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专题复习二、典型例析【例 1】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1) 吞噬细胞(2)T 细胞(3 )B 细胞 (4)记忆细胞(5)效应 B 细胞(6 )效应 T 细胞【解析】B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T 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只能对细胞外的抗原起作用,细胞免疫使包有抗原的靶细胞裂解死亡,让细胞内的抗原暴露出来,再通过体液免疫使之消灭。【答案】 (2) (3) (4 ) (6 )【例 2】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 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的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解析】幼鼠先天无胸腺,说明没有任何 T 淋巴细胞,
2、而在免疫中 T 细胞即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没有 T 细胞只能说明细胞免疫不能进行,但还能保留有部分体液免疫。【答案】D【例 3】下列关于抗原的正确叙述是( )A抗原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 B 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解析】有的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有的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而引起特异免疫反应。抗原与特异性抗体或效应 T 细胞结合,体现了免疫的特异性。机体有时在免疫时会把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误认为抗原引起免疫疾病。【答案】D【例 4】效应 T 细胞作用最完整
3、的一组是 ( )分泌淋巴因子 呈递抗原 识别抗原 激活溶酶体酶与靶细胞结合AB C D【解析】效应 T 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淋巴因子,识别抗原,激活溶酶体酶与靶细胞结合。呈递抗原的是 T 细胞的功能。【答案】A【例 5】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 ) 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分布位置 作用的结果 化学性质所产生的细胞 作用对象 【解析】过敏反应与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来源成分及特异性都相同,不同的抗体的分布不同。【答案】C【例 6】人体反应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组织液的变化分别是( ) A 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加、淋巴液增加B通透性降低、组织液减少、淋巴液减少C通透性
4、增加、组织液减少、淋巴液增加D通透性降低、组织液增加、淋巴液增加 【解析】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花粉作为过敏原,受到过敏原的刺激后,就由效应 B 细胞产生抗体,并且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细胞的表面,当过敏原再次刺激时产生过敏反应。引起毛细血管的扩张、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使原来不能通过的血浆蛋白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浓度增大,由渗透作用的原理,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组织液增中,从而使组织液的量增加。淋巴液也相应的增加【答案】A【例 7】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通过握手传播B 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通过母婴间遗传CHIV 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
5、攻击 B 细胞和 T 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人体感染 HIV 后潜伏期可达 210 年【解析】艾滋病称为人类第一杀手,它的致病原因是 HIV 病毒攻击人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 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它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艾滋病不是遗传病,B 错。【答案】答:D【例 8】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血浆量增加 组织液增加组织液减少 淋巴减少【解析】血浆蛋白渗出后造成细胞液浓度降低,水分外流,使组织液增加,淋巴也增多。【答案】B【例 9】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非特异
6、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B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B 细胞等C一处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接受相同的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解析】ACD 对。B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即与抗原相结合的细胞,有 T 细胞、B 细胞、效应B 细胞、记忆细胞等。吞噬细胞在感应阶段只是起处理,露出抗原决定簇,是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识别抗原。【答案】B三、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产生效应 B 细胞B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C记忆
7、 B 细胞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 B 细胞D效应 T 细胞可直接杀死侵入体细胞内的抗原2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 体液大量流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3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 A氨基酸、效应 B 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 T 细胞、高尔基体C氨基酸、效应 T 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效应 B 细胞、核糖体4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是淋巴细胞B.淋巴 B
8、细胞和淋巴 T 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C.淋巴 B 细胞和 T 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D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 B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5打针能预防某些传染病,与这种免疫最有关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染色体和核糖体6 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接种了天花病毒,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 B 抗原可由 T 细胞呈递给 B 细胞 C只有形成记忆细胞,B 细胞才能在再遇到天花病毒时形成效应 B 细胞 D效应 T 细胞可引起靶细胞渗透压改
9、变而致其裂解死亡 7.病毒进入人体后,体内发生的免疫效应是( )A.细胞免疫就能消灭它 B.体液免疫就能消灭它C首先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首先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8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 )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B免疫球蛋白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C体液中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抵抗病毒感染D眼泪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9.下列不属于过敏原的是 ( )室内尘土 花粉 病原菌 牛奶10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哮喘 荨麻疹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艾滋病 过敏性休克A. B. C. D.11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B人体免疫
10、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12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 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13下列属于体液免疫的抗原和过敏原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异物性和大分子性的特点B. 凡是过敏原都属于抗原C. 凡是抗原都属于过敏原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14对于过敏反应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体内没有抗体,不能及时清除过敏原B由于过敏原与自身某些细胞表面物质
11、相似而引起C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内,引起某些细胞产生相应反应D过敏原可直接刺激某些细胞,使其释放组织胺等物质15. 下列生理反应中会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的反应是 ( )A效应 T 细胞 与被感冒病毒侵染的细胞密切接触B抗原被呈递给 T 细胞C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D青霉素皮试中部分人的注射部位会红肿16(2003 年南通模拟)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IV 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T 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B.获得性免疫缺陷就是指艾滋病 C.HIV 主要由 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 ,但没有核糖体D.HIV 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
12、大17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二、非选择题 18下图是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请据图回答:(1)这是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写细胞结构)是,抗体的分泌说明:。(3 )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提供的能量。(4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 免疫的 阶段。(5
13、)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6)如果该细胞是植物细胞,所缺少的结构是,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活动最旺盛的四种细胞器是。植物细胞在融合之前必须的步骤是,融合利用的原理是。19在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再进行“化疗” 。1975 年英国科学家科勒和米勒坦将 B 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通过特殊的技术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的获得了世界第一株能够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使得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的突破。请回答:(1) “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达到终止的目的。它和人体内
14、的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不同点是。(2)B 淋巴细胞的中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的分子上,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内指挥抗体的合成。这一技术称为。( 3)与抗体的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3)癌细胞实质是免疫反应的。0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肿瘤性疾病。该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细胞的分化,而是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在骨髓中堆积,使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受阻。另据报道,近年来,儿童中白血病患者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而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份调查显示,最近就诊的白血病儿童患者中,90%的家庭进行过豪华的装修。()这种变异的细胞我们称之为,其特
15、点是、。()以装修为例试说明造血干细胞产生这种变异的诱因是、(两例)()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是进行移植,移植时应使供者的与受者的一半以上保持一致,否则会引起反应而使移植失败。发生排异反应时,供者的从免疫角度看,实质是。答案:一、选择题1. A 2.B 3.A 4.C 5.A 6.A 7.D 8.B 9.C 10.B 11.C 12.B 13.C 14.C 15.D 16.A 17.D 二、非选择题18. 答案:(1)效应 B 细胞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2 ) 4核糖体5内质网3高尔基体1细胞膜 各种膜不仅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 (3) 6 线粒体 (4 )球蛋白 相应的抗原 体液 效应 (5)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6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去掉细胞壁,细胞膜的流动性19答案:( 1)遗传物质的复制 细胞分裂(2)DNA 基因工程(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4)抗原20.答案: (1)癌细胞,无限增殖,表面物质发生变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2)苯、甲醛(3) 骨髓, HLA,HLA,排斥,HLA ,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