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冬养雏鹅的技术要领一、选择健康雏鹅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健康正常的小鹅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软弱无力,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这些小鹅难以饲养,应予淘汰。二、控制好温度 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必须控制好温度。冬春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 2830,1 周
2、后每天下降 1。温度下降至 1618时,就可常温饲养。1 日龄5 日龄为 2528 ,6 日龄10 日龄为 2326 ,11 日龄20 日龄为 2024,21 日龄以后为 1720。三、调节好湿度 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且易引发病害;育雏室过于干燥又会使雏鹅体内水分通过呼吸向外过量散发,致使雏鹅体内残余蛋黄吸收不良。育雏室湿度一般调节在 55%60%,2周龄后调至 50%55%,同时视温度高低调整湿度。四、注意开食方法 雏鹅出壳 24 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加放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以利于清理胃肠、排除胎粪、供给营养。雏鹅开食饲料最好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5 天后在饲料中加入少量
3、青料,最好用鲜嫩莴笋叶切成细丝喂。雏鹅会采食后,就将饲料撒在竹席或塑料布上,让鹅自由采食,每日喂 68 次,少喂勤添。五、重视防疫工作 冬春应特别重视防疫工作。雏鹅出壳后 23天,每羽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 0.5 毫升,5 日后注射 1:100 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 1 毫升,2 周后再注射 1:50 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 0.5 毫升,以预防鹅瘟发生,有条件的还可注射一次禽出败菌苗,预防禽出败。饲养期间做好消毒工作。六:精心饲喂,应定时定量饲喂,宜采用少喂勤添八成饱的喂法。雏鹅在出壳 24 小时后,要先喂水后开食,喂浸泡的碎米和丝状青菜。开食后头两天喂 4 次5 次,4 日龄10 日龄饲喂次数增至
4、 5次7 次,日粮精料占 35%,青菜占 65%。 11 日龄20 日龄时,以青料为主。21 日龄后,改为谷物类饲料,每天喂 4 次5 次。七:分开育雏,每批雏鹅都有大、中、小或强弱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育雏应以小群为宜,每群 50 只80 只,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小鹅拨动 4 次5 次,防止有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八:适时放牧,自开食后,要每隔一小时起身一次,这样可调节温度,散发水汽。7 日龄后,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可在清洁的浅水塘内进行放水,开始时间要短,路要近。第二课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技术及初春使鹅多产蛋有技巧管理上,产蛋期
5、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只宜跟随走,不可急赶。尽量少走坡地与高低不平的路,以防造成腹内与输卵管内出血导致腹膜炎等;及时收集种蛋,放牧时发现有的鹅有产蛋表现,如不愿随群、高声叫、行动不安、寻巢等应及时赶回舍内或抱回鹅棚让其产蛋,特别是应仔细观察初产阶段的母鹅,防止产野外蛋与水中蛋。鹅在产蛋期间的光照时间,每天不应少于 13 小时,产蛋高峰期应保持 1516 小时光照。产蛋期鹅的喂养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以辅。日粮配合比例大致为谷物类 60%70% ,饼类 10%15%,糠麸类 10%15%,填充料(草粉 )10%15%,矿物质饲料 4%5%。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种每只鹅每次喂料 150180
6、克,小型鹅种 100130 克,日喂 3 次。喂料时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早上放牧至 10 点回舍喂料,喂后在水边荫凉处休息,并投给青料,下午 2 时喂一次料,3时后放牧,黄昏回舍后喂第 3 次料。初春气温低,气候多变,多数蛋鹅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使蛋鹅持续产蛋,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 件,精心管理。保温增光 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初春多产蛋的关键。初春鹅舍温度应保持在 810 ,其每昼夜光照在 15 小时16 小时。合理饲喂 蛋鹅日常精料的合理组成是:玉米 60%、糠麸20%、饼类 18%、生长素和蛋壳粉 2%,每只鹅日喂混合精料 150 克200 克,分 3 次喂给
7、,其中一次安排在夜晚 10 点12 点,即熄灯前增喂一次颗粒料,对提高产蛋率有益。舍饲“噪鹅” 初春母鹅的饲养仍以舍饲为主,活动量少,应经常“噪鹅” ,即轻轻驱赶鹅群作舍内圆圈运动。春天母鹅的下水次数应少,缩短放水时间,一般应在上午 10 点11 点和下午 2 点3 点或黄昏各洗澡 1 次。清洁卫生 蛋鹅的圈舍要常清扫,垫草要勤换勤晒,料槽每周用碱水刷 1 次。鹅场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虫、鼠、蝇的繁殖和蔓延,对出入鹅场的人员及车辆应做好消毒工作,在进场口设立消毒池。第三课合理配制鹅饲料制定鹅饲料配方的原则根据鹅的品种、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既满足鹅的生理需要又不造成营养浪
8、费;立足当地资源,在保证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使饲养者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选择适口性好并有一定体积的原料,保证鹅每次都食进足够的营养;多种原料搭配,以发挥相互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控制某些饲料原料的用量,如豆科干草粉富含蛋白质,在日粮中用量可为 15%30%,羽毛粉、血粉等的消化率低,添加量应在 5%以下;选用的原料质量要好,没有发霉变质现象,没有受到农药污染。鹅饲料的配制各类饲料原料的大致用量一般掌握在:子实类及其加工副产品占 30%70%,块根(茎)类及其加工副产品(干重)占 15%30%,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占 5%10%,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占5%20%,青饲料和草粉占 10%30%,钙
9、粉和食盐酌情添加,并视具体需要使用一些添加剂。选择合理的饲料混合形式粉料混合时,将各种原料加工成干粉后搅拌均匀,压成颗粒投喂。这种形式既省工省事,又防止鹅挑食。粉粒料混合时,即日粮中的谷实部分仍为粒状,混合在一起,每天投喂数次,含有动物性蛋白质、钙粉、食盐、添加剂等的混合粉料另外补饲。精粗料混合时,将精饲料加工成粉状,与剁碎的青草、青菜或多汁根茎类等混匀投喂,钙粉和添加剂一般混于粉料中,沙粒可用另一容器盛置。注意用后两种混合形式的饲料喂鹅时,易造成某些养分摄入过多或不足。养鹅在饲喂青绿饲料时注意事项鹅为草食家禽,饲养鹅一般采用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方法。在饲喂青绿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六点
10、:1、青绿饲料要现采现喂,不可长时间堆放,以防堆积过久产生亚硝酸盐,鹅食后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2、青绿饲料采回后,要用清水洗净泥沙,切短饲喂。如果鹅长期吃含 泥沙的青绿饲料,可引发胃肠炎。3、不要去刚喷过农药的菜地、草地采食青菜或牧草,以防农药中毒。一般喷过农药后需经 15 天后方可采集。4、含草酸多的青菜不可多喂。如菠菜、甜菜等。因草酸和日粮中添加的钙结合后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不能被鹅消化吸收,长时间大量饲喂青饲料,可引起鹅患佝偻病或瘫痪、母鹅产薄壳蛋或软蛋。5、某些含皂素多的豆科牧草喂量不可过多,因为皂素过多能抑制雏鹅生长。有些苜蓿品种中皂素含量高达 2%,因此,不能以青苜蓿作为惟一的青
11、绿饲料。6、饲喂青绿饲料要多样化,这样不但可增加适口性,提高鹅的采食量,而且能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 第四课冬季蛋鸭高产稳产及日常高产管理规程1.精简鸭群。将鸭群中老弱病残和低产鸭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2.防寒保暖。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 1020。冬季可将鸭舍周围用草帘围严,堵塞墙洞,修好门窗,屋顶下加保温夹层或装天花板,谨防各处贼风;在鸭舍内地面上垫厚干软垫草,可选稻草、麦秸、谷壳或木屑等,隔天加垫料 1 次,在产蛋处垫高一些,垫料保持干燥,确保蛋鸭腹部温暖;加大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养 89只。要注意在天气晴朗的中午适时通风,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3.适时驱虫
12、。冬季应及时给蛋鸭驱虫,增强蛋鸭的体质。4.合理配料。冬季要增加鸭料中的热能,提高代谢能的水平,一般每公斤饲料要达到 29003000 千卡,粗蛋白质达到20% 22%,同时保证正常供给青绿饲料或 0.2%0.5% 合成禽用多维素。5.科学饲养。饲喂时,取配制好的饲料加温水拌匀,料温达38左右,拌好趁热投喂。一般每天喂 4 次,早上 5 时、上午 10 时、下午 15 时和晚上 19 时各喂一次。夜间 12 时左右可加喂 1 次。夜间补料可提高产蛋率 1%左右,注意供足清洁温热的饮水,禁喂冰冻水,补料的蛋白质不可过高。6.补充光照。蛋鸭产蛋期每天需 16 小时光照,后期可适当延长。在鸭舍内每
13、1020 平方米安装一盏 4060 瓦的灯泡,灯泡距鸭背2 米高,并装上灯罩,使光线集中照射在鸭体上。大雪、浓雾等阴暗天气,晚上要适当提前开灯,早上延长关灯时间。7.搞好卫生。鸭舍内外要经常清扫,食槽、水槽常洗刷消毒,饲料要新鲜。鸭羽毛弄脏后,应燥鸭 10 分钟,再将鸭赶入水中清洗。8.定期消毒。每周用 20%的生石灰乳或 3%的复合酚(消毒灵) 等对圈舍运动场消毒,饲槽及用具可用百毒杀等消毒。9.预防疾病。鸭瘟弱毒疫苗,成鸭每次每只胸肌注射 1 毫升,每隔 6 个月注射 1 次。预防鸭霍乱,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每只胸肌注射 2 毫升,免疫期 75 天。每 100 只鸭用 25 万国际单位的
14、土霉素 5 片研末拌料中,23 周喂 1 次。日常高产管理规程一、早晨(5:00-8:00) 视季节不同而改变,冬季迟,夏季早。1、放鸭出门,在水面撒水草,让鸭群在水中洗澡、交配、吃草。2、进鸭舍拣蛋,观察并记录鸭蛋数量、重量及质量情况。3、洗净料盆、水盆,置于运动场上。4、观察鸭粪状态(了解饲料消化情况) 。5、拌好饲料,进行第一次喂食。二、上午(8:00-11:00)1、在水面撒水草,喂青饲料。2、打扫鸭舍,铺上干净的垫草或砻糠灰。3、喂一些螺蛳等活鲜饲料(根据饲料条件而定) 。4、拌好第二次饲料,将水盆、料盆清洗后移到舍内加好饲料和清水。5、将白天在运动场上的蛋收集起来,运蛋入库。三、中
15、午(11:00-13:30)赶鸭入舍,吃食后午休。四、下午(13:30-17:30)1、放鸭出门,在水面撒水草,让鸭群在水中洗澡、交配、吃草。2、将舍内料盆、水盆清洗后置于运动场上。3、拌好饲料,1516 点喂第三次饲料。4、进鸭舍再铺垫一次干草或砻糠灰。5、将水盆、料盆移进鸭舍内,加好饲料和清水,17:3018: 00 赶鸭入舍(时间随季节变化) 。6、开亮舍内电灯。五、晚上21 点左右入舍检查一次,并加料加水。晚上 10 点只留弱光通宵第五课夏季养鸭的“八要”夏季是饲养肉用仔鸭的黄金时段,但高温高湿环境易使鸭舍粪便腐烂发酵、滋生病原微生物、诱发疫情疾病,对仔鸭生长不利。要想提高夏季仔鸭的成
16、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八要“:一、要降低饲养密度。防止鸭群拥挤、堆压、积温闷圈,增设水盆食槽。二、要调整饲料配方。不同生育阶段的仔鸭饲料配方各不相同,夏季的饲料配方应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散热。三、要改变饲养方式。宜采取网养,减少仔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还可以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四、要优化喂料时间。尽量在清晨和夜间 8-10 时,比较凉爽的时间内喂料。五、要减少阳光照射。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高温期间可在屋顶淋水或喷雾化水,也可在屋内顶上刷白灰换气。六、要供给新鲜饲料。在高温高湿其间饲料放置过久,或料槽中的饲料停滞
17、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应保证供给新鲜饲料。七、要保持环境安静。炎热时期要避免突然的惊吓和噪声干扰鸭群,使鸭群活动量降到最低程度。八、要搞消毒防疫病。做好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子滋生,使鸭群免受虫害骚扰。第六课教您养三水白鸭种鸭一、雏鸭的饲养管理父母代种鸭周龄为育雏期。 雏鸭出壳后,非常娇气,需要人工选择或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细心地饲养管理使其充分地适应外界条件,健康地生长发育,保持良好的体质和较高的成活率,为将来的后备鸭和种鸭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做好育雏期的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 。种鸭到场后,要让雏鸭及早饮水,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及抗生素等药物,
18、连用天,有助于增强雏鸭抵抗力。饮水分钟即可开食,开食时采用小鸭料,小鸭料粒度应以适合雏鸭采食为宜。开食后任何时间都不可断水。 其次要做好保温工作。雏鸭出雏后绒毛稀少,皮下脂肪很薄,保温能力较差,抵御外界寒冷能力弱,育雏室在一周龄内应保持范围内,第二周龄内保持范围内,第三周后慢慢减温到采用自然温度。 要赶堆分群。由于雏鸭合群性强,即使育雏温度适宜,雏鸭休息时常常打堆而眠。若育雏温度偏低,打堆就更为严重,容易压死、伤雏鸭。因此必须经常观察雏鸭的情况,发现有打堆现象,立即要将其赶开,并适当分群及提高育雏室的温度,以减少雏鸭的死亡,提高成活率。 保持合理的密度。鸭群的活动空间尽量放松,育雏期每只鸭所需
19、面积比身体面积大倍为宜,地面平养适宜的密度为:周龄只平方米,周龄只平方米,周龄只平方米,周龄只平方米。若场地较宽,可再降低密度。密度过大,鸭群拥挤,不利于饮水和采食,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并易引起鸭群躁动,出现啄毛,休息不好,生长缓慢,群体不整齐,鸭体污秽,死亡率增加。鸭群的密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可视季节变化(冬季密度可大些,夏季密度应小些)及雏鸭生长情况和环境卫生状况调整。 育雏期的饲养标准。在实际饲养中,应在标准基础上增加的喂料量,否则很难达到体重标准。而我场一般采取天自由采食的方式,到周龄后才控制采食量。总之,育雏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也关系到养鸭成败,只要熟悉了雏
20、鸭的特点,加强饲养管理,就能育好雏鸭。 二、后备鸭的饲养管理 后备种鸭,以称育成期种鸭,是指育雏结束周龄至开产的这一时期,这是种鸭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养好后备鸭是为产蛋鸭打好基础,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将决定种鸭产蛋的生产性能。养好后备鸭的关键技术是限制饲养。营养环境同生命的维持以及育肥、产蛋等经济性能的表现有密切关系。对于鸭来说,营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从鸭的生产性能或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看,这种营养环境经常处于最高营养条件下并非理想。若通过限制饲养,使之这些反应往往与提高鸭的生命力、生产性能和增加养鸭收益密切相关。实行限制饲养使后备鸭性成熟达到最适化和周期化,使后备鸭体重达到最适化和一致化
21、,通过育成期的限制饲养来节约饲料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限制饲养主要做好以几点: 控制体重。周龄至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保持鸭群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接近。体重过高或过低有害鸭群将来的产蛋率。每天饲喂应以鸭群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来决定,在克只的范围内根据体重而有所增减,而我场一般在周龄内保持周龄末的采食量,到周龄时才按标准体重限制采食。周末早上饲喂时,将一群种鸭各称公母鸭,计算每群鸭的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比较,然后决定鸭群的饲料供给量,在标准体重的标准范围外,平均体重过重则相应减少饲喂量,平均体重过轻则相应增加饲喂量,增减多少视实际情况而定。在开产前周,要注意到在产第一只蛋时,将后备鸭料逐步过渡到蛋鸭料,
22、到产蛋达,让种鸭自由采食。 后备种鸭饲养时应混群饲养,育成后按公母比:的比例搭配合群饲养。第七课如何提高斑嘴野鸭成活率斑嘴野鸭具有体型适中、肉质优良、繁殖力高等特点。在野生状态下,斑嘴野鸭自然孵化、育雏。为充分利用野鸭资源,保护野鸭品种多样性,满足市场需要,1999 年慈溪市开始从事迁徙性斑嘴野鸭的驯养繁殖试验,开展人工孵化育雏等研究工作。2004 年已人工孵化野鸭近万羽,成活率达 97%以上。野鸭胆小食杂,善游泳、飞翔,抗逆性强,驯养繁殖野鸭一定要适应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维持适宜温度】 雏鸭体小、绒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弱。育雏舍温度要求:13日龄维持 283
23、0,47 日龄维持 2528,814 日龄维持2225,1530 日龄维持 22左右。切忌忽冷忽热。 【控制鸭舍湿度】 野鸭虽喜水,但极怕舍内潮湿。因此要求鸭舍清洁干燥,10 日龄内相对湿度 65%左右,10 日龄后控制在 60%左右。平时要勤晒、勤换垫料。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舍内湿度。 【注意放水时间】 野鸭第 1 次放水时间,一般在出壳后 2426h。可用小喷雾器(或洒水壶 )喷点鸭身。 23 日龄开始用水盆水浴法进行下水训练,每天上、下午各 1 次,每次时间 5min 左右,水温最好不低于 15。7 日龄开始进行水塘放水,每天 34 次,每次放水时间为530min。野鸭对水质要求较高,应
24、勤换水池池水,7d 内雏鸭每天换水 1 次,7d 后每 34d 换水 1 次,高温季节 23d 换水 1 次。 【饲养管理】 野鸭食性杂,喜食小鱼、小虾、贝类、虫子、谷类和水草等,因此饲料要求营养全面、品种多样。开食一般在第 1 次放水后15min 左右进行。开食料可选用夹生米饭 (需经清水淘洗后沥干 )加10%葡萄糖饲喂。也可直接饲喂肉雏鸡破碎颗粒料。随日龄增大,逐渐饲喂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略带腥味、便于啄食的颗粒饲料。要求粗蛋白 20%以上,代谢能 11.12.7MJ/kg,钙、磷含量分别为0.9%和 0.5%。雏鸭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喂时要少喂多次,每次喂料前应先饮水。10 日龄内雏鸭,
25、每天饲喂 5次,其中夜间喂 2 次;1120 日龄每天饲喂 4次,夜间饲喂 12 次;20 日龄后每天饲喂 4 次,夜间饲喂 1 次。雏野鸭有喜欢打堆的习性,即使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也喜堆集一起。为避免压死压伤,雏鸭管理要求小群饲养。一般 1 周龄内每 m2 饲养 25 羽;12 周龄饲养 20 羽;23 周龄饲养 15 羽。每群以 5 羽左右为宜。2 周内要加强值班,发现打堆,应及时分开。 【防病、防害工作】 野鸭育雏期除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外,重点应防治大肠杆菌病和禽流感的免疫工作。大肠杆菌病多发于 2030 日龄,可选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预防和治疗。禽流感首免时间最好在检测母源抗体
26、后确定。同时要防鼠害等,以提高成活率。第八课白鹜鸭的养殖技术白鹜鸭被誉为我国唯一药用鸭,具有清热解毒、滋阳降火、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且该鸭不油腻、汤味独特、肉质鲜美、清香四溢,由于它具有其他家禽所没有的特殊药理作用及特殊的风味,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白鹜鸭这一珍禽越来越受到保健专家和养殖户的高度重视,成为人们的食疗滋补佳品。现将白鹜鸭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开水开食】 开水方法为:将一张塑料布铺开,四周用木棍垫起,其中一边适当放低,有利放水,再将洁水倒入,水最深的地方不超过雏鸭膝关节为宜。冬季可加温水,水中放些米饭或细绿萍。然后将雏鸭放入水中,每平方米放 30 只为宜,且每次更换
27、洁水,促进胎粪排出,开水的同时进行开食,一般用夹生大米饭为宜。3 日龄后加入全价配合料,10 日龄后可完全喂全价饲料。 【保湿保温】 白鹜鸭喜水,但最怕高湿,如湿度太高,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另外,湿度适宜会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带来良好的环境,雏鸭极易感染疾病。相对湿度保持在 65以下为宜。温度是影响育雏率的关键因素。育雏室开始温度一般为 30,以后逐日下降,20 日龄后一般达到室温即可。保温的关键是“看鸭施温” ,如温度太低雏鸭轻则啼叫,重则往热源下相挤打堆,造成压死。冻死;如太热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严重时也会造成一些伤亡。若雏鸭在室内三五成群自由活动。食后静卧无声,说明此时的温度处于最佳状态。
28、 【雏鸭饲喂】 1 周龄以内的雏鸭以自由采食为宜。保证食槽内都有饲料,但要注意的是,食槽内的饲料不能余料太多,做到少给勤添,以防腐败。1 周龄后每天喂 6 次,2 周龄后每天喂 4 次,3 周龄后每天喂 3 次。雏鸭养殖应注意饲养密度,如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发育,且容易患病;密度太小又影响经济效益。一般育雏的密度:1 周龄时,每平方米 2025 只,2 周龄 1520 只,3 周龄 1015只为宜。 【育成鸭饲养管理】 30 日龄后,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可适当降低,60 日龄后实行限饲,每天每只鸭的饲料量按正常量的 60喂给,或者一天喂二次,总量按 65喂给,一是可以降低成本,二是可使开产期推后,
29、以利高产。至 90100 日龄,要喂给全价的蛋鸭料,以自己采食为主,育成鸭应该按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一般100 只为一群,有条件也可 50 只为一群。同时,由于采食量的增加,排泄物也增多,应加强鸭舍内和运动场清洁卫生,每日打扫,及时清除粪便,保持舍内干燥,防止垫料潮湿,另外每天观察鸭的精神状态,发现吃料不多,不吃、精神不好的应及时挑出治疗,进行单独饲养。 【种鸭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要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饲料用全价的蛋鸭料。运动场内放些细小沙石让种鸭自己寻食,以利消化,若是采用圈养的,每天上午 10 点左右喂些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可提高蛋受精率。种鸭要让其运动,以防止脂肪过多影响产蛋,
30、要搞好鸭舍卫生,至少每半个月消毒一次。 【卫生防疫】 每天清除鸭粪,更换清洁的垫草,鸭舍及四周每星期至少用消毒液全面消毒一次。应经常观察鸭群精神状态,如有采食较少或体质较弱的,要单独管理。同时注意做好疾病的防疫工作,1 日龄时,可皮下肌注 0.51.0 毫升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20 日龄时,每只鸭注射 1.52 头份的鸭瘟苗,60 日龄时注射禽霍乱疫苗。第九课饲养商品牛新技术一、定时定量。根据不同的季节确定草料的用量。夏秋季节,一般每天饲饮 3次,每头牛每次喂干草 1.3-1.7 公斤,复合饲料 0.3-0.5 公斤,喂后饮 0.5%-0.65%的食盐水 7.5-10 公斤;冬春季节,每天早
31、晚各喂一次,每次喂 3.5-4 公斤青干草,1.5-2 公斤复合饲料。复合饲料用麦麸、玉米面、棉籽皮、棉籽饼或豆饼、食盐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喂后饮水。此外,夏秋季节要喂适量的青草,以增加牛的食欲和维生素的供给量。二、六净二光。要做到槽净、草净、料净、水净、棚净和牛体净,每次添加的草、料、水都要让牛吃光喝光。要做到:“寸草铡三刀” ,拌料要均匀,才能使牛达到增力上膘的目的。三、喂后遛牛。牛每次吃饱喝足后,都要坚持遛牛 5-10 分钟,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草料的消化吸收,避免发生积食积水。四、冬晒夏荫。冬季要保证牛舍温暖,让牛多晒太阳;夏季防止太阳曝晒,以免中暑,并要保证活动场地萌凉和通风透光。五、
32、定期消毒。每周用石灰水喷洒棚、槽各一次,以防止牛发生疾病。六、四季防病。除定期消毒外,平时还要加喂一些助消化、防积食的药物或食物,以增强牛的免疫力。每半月检查一次牛的口舌,以舌辨病,及时防范。如果口舌呈桃红色,则是正常无病;如果呈红色,则为热症;如果呈青色,则为寒症。七、免除劳役。商品牛要免除劳役,以缩短育肥时间和提高肉质,增加经济效益。第十课稻草喂牛增效法稻草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牛不爱吃。但是通过加工处理,可改变稻草原来的体积和理化特性,便于牛采食,增加其适口性和营养,使牛生长快,提高养殖效益。碱酸联合处理将铡短的稻草放入木桶或水泥池内,加 1.5%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透后取出,放入窖内压
33、实,过 12 小时24 小时后取出,仍放入木桶或水泥池内,用 3%的盐酸浸透,随后将溶液排出,即可喂牛。经过这样的处理加工,稻草消化率可提高 20%30%,利用率可提高 60%以上。氨化处理稻草经氨化处理后,粗纤维消化率可提高6.4%11%,蛋白质消化率可提高 10.6%12.2%,有机物质消化率可提高 4.7%8%,同时还可补充蛋白质不足,营养价值达到或接近青干草水平。制作方法:把铡短的稻草放入干燥的窖内压实,每 100公斤稻草加 12 升 25%的氨水或 6.5 升的尿素水溶液,填满后封严。5 天7 天后打开、通风,等氨味消失后即可喂牛。加酶发酵在铡短的稻草中加纤维素酶制剂发酵,可使蛋白质
34、提高 17.6%,粗脂肪提高 62.8%,稻草质地变得柔软。稻草经过这样处理加工后,牛采食量提高,能减少胃肠病的发生,同时又能促进增膘复壮。氢氧化钠与石灰联合处理铡短的稻草用喷雾器喷洒 1.6%的氢氧化钠和 1.5%2%的石灰混合液,然后压实。再依次铺稻草,并喷洒混合液。堆放 1 周后喂牛,粗纤维消化率可提高 30%。石灰处理铡短的稻草每 100 公斤用生石灰或熟石灰 3 公斤,食盐 1 公斤1.5 公斤,加水 200 升500 升搅拌均匀,浸泡 2 小时3 小时后捞出,放在地面压实,2 小时3 小时后即可喂牛。或者把铡短的稻草放在 1%2%的生石灰水中浸泡 12 小时以上,捞出即可喂牛。铡短
35、处理将稻草铡成 3 厘米4 厘米长的小段,这样不仅有利于和精饲料混合,且有利于牛咀嚼,减少咀嚼时消耗的能量,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提高消化率。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大多数养牛户都采用了科学养肉牛的方法,做到了饲喂氨化麦秸、青贮饲料、配合饲料、添加尿素等,但在肉牛平时的饲养过程中,一般都是白天添草加料饲喂,不注意在夜间喂牛。只知道马不吃夜草不肥,却不知道牛也是这样。实践表明,除了白天采用上述科学的饲喂方法外,在夜间还要注意喂草加料,让牛吃顿夜餐。其方法是:每天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下午六点钟各饲喂一次,夜间零点再加喂一次。特别是在春天,这种饲喂方法对肉牛更好。中午的时间尽量让牛在户外晒太阳,以便充分采光采热,肉牛浑身晒得暖洋洋的,非常舒服自在,有利于其身体健康和长肉。半夜零点加喂一次的好处:一是肉牛肠胃中有了食物,体内增加了能量;二是夜间安静,牛吃草料后有利于休息、反刍、消化和吸收。采用了这一方法饲养的肉牛得病少,精神好,生长发育快,出栏时间缩短。建议养肉牛的农户和专业场户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