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轴承的安装及拆卸轴承安装的重要性统计数据表明,16%的轴承失效是由于安装不当引起的。1、 轴承的作用A、 减少摩擦B、 提供运动导向和支撑2、 常见的轴承安装工具A、 小型轴承安装组件(套筒、塑料手锤)图 1 小轴承安装套和手锤工具组件和使用方法B、 钩头扳手图 2 钩头扳手和使用方法C、 冲击扳手图 3 冲击扳手和使用方法D、 电磁感应加热器图 4 电磁感应轴承加热器3、 轴承安装的基础知识A、 明确轴承的型号轴承的型号表示了轴承的基本尺寸、原始游隙、保持架类型、密封形式、润滑要求等,因此在开始安装之前必须明确轴承型号是否正确。B、 轴承的原始游隙和剩余游隙轴承本身的轴向和径向间隙在加工时已
2、经确定。在安装后轴承的剩余间隙会减小,在设备开始运转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该间隙会进一步较少,但是总是维持一个微小的正值。最佳的剩余间隙将保证最长的轴承寿命。过大或者过小的间隙都会影响轴承的寿命。对于圆柱内孔轴承,剩余间隙是由轴承和轴的配合尺寸确定的(过盈量越大,剩余间隙越小) 。对于圆锥内孔轴承,剩余间隙是由安装的松紧度确定的(安装越紧,剩余间隙越小) 。对于圆柱内孔轴承,剩余间隙主要靠轴承与其安装位置的配合来保证,因此在安装之前必须仔细测量安装位置的尺寸。对于圆锥孔轴承,剩余间隙是有安装松紧度控制的,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间隙控制标准。C、 轴与轴承的配合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
3、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赢配合,如 k5、k6、m5、m6、n6 等,但过盈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 h5、h6、g5、g6 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盈配合。 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 H6、H7、J6、J7、Js6、Js7 等配合。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 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 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
4、大的话,最好是0.0050 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 0.01 的间隙配合D、 轴承的清洁记住:在开始安装之前,不要急于打开轴承的包装,以免杂质进入。轴承安装之前必须仔细清洁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禁止使用起毛的抹布。E、 干净清洁的现场和干净的润滑油不洁净的现场会导致异物进入润滑脂或者轴承运转部件,进而导致轴承异常损坏。正常情况下,运动部件之间油膜只有 0.11 微米,而一个粉尘微粒的尺寸是它的 10 倍甚至更大。这些微粒导致应力集中,使轴承提前损坏。4、 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和禁忌A、随意敲打轴承的内圈和外圈或者靠外圈或者内圈传递力图 5 常见的错误安装方式B、用明火直接加热轴承图 6 错
5、误用明火给轴承加热5、 常见的轴承安装方法根据轴承的尺寸大小、轴承类型可以选择机械安装方法、加热安装方法。A、 手锤和安装套方法(见图 7)该方法适用与小型(直径小于 80mm)的圆柱孔轴承(最典型的是深沟球轴承) ,尤其是在过盈量比较小或者间隙配合时最合适。随着轴承直径的增加和过赢量的增加,这种方法将越来越不适用,应该考虑液压或者热安装的方法。所有的圆柱滚子轴承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安装要点:禁止用手锤直接敲击内圈或者外圈,禁止用外圈向内圈传递力使其前进,禁止用内圈向外圈传递力使其前进。内圈过盈配合 外圈过盈配合 内、外圈均过盈配合图 7 正确的手锤与安装套安装B、 加热安装除了小型锥孔轴承、
6、小型带锥套轴承、小型带退卸套轴承,加热安装方法对多数轴承都适用。加热安装一般采用油浴加热和电感应加热。安装要点:如果要将轴承安装在轴上,可以将轴承加热到轴本身温度以上 8090,但是轴承本身的温度不能超过 120,否则将使轴承的金属特性产生变化。如果要将轴安装到轴承座孔中,只需要使轴承座孔的温度上升 2050即可。在加热中密切监视轴承温度.油 浴 加 热加 热 轴 承筛 网 将 轴 承与 底 部 隔 开油 温80-100 ,最 高 不 超 过120 火 焰 燃 烧 器支 撑 块机 械 油电 感 应 加 热优 点 :清 洁 无 污 染定 时 、定 温操 作 简 单轴承的拆卸方法当维修设备的时候,
7、有时需要把轴承暂时拆下;当轴承损坏后,就更需要把损坏的轴承拆下,更换新的轴承。因此如何采用安全、有效地拆卸方法十分重要。若轴承拆下后还将再次使用,则绝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拆卸力,否则滚动体和套圈滚道都会被压伤。对非分离型轴承,首先从较松配合面(一般是外圈与壳体孔径的配合面)将轴承拆出,然后使用压力机将轴承从紧配合表面压出。对非分离型轴承,还可以使用专门的拆卸器拆卸轴承。这种方法也很方便。对可分离型轴承,如单列圆柱滚子轴承(NU、NJ 型) ,其外圈和保持架、滚动体为一体,与内圈可分离。内圈与轴一般都采用紧配合,若从轴上拆卸内双 拉 杆 拆 卸 器 三 拉 杆 拆 卸 器圈需要加很大的力并且有时会把内圈内孔或轴的表面损坏。如果采用轴承感应加热器加热内圈,在内圈热膨胀状态下进行拆卸,就容易得多。采 用 轴 承 感 应 加 热 器 加 热 内 圈 来 拆 卸拆卸带紧定套的锥孔轴承,只要将螺母转松几圈后,使用垫块用锤子敲打即可拆卸。直接利用退卸套,靠拧紧螺母来拆卸锥孔轴承。在拆卸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在螺母圆周上设置螺钉孔,靠顶压螺钉来拉拔退卸套拆卸锥孔轴承。以上为轴承安装及拆卸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