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工第一章 流体力学一、单选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 )称为流体的密度。 A A 质量;B 粘度;C 位能; D 动能。 2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 ) 。 A A 密度;B 粘度;C 位能; D 动能。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气体是( )的流体。 B A 可移动;B 可压缩;C 可流动;D 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 。 C A 绝对压力;B 表压力;C 静压力;D 真空度。 6以绝对
2、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 ) 。 A A 绝对压力;B 表压力;C 静压力;D 真空度。 7当被测流体的( )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D A 真空度;B 表压力;C 相对压力;D 绝对压力。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 )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近似于。 9 ( )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A A 压力表;B 真空表;C 高度表;D 速度表。 10被测流体的( )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D A 大气压;B 表压力;C 相对压力;D 绝对压力。 11.
3、 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 。 BA. Um1/2Umax ; B. Um0.8Umax; C. Um3/2Umax。12.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 U 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A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 U 形管粗细无关;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 U 形管粗细有关;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 U 形管粗细无关。13.层流底层越薄( ) 。 CA. 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 流动阻力越小; C. 流动阻力越大; D. 流体湍动程度越小。14.双液体 U 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4、) CA. 大; B. 中等; C. 小; D. 越大越好。1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 C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变压差;C. 恒流速、恒压差; D. 变流速、恒压差。1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D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C. 层流的雷诺数 ;B、 ;C、 ;D、 ;冷流体 热流体 水 气 体水沸腾 水蒸气冷凝 水 水 水 轻油答案:D7、为了在某固定空间造成充分的自然对流,有下面两种说法:加热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上部;冷凝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下部;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 。A、这两种说法都对;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
5、法错;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错;答案:B8、下述各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 ; C、 ;B、 ; D、 ;空气流速为 30m/S 时的 a; 水的流速为 1.5m/s 时的 a;蒸汽滴状冷凝时的 a; 水沸腾时的 a;答案:C9、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 。A、管避热阻; B、污垢热阻;C、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答案:B10、在冷凝器中用水冷凝苯蒸汽,水走管程,其雷诺数4102.eR,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 。若将水的流量减半,其对流传热系数 ( ) 。A、(1/2) 8
6、.0; B、(1/2) 8.0;C、=(1/2) 8.0; D、无法确认;6答案:B分析:水的流量减半后,按流( )104eR公式计算, 8.0)2/1(但本例中流型 已变成渡流 )53e,此时 。又50.86Re, 1211、关于辐射传热,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除真空和大多数固体外,热射线可完全透过;B、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完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C、热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服从折射定律;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发射的辐射能也不变;答案:A12、关于下面两种说法的正确结论应是( ) 。1)物体的相应位置确定后,系统的黑度只与表面黑度有关;2)通过改变表面黑度的方法不能强化
7、或消减辐射过程。A、这两种说法都对;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B、 两种说法都不对;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答案:C13、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 90C,出口温度为50C,冷水进口温度为 15C,出口温度为 53C,冷热水的流量相同,且假定冷热水的物性为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 ) 。A、5% ; B、6%; C、7%; D、8%;答案:A解:由 21TcWQphh, 21tcWQp得 05.4385093211 thc14、某套管换热器由 1084mm 和 552.5mm 钢管组成,流体在环隙间流动,其当量直径为( )mm。A、53; B、45; C
8、、50; D、58;答案:B15、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应采用的流程为( )A、 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B、 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C、 气体走管内,串联逆流操作;D、 气体走管外,串联逆流操作;答案:D16、对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 )在工程上是可行的:A、提高空气流速;B、提高蒸汽流速;C、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答案:A17、判断下面关于系统进行稳定传热时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是( )A、 通过一定传热
9、面的传热速率不随时间变化,为一定值;B、 系统中任一点的温度维持恒定;C、 总的传热速率等于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各层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之和;D、系统中任一传热面上的热通量在过程中不变;答案:C18、在常压水蒸气冷凝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 20,则壁温约为( )A、20; B、100; C、60; D 、49.7。答案:B719、有一套管换热器,长 10m,管间用饱和水蒸气作加热剂。一定流量下且做湍流流动的空气由内管流过,温度可升至指定温度。现将空气流量增加一倍,并近似认为加热面壁温不变,要使空气出口温度仍保持原指定温度,则套管换热器的长度为原来的( )A、2 倍; B、1.75 倍; C、1.
10、15 倍; D 、2.30 倍;答案:20、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表面光滑,颜色较浅; 、表面粗糙,颜色较深;、表面粗糙,颜色较浅; 、表面光滑,颜色较深;答案:第五章 蒸发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 ) 。 BA. 生蒸汽 ; B. 二次蒸汽 ; C. 额外蒸汽2. 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 )二次蒸汽的温度。 BA. 等于 ; B. 高于 ; C. 低于3. 在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 )下沸腾蒸发,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 AA. 减压 ; B. 常压 ; C. 加压4. 在单效蒸发中,从溶
11、液中蒸发 1kg 水,通常都需要( )1kg 的加热蒸汽。 CA. 等于; B. 小于; C. 不少于5. 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 。 A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 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 C. 温度差损失6. 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 。 CA. 传热温度差;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 D. 传热面积;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 )蒸发器。 AA. 自然循环; B. 强制循环; C. 膜式8. 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宜采用( )蒸发器。 BA. 列文式; B. 膜式; C. 外加热式; D. 标准式9. 多效蒸发可以提高
12、加热蒸汽的经济程度,所以多效蒸发的操作费用是随效数的增加而( ) 。 A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10. 蒸发装置中,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 ) 。 BA. 越少; B. 越大; C. 不变11. 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 。 BA. 完成液的浓度; B. 加热蒸汽经济程度; C. 生产能力12. 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用增加( )换取的。 AA. 传热面积;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13. 多效蒸发中,由于温度差损失的影响,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越大,分配到每效的有效温度差就( ) 。 A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14. ( )加料的多效蒸
13、发流程的缺点是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致使后效的传热系数降低。 AA. 并流; B. 逆流; C. 平流15. 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宜采用( )蒸发器。 CA. 中央循环管式; B. 列文式; C. 升膜式第六章 精馏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蒸馏是利用各组分(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 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 (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4在( )中溶液部分
14、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8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流。 D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 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 )回流。B 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 C 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
15、 B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 100 kmol/h,xF = 0.6,要求塔顶 xD 不小于 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 B A 60 kmol/h;B 66.7 kmol/h;C 90 kmol/h;D 100 kmol/h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 x、 w。如进料分别为1Fx、 2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 1minR、 2in。当 21Fx时,则 ( ) 。 AA 2min1iR; B 2in1i;C 2min1iR; D in的大小无法确定12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 DA 理论板假定
16、; C. 理想物系;B 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定13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 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 5.0Ax时相应的泡点为 1t,气相组成 3.0y时相应的露点为 2t, 则( )DA 21t; B 21t;C 21t; D无法判断14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 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 5.0Ax时泡点为 1t,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 75.0y时,相应的露点为 2t,则 ( ) 。 AA 21t; B 21t ;C 21t ; D 不能判断15 操作中连续精馏塔,如采用的回流比小于原回流比,则( ) 。BA Dx、 W 均增加 Dx 减小, Wx增加 Dx、 W均不变 不能正常操作
17、16 某真空操作精馏塔,在真空度降低后,若保持 F、 Fx、 q、 R及加料位置不变,则塔顶产品组成 Dx变化为( ) 。A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17 精馏操作时,若在 F、 x、 q、 R不变的条件下,将塔顶产品量增加,其结果是( ) 。 CA Dx下降, W 上升; B D下降, Wx 不变;9C Dx下降, W 亦下降; D 无法判断;分析:当 增加时, x必然减小,但因回流比 R不变,只有 V和L同时增加,即 V和 L同时增加,以 1q为例,从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看 1RDF,当 增大后, V 变小,而TN不变,故有 Wx 减小。18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况
18、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 。 AA 提馏段操作线与 q线; 平衡线;C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 D. 平衡线与 q线;19某精馏塔精馏段和提馏段的理论板数分别为 1N和 2,若只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而精馏段理论板数不变,当 F、 x、 、 R、 V等条件不变时,则有( ) 。 BA Wx减小, D增加; B Wx减小, D不变;C 减小, 减小; D 减小, 无法判断20下列哪些判断正确( ) 。 B,C,DA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漏液; B.上升气速过大造成过量雾沫夹带;C. 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液泛; D. 上升气速过大造成大量气泡夹带;E. 上升气速过大使板效率降低21当气体量一定时,下列判断
19、哪些正确( ) 。 C,D,EA 液体量过大引起漏液; C. 液体量过大引起气泡夹带;B 液体量过大引起雾沫夹带; D. 液体量过大引起液泛;D. 液体量过大使板效率降低第七章 吸收习题及答案二、选择题1、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_。B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2、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_控制,此时,总吸收系数 Ky 近似等于_。 A、 DA. 气膜; B. kx;C. 气液膜同时;D. ky;E. 液膜;F. Kx3、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
20、_。AA. 两膜层中; B. 界面上; C. 液膜之中; D. 气膜之中;4、升温会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_,对吸收操作_。C、 DA. 有利; B. 变大; C. 变小; D. 不利; E. 不变; F. 无影响;5、_,对吸收操作有利。A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 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时;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时; C.温度高,气体分压小时;6、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_的流速。A A. 气相; B. 液相; C. 气液两相;7、若享利系数 E 值很大,依据双膜理论,则可判断过程的吸收速率为_控制。B A. 气膜; B. 液膜; C. 双膜8、在吸收塔某处,
21、气相主体浓度 y = 0.025,液相主体浓度 x = 0.01,气相传质分系数 ky = 2 kmol.m-2.h-1,气相总传质系数 Ky = 1.5kmol.m-2.h-1,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 yi 应为_,平衡10关系 y = 0.5x。B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ye = 0.50.01 = 0.005NA = Ky(y-ye)= ky(y-yi)1.5(0.025-0.005)=2(0.025-yi )yi = 0.019、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率_。DA. 回收率趋向最高; B. 吸收推动力趋
22、向最大;C. 操作最为经济; 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10、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它条件不变,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_。DA. 吸收推动力最大; B. 吸收率最高;C. 出塔气浓度最低; D. 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11、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 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 CO2 量将_气相总传质系数 Ky 将_,出塔液体中 CO2浓度将_。B. A. B.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12、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_。AA. 填料吸收塔 B. 板式吸收塔 C. 喷淋吸收塔13、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
23、_或_。A 、 CA. 升温; B. 加压; C. 减压; D. 降温;14、对于脱吸操作,其溶质在液体中的实际浓度_与气相平衡的浓度。B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15、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_于液泛速度。BA. 大; B. 小 ; C. 等16、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_。AA. 比表面积和自由体积; B. 机械强度; C. 对气体阻力要小;第八章干燥二.选择题1 是( )过程。A. 传质; B. 传热; C. 传热和传质。 C2.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它的相对温度( ) 。A. 愈低、 B. 愈高; C. 不变 A3.当空气的 t=tw=td 时,说明空气的
24、相对湿度 ( ) 。A. =100% ; B. 100% ; C. 100% A4.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 ) 。A. H, 都升高; B. H 不变 降低; C. H, 都降低 B5.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一般应是( )的空气。A. 饱和; B. 不饱和; C. 过饱和 B6.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 ) ,不能除去水分为( ) 。A. 结合水分 B. 非结合水分;C. 平衡水分 D. 自由水分。 D、 C7.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 。A. 干球温度; B. 湿球温度; C. 露点 B8.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25、) 。A. 物料的性质 B. 物料的含水量; C. 空气的状态 C9.影响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 空气的状态; B.空气的流速和流向;11C. 物料性质与形状。 C 10.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 。A. 湿球温度; B. 绝热饱和温度; C. 露点 C11.在干燥流程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其温度( ) ,相对湿度(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A、 B12.物料中非结合水分的特点之一是其产生的水蒸汽压( )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C13.实验结果
26、表明:对于空气一水蒸汽系统,当空气流速较大时,其绝热饱和温度( )湿球温度。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近似等于 D14.对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 )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C, C15.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 XC( ) ,而干燥所需的时间(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A16.若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t)降低而湿度(H)提高,则干燥器的热效率会( ) ,而空气消耗量会( )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C、 A二选择1在 SI 单位制中,通用气体常数 R 的单位为(B
27、) 。Aatmcm3/molK BPam3/molKCkgfkmolK DIbfft/IbmolK2通常流体粘度 随温度 t 的变化规律为(C)。At 升高、 减小 Bt 升高、 增大C对液体粘度 t 升高 减小,对气体则相反. D对液体 t 升高 增大,对气体则相反3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若其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 与雷诺数 Re 的关系为(C)。ARe 增加, 增大 BRe 增加, 减小CRe 增加, 基本上不变 DRe 增加, 先增加大后减小4滞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A湍流流速大于滞流流速 B滞流时 Re 数小于湍流时 Re 数C流道截面大时为湍流,截面小的为滞流 D滞流无
28、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5因次方析的目的在于(B)。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 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C得到无因次数群间定量关系. D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 .6滞流内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是正确的(D)。A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 B流体湍动程度越低 C流动阻力越小 D流动阻力越大7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 A 和大管截面 B 连接一 U 型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时,压差计读数 R 值反映(A).AA、B 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BA、B 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CA、B 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 D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二选择1离心泵的效率 和流量 Q 的关系为( )A.Q
29、增大, 增大 B.Q 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C.Q 增大, 减小 D.Q 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2离心泵的轴功率 N 和流量 Q 的关系为( )A.Q 增大,N 增大 B.Q 增大,N 先增大后减小C.Q 增大,N 减小 D.Q 增大,N 先减小后增大3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 )A.先关出口阀后停电 B.先停电后关阀12C.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 D.单级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4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 。A.最高效率点对应值 B.操作点对应值C.最大流量下对应值 D.计算数据实验题一、选择题(共 50 分) (1-20 题为单选题,每题 2 分)1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
30、方便的做法是 ( C)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 选用新的测定波长C. 选用原厚度 1/2 的比色皿 D. 更换显色剂2用基准物质 Na2C2O4 标定 KMnO4 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 A ) A.锥形瓶用 Na2C2O4 溶液润洗; B. 滴定管用 KMnO4 标液润洗C. KMnO4 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4 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3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 C )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4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 仪器矫正 5用
31、基准硼砂标定 HCl 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 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 20mL,这将对 HCl 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 C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6 (1+ 1)H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 C )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7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 ( B ) A. 1020mL B. 2030mL C. 3040mL D. 4050mL8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D ) A. 纯物质 B. 标准参考物质 C. 组成恒定
32、的物质 D. 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9 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 Al3+ 、Mg2+混合液时, EDTA 滴定Al3+含量时,为了消除 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B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 C )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 滴定中活塞漏水;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 A. 试剂瓶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12下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
33、润洗的是: (D ) A. 吸量管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容量瓶13鉴定 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 A )A.丁二酮肟 B. 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14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 C )A. 泡沫灭火器 B. CO2 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CCl4 灭火器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NaOH 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 A )13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 溶液吸收了空气中 CO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16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 ( B
34、)A. 0.0002 B. 0.1000 C. 0.700102 D. pH = 12.8017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 ( A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一定 D. 无影响18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 D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 98%的硼砂标定 HCl浓度19阴离子分离鉴定实验中,Br2 在 CCl4 层显示什么颜色? ( A )A. 橙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D. 黄色20标定 NaOH 溶液
35、的常用基准物质: (B )A. 无水碳酸钠 B. 邻苯二甲酸氢钾 C. 硼砂 D. CaCO3以下可能为多选题(2.5 分一个,每漏选、多选 1 个扣 1 分,扣完为止)21用 K2Cr2O7 基准物质配制 0.01667 molL-1 溶液一升,下列操作中合适的是: ( B )A. 在分析天平上用差减法准确称取 K2Cr2O7 4.903 克;B. 以直接称量法用称量纸在分析天平上称取 4.903 克;C. 用 600 ml 烧杯以直接称量法在台天平上称得 4.9 克;D. 以直接称量法用称量纸在台天平上称取 4.9 克22在反应转化速率测定的实验中,影响转化速率的因素有:( ACD )A.
36、反应物浓度 B.反应时间 C.反应温度 D.催化剂23某学生交给老师的实验报告上有以下四个数据,其中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 BD )A. 用量筒量取 5.13mL 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取 11.7g 氯化钠固体;C. 用广泛 PH 试纸(pH 值由 114)测得某溶液的 pH 值为 2.2;D. 在中和滴定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21.82 mL。24用 EDTA 滴定法测定 Al3+含量时,采用: ( AB )A. 返滴定法 B. PAN 作指示剂 C. 铬黑 T 作指示剂 D.自指示剂有机实验二、选择题。 (每空 2 分,共 20 分)1、常用的分馏柱有( ) 。A、球形分馏柱
37、B、韦氏(Vigreux)分馏柱 C、填充式分馏柱 D、直形分馏柱2、水蒸气蒸馏应用于分离和纯化时其分离对象的适用范围为( ) 。A、从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 B、从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 C、从液体多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固体产物3、在色谱中,吸附剂对样品的吸附能力与( )有关。A、吸附剂的含水量 B、吸附剂的粒度 C、洗脱溶剂的极性 D、洗脱溶剂的流速 4、环己酮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为( ) A、硝酸 B、高锰酸钾 C、重铬酸钾51)卤代烃中含有少量水 ( ) 。2)醇中含有少量水( ) 。3)甲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 ) 。4)含 3%杂质肉桂酸固体( ) 。A、 蒸馏 B、分液漏斗 C、重结晶 D、 金属钠 E、无水氯化钙干燥 F、无水硫酸镁干燥 G、P 2O5 14H、NaSO 4干燥6、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 ) 。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7、正丁醚合成实验是通过( )装置来提高产品产量的?A、熔点管 B、分液漏斗 C、分水器 D、脂肪提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