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5 页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卷的基本特点1、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试卷紧课程标准和教材命题,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接轨的方向。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2、命题的知识和考点的分析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并注意了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能力的统一。如综合题 27 题的第(6)题,
2、考查学生考试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让学生更多地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来掌握。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知识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最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如选择题的 24 题。付表:命题的知识和考点试题知识点 题型 分值与同学们谈地理 选择题 1、2、3 6地球的现状和大型 选择题 4、5、6、7 8地球仪 选择题 8、9、19 6经线和纬线 选择题 10、11、12、13、14、15、22、25综合题 261616地球的运动 选择题 16、
3、17、18、20、21、23、24综合题 271421五带的划分 综合题 233、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比较合理,突出重点,如“经线和纬线、地球的运动”这两知识点是重点内容,所以题型数量所占的比例大。同时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综合题主要是通过读图分析解决问题,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卷面的设计合理,试题的覆盖面较广,且大部分题目都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以便更多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注
4、重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知识认知层次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文化素养。试题以基础题为主,注重对地理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第 2 页 共 5 页二、 试卷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试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从整套试题来看,综合题的 27 对知识整合要求比较高,对刚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大, (2)读图题是要通过读图分析解决问题,提出的问题图中要提供足够的地理信息,但这次考试中综合题的 28 题第(5)题,图中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大,题目设计不合理。同时综合题的 28 题第(1)题叫学生填写五条重要的纬线名称却没有给学生标明适
5、当的位置。二、答卷评析本次考试的内容是第一章的内容,“经线和纬线、地球的运动”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是初中阶段地理学习较难的内容。1、2、3 班同学理解接受能力好上课认真听课,答卷较好,1 班优秀率 53%,及格率 80%,2 班优秀率 63%,及格率 87%,3 班优秀率 64%,及格率 88%,4 班同学上课认真听课,考的也不错,优秀率 30%,及格率 58%,8-12 班同学理解接受能力,又不认真学习,考得较差。在选择题中,由于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相对固定,相对失分少些,有相当多的同学能拿完 40 多分,而综合题失分很多,如 26 题,学生对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很多学生
6、分不出图中的东西经南北纬,27 题学生对地球位于公转运动示意图中的四个位置时的日期和节气没有灵活掌握,失分比较严重。28 题由于问题设计不合理,学生答非所问,失分较多。主要失分原因有: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成因还没有真正理解,仅凭机械记忆,欠缺理解和应用能力,地理空间思维的训练欠少,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掌握程度低等等。三、教学建议、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次考试题的难度并不很大,但及格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学生答题时不能系统全面准
7、确答题,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学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致。因此,今后的地理教学仍然应抓住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放松。 、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记忆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3、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性是地理事物的另一大特征,教学中应逐步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自然、人文各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是让学生学习了终身有用的地理。4、加强地图的教学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
8、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动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 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第 3 页 共 5 页2011-2012 学年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已结束,现对七年级地理上册试卷作一分析如下: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第一单元地球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其核心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仪经纬网知识。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经纬网和地
9、理坐标等重点内容有所倾斜。重点强调基础,考查最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 部分考题取自或改变于目标与检测 ,以使师生平日注重训练。 本卷共 30 题,试题难易度适中。低、中、高三个难度层次的题,比例为 3:6:1。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这样的试题既保证了一定的区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试,题目数量适当,目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学以致用,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 第 1,5,9,12,15,18,19 题是简单的基础题。基本上是识记或简单理解的知识。 第 2 题,第 17
10、题,这两题考查地球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判断。灵活性较强。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是:(1)对经纬网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对经纬网上地理坐标的判定把握不准确,对知识点有些模糊以至没办判定准确的方向。 (2)教学中,两点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讲解不到位。 第 4 题,第 8 题,第 13 题,都是考察学生对某地理坐标位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高低纬度的判定,很多学生对东西半球和中高低纬度的范围记忆不准确 ,以致判断错误,从而失分。不少得高分的学生与认真审题并仔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细分析是分不开会的。失分的学生原因是:(1)没掌握做题方法;(2)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没掌握。
11、第 20题考的是地球的公转,北半球夏至日的白昼最长,夏至日伟 6.22,以改日最接近的事六一儿童节,该题失分较多,主要是不明确题目的意思及考点造成的。 (二)填空题分析(共有 6小题,21-26 题,共 7 分。 ) 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导致失分。较突出的有 1 题,地球为球体的例子,学生对例子模糊,失分率较高,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对这个知识点讲解不到位。26 题,对五带的特点认识不到位,因而没理解温带最适宜人类居住。因此是人口最多的,从而导致失分; (三)综合题分析(4 大题,共 53 分) 第 27 题:12 分。本题考查经纬网上某地地
12、理坐标的确定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定。该题学生的得分率不算太高,主要原因是:(1)审题不认真,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填反。 (2)平时练习不够,没能及时反馈。 第 28 题,7 分。该题考查的是对地球大小示意图的识记。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1)记忆模糊不准确。 (2)对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等概念的混淆。 第 29 题,14 分,考察的同样是经纬网上坐标的经纬度,判别坐标位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温度带,及方位。失分原因是,平时练习较少。 第 30 题,20 分,主要考察地理坐标的方向判断,该题较为较基础题,但也有部分同学失分,主要是审题不认真,对方位的概念有些模糊。 三、改进建议 1.试题
13、的覆盖面应进一步扩大,如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内容涉及较少,应加强这些知识点的内容,扩大覆盖面,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试题的呈现方式应进一步加强,新颖、灵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创设新情景,多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体现探究性、开放性,体现新课程特点。命题尽量减少单纯机械记忆的题目。 3、教学改进 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教学
14、重难点,也不忽视一些小的知识点,涉及的范围要广,重视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4 页 共 5 页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东联现代中学 王永亮 2011-4-1 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是本学期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试题由地理组名师范丽老师出题,试题质量高,来自课本,却高于课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次考题主要是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2、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来自于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来自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3、凸显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与学科能力,
15、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技能题占比重较大。 二、学情及考情分析: 一题 :单选题 得分率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 二题 :填空题 得分率也较高,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平时使用学案的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学生的错别字明显减少。三题 :读图题 丢分现象较严重。原因是初一的学生在第一学期中,自学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提升是一个难点。识图、记图、分析地图、填充地图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需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提高。 本次考试全年级均分达 70.83 分,班级最高均分 77.41 分,最低均分 66.02 分。学生个人得分最高分 100 分,最低分 14 分。 学生情况如下表
16、: 班级 均分 85 分 6085 分 60 分75 74.20 17 20 12 76 72.93 10 32 8 77 77.83 15 30 3 班级地理及格所占比例: 75 班:17+20=37 班级总人数:49 所占比例:75.51% 76 班: 10+32=42 班级总人数:49 所占比例:85.71%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77 班 15+30=45 班级总人数:48 所占比例:93.75% 所以 75 班需要加强中上等学生的培养。 三、存在的问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特别是对基本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17、。平时课堂上不注意听课,学习自觉性差,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有关活动、问题研究、读图思考、阅读等较少花时间认真学习。考试不去理解题意,胡乱答题。 ( 2) 、学习不踏实,学习环节落实不够。概念、原理模糊, 学习“蜻蜓点水式” 。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缺乏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地理专业术语掌握较差,地理事物混淆导致失分。(3) 、审题不清,图文结合与实际分析能力欠缺,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这次考试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问题。如何从图表
18、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如何使用准确地理语言、名称答到点子上,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分析解答实际地理问题,学生理解不透,是导致学生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 (4) 、教师反映,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新教材理解把握尺度不好,学生学习能力、地理基础状况差异过大,检测试题偏难也影响考试成绩与学生发挥。 四、改进的方法: 1、教师应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重视作业反馈, ,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2、配合家长,渗透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尤其需要班主任的配合。合理安排时间。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4、
19、认真抓好学习困难生的帮扶工作,想法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增长点,对于后进生绝不能放弃。 5、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书本上的一些重要图例设置一些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的问题, 要能够把地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地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7、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益。 8 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新教材对于大家都是一个挑第 5 页 共 5 页战和机遇,需要大家认真研究新教材的教法、学法,熟悉教材结构体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20、、教学手段,精心备课,抓好教学各环节,有的放矢,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式。 9、教师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深入了解学生,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目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增强学习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理想、前途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教学被动转化为主动,学生学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0、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辅导、指导,不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要保证学生课后训练巩固,切实落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能放弃没有
21、信心学习的学生,争取一对一的辅导,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燃起学习激情。 11、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解题技能的培养和指导、训练。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方式革新,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原理、规律分析,地理读图方法指导,要多结合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要探索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深化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感受地理学习成功的魅力。12、教师要加大相互学习与交流,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多相互听课、评课,主动、积极在网上、媒体、教学参考书籍上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自己教学中的新思路,齐心协力,共同发展,不断进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积累教学成果,更新教学方法,让自己成为学生热爱的研究型教师。让学生成为自己崇拜的学习对象,喜欢你!更喜欢你担任的地理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