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反射与反射弧中枢部分活动的控制Reflex and Reflex center (一)reflex的概念和分类1reflex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的应答反 应。,2reflex的分类:1)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概念:生来就有的反射。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特点:.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反射弧固定;.无需大脑皮层参与,通过皮层下中枢即可完成。 意义:使人和动物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有重要意义。,2)条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概念: 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
2、而形成的反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特点:.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数量无限;.反射弧易变,可以建立,也能消退;.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意义:使人和动物扩大了机体的适应范围,有更大的预见性和灵活性,更精确和完善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3反射弧(reflex arc):1)反射弧的概念: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2)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的完成有赖于反射弧的完整,反射弧任一环节中断,反射便不能完成;反射受高级中枢调控,进行信息处理; 简单反射中枢范围狭窄,复杂反射中 枢范围广泛;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也可作用于内分泌腺,间接作用于效应器。反射活动实际是一个闭合回路构成的
3、反馈自动控制系统。,(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辐散 (Divergence):,辐散的意义: 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了反应的空间范围。多见于传入通路中。,2聚合(Convergence):,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发生总和。,3中间神经元链锁状(Chain)联系:意义:兴奋冲动通过链锁状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了反应范围。,4中间神经元环状(Loop)联系:意义:环状联系是构成神经系统活动反馈调节回路的基础。,1)如果环路中的各神经元生理效应一致,则传出反应效应被加强和延续,产生后放(After discharge)现象; 2)如果环路中
4、的各神经元生理效应不一致,即某些中间神经元为抑制性神经元,则传出反应效应被及时终止。 5.单线式联系(linear connection):如, 视锥C,双极C,神经节C之间的联系,(三)反射的临床应用反射检查是神经病学诊断的重要手段,检查所获得的体征可为疾病的诊断(如病变部位的定位、损害平面的确定等)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如:1)瞳孔(直接和间接互感)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反射弧详见感官章。中枢在中脑,反射涉及视神经(传入神经)、动眼神经(传出神经)。临床上把其变化作为判断中枢病变部位、 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指标。,2)跖反射(Plantar refl
5、ex):,(四)中枢兴奋传播(突触传递)的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1.单向或向前性传递2.突触延搁(Synaptic delay),又称中枢延搁(Central delay)。3.总和(Summation),4.兴奋节律的改变(change in rhythm)5.后发放(after discharge)6.易疲劳(fatigue):可能与递质耗竭有关7.对内环境因素变化敏感:突触部位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如碱中毒、酸中毒、低氧、药物等,而发 生传递能力的改变。,(五)中枢抑制 Central inhibition 1突触后
6、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后抑制特点: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突触后抑制的分类及意义:, 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Reciprocal inhibition;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 意义:使发出兴奋的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步调一致(同步化)。,2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前抑制的概念:通过某种生理 机制改变突触前膜活动,使其兴奋
7、性递质释放减少,造成突触后神经 元产生抑制效应。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轴 型突触的存在。,A纤维末梢与神经元C形成轴胞突触,A兴奋使C产生EPSP; B纤维末梢与A纤维末梢形成轴轴突触,不与C构成突触联系。单独B纤维兴奋,C不产生反应。,如先兴奋B纤维,当A纤维有AP传到其末梢时,该AP的幅值会相对减小,由此引起进入A纤维末梢的Ca2+数量减少,A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 使神经元C的EPSP变小,达不到阈电位,造成神经元C抑制。, 突触前抑制产生机制: B纤维兴奋释放GABA激活A末梢 上GABAA受体A末梢Cl-电导(通透 性)Cl-外流A末梢去极化 传到A末梢AP幅度Ca2+内
8、流入A 末梢量递质释放量突触后 EPSP变小神经元C抑制。,在脊髓后角初级感觉传入神经元和交 感神经末梢(A末梢)存在GABAB受体。B末梢释放GABA与GABAB受体结合G蛋白介导(IP3/DG)A末梢膜上K+通道开放K+外流Ca2+内流入A末梢数量减少递质释放量突触后EPSP变 小神经元C抑制。(或对百日咳敏感的G蛋白阻滞Ca2+内流入A末梢递质 释放), 除GABA外,其他递质也能通过G蛋白介导影响K+通道和Ca2+通道功能而介导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是一种去极化抑制;多发 生于感觉传入路中;需经两个以 上中间神经元多突触传递;产生 的潜伏期长(20ms); 意义:调制感觉传入活动,(六)中枢易化 Central facilitation 1.突触后易化(postsynaptic facilitation)表现EPSP总和,易达阈电位。2.突触前易化(presynaptic facilitation)在与突触前抑制相同的结构基础 上,由于A纤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 Ca2+通道开放时间增加,递质释放 增加,神经元C的EPSP变大而产生 的。如:海兔缩鳃反射的敏感化 (sensitization)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