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两基报表填报补充说明一、 “两基”基表的构成“两基”基表由三种不同性质的表构成:1.与国表对应的统计表(表 1表 6) ,简称对应表。2.为填写(表 1表 6)相关内容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的表,简称册前表(表 8表 14) 。3.校验表(表 15) 。二、 “两基”基表填报要求(一)对应表(表 1表 6)的填报1填报年份以表上要求的年份填写,没有标明年份的,如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只填报验收当年的最新数据。2相关数据的引入计算小学、初中入学率、完成率时各年龄段人口数、学生数均按户籍人口、户籍学生填写计算。计算辍学率、毕业率、升学率、生机比、生均值、生均建筑面积时,在校学生数均指按学籍(学校)统
2、计的在校生数。3.涉及普及程度的数据如小学、初中入学率、完成率、辍学率和毕业率、升学率数据均按学年统计、计算,涉及扫盲各率、经费投入、教师数、危房率等数据均按自然年进行统计、填报和计算。(二)册前表的填报1表与册的关系册前表来源于摸底建档产生的各类花名册,所以叫“册前表” ,如 7-12 周岁人口受教育情况统计表,实质就是我们在建档时所造的小学适龄人口花名册所反映情况的统计表,是根据 7-12 周岁摸底册统计得来的。在校学生情况统计表分两类,第一类:按户籍统计时,来源一是户籍人口文化状况摸底册,二是在校学生花名册,第二类:按学籍统计时,来源只是统计范围内在校学生花名册。2.册前表与国表对应表的
3、关系册前表是国表对应表(表 1-表 6)数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册前表对册子基本信息的统计,国表对应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册前表的填报填报年度要求册前表与对应表填报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对应表(表 1-表 6)要求填写几学年(或几年) ,册前表就填写几学年(或几年) ,其中表 7、表 16 填报一年。按国家验收要求,各县区要建近三年的档案,省上又考虑国家要求验收当年入学率必须达标,所以省上规定,全省各县区建好近四年的档案,也就是从 2008-2009 学年建起,直至 2011-2012 学年,但 2011-2012 学年只反映入学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现状,其他在 10 月份验收时未
4、发生的数据不填。鉴于上述原因,册前表的表 8-表 13 要填报 4 年。册前表填报中表 12.1、表 12.2、表 12.3 的特殊性:表 12.1,表 12.2 是反映(户籍、学籍)在校生情况的,所以要分两类填写,一类是按户籍填报,其中表 12.1 不统计班级数;另一类是按学籍填报,其中表 12.1 要统计班级数。表 12.3 填报时,以学校为单位填写,以县乡为单位汇总。另外表 12.3 在设计外在内上学学生情况时,未设计外乡、外县到本乡镇学校上学人数,所以需要在表下方分小学、初中加注释。注释外在内 人,其中外乡 人,外县 人,外市 人,外省 人;内在外 人,其中在外乡 人,在外县 人,在外
5、市 人,在外省 人。(3)册前表 7 的特殊性:表 7 反映学前儿童受教育情况,国表无要求但各级汇报材料上要有所反映,所以,只需填写最新一年数据即可。(4)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统计,均按统计发生时实际情况在相应年龄人口受教育情况统计表备注栏内汇总数据并说明是否入学,不另外附表。(5)表 7、表 8、表 9、表 10、表 11、表 13、表 16均按户籍人口、户籍学生填报。(6)乡以上单位填报表 14 时只填写学年初在校学生数、辍学人数、辍学率的小学、初中合计部分,其余部分不填写,学校按原表填写。(7)表 15 是按户籍填报,各年龄段人数是户籍内各年龄段实际人数;各行之间除合计项其
6、余各项均不重复;小学毕结业人数指小学毕结业后未入学人数;初中毕结业人数指初中毕结业后未上学和上高一级学校人数的和。(三)校验表填报校验表只作为表与表之间数据逻辑关系校验工具用,所以只要做好 2010-2011、2011-2012 学年两份就可以,其余年份各县及市州按近两年校验情况,自己理顺表与表间逻辑关系即可,不再填写校验表。校验公式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表 3)=初中在校学生数(表12.1)外在内借读学生数(基表 12.3)+ 内在外借读学生数(基表 12.3)+初中提前毕业的适龄生数(基表 15) 。小学适龄儿童中已入学人数=小学在校学生数(表12.1)外在内借读学生数(基表 12.3)+ 内在外借读学生数(基表 12.3)+小学提前毕业的适龄儿童数(基表 15)小学超龄生(基表 15)小学不足龄生(基表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