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靠” 、 “衣靠”与“水靠”崔山佳 翁娟娟一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收“衣靠”:“指武侠所穿的密扣紧袖柬腰衣装。 ”例为:(1)到了二更时分,英雄换上夜行的衣靠。 (三侠五义第 12 回)清小五义中也有“衣靠”一词,前 30 回中有 10 例如:(2)换夜行衣时。怕外边人看见。故将灯移在窗台上。 夜行衣靠寸排骨头钮周身钮肇、钮扣俱已扣齐 。青 缎挥裤,青缎子袜,大叶搬尖鱼鳞鞍,倒纳千层底。青绑腿,青 护膝,青绉绢束腰。勒系百宝囊,装应用的物件钢铁家伙、千里火筒、飞抓自 练索。 (第 1 回)其中 7 例“衣靠”前有“夜行”作修饰语,3 例前有“水湿”作修饰语。清续小五义中也有,前 10 回有
2、 3 例,如:(3)背着大众,换了夜行衣,靠智爷百宝囊中多带拨门撬户铜铁的家伙进王府,至冲霄楼。 (第 1 回)三部小说中的“衣靠”大多有“夜行”作定语,这与小说中的人物是“侠客”有关。例(2)中的“衣靠”有详细的说明,这些装束确实便于侠客行动。另外三部,小说中的“衣靠” ,有时也称“夜行衣” ,如例(2) 。其他清代小说如郭则的红楼真梦有 3 例,如:(4)那些驾娘们都是懂水性的,穿着花花绿绿的油绸衣,靠有时演出风凰展翅,有时 演出鹞子翻身,做种种的玩耍。 (第 28 回)平江不肖生的张文祥刺马案也有 1 例,如:(5)看这壮士包巾草履,身穿仄袖扎裤脚的青布短衣靠,双手空空的,并未携带兵器,
3、只腰间斜插了一把尺多长的短刀。 (第 36 回 )据考察,明代已有“衣靠” ,如:(6)强抬身身披衣靠,叹痴情绵缠不了,只怕病浅愁深难自保。 (吴骚合编“琥珀猫儿坠”尾声)吴骚合编为晚明张楚叔、张旭初编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梓行。上例的“衣靠”与三侠五义等中的 “衣靠”应是一样东西,可见大词典例偏迟。查一些近代汉语词典,只有高文达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 【1】收“衣靠”:“便于行动的紧身衣。 ”别的词典如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 【2】 、许少蜂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 【3】都未收“衣靠” 。 大词典释“衣靠”是“武侠所穿”不准确,武侠固然可穿“衣靠” ,但别人也可穿,如红楼真梦中的“驾娘们
4、” ,她们显然不是武侠,例(6)中的也不可能是“侠客” 。看来,注释还是高丈达的准确。二三侠五义还有“水靠”一词,共发现 16 处,如:(7)蒋平挑了一身很小的,脱了罪衣黑裙,穿上水靠刚刚合体。 (第 49 回)(8)蒋爷将水靠脱下,用钢刺也挑在肩头,随着毛秀来到螺蛳庄中。 (第 85 回)彭公案有 16 处,如:(9)从那边跳过一人,年约六十以外, 头上戴的分水鱼皮帽,日月 连子箍,水衣水靠,足下袖靴,手中擎着一对分水纯钢蛾眉刺,跳过这边来说:“闪开!待我结果他的性命。 ”(第 39 回)由上面例子可看出, “水靠”和“衣靠”应是有联系的衣服,例(7)穿上的是“水靠” ,但该书该回后面有“见
5、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的话,可见, “水靠”是小类的名称。衣靠”是大类的名称。大词典未收“水靠” ,一些近代汉语词典更没有收。据高本近代汉语词典中“衣靠”的解释和上下文情境,我们认为“水靠”是指在水中所穿的密扣紧袖束腰衣装。穿“水靠”的也不一定全是“侠客” , “水兵”也可穿,如:(10)这有五十名长枪手,五十名藤牌军,一百名水 军,各人拿着三截 钩镶枪,头戴着分承鱼皮帽,身穿着水衣水靠。 (彭公案 第 137 回)彭公案中的 16 处“水靠”前面都有“水衣”一词,两者并列在一起,是同义并列。又如第 172 回先写“石铸将水衣包好” ,再写石铸等三人“打开包袱,戴上分水鱼皮帽,穿了水师衣
6、靠” ,到第 173 回石铸脱的又是“水衣” ,由此可见,这前后的“水衣”就是中间的“水师衣靠” , “水衣” 、 “水靠”与“衣靠”三者同义。又如:(11)在他身后站着的是闹海龙、独角龙、混江 龙、探江龙,各抱着兵刃,身穿水师农靠。 (彭公案第 181 回)(12)石铸一瞧周治这身衣裳,头戴分水鱼皮帽,身穿通口兽面鱼鳞甲,甚是喜爱,就想 过去将他拿住,得他这身衣裳。 (同上)(13)随即跳过船来,帮着赵文升动手,几个照面,把周治踢了个筋斗,过去把他捆上。将那身水衣给剥了下来。 (同上)上面的周治,前面穿的是“水师衣靠” ,中间说他“身穿通口兽面鱼鳞甲” ,最后说,他穿的“水衣” “剥了下来”
7、 ,可见,这三者所指也是同一物体。小五义至少有 3 处提到“水湿衣靠”的说法,如:(14)四爷换了水湿衣靠,头上蒙了尿胞皮儿,用藤子箍儿箍好。 (第 18 回)从上也可见, “水靠”可能是“水师衣靠”或“水湿衣靠”的简称。大词典收“水衣” ,义项有二:青苔,苍苔。即水苔。未收义同“水靠”的“水衣”义,也是疏漏。三大词典 “靠”的义项是:“传统戏剧中武将所穿的铠甲。 ”也收“靠子”:“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 。护腿两块,称靠牌子 。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 。女将所穿女靠,式样大致相同.”例为:(15)那小戏子一个个藏了貂裘,簪了雉羽,穿饭
8、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 儒林外史 (第 50 回)大词典还收有“靠肚”:“传统戏剧服装” 、 “靠子”的主要部分。 ”还收有“靠牌子” “传统戏剧服装靠子的组成部分。 ”还收有“靠旗”:“传统戏剧中扎靠的武将背后插的三角形绣旗。一般为四面。 ”中国戏剧史 【4】的“二衣箱中服装之名称”中说到“铠甲” ,又分两点来说,一是“铠” ,二是“甲” 。认为“甲”即“靠” ,与“铠”有别。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戏曲曲艺卷也收“靠” ,也认为“又称甲” , “靠身”也叫“甲裳” 。由上可见, “铠甲”应是两种东西:一是“铠” , “铠”多金属制;一是“甲” , “甲靠”多皮制。它们可能是浑言相同,析言有别。以上
9、所说的“靠”是戏剧中所用的服装,是道具, “靠”又是“戏班中人语” ,与现实生活中的“衣靠”和“水靠”是有区别的。清末小说中所说的“衣靠”或“水靠”的材料和颜色是不同的,如例(4)是“花花绿绿”的“油绸” ,例(5)是“青布” ,而例(12)清楚地说明“水靠”是“甲” 。 三侠五义中有夜行穿的,是以黑色为主,如小五义第 2 回说“衣靠”尽是黑色” ,又如施公案有 2 处说到“玄色”的“衣靠” 、 林公案有处说到“皂色”的“衣靠” 。这“衣靠”或“水靠”可能有重有轻,这可能同衣料有关, 三侠五义第 13 回说展昭“换下了夜行衣靠包裹好了” ,应不是很重。但例(8)中所说的“水靠”有 4 处说到要
10、用“钢刺”挑着,那估计有一定的重量,这可能同“水靠”下水有很大关系,衣服在水中浸泡,重量就大得多了。但“靠”到底与现实生活有无关系呢?应该说“衣靠”和“水靠”同“靠子”等是有一定联系的,因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紧身” , 施公案有 3 处说到“紧身衣靠” ,如:(16)此时打扮却不是在那酒楼上的装束,但见他身穿紧身衣靠,头扎英雄包脑,脚踏薄底快靴手,拿着一对倒刺双尖钩。 (第 50 回)附 注【1】高文达,近代汉语词典。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2】吴士勋,王东明,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许少峰,近代汉语词典。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4】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