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风景名胜.doc

上传人:cw6mk8 文档编号:678341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风景名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风景名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风景名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风景名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风景名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截止 2008 年 7 月 8 日,全省有 4 处世界遗产、2 处世界地质公园;11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5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0 个省级森林公园;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风景如画的柘林湖、浓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盖率63.1%,与福建并列第一。江西矿产资源丰富。江西名人辈出、文化璀璨。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江西红色文化闻名中外。江西物产丰厚、品种多样。景德镇的瓷器源远流长,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闻名中外。樟树

2、的四特酒,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清、香、醇、纯” ,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脑茶叶,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南丰蜜桔,历史上是皇室贡品。此外,还有庐山云雾茶、中华猕猴桃、赣南脐橙、南安板鸭、泰和乌鸡、江铃汽车、凤凰光学、金圣卷烟等,列入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种有 9件。江西产业齐备、特色鲜明。江西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建国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绿色农产品成为重要增长点,截止 2008 年 7 月 8 日,全省绿色食品数量达 916 个,居全国前列;有机食品数量 415 个,居全国第一位;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73 家,

3、其中国家级 14 家。江西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 -井冈山革命圣地 -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特色景观:有十里杜鹃长廊, 十里台湾松, 凌空看日出, 观十里云海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 1960 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是井冈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内地有部关于革命题材的电视剧,也叫井冈山。山峰多在千米以上,最高峰名江西坳,海拔 1841 米;主峰名五指峰,海拔 1586

4、米。是一个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自然风光十分迷人。游人称它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 。它群峰巍峨,纵横逶迤,奇石林立瀑布溅花,溪流潺潺,山道盘旋,林壑幽深,空气清甜,风景名胜遍布全山。这里既有风姿独秀、欣欣向荣的山中城市,又有雄耸天际、飞鸟难越的天然险关;既有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原始森林,又有丰富的地方风物特产。整个井冈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花芯正是圣地中心的茨坪,花瓣则是茨坪四周重叠群山。“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郭沫若同志在游览井冈山后,曾赞咏道“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井冈山的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14

5、 度,七月最热,日平均气温 24度,极端高温 33.7 度;年平均降雨量 1865 毫米,全年无霜期 246天。气候特点是:春季湿润多云雾,夏天凉爽多阵雨,秋季天高水少,冬无苦寒雪雨霏,全年皆宜游览,最佳之际为 4-10 月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在 鄱 阳 湖 的 东 岸 、 中 国 湖 城 鄱 阳 县 境 内 拥 有 着 中 国 最 大 的 淡 水 湖和 湿 地 公 园 , 它 就 是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 .它 西 接 庐 山 、 北 望 黄山 、 东 依 三 清 山 、 南 靠 龙 虎 山 。 湿 地 公 园 总 面 积 为 36285.0 公 顷 ,其 中 湿

6、 地 总 面 积 为 35116.1 公 顷 , 占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96.8%。 鄱 阳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 为 世 界 六 大 湿 地 之 一 , 是 亚 洲 湿 地 面 积 最 大 、 湿地 物 种 最 丰 富 、 湿 地 景 观 最 美 丽 、 湿 地 文 化 最 厚 重 的 国 家 湿 地 公园 。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 以 自 然 的 鄱 阳 湖 、 河 流 、 草 州 、 泥 滩 、岛 屿 、 泛 滥 地 、 池 塘 等 湿 地 为 主 体 景 观 , 湿 地 资 源 丰 富 , 类 型 众多 , 极 具 代 表 性 。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7、 园 中 的 候 鸟 也 甚 得 世 人 的 喜爱 , 鄱 阳 湖 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白 鹤 和 天 鹅 越 冬 地 , 其 中 白 鹤 占 全 球总 数 的 98%以 上 , 是 举 世 瞩 目 的 白 鹤 王 国 , 每 年 有 几 十 万 只 天 鹅在 此 过 冬 , 场 面 非 常 壮 观 , 是 汉 池 湖 水 禽 栖 息 地 保 护 与 保 育 区 、白 沙 洲 自 然 湿 地 展 示 区 、 珠 湖 水 源 湿 地 保 护 保 育 区 、 青 山 湖 人 工湿 地 综 合 利 用 示 范 区 、 鄱 阳 湖 文 化 水 城 管 理 服 务 区 等 , “两 廊 ”即 白

8、 沙 洲 景 观 大 堤 至 长 江 防 洪 大 堤 的 绿 色 廊 道 和 县 城 、 上 头 湖 、青 山 湖 、 珠 湖 之 间 的 蓝 色 廊 道 。 鄱 阳 湖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 : 这 里 拥 有 江 南 最 密 集 的 “ 湖 ”、 最 高 贵 的 “ 鸟 ”、 最 多 姿 的 “ 水 ”、 最 温 柔 的 “ 荻 ”、最 诗 意 的 “ 草 ” 最 密 集 的 “湖 ”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鄱 阳 拥 有 湖 泊 1087 个 , 各 种 独 具 风 格 的 湖 遍 布 全 县 , 到 处 湖光 潋 滟 , 被 誉 为 “中 国 湖 城 ”、 “

9、东 方 威 尼 斯 ”之 美 誉 。 最 高 贵 的 “鸟 ”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世 界 上 98%的 湿 地 候 鸟 种 群 皆 汇 于 此 , 飞 时 不 见 云 和 日 , 落时 不 见 湖 边 草 。 。 世 界 上 现 存 的 白 鹤 有 4000 多 只 , 一 到 冬 天 98%的白 鹤 与 数 十 万 的 天 鹅 会 选 择 到 鄱 阳 湖 越 冬 , 堪 称 “天 下 奇 观 ”。是 “白 鹤 的 天 堂 , 天 鹅 的 故 乡 。 ” 最 多 姿 的 “水 ”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丰 水 季 节 , 水 天 一 色 , 浩 浩 荡 荡 , 横

10、无 际 涯 , 烟 波 浩 渺 , 山苍 苍 、 水 茫 茫 、 大 姑 小 姑 江 中 央 ; 枯 水 季 , 小 河 淼 淼 , 在 宽 阔 的草 洲 上 蜿 蜒 , 夜 来 徐 汊 伴 鸥 眠 , 西 径 晨 炊 小 泊 船 。 最 温 柔 的 “荻 ”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秋 荻 片 片 , 飞 雪 连 天 , 候 鸟 出 没 其 间 , 实 实 在 在 的 人 间 仙 境 。无 人 为 觅 桓 伊 笛 , 自 卷 秋 芦 片 叶 吹 。 而 到 了 春 夏 之 交 , 则 又 是 芦海 汪 洋 , 气 势 如 宏 , 芦 荻 渐 多 人 渐 少 , 鄱 阳 湖 尾 水

11、如 天 。 还 有“蓝 蓝 的 天 空 ”, “甜 甜 的 空 气 ”, “散 漫 的 牛 儿 ”, “悠 闲 地牧 童 ” 最 诗 意 的 “草 ” 鄱 阳 湖 国 家 湿 地 公 园鄱 阳 湖 烟 波 浩 淼 , 气 势 磅 礴 , 湿 地 公 园 内 河 流 众 多 , 溪 水 蜿蜒 , 农 田 蔓 延 , 芦 苇 片 片 。 湖 光 山 色 , 景 色 幽 静 , 环 境 优 雅 , 空气 清 新 , 溶 山 水 之 灵 气 于 一 方 , 汇 自 然 与 人 文 为 一 体 。 湿 地 公 园内 集 湿 地 文 化 、 候 鸟 文 化 、 农 耕 文 化 、 饮 食 文 化 等 人

12、文 景 观 资 源于 一 体 , 形 成 了 融 多 种 风 格 文 化 景 观 为 一 体 的 湿 地 旅 游 景 观 。 腾王阁南昌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另有阆中滕王阁,是唐滕王阆中滕王阁颐神洞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同时建有玉台观,清以来合称滕王阁。建国后仅存部分台基及数间破屋,但岩有颐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题刻保存完好。洞内有南宋人题记,洞外有明邵元书杜甫滕王亭子诗及杨瞻撰书颐神古洞诗四首。腾王阁位于沿江北路与叠山路口的南边,这里也是赣江

13、与抚河的汇合处。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四大名楼。唐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洲都督时兴建了这幢楼,而王勃为这座富丽堂皇的楼阁所作的滕王阁序更加使它名满天下。滕王阁在历史上的兴废更迭达 29 次之多,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 1989 年 10 月 8 日,共九层,净高 57.5 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建筑面积 13000 多平方米,滨邻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碧瓦丹柱,雕梁飞檐,宫灯高悬,书画满堂,不失王勃序中的美妙意境,且能纵览现代城市的丰采;重建后的腾王阁,其高度和面积均居于三大名楼之首,是江

14、西省的重要旅游景点。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 米的大型工笔重彩丙衡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 80 位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正门的巨联。暮秋之后,鄱阳湖区将有

15、成千上万只侯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武功山位于罗霄山脉北段,位于江西西部,地跨吉安市安福县、萍乡市的芦溪县、宜春市袁州区三地,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同时也为国家 AAAA 级风景名胜区。武功山已成功入选首批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未来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武 功 山 2009 年 武 功 山 入 围 “中 国 大 学 生 最 喜 欢 的 旅 游 景 区 ”金奖 。 山 体 博 大 , 景 区 面 积 360 多 平 方 公 里 , 长 约 150 公 里 , 大 部在 江 西 省 中 、 西 部 , 从

16、 江 西 宜 春 向 西 南 延 伸 到 湖 南 茶 陵 。 主 要 由花 岗 岩 、 片 麻 岩 构 成 , 海 拔 1000 1500 米 , 主 峰 白 鹤 峰 ( 金 顶 )海 拔 1918.3 米 。 武 功 山 历 史 上 曾 与 衡 山 、 庐 山 并 称 江 南 三 大 名山 ,被 冠 以 “衡 首 庐 尾 武 功 中 ” 。 武 功 山 奇 峰 罗 列 。 瑰 崎 壮 丽 ;怪 石 林 立 , 形 态 诡 异 处 处 深 壑 幽 谷 , 美 妙 绝 伦 ; 峰 峰 悬 崖 峭 壁 ,涌 泉 飞 瀑 。 站 立 远 眺 , 村 庄 、 田 野 尽 收 眼 底 , 大 有 “万

17、里 云 山 齐到 眼 , 九 霄 日 月 可 摩 肩 ”之 意 境 。 其 风 景 名 胜 遍 及 全 山 , 有 “一湖 、 二 泉 、 五 瀑 、 七 潭 、 七 岩 、 八 峰 、 十 六 洞 、 七 十 五 里 景 ”之称 。 景 区 内 连 绵 十 万 亩 的 高 山 草 甸 , 红 岩 峰 瀑 布 群 , 金 顶 古 祭 坛群 , 堪 称 江 南 三 大 绝 景 , 令 人 神 往 。 早 在 宋 代 , 武 功 山 就 小 有 名气 。 武 功 山 为 赣 江 水 系 的 袁 水 、 泸 水 、 禾 水 和 湘 江 水 系 的 洣 水 、渌 水 的 分 水 岭 。 北 侧 的 袁

18、 水 、 渌 水 谷 地 为 断 裂 谷 地 , 分 水 岭 低 缓 ,浙 赣 铁 路 沿 此 通 过 。 山 地 两 侧 煤 藏 丰 富 , 以 萍 乡 、 安 源 煤 矿 最 著名 。 武 功 山 也 是 天 然 的 动 植 物 园 。 多 少 珍 禽 异 兽 , 奇 花 宝 树 生 长在 这 里 。 如 黄 腹 角 雉 、 华 南 虎 、 短 尾 猴 、 水 鹿 、 白 鹇 、 娃 娃 鱼 等就 属 于 国 家 级 重 点 保 护 动 物 。 珍 稀 植 物 有 黄 杉 松 , 台 湾 松 、 云 锦杜 鹃 、 猴 头 杜 鹃 、 粗 榧 、 水 江 西 武 功 山桠 木 、 独 花 兰

19、 等 。 被 誉 为 “植 物 三 元 老 ”的 银 杏 树 连 片 成 林 , 最大 的 一 株 高 达 24.5 米 , 树 围 12.1 米 , 直 径 3.63 米 , 年 逾 千 载 ,相 传 乾 隆 帝 曾 名 这 曰 “山 中 树 王 ”。 武 功 山 的 松 品 种 繁 多 , 古 老巷 劲 , 浓 绿 幽 美 , 盘 根 错 节 , 形 态 奇 特 , 十 进 而 台 湾 松 更 给 人 以浩 瀚 无 边 之 感 。 武 功 山 主 要 景 观 有 : 龙 王 潭 、 尽 心 桥 、 仙 池 、风 火 洞 、 三 包 盐 、 吊 马 栓 、 鸡 冠 岩 、 千 丈 崖 、 万

20、 松 岩 、 潭 口 瀑 、三 叠 泉 、 鸟 龙 潭 、 迎 宾 松 等 。巨 型 灵 芝巨 型 活 体 灵 芝 : 位 于 大 王 庙 景 区 。 主 要 特 色 : 有 大 小 两 棵 依附 在 一 棵 古 树 上 , 大 的 直 径 约 1 米 , 高 约 0.5 米 ,小 的 如 草 帽 大小 , 已 生 长 100 多 年 ,,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保 存 最 完 好 的 活 体 灵 芝 。 武 功 山 历 史 悠 久 ,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 远 自 汉 晋 起 , 被 道 佛 两 家择 为 修 身 养 性 之 洞 天 福 地 , 明 朝 时 香 火 达 到 鼎 盛

21、时 期 , 山 南 山 北建 进 了 庵 、 堂 、 寺 、 观 达 100 多 处 , 无 数 善 男 信 女 到 此 朝 拜 。 自唐 宋 以 来 , 诸 多 仰 慕 其 名 而 登 山 游 赏 吟 诗 作 赋 的 名 人 学 士 络 绎 不绝 , 留 下 了 无 数 珍 贵 墨 迹 , 其 中 最 为 出 名 的 数 汉 之 葛 玄 、 晋 之 葛洪 、 梁 之 陶 弘 景 、 唐 之 袁 皓 、 宋 之 黄 庭 坚 、 明 之 徐 霞 客 、 近 代 的陈 毅 元 帅 。 据 考 证 留 下 赞 美 武 功 山 的 千 古 诗 赋 、 匾 牌 、 文 章 百 余篇 , 其 中 最 有

22、名 是 徐 霞 客 的 一 首 : “千 峰 嵯 峨 碧 玉 簪 , 五 岭 堪 比武 功 山 。 观 日 景 如 金 在 冶 , 游 入 履 步 彩 云 间 。 ”庐山庐山,面积 302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 500 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邻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 1474 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

23、峰便有 171 座。群峰间散布冈岭 26 座,壑谷 20 条,岩洞 16 个,怪石 22 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 22 处,溪涧 18 条,湖潭 14 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 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76.6%。高等植物近 3000种,昆虫 2000 余种,鸟类 170 余种,兽类 37 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 1917 毫米,年

24、平均雾日 191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78%,每年 7 月9 月平均温度 16.9 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 32 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东晋陶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 1500 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 4000 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

25、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 1200 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 500 处。1942 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 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 ,在庐山莲衣峰下,也曾建立开创宋

26、明理学成绩显著的濂溪书院。庐山温泉,晋代已是中国著名的医疗温泉,庐山谷濂泉,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 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并存的世界名胜”。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煌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1996 年 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庐山天下悠庐山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7、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雄峙于江西省北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名句已成为一种哲理;然而,要领略庐山之美,还须亲临其境。“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在襟江带湖的峰峦中,悬崖峭壁、云海趣雾、飞瀑银泉、幽林叠谷,催多少墨客名人,吟千古绝唱;古迹名胜、山巅平湖、绿色植被、别墅建筑,令天下观光游客,留恋情独钟。在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12 个景区、37 处景点、230 多个景物景观,像数百颗宝石、翡翠散落在峰峰岭岭,镶嵌在峡间谷中。登山俯瞰,南观鄱湖,淼淼如银镜,水天一色,北望长江,飘飘似玉带,逶迤东去。仰看峰峦,云绕雾缭,佛光彩虹,气象万千。横观四岭,魁伟险峻,异峰怪石

28、,葱茏苍翠。岁月巨变,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之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又为这灵山秀水描绘出美仑美奂的色彩。“天上有街市,高山出平湖”,千余栋具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造型别致的山间别墅,掩映在 3400 余种林木花卉点缀的云山锦谷之中。牯岭芦林湖碧波粼粼,如琴湖水光潋滟。新建的石门涧悬索桥,犹如架起的一道彩虹,xxx 诗碑园是一座艺术的殿堂,瞻仰伟人的圣地。庐山,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评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之一。白鹿洞书院. .在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 。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

29、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淳熙八年(公元 1181 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又有“白鹿洞之会” ,书院也因之而闻名天下。世界遗产:九江庐山、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上饶龟峰。 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上饶婺源理坑、上饶汪口古村落。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三百山、滕王阁、龟峰、高岭瑶里、武功山、云居山柘林湖、上饶灵山等 12 处。 国家森林公园:上饶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崇义国家阳岭森林公园、庐山、南昌梅岭风景区、上饶县灵山、明月山、梅关、

30、岩泉、云碧峰、三百山、翠微峰、峰山、清凉山、九岭山、五指峰、三爪仑、枫树山、瑶里、九连山、上清等 36 处。 省级风景名胜区:赣州八境台、乐平洪源仙境、德兴市大茅山、高安市华林寨上游湖、洞山和官山、南昌市象湖、上犹县陡水湖、云居山、遂川县白水仙泉江、上栗县杨岐山、万安风景区等。 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鄱阳湖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上饶集中营、井冈山革命遗址、赣州古城墙、瑞金革命遗址、梅关古驿道。 江西省重点保护单位:通天岩、八大山人纪念馆、绳金塔、佑民寺、西山万寿宫、上饶圭文塔、五桂塔。2、婺源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3 龙虎

31、山特色景观:上清宫泸溪河悬棺5、三清山三清天下秀三清山坐落于江西省上饶东北部。素有“江南第一仙峰” 、“黄山姐妹山”、“华东明珠”等殊誉,1997 年 8 月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等访华团慕名来三清山考察后惊叹道:“三清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罕见的精神世界-天国 ”。他认为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代表团成员无不为之陶醉,一致称赞三清山的自然资源是世界级的(即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风光为主,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已开发的奇峰有 48 座,怪石 52处,景物景观 400 余处,有植物 1088 种。1988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 220 平方公里,最高峰玉京峰海拔 1816.9 米。山南为自然风光: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道拜月、观音赏曲、神龙戏松堪称世绝。山西以“唐僧西征 ”为主题的自然风光叫人叹为观止。6 月份可观赏高山杜鹃,猴头、云锦花开一月三变色,遍布山野。风姿各异的龙潭、玉帘、石涧、三叠泉、冰玉洞等瀑布,具有画龙点睛之功。奇峰虬松、娃娃鱼、熊、獐、鹿、猴、山羊、野猪、火红石鸡使三清山更具有原始风味。我国著名散文家秦牧赞之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 ,著名风景名胜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高度赞颂三清山“看了三清和黄岳,三清将更胜黄岳”。历代名臣名家王安石、朱熹、苏东坡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