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免疫系统是由_、_、_组成。 2在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种是_、另一种是_。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包括:_、_、_。 4. 特异性免疫应答有_、_和_三大特点. 二、选择题 A 型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 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的功能 B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C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 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首先使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 A法国人 B中国人 C英国人 D希腊人 E印度人 3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
2、下有害 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 6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7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B 型题 A生理性免疫防御 B生理性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E免疫防御作用紊乱,产生不适合生理需要的应答 1超敏反应 2清除病原微生物 3病毒持续感染 4自身免疫病 5
3、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 C 型题 A 特异性免疫应答 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C 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 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 2 后天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 3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属于 4 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 5 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 X 型题 1 免疫细胞包括: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抗原递呈细胞 C淋巴细胞 D粒细胞 E造血干细胞 2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调节 E免疫耐受 3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D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
4、及其产物 E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4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A. 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B.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C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D.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5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 肿瘤 D. 免疫缺陷 E. 免疫增生病 6膜型免疫分子包括 A.特异型抗原受体 BCD 分子 C. 黏附分子 D. MHC 分子 E. 各种细胞因子受体 一、 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 2免疫防御(immune defence) 3免疫监视(im
5、mune surveillance) 4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 二、 问答题 1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卫、致病)的理论基础。 3简述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2固有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 3免疫防御 免疫监视 免疫自稳 二、多选题 A 型题1 D,2 B,3 E,4 A,5 D,6 D,7 AB 型题 1 E,2 A,3 C,4 D,5 BC 型题 1 B,2 A,3 B,4 B,5 BX 型
6、题1 ABCDE,2 ABC,3 ABD,4 AB, 5 BD, 6ABCDE三、名词解释 (见网络课件内容) 四、问答题 1固有(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等特点;是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在感染早期(数分钟至 96 小时内)执行防卫功能。执行固有性免疫功能的有皮肤、粘膜物理屏障作用及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和杀菌物质的化学效应;有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 细胞等)对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血液和体液中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7、的生物学作用。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簇)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簇)而发生反应。由后天获得,具有特异性、记忆性、作用慢而强等特点。其执行者是 T 及 B 淋巴细胞。T 及 B 细胞识别病原体成分后被活化、增殖、分化等免疫应答过程,约 4-5 天后,才生成效应细胞,杀伤清除病原体。适应性免疫应答是继固有性免疫应答之后发挥效应的,在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治愈,及在防止再感染中,起主导作用。 2免疫是指机体对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的功能,即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识别与应答,借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从而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
8、、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免疫系统在免疫功能正常条件下,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如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对自身抗原成份产生不应答状态,形成免疫耐受。但在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引起各种免疫性疾病。如免疫应答过强造成功能与组织损伤引发超敏反应,或破坏自身耐受而致自身免疫病;如机体免疫应答低下,使机体失去抗感染、肿瘤能力,导致机体持续或反复感染、或肿瘤的发生。 3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等特点。特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决定基) ;另一方面应答过程形成的效应细胞和抗体仅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
9、决定基)发生特异性反应。记忆性是指淋巴细胞初次接触特定抗原,产生应答,形成特异性记忆细胞,该细胞以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迅速被激活产生强的再次应答。耐受性是指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也可表现为针对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不应答,即产生免疫耐受。 第二章 抗 原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 填空题 1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_,_,_,_。 2具有_而无_的_物质称为半抗原。 3 _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为连续性决定基,必须经_加工处理为小分子肽,然后与自己的_分子结合后,才可被_识别。 4. _存在于天然抗原分子表面,又称为构象决定簇, 不须加工处理即可被_所识别。 5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要 T
10、 细胞辅助的抗原称之为_,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属于此类抗原。 6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要 T 细胞辅助的抗原称之为_, 少数多糖、脂多糖物质属于此类抗原。 二、选择题 A 型题 1.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 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2.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独特型抗原 D.Forssman 抗原 E.合成抗原 3.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自身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4. TD-Ag 得名,是因为 A.在胸腺中产生
11、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 T 细胞辅助 5.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6.下列哪种物质不是 TD-Ag A.血清蛋白 B.细菌外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脂多糖 E.IgM 7. 用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卵清蛋白(BSA-DNP-OA)免疫过的动物, 注射下列哪种物质,产生抗 DNP 抗体的量最少? A. 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 B. 二硝基苯-卵清蛋白 C. 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卵清蛋白 D. 鸡丙种球蛋白-二硝基苯 E.
12、 鸡丙种球蛋白-苯胺 8. 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类脂 C.多糖 D.核酸 E.脂肪 9.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完全抗原 B.TD 抗原 C.TI 抗原 D.半抗原 E.超抗原 10.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交叉抗原 C.超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类属抗原 11. 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半抗原 B.抗体 C.抗原 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超抗原 12. 仅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超抗原 B.半抗原 C.完全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类属抗原 13. 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13、,反映了这二种抗原分子的 A. 特异性 B. 交叉反应性 C. 分子大 D. 异种性 E.化学结构复杂 14. 超抗原 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 T 细胞或 B 细胞 B.需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 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 D.有严格的 MHC 限制性 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 T 细胞克隆 B 型题 A. B 淋巴细胞决定基 B. T 淋巴细胞决定基 C. BCR D. TCR E.CDR 1.需加工处理后方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2.无需经加工处理即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能识别半抗原决定基 4.能识别载体决定基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自身抗原 E.肿瘤相关抗原 5.AFP
14、属于 6.HLA-A 抗原属于 7.ABO 血型抗原属于 8.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胞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 A.ABO 血型物质 B.金黄色葡萄球的肠毒素 C.二硝基苯酚 D.脂多糖 E.牛血清白蛋白 9可用作半抗原载体 10属于半抗原 11属于超抗原 12属于 TI 抗原 C 型题 A.TCRa、b 两条链 B.TCR Vb 链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否 1. SAg 与 TCR 结合的部位 2. 普通抗原与 TCR 结合的部位不完全佐剂 A.有免疫原性 B.有反应原性(抗原性)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3卵清蛋白 4青霉素 A.MHC 限制性 B.需 APC 加工处理 C.两者均由
15、D.两者均无 5.T 淋巴细胞与超抗原相互作用时 6.T 淋巴细胞与普通抗原相互作用时 X 型题 1. TD-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需 Th 辅助 B.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C.引起再次应答 D.有记忆细胞 E.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2.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B.不引起再次应答 C.有记忆细胞 D.只产生 IgM E.需 Th 细胞辅助 3. 半抗原-载体效应是 A.Th 识别载体决定基 B. Tc 识别半抗原决定基 C.B 细胞识别半抗原决定基 D. B 细胞识别载体决定基 E.Th 识别半抗原决定基 4. 抗原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 A.颗粒性抗原间
16、有相同的分子 B.可溶性抗原间有相同的决定基 C.可溶性抗原间有相似的决定基 D.抗原分子量大 E.抗原分子含有芳香族氨基酸 5.使自身成分变为自身抗原的因素,可能有: A.大面积烧伤 B.大面积冻伤 C.电离辐射 D.药物 E.感染 6.隐蔽抗原包括: A.神经髓鞘蛋白 B.眼葡萄膜色素蛋白 C.甲状腺球蛋白 D.精子 E.卵子 7.与抗原免疫原性有关的因素包括: A.抗原的分子大小 B.抗原的化学组成 C.抗原的分子构象 D.抗原的异物性 E.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8.来源于马血清的破伤风的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抗原 B.半抗原 C.抗体 D.异嗜性抗原 E.抗原抗体复合物 三、名词解释
17、1. 抗原 2. 半抗原: 3. 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基 4. 载体效应 5. 超抗原(superantigen) 6. TD-Ag 7. TI-Ag 8. 异嗜性抗原 9. 免疫佐剂 10. 免疫原性 11. 抗原性 12T 细胞决定基 13B 细胞决定基 四、问答题 1. 试述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 2. 试述 TD-Ag 和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区别? 3. 试述超抗原的概念,特征,种类及生物学意义? 4试述抗原决定基的类型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HLA 抗原 ABO 抗原 Ig 的同种异型 Rh 抗原 2抗原性 免疫原性 3T 细胞决定基 APC M
18、HC-II 类 T 细胞(TCR) 4B 细胞决定基 B 细胞(BCR) 5胸腺依赖性抗原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二、多选题 A 型题 1.D 2.B 3.B 4.E 5.A 6.D 7.E 8.A 9.D 10.D 11.D 12.B 13.B 14.A B 型题 1.B 2.A 3.C 4.D 5.E 6.B 7.B 8.C 9.E 10.C 11.B 12.D C 型题 1.B 2.C 3.C 4.B 5.D 6.C X 型题 1.ABCDE 2.BD 3.AC 4.ABC 5.ABCDE 6.ABD 7.ABCDE 8.AC 三、名词解释(见网络课件内容)四、问答题 1影响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
19、因素很多。首先是抗原的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非己物质是异物,一般而言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其免疫源性越强;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抗原的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抗原,其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第三是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机体对抗原的应答的强弱受免疫应答基因的调控,青壮年动物比年老或年幼动物免疫应答强;第四是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选择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以皮下免疫最佳。 2TD-Ag 和 TI-Ag 引
20、起免疫应答的区别如下: 比较项目 TD-Ag TI-Ag 产生抗体应答需要 T 细胞辅助 是 否 免疫应答的类型 体液/细胞 体液 产生 Ig 的类别 (或类别转换) 五类 IgM 再次应答和记忆 有 无 抗原物质 大多数抗原 少数 化学特性 蛋白质 多糖或脂多糖 结构特点 结构复杂 (半抗原-载体结构) 结构简单 (重复的半抗原结构) 3. 某些抗原物质,极低浓度即可激活机体 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此为超抗原。超抗原无须 APC 加工,直接与 MHC-II 类分子非多态区外侧结合,仅与 TCR V 片段结合,无 MHC 限制性。超抗原主要有两类:内源性(病毒性)和外源性
21、(细菌性)超抗原,前者如小鼠次要淋巴细胞刺激抗原;后者多为细菌的外毒素,如金葡菌的肠毒素、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等,都能刺激 T细胞增殖。超抗原能短时间内活化大量的 T 细胞,一方面导可致体内 T 细胞耗竭,从而诱导 T 细胞耐受;另一方面活化大量 T 细胞,产生大量 CK 而致病。如食物中毒、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 和某些肿瘤发病有关。4抗原决定基的类型分两类。一类为线性决定基或线性表位;另一类为构象决定基或称构象表位。前者是指肽链序列上连续的氨基酸残基所构成,所以也称为连续性表位,后者是指在空间上位置邻近,但序列上不连续的氨基酸残基所形成的决定基,也称为非续性表位。线性表位是蛋白质经酶解加
22、工后而形成的,一般为 T 细胞所识别,所以又称为 T 细胞决定基或 T 细胞表位;构象表位为天然蛋白质,可直接 B 细胞所识别,所以又称为 B 细胞决定基或 B 细胞表位。第三章 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 填空题 1免疫器官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 _和_, 二者通过_和_互相联系。 2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_和_;外周免疫器官包括_、_、_和_ 3胸腺是 _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是_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4_是成熟 T 细胞、B 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_的场所。 5淋巴结的浅皮质区称为_,是_定居的场所;深皮质区为_,是_
23、定居的场所 二、多选题 A 型题 1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淋巴结和脾脏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淋巴结和骨髓 2人体中体积最大的免疫器官 A胸腺 B法氏囊 C脾脏 D淋巴结 E骨髓 3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淋巴结和脾脏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淋巴结和骨髓 4周围免疫器官是 A淋巴结、脾脏 、胸腺 B胸腺、淋巴结、粘膜组织 C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D. 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 扁桃体、淋巴结和骨髓 5周围免疫器官不包括: A骨髓 B淋巴结 C粘膜免疫系统 D胸腺 E脾脏 6T 细胞分化成
24、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法氏囊 D脾脏 E淋巴结 7B 细胞定主要居于淋巴结的哪个区域 A皮质区 B副皮质区 C深皮质区 D浅皮质区 E髓窦 8T 细胞和 B 细胞定居的场所是: 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 D胸腺 E腔上囊 9T 细胞和 B 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 D胸腺 E血流 10切除胸腺的新生鼠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 A巨噬细胞 BB 淋巴细胞 CT 淋巴细胞 D干细胞 E粒细胞 11胸腺细胞是指 A 胸腺中未成熟的前 T 细胞 B胸腺上皮细胞 C巨噬细胞 D胸腺树突状细胞 E成纤维细胞 B 型题 A.周围免疫器官 B. 淋巴结
25、 C. 骨髓 D. 胸腺 E.法氏囊 1再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3B 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4T 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5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X 型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骨髓 B脾脏 C淋巴结 D胸腺 E法氏囊 2脾脏的免疫功能包括: A各种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B全身血液的滤过器 C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产生抗体的场所 E各种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 3胸腺基质细胞包括 A胸腺细胞 B胸腺上皮细胞 C巨噬细胞 D胸腺树突状细胞 E成纤维细胞 B 细胞来源于 A骨髓 B脾脏 C淋巴结 D胸腺 E法氏囊 5. B 细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 A.
26、淋巴结的浅皮质区 B.脾脏白髓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的淋巴滤泡 C. 扁桃体 D.阑尾 E.鼻相关淋巴组织 6T 细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 A. 淋巴结的深皮质区 B.脾脏动脉周围淋巴鞘 C. 淋巴结的髓质 D. 扁桃体、阑尾 E.鼻相关淋巴组织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2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2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脾脏 黏膜免疫系统 3T B 4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应答 5.非胸腺依赖区 B 细胞 胸腺依赖区 T 细胞 二、多选题 A 型题 1B 2.C 3.B
27、 4.C 5.D 6.B 7.D 8.B 9.B 10.C 11.A B 型题 1.C 2.C 3.C 4.D 5.A X 型题 1.AD 2.ABCD 3.BCDE 4.AE 5.ABCDE 6.ABCDE 三、问答题 1、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免疫器官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在禽类还包括腔上囊。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胸腺微
28、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其中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的最重要组分,主要通过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诱导胸腺细胞分化为成熟的 T 细胞,同时上皮细胞还能与胸腺细胞相互接触,与其表面的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与 TCR 等相互作用诱导胸腺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外基质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并参与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移行和成熟。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
29、、 填空题 1免疫球蛋白分子是有两条相同的_和两条相同的_通过链_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2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 IgA、IgM、 IgG 、IgE 、IgD 等五类,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_、_、_、_、_。 3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分为_型和_型。 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 IgG 可得到两个相同的_片段和一个_片段,前者的抗原结合价为 1;用胃蛋白酶水解 IgG 则可获得一个抗原结合价为 2 的_片段和无生物学活性的_片段。 二、 多选题 A 型题 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A.VH B. VL C. CH D.CL E. VH 和 VL 2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HVR)位于 A.VH
30、 和 CH B. VL 和 VH C.Fc 段 D.VH 和 CL E. CL 和 CH 3能与肥大细胞表面 FcR 结合,并介导 I 型超敏反应的 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5血清中含量最低的 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6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 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7脐血中哪类 Ig 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A B.
31、IgM C. IgG D.IgD E. IgE 8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 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9下面哪一类 Ig 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0分子量最大的 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1ABO 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A.IgA 类抗体 B. IgM 类抗体 C. IgG 类抗体 D.IgD 类抗体 E. IgE 类抗体 12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 Ig 是: A.IgA 类抗体 B. IgM 类抗体 C. IgG 类
32、抗体 D.IgD 类抗体 E. IgE 类抗体 13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 Ig 是: A.IgA 类抗体 B. IgM 类抗体 C. IgG 类抗体 D.IgD 类抗体 E. IgE 类抗体 14能引起 I 型超敏反应的 Ig 是: A.IgA 类抗体 B. IgM 类抗体 C. IgG 类抗体 D.IgD 类抗体 E. IgE 类抗体 1536 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是因为粘膜表面哪一类 Ig 不足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6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7人 IgM 合成的最早时
33、间是: A.胎儿早期 B. 胎儿晚期 C. 出生后 1 个月 D.出生后 3 个月 E. 出生后 6 个月 1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T 细胞 B. B 细胞 C. 浆细胞 D.NK 细胞 E. 肥大细胞 19合成 SIgA 分泌片段 J 链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 血管内皮细胞 C. 浆细胞 D.粘膜上皮细胞 E. 肥大细胞 20SIgA 为: A由二个 IgA 单体与 J 链组成 B. 由一个 IgA 单体与 J 链组成 C. 由二个 IgA 单体与 J 链和分泌片组成 D. 由一个 IgA 单体与 J 链和分泌片组成 E. 由五个 IgA 单体与 J 链组成 21IgM 的抗原结
34、合价为: A.一价 B. 二价 C. 五价 D.八价 E. 十价 22决定 Ig 类别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 Ig 分子的: A.轻链恒定区 B. 重链恒定区 C. 轻链可变区 D.重链可变区 E. 交链区 23巨球蛋白是指: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24介导 NK 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 ADCC 效应的 Ig 主要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25CDR 即为: A.Fab 段 B. Fc 段 C. Fd 段 D.CD 分子的受体 E.HVR 26来自母体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 Rh 抗体是: A.IgA
35、 类抗体 B. IgM 类抗体 C. IgG 类抗体 D.IgD 类抗体 E. IgE 类抗体 27具有 J 链结构的 Ig 是: A.SIgA 、IgG B. IgM 、SIgA C.IgG 、IgD D.IgD 、IgE E. IgE 、SigA 28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 Ig 是: A.IgG1、IgG2、IgG4、IgM B.IgG1、IgG2、IgG3、IgM C.IgA、IgG、IgE、IgM D.IgG4、IgA、IgE、gD E.凝聚的 IgG4、IgA、IgE 29Ig 分子的基本结构是: A.由 2 条重链和 2 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B.由 1 条重链和 1 条轻链
36、组成的二肽链结构 C.由 2 条相同的重链和 2 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D.由 1 条重链和 2 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链结构 E.由 4 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30通过自然被动免疫的 Ig 是: A.IgA 、IgG B. IgM 、IgA C.IgG 、IgD D.IgD 、IgE E. IgE 、IgA 31半寿期最长的 Ig 类别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B 型题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巨球蛋白是: 2血清含量最高: 3激活补体能力最强: 4初次免疫应答早期产生的抗体类别主要是: 5再
37、次免疫应答的抗体类别主要是: 6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 Ig 是: 7防止病原体从粘膜侵入的 Ig 是: A.绞链区 B. VL 、 VH C. VH D.CH 、CL E. CH 8Ig 分类是依据哪个部位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9Ig 分子重链间二硫键主要位于: 10发生 Ig 类别转换后,Ig 分子肽链结构上不发生改变的部位是: 11Ig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 A.多克隆抗体 B. 单克隆抗体 C. 基因工程抗体 D嵌合抗体 E. 生物导弹 12.由多克隆细胞产生的识别多个抗原表位的抗体是 13 由单克隆细胞产生的识别单个抗原表位的抗体是 C 型题 A.IgG B. IgM C.两者均可
38、D. 两者均不可 1激活补体 2结合葡萄球菌 A 蛋白 3Fc 段与肥大细胞结合 4中和病毒 5由浆细胞产生 6通过胎盘 A.调理吞噬作用 B. 介导 NK 细胞发挥 ADCC C.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7IgA 类抗体有 8IgG 类抗体有 9IgD 类抗体有 X 型题 1Ig 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B.IgG1、IgG2、IgG3、IgM 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C.IgG、IgA、IgE 能与细胞上 FcR 结合 D.IgE 介导 I 型超敏反应 E.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 可直接溶解靶细胞 2关于 IgG 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介导 ADCC 作
39、用 B.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C.有 3 个亚类 D.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E.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可获得一个 F(ab)2 片段 3关于 IgM 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B.初次免疫接种后最先产生的抗体 C.B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重要成分 D.能激活补体 E.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属于 IgM 4SIgA 主要存在于: A.唾液 B. 初乳 C. 泪液 D.支气管分泌液 E. 脑脊液 三、名词解释 1单克隆抗体 2多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 4Ig 类别转换 5Ig 独特型 6HVR/CDR 7抗体 8ADCC 9调理作用 四、问
40、答题 1简述 Ig 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试述 Ig 的生物学功能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重链 轻链 间二硫键 2.a 链 m 链 g 链 e 链 d 链 3.k l 4.Fab Fc F(ab)2 PFc二、 多选题 A 型题1 E,2 B,3 E,4 C,5 E,6 B,7 B,8 B,9 A,10 B,11 B,12 B,13 A,14 E,15 A,16 B,17 B,18 C,19 C,20 C,21 E,22 B,23 B,24 C,25 E,26 C,27 B,28 B,29 C,30 A,31 CB 型题 1 B,2 C,3 B,4 B,5 C,6 B,7 A,
41、8 E,9 A,10 B,11 B,12 A,13 BC 型题 1 C, 2 A,3 D,4 C,5 C,6 A,7 A,8 C,9 DX 型题 1 ABCD 2.ABD 3.ABD 4.ABCD三、名词解释 (见内容提要) 四、问答题 1Ig 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 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 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 在 Ig 分子 N 端,轻链 1/2 和重链 1/4 或 1/5 处,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次序多变,称该区为可变区(V 区) ,可特异性结合抗原。在可变区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排列具有更高变化程度,故称此部位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其构建了抗体分子和抗原分子发
42、生特异性结合的关键部位;而可变区中其它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变化较小,即为骨架区,它不与抗原分子结合,但对维持高变区的空间构型起重要作用。 在 Ig 分子 C 端,轻链 1/2 和重链 1/4 或 1/5 处;其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定,称为恒定区(C 区) , C 区虽不直接与抗原表位结合,但可介导 Ig 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 CH1 与 CH2 之间,因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称为铰链区,该区变构有利于IgV 区与抗原互补性结合;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点;该区对蛋白酶敏感。 2Ig 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有 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介导体液免疫免疫效应; 激活补体 与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结合,介导吞噬调理作用、ADCC 作用和 I 型超敏反应; IgG 可通过胎盘;sIgA 可穿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参与粘膜局部免疫。 抗体对免疫应答有正、负调节作用。第五章 补体系统 第一部分 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补体系统由_、_和_组成。 2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为_、_和_,它们的 C3 转化酶分别为_. 3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加热到_,作用_分钟即可灭活。 4C1 是由三个亚单位_(识别 Ig 补体结合位点) 、_、_(有酯酶活性)组成。 5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物为_和_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6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有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