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肠粉肠粉是从前广东地区自省城到乡镇最常见的小吃,由现在的连锁食肆“真功夫”的早餐餐牌,到各大酒楼供应的点心,以至街头巷尾的小店,都不难找到肠粉的影子,可见普及程度。据传肠粉是抗战时期,广州西关泮塘乡的嚼荷仙馆所创,当时物资短缺,广州人民们从有限的食材中,生发出无限创意。二、杨小贤在广州天河区,有一家杨小贤绵绵冰,店里有各种绵绵冰和烧仙草,仙草冻很绵软,有三种口味,奶茶,蜂蜜和红豆。绵绵冰里面可以加芒果、燕麦、红豆、芋圆等等,价格很实惠,而且她们的招牌超级芒果绵绵冰特别的大份!三、萝卜牛杂如果你曾到过珠三角,却未曾吃过一碗萝卜牛杂,你的美食之旅一定是带着点遗憾的。现在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各大步
2、行街,都会有卖萝卜牛杂的小店。如果你看到许多广东人,特别是年轻一族,一手拿着一个小小的泡沫碗,一手拿着竹签,站在最繁华的街头,无视来来往往的人群,毫不顾仪态地站在路边吃得津津有味的话。不用猜,他们一定吃的是萝卜牛杂。四、叉烧包叉烧包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五、糯米鸡相传糯米鸡起源是解放前广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后来为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改为以荷叶包裹。古代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传统的糯米鸡的份量较大,足有三四两米,吃一个糯米鸡已差不多是半顿饭量。因此,1980 年代起的广东酒楼推出材料相同,而体积小一半的“珍珠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