要: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句话指出,教育要紧扣时代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大众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存在“价值迷茫”现象,社会上暴露出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问题,对中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学生处在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青少年受体内荷尔蒙的影响巨大。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环境下,分析中学生的生理、思想和心理,树立中学生正确
2、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和谐统一,是中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个课题对于帮助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关键词:社会环境 中学生 教育 负面效应目录:一、中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2(一) 、初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3(二) 、高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3(三) 、中学生生理成熟的前倾与心理成熟的滞后形成尖锐的矛盾4(四) 、我们应该重视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5二、家庭、学校、社会、互联网环境下对中学生心理和思想的负面效应5(一) 、家庭的负面效应5(二) 、学校的负面效应8(三) 、社会的负面效应9(四) 、互联网的负面效应11- 3 -一、中学生的生理特
3、征和心理特点1989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21 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人作为身、心的统一体,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方面。(一) 、初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初中生的年龄大致在 12-15 周岁,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学生生理上的“激变期” ,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由于初中生在生理上的急剧发展变化,以及由小学升入到中学各方面的变化,也必然使他们在心理方面发生了一序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
4、识能力发展迅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二是情感丰富,- 4 -不稳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三是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渴望获得成人及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由于受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影响,初中生普遍存在“青春的冲动” 。(二) 、高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高中生的年龄大致在 15-18 周岁,处于青年初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与初中生同属一个大阶段,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高中生的心理明显地比初中生更为成熟,已接近成人水平。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一精神,而这正是我们教育的永恒主题。(三) 、中学生生理成熟的前倾与心理成熟的滞后形成尖锐的矛盾构
5、建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有助于普及性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增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完善,解决学校教育中使教师棘手且日益严重的中学生早恋、涉黄、性罪错问题,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完善基础教育的体系。性成熟的前倾带来了性心理的提前出现。调查表明,中学生性知识的获得绝大多数不是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获得的,他们主要通过一些报刊、杂志、书籍、影视媒体,- 5 -有些甚至是通过一些黄色淫秽的书刊和影视等途径获得的,这些从社会的复杂环境中获得的性知识既难保证其科学性,又缺乏针对性,因而也成为学生性认识混乱的最重要原因。然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又造成了青少
6、年社会心理成熟的推迟。因而,对生理的发育以及由此而萌发的性心理,缺乏科学的理解,他们往往很难恰当地应对自身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由性所激发出的青春的骚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甚至产生性心理障碍。性观念的落后,性道德水平的低下,使他们中的部分人,性的需求渐渐被生理性的需求所占据,最终陷入性罪错的深渊而难以自拔。(四) 、我们应该重视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摆在我们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肃的课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性健康是指通过丰富和提高人格、人际交往和情爱方式达到性行为(广义的)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协调,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马建清:心理卫生学职
7、大出版社 90 版 244页) 。因此,完整的性心理教育应该把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性生理卫生知识与性心理卫生知识结合起来,把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概言- 6 -之,性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和身心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必须接受的教育。二、家庭、学校、社会、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中学生心理和思想的负面效应环境(不单指外在物质条件),是育人的重要条件。对此认识,古已有之,“孟母三迁”就是明证。今人对此认识,越发深刻。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教育的大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
8、家庭的负面效应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对个人性格最易发生影响。父母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对我们的中学生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从家庭结构上分析从家庭结构上看,不完整的家庭对子女往往容易产生两种不好的影响:一种是家庭的不幸使失去生活伴侣的父亲和母亲,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表现出过分的宠爱;另一种是不完整的家庭重新组合了新的家庭,有的子女不被关心,甚至遭到歧视、抛弃。不完整家庭的两种情况,都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 7 -有的家庭尽管父母双全,但由于父母或病或残,生活不能自理,往往失去对子女的管教能力。有的双就业家
9、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职能有所减弱。有的学生放学后,独自游荡,很容易受到坏人的影响、甚至威胁、教唆。有的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在外地工作,孩子的监管教育由另一方或爷爷奶奶负责。特别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的监管教育就有所缺失。2、从家庭影响上分析家庭生活是否和睦对子女的影响很大。据统计资料表明:正常组青少年家庭中,父母有时吵架或经常吵架的百分比为 12%;而犯罪组青少年家庭中,父母有时吵架或经常吵架的百分比为 33%。家庭生活不和睦,使夫妇双方往往对孩子失去管教,及时进行管教也不能协调,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生活的愉快和温暖。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也往往在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在处理人与
10、人德关系上容易出现粗暴、刻薄。家庭成员有劣迹的,或家庭成员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对子女的影响也很大。3、从家庭教育上分析现在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孩子过度充裕,对孩子过度呵护。结果造就了只讲享受,- 8 -不讲奉献,吃要精品,用要高档的子女。而且在家庭中甚至连洗碗、做饭、扫地等简单的家务活都不会。即使让他们做,也会与物质、金钱联系起来。一些同学还出钱请别人当 “雇工”,为自己做作业、替代劳动。据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宠爱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心和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统计,父母关心子女思想、表现,经常和子女谈话的,正常家庭占 68
11、%,有青少年犯罪家庭占 49%。在教育方式上,当子女有错误时,对子女打骂体罚的家庭,正常家庭中只有 3%,有青少年犯罪家庭高达 26%。当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时,父母要及时制止。有的青少年沾染上了抽烟喝酒、小偷小摸、打架、私拿家中钱物、沾女人便宜等不良行为,父母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加强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父母二人还应统一思想,协调一致。在管教子女时,把二人的分歧暴露在子女面前,也不利于对子女的教育(二) 、学校的负面效应1、市场经济导致学校教育行为异化学校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是由于经济利益的影响,导致教育行为异化,有的学校为了创收不择手段,结果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学校的学习环境造成极大的干扰,不
12、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造就优秀合格人才。虽然- 9 -我国不主张将学校推向市场,但实质上学校的某些部门的运作已经是市场经济行为了。如有的学校不合理收取伙食费、住宿费、资料费、补课费、培优费、补差费等等,名目繁多,应有尽有,收得班主任心烦,家长心焦,收得学生呱呱叫。甚至有的学校缩小生源范围,扩大非生源范围的学生招生比例来创收、寻租。这种把学校当企业办,收取学生“人头费”的做法,背离了教书育人的本质,导致学生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所以,国家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使学校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位上来。2、应试教育弱化了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目前,我国主要采取按照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优劣的做法。许多
13、所谓的“重点学校”,也是按照成绩的高低来录取。“中考”和“高考”成为中学生人生的转折点。可以说,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把学生成绩作为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不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不够。有的老师,对成绩或纪律不好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和方式,对后进学生的人格不尊重,缺少耐心诚恳的说服教育,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学生。不仅教育失去了力量,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失去控制,走向违法犯罪。有的老师,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对学生的错误不加制止,听之任之,导致班风、校风不正。比如,学- 10 -生迟到、旷课、早退、吵架、打架、偷盗、早恋、
14、比吃比穿、缺少社会公德等老师管理不严,学校缺少正气,这些学生又会影响其他好的学生。有的学校,直接把差生推出学校。在校青少年一旦成为流失生,便成为社会闲散人员,很容易学坏。(三) 、社会的负面效应据 2012 年 2 月 26 日,人民网调查统计,2012 年网民最关注的 10 大热点问题是:1、社会保障 233426 票2、收入分配 166239 票3、社会管理 95792 票4、教育公平 90897 票5、医疗改革 88471 票6、三农问题 75429 票7、反腐倡廉 55712 票8、物价问题 30094 票9、食品安全 29018 票10、房价调控 28832 票这些热点问题,都与包括
15、中学生在内的我们大家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大众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存在“价值迷茫”现象,社会上- 11 -暴露出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问题,对中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拆迁、企业改制、失地农民、打工一族、毒奶粉、地沟油、艳照门、艾滋病、KTV、麻将室、桑拿房、网吧、药家鑫激情杀人、贪污腐败、卖淫嫖娼、拼爹等社会现象也使得中学生进行了深深地思考。但中学生年少幼稚、知识水平不够深、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多、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特别是在荷尔蒙激素的驱动下,容易受到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人生容易失去正确的方
16、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求知上进欲望。“有钱就是老大”的唯钱论、“打败别人,勇于超越自我”的暴力论、早恋性行为故作潇洒等不良风气在中学生中间传播,有的学生甚至沾染上了“黄、赌、毒”等不良风气。(四) 、互联网的负面效应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由最初的存储、计算功能向通讯、多媒体娱乐功能方向发展。在互联网的框架下,终端产品有计算机、手机、Ipad、MP3、MP4、电子书、互动电视等。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一台手机就等同于一台上网的计算机。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和益处的同时,也不免造成某些消极的影响。网上内容良莠不齐,加之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好
17、奇与- 12 -探究心理旺盛,容易沉酒于“网络世界” 。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更大。目前,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已初露端倪,它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中的信息“垃圾” 。计算机网络将全球信息一网打尽,向人们提供了巨量的信息源,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但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 “数字化生存之父”尼葛洛庞蒂就将因特网称为“地球上最肮脏的地方” 。网络上充斥着的色情信息、暴力信息、种族歧视等,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二是网络中一些不适合中学生的信息,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诱导。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分级审
18、查无法真正实现,一些不适合中学生了解或掌握的信息,也会被中学生了解或掌握,就如同小孩子拿起锋利的刀刃,伤害的是自己或他人。比如:犯罪研究、性心理性行为的过渡描述、个人隐私等可能会对未成人的中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是网络的滥用。目前,部分进入网吧的中学生上网成瘾,已经形成一种心理疾病。他们打游戏、聊天、看黄色或暴力视频,比等级比积分比装备、已经形成一种新型精神依赖。中学生通过手机上 QQ、看电子书、玩游戏、听音乐已经普遍过度。在公交车上、在走路上学途中、在课间休息时间、在家里,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都在玩弄手机,他们不玩手机就不知- 13 -道手要往哪里放。综上所述,任何一个中学生的思想成长都受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当前,存在着不少与我们对中学生培养目标相悖的消极因素。我们要治理和优化教育环境,以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参考书籍:1、 天津犯罪问题调查文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2、 教育心理学 莫雷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3、 性学三论 弗洛伊德 1905年4、 爱的艺术 艾弗罗姆 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