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覃小想 一、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 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 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 50克、100 克、450 克、 500 克、1000 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建立 1 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
2、一掂一个 2 分的硬币,充分感受 1 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 1 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 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 100 克、500 克、两个500 克(1000 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的系列活动,充分感受 100 克、500 克、两个 500 克(1000 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台秤验证出 1 千克就是 1000 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3、指 导学生回 顾学习历 程, 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 ”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 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 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 -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