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养猪 伏天.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78016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 伏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养猪 伏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养猪 伏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伏天要注意防治这几种猪病作者:张是谢航 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08-06 目前正值高温高湿的酷暑季节,加之蚊蝇等孳生,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恶劣的气候环境作为一种强应激,造成了猪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内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很容易造成猪病的暴发和流行,比如:猪流感、附红细胞体病、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弓形体病和猪肺疫等等,使养猪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要认真加以防治。 猪流感 该病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一般有 H1N1 和 H3N2 两种血清型。潜伏期短,突然发病,常全群感染,体温升高到 40.341.5,有的可达 42,不食喜卧(关节疼痛),

2、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等。如无并发症,一般在 67 天后康复,否则能发生肺炎或肠炎,病势加重甚至引起死亡。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退热解表:用复方柴胡、复方氨基比林、复方奎林等药物肌注。同时选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继发感染。也可选用病毒唑、复方吗啉胍、板蓝根等抗病毒药。 猪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热性、急性传染病。正常猪体内有少量附红细胞体存在,一般不发病,但由于种种应激因素(如恶劣的气候、长途运输、拥挤、饲养管理不善等)的作用,猪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此病。此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高热稽留(4142),母猪生产性能下降,育肥猪急性溶血性贫血、黄疸(皮肤、黏膜发黄),肠道、呼吸道

3、感染增加等。蚊蝇等吸血昆虫的叮咬是传播此病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场采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视野中如有 70%红细胞感染即可建立诊断。治疗此病可试用血虫净(三氯咪、贝尼尔)或新砷凡纳明(肌肉注射,每天 1 次,连用 2 天,同时肌注氟苯尼考,每天 1 次)以及用土霉素或金霉素+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等抗支原体等药物拌料(每吨料中各加入 300400 克)等。猪弓形体病 此病多见于 3 月龄仔猪,6 月龄以上猪发病较少。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可通过胎盘、消化道、呼吸道及吸血昆虫传播。突然发病,常表现为流感症状,体温升高到 40.542,稽留热,表现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

4、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下痢或便秘,并带有黏液或血液,怀孕猪感染,可引起流产或死亡。治疗:磺金 100 克+附弓链灭 100 克混合拌料 100 公斤,连用 47 天。对于病重猪只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单独治疗有特效。本病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附弓链灭进行预防。 猪圆环病毒病 主要病原体是圆环病毒 2 型(PCV2)。此病毒单一存在的情况下,一般表现不明显病症,但在其他一些疾病的协同下(如猪气喘病、猪流感、猪链球菌病、蓝耳病等),或者因环境因素(氨、内霉素),应激因素(运输、猪群合并等),可触发 PCV2 感染,并

5、使其发展成为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前者临床表现有:猪只渐进性消瘦、生长不良或停滞、呼吸困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泻、贫血和黄疸。大体解剖还或见肺斑点状出血。后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病灶常融合成条状和斑块。病灶通常在后躯、后肢和腹部最早发现,有时也可扩展到胸肋或耳部。轻者体温正常,行为无异,常可自动康复。重者有发热、后肢软弱无力、跛行、厌食和体重下降。剖检:肾肿大、苍白、有出血斑点。本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是减少应激和诱导免疫力的产生。除加强饲养管理外(目前主要是防暑降温),一是要防止猪气喘病的影响,及时消除或控制猪

6、流感、猪链球菌病等。二是使用黄芪多糖制剂(针剂注射,散剂拌料或饮水)。为减少对肾脏的刺激,须慎用磺胺类药物。 猪肺疫 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多为内源性感染和散发,常继发于一些热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肿脖子,病程短、死亡急。慢性的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剖检呈大叶肺炎变化等。此病的治疗常用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或青、链霉素肌肉注射。预防可用猪三联苗,紧急预防用猪肺疫单价苗较好。 猪链球菌病 该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的疾病。近年暴发流行的猪链球菌 2 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以及突然死亡(往往来不及诊治)。同时引

7、起相关人员的感染与死亡,损失惨重。链球菌也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各种年龄的猪只都可以发病,但大多数在 312 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尤其是断奶混群时往往是发病高峰。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猪的症状减轻,死亡率降低。一般认为较为敏感的药物有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类(头孢三嗪、头孢呋新)以及庆大霉素等。在疫苗方面,猪链球菌 2 型与 C 群二价灭活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高温季节出现的上述猪病,它们有的单独存在,有的则相互影响,并发或继发。因此,对疾病的治疗,必须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对症用药,方能奏效,同时要注意原发病和继发病的治疗。对有猪气喘存在或潜在的猪场,可用抗支原体的药物(如土霉素或金霉素+泰乐

8、菌素或泰妙菌素拌料)进行预防性用药或作为基础治疗。这对控制猪圆环病毒感染和附红细胞体病十分必要。平时的预防措施则要做到: 1.加强消毒灭源,注意环境卫生。对畜禽圈舍、场地要定期用 10%的石灰水或 2%的氢氧化钠或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消毒;规模养猪场最好要用百毒杀、抗毒威等消毒药带猪消毒(喷洒活体);发现有病程特别短、死亡特别急的猪,必须及时上报、及时诊断。病死畜禽一定要深埋或作无害化处理,决不能乱抛乱扔。圈舍要勤打扫,粪便要勤清理并集中堆放发酵,切不可置于露天,任雨水冲淋,污染环境,扩大病原体。 2.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饲料要科学配方,合理搭配,尤其要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同时要注意不用霉变饲料喂猪。猪舍上面要设置遮阳网,有条件的规模猪场可装排风扇,猪圈内要经常用凉水冲泼。对猪要供给充足的饮水,饮水内可添加少量的钾,以补充因高温引起的钾流失。 3.认真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工作,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扩散。高温期间要注意在圈舍上安装纱网,以防蚊子、苍蝇、老鼠对猪只的危害。 4.强化免疫注射,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对健康猪群,要不失时机地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二免”工作。预防注射要用足剂量,保证质量,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江苏省滨海市畜牧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