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尼龙 6 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探讨摘 要本文介绍了尼龙 6 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流程,主要探讨了尼龙 6 织物的染色机理,染色工艺,染色疵病及解决方案等,得到了尼龙 6 织物染色需要选择适宜的初染温度、升温速率、pH 值、助剂用量等工艺条件才能使尼龙 6 织物上染率达到 85%以上的结论。关键词:尼龙 6;酸性染料;染色工艺目 录1 简介12 尼龙 6 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13 酸性染料的选用24 染色方法分析25 尼龙 6 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25.1 材料25.2 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35.3 工艺条件分析35.4 工艺处方35.5 工艺实例45.6 助剂的选用及作用56 染色
2、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67 常见的染色疵病及解决方案67.1 染色疵病67.2 解决方案78 结论8参考文献8尼龙 6 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探讨1 简介尼龙6是大分子主链上含有特征结构酰胺键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它的染色性能类似于羊毛。具有优异的强力、耐磨性及手感柔软、质感轻盈等良好的服用性能,在合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锦纶织物的回潮率较高,达4.57。其穿着舒适,且锦纶织物较轻,以该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面料做登山服、运动服、泳衣等服装衣料有轻装舒适感。尤其是近年来锦纶超细纤维的发展,使原料本身的档次大大的提高。尼龙6织物一般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及中性染料进行染色。对尼龙6织物的染色来说,酸性染料
3、由于通过强的离子键或静电引力作用与尼龙6末端胺基结合而获得具有优良色牢度的鲜艳色泽,从而成为尼龙6织物染色的首选染料。本文从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入手,研究其影响尼龙6织物染色性能的工艺因素,改善织物上染率和减少疵病的出现。2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酸性染料对尼龙6织物的染色机理基本上与羊毛染色相同。尼龙6的羧基含量高于氨基含量,尼龙等电点时pH值为5-6,在等电点以下染色时,染料主要以离子键固着在纤维的端胺基上,且酸性染料在尼龙6上的饱和值与端胺基的含量基本相符。当pH值降至25以下时,纤维的酰胺基开始吸附质子,产生超当量吸附。在pH值很低的条件下染色,会促使尼龙6织物降解。在尼龙6的等电点
4、pH值以上染色时,染料靠范德华力、氢键等分子间引力吸附在纤维上。酸性染料对尼龙6纤维的上染,主要是染料阴离子与尼龙6酸离子化的端胺基发生离子键合。尼龙6织物常用弱酸性染料染色,实际染色pH值在4-6之间。 3 酸性染料的选用酸性染料要求色谱齐全,牢度优异且经常使用。其中日晒牢度基本要在34级以上,皂洗、汗渍、摩擦牢度均要在4级以上。配伍性能要好,在拼色时不会产生竞染现象。而且要有一定的覆盖性能。彩艳织物公司所选用的染料基本符合以上要求。基本以偶氮类酸性染料为主。4染色方法分析尼龙织物染色可用浸染和卷染两种,为防止产生皱印,这里选用卷染工艺。选用卷染染色机染色,尼龙织物用卷染染色机染色,设备在运
5、行过程中无论大卷小卷都能保持张力的恒定,而且都能保持线速度的恒定,不会因为出现由此引起的色差,得色均匀,没有色皱色条等疵病,染色一等品率高。特别适合小批量的染色,成本投入很小,生产的条件要求不高。5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5.1材料材料简介:彩艳织物公司生产的布料多用于泳衣及内衣,分经编织物和纬编织物。经编织物按不同的产品分类为:TE、RE、RSE、REB、KE,其中T、R、K表示织机的类型,E表示含氨纶,B表示条幅状。纬编织物按不同的产品分类为:PN、PP、JN、JP,其中第一个P表示平纹,第二个P表示涤纶,N表示锦纶,J表示提花。材料选择:在此小样实例中本人选择了TE9619布种。TE
6、9619是一种用超细锦纶与聚氨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合成革,其外观特征和内在结构特性均接近或达到真皮程度。由于这一材料中超细锦纶纤维具有与天然皮革蛋白质胶原纤维极其相似的结构,又结合以高耐久性PU透湿聚氨酯树脂表层,因此它具有高仿真性和耐久性。其具有上染速率快,匀染性较好,染色牢度良好等优点,适合于酸性染料的上染。5.2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漂白织物:三角瓶配制染液进常温染色机染色(40始染,5/min,升至95保温30min)出机水洗烘干黑色织物:三角瓶配制染液(暂不加酸)进常温染色机染色(40始染,3/min,升至95保温20min)加HAC(保温20min)出机水洗烘干固色除以上两色外其他色织物
7、:三角瓶配制染液(暂不加酸)进常温染色机染色(40始染,1-2/min,升至95保温20min)加HAC(保温20min)出机水洗烘干固色5.3工艺条件分析尼龙虽为合成纤维,但其玻璃化温度较低,尼龙6的Tg为35-50,所以始染温度一般为40,以2-3/min的速率升温,如果较易色花的应更缓慢一些,升温至95再保温40min。为提高匀染性,要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缓染。加酸调节pH值为4-6以提高上染率。5.4工艺处方漂白织物:(owf % ) 增白剂K301 X%色光剂R916 Y%色光剂X931 Z%软水剂NORM02 0.5%HAC 1.0%浴比 1:15布重 5g黑色织物:(owf
8、% )染料 X%软水剂NORM02 0.5%匀染剂ACID03 0.5%硫酸铵 2.0%HAC 3.0%固色剂ACID27 5%浴比 1:15布重 5g除以上两色外其他色织物:(owf %)染料 X%软水剂NORM02 0.5%匀染剂ACID03(ACID16)1.5%(当染料总和低于0.5% 时用ACID16,高于0.5%时用ACID03)硫酸铵 2.0%HAC 0.5-3.0%(当不加酸无水底则加HAC0.5%,不加酸有很浅水底则加HAC1.0%,不加酸有比较多水底则加HAC1.5-2.0%,不加酸有很深水底则加HAC3.0%)固色剂ACID67 3%浴比 1:15布重 5g5.5工艺实例
9、前处理:除油剂NORM75 2%纯碱 0.5g/L软水剂NORM02 0.5g/L85*30min 2/min染色:SNACID YELLOW X%SNACID RED Y%SNACID BLUE Z%软水剂NORM02 0.35g/l匀染剂ACID16 1.5%硫酸铵 1.35g/L冰醋酸HAC 0.67g/L95*40min 1/min固色:固色剂ACID67 3%分散剂NORM02 0.67g/L冰醋酸HAC 0.5g/L70*30min 2/min5.6助剂的选用及作用NORM02:软水剂,起软水的作用。ACID03:匀染剂,起匀染和减少色花的作用,用于中深色,匀染效果一般。ACID1
10、6:匀染剂,起匀染和减少色花的作用,用于浅中色,匀染效果比ACID03好。硫酸铵:缓染剂,起缓染作用。HAC:调节pH值,起促染作用。ACID67:固色剂,起固色作用,用于浅中色,牢度较好的织物固色。ACID27:固色剂,起固色作用,用于深色,牢度较差的织物固色。6染色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选择正确浓度的染料,吸取染料前一定要将染料摇均匀。选择合适的移液管,吸料要准确,眼睛要正对管内液面凹面,吸完料之后要用布擦拭管外壁,滴料时要将移液管贴着瓶内壁滴加。布的重量要精确到0.02。加水和助剂量要准确,不能过多或过少。放布的时候要将布浸入水中,不能露出水面,易色花的更加要将布尽量弄松。保温时间一定要足
11、够,不能过早加酸,加酸要视乎水底的深浅来加,而且不能直接加到布上。水洗一定要彻底洗去浮色。水洗后织物要烘干,烘干后要将其温度降至常温。容易色花的要缓慢升温。要注意染料的牢度,尽量选择配伍性好的染料,如果牢度不佳则要换牢度较好些的染料,最后要进行固色巩固牢度。7常见的染色疵病及解决方案7.1染色疵病色花:表面出现不规则条状或块状的色泽不匀,主要是因为始染温度过高,上染速率过快,保温时间不足,染料渗透扩散不充分,促染剂加得过早等因素造成。色差:在染相同色号情况下,缸与缸之间产生色泽差异或者同一布面间出现色泽差异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浴比、温度、时间、染料助剂用量有差异或者染色不均匀所造成。摩擦和耐洗牢
12、度差:表现在摩擦和皂洗时沾色严重,主要原因有染料选择不当,染色时间不够,扩散不充分,表面浮色多等。7.2解决方案加强前处理工序的质量控制:前处理洗液温度、用碱量和冲洗情况均会影响匀染性和重现性,坯布残留碱量高,甚至残留油渍,对某些染料易造成色花,因此对染前织物一定要洗匀洗净。选择合适的染料:要根据不同的牢度要求选用染料类型,对拼色染料要选用配伍性好,上染速率相近,移染性、溶解度和对染浴pH值要求相近的染料,减少染料竞染现象出现,以防止产生色花和色差。控制适当的pH值和加酸的方法:染色pH值不宜过低,加HAC要适量,否则会使织物染色不匀,甚至产生移染的现象。加酸的时候一定不能直接加到布上,加完之
13、后还要将染液搅拌均匀。严格控制染色温度:对上染速率较快的染料宜采用40-50的始染温度均匀上染,而且要控制好升温速率,避免上染速率过快,容易色花的应该控制在1-2/min的速率升温,要保证有足够的保温时间,使染料充分扩散,提高匀染性和色牢度。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应按工艺规程进行操作,染化料的加料用量和顺序、浴比、温度、时间、升温速率、设备的清洁、水质的要求等各方面都应严格执行,才能确保染色质量的稳定。8结论以酸性染料染尼龙6,染料与纤维间主要靠染料阴离子与尼龙6酸离子化的端胺基结合发生离子键合而上染的,其染后织物色牢度优良,色泽鲜艳,因此酸性染料成为尼龙6纤维的首选染料。通过研究其染色工艺得出影响上染率的因素有始染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染液pH值、助剂用量、操作方法等,如果这些因素控制不当就会增加色花、色条等疵病出现的机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染色工艺,才会使尼龙6织物的染色品一等品率提高。参考文献1文明,徐成红锦纶用酸性染料三原色丝绸,20032沈志平.染整技术(二).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93陆先权. 锦纶染色工艺印染,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