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语意含糊不清清楚、确切是科技论文的特点,用字和措词必须俭当,以免引起误解。(1)名词的定义必须清楚、确切对于专业名词,特别是某些不属于自己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名词,用时必须谨慎;如果不知道它的确切意义,万勿便用。非用不可时,应该请有关专业人员核对。常发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类:第一种情况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些名词显得不够合理,因而被新的名词所代管。但一个人不能对所有有关学科的发展和专门名词的变化都及时了解,因而会使用陈旧的名词。如蔗糖酶以前曾称为转化酶,那是因为蔗糖在水解时,从右旋转化为左旋。按照现在以底物(和反应) 定名的原则, “转化酶”这个名词就废弃不用了。辅酶 I 以前的结写是 DPN(
2、二磷酸吡啶核甘酸) ,后来因为那个名词不合理,改用 NAD(烟酰胺腺瞟呤二核甘酸 ),相应地对 TPN 的缩写改甩 NADP。二磷酸核酮糖以前的缩写是 RUDP,它来自于ribulose diphosphate。有一段时期,对光合作用的机理认识不够,以为 CO 的固定是2暗反应,放氧则是光反应。现在则知道电子传递、放氧等都是暗反应,相应地“光反应”的使甩范围比以前狭窄得多。第二种情况是某些外文名词,中文有好几种译法,分别对应于原文的不同含义。如果不知道这几种译法的道理,及其与原词几种不同含义的对应关系,就会译成与自己文章上下文不对应的用法。这种问题在翻译外国文献或写综述中时利用国外文献的资料的
3、情况最容易发生。例如 Iysimete,中文有渗漏(测定 )计和蒸腾计两个名词。测蒸腾用的英文有时加 Weighing 作修饰词,以表示通过称重来测定蒸腾失水量,有时则不加这个修饰词。因为它没有出口,水不能渗漏出去,薪以不能叫渗漏计。反之,测土壤渗漏量及渗漏液成分的,称为蒸腾计也是不对的。 (2)一个名词可能不止有一个意义;几个名词可能代表同一事物。在一篇论文里,一个名词只能用来表示一个意思,一件事物只能用一个名词来表示。例如以下的同义名词,不应该在一篇论文里同时使用:离解,电离;溶化,溶解;溶剂,溶媒;活力,活性;代替,取代;抽提,提取,萃取;特异性,专一性;醣,糖类,碳水化合物等等。(3)
4、 不要把广义名词当作专义名词例如以下的广义和专义名词不能相互代替使用;雄性激素,雄固酮;类胡萝卜索,胡萝卜素;类脂,脂质,脂肪,油脂,植物油,豆油,牛油;蛋自质,白蛋白,蛋清;烟草,纸烟;维生索 B ,硫1胺索;碳水化合物,醣,糖;食品,食物,饮食,膳食等等。(4)对于一些意义相似但确不相同的名词,在使用时必须严格地加以区别例如:分析,测定,化验;结果,效果,效用,影响,关系;手续,步骤;方法,过程,成分,含量,组成构成;实验,试验,检验,鉴定,检焘,评定,评判;消化,吸收,利用;营养,营养素,养料,养分;对,对于;当,应当;相当,相应等等。(5)有些名词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带有特殊的含义,不是
5、望文生义所能推想出来的实际上生物化学名词(包括许多有机化学名词) 中这类情况很多。例如琥珀酸并不是只有从琥珀中才能得到的酸。但对这类名词。谁都不会误解。可是植物生理学中“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mate,简称 NAR),是指生长分析中群体干物质累积速率(CGR) 被叶面积系数(LAI) 除以后得到的平均叶片同化速率,并不是在一定光强下测定单时光合作用所得的净光食速率。虽然净光台和净同化是一回事,但净光合速度却不要称为“净同化率” ,以免混淆。(6)植物名称中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情况很多。有几种常见的作物,各地的叫法不一如玉米除文雅的名称“玉蜀黍”以外,又叫“包谷” 、 “
6、玉茭” 、包米” 、 “棒子” 、 “珍珠米”等;马铃薯又叫“土豆” 、 “山药蛋” ,“洋芋” 、 “洋山芋”等;番薯又叫“甘薯” 、 “白薯” 、 “红薯” 、 “地瓜” 、 “山芋” 、 “红苕”等。这些名称多数只在某一地区为人所熟悉。如果在地方性农业刊物上使用,不会发生困难,可能更容易为群众所理解。但是如果出现在论文上,就会给多数读者造成困难。同名异物,属于不同科属的,常见植物中不多。但在同一属内,几个种用一个统称的有几个。如“油菜” 、 “小麦”都分别包括好几个种。如果在一般讨论中,用来泛指一类植物是可以的。如果是在研究报告中使用,则读者就无法知道究竟用的是哪一个种。所以,一定要注出
7、其拉丁文学名。植物名称中属名用大写字母开始,种名则一律用小写,如Songhum bicolor。种名来自人名时,过去有用大写开始的,现在标准的写法是不用大写。如俞氏冬青作 Ilex yuiana,不作 Ilex Yuiana。同一属植物相继出现时,第二次以后,属名可只写第一字母,如Triticam vulgare 后出现 Triticum aestivum 时,后者可只写T aestivum。但如果又出现用同一字母开始的另一属属名,又要列出全称,以免混淆。(7)在科技论文中,用比较词的时候,应该慎重。在普通谈话中,常用的一些比较词,例如:“比较满意” , “比较差些” , “相当可观” 、 “
8、实在太坏” ,等等,听起来很习惯;但写文章时,尤其是写科学论文时(特别是确实在比较几个项目时) ,不可随便使用:偏高,偏低;较快,较慢;更多,更少;最深,最浅;太大,太小;较好,较坏,等等。4、错别字百出论文中最常出现的是把“蛋白”写成“旦白” , “蓝色”写成“兰色” , “年龄”写成“年令” , “副作用”写成“付作用” , “预处理”写成“予处理” , “圆片”写成“园片” , “过滤”写成“过泸” ,“分解”写成“分介” , “曼陀罗”写成“蔓陀罗” , “萝卜”写成“罗 b”, “脂”写成“酯” , “高粱”写成“高梁” 、 “赝象”写成“膺象” ,等等。5、语法不通(1)主语与谓语
9、不对应“缺铁的植株可以观察到叶片缺绿” 。显然植株不会观察, “观察”的主语是人,省略了。可是“植株”的地位是主语的地位。如果改成“在缺铁的植株上可以观察到”就不错了。“叶绿体存在两种不同的片层膜” ,是另外一个不对应的例子。这里“存在”的主语不应是“叶绿体”而应是“片层膜” 。造成主语与谓语不对应的原因也是缺介词。应该是:“在叶绿体内存在着” 。(2)缺主语“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再生植株,并且开花结籽” 。前半句中“获得”的主语是使用这种方法的人,省略了。 “开花结籽”的主语呢?显然不是人而是所获得的再生植株。但是“再生植株”在句中是宾语,不能同时又作主语。不过对这个例子不会发生误解,读者也就
10、容忍了。下面的例子就不同了:“经这样处理的稻株能长出高节位分蘖,并且抽穗开花” 。作者的意思是长出的高节位分蘖还可以抽穗开花呢?还是说产生高节位分蘖后,主茎仍能抽穗开花呢?从句子结构来分析, “高节位分蘖”已经是宾语,不能再作主语。但是产生分蘖影响主茎抽穗开花的可能不大,似乎不需要强调。如果想避免混淆不清,在说能抽穗开花指的是主茎时,应把后半句改为“并且照常抽穗开花” ,在指的是分蘖时改为“后者也能抽穗开花” 。类似的句子还有“比较这两种方法培养出来的植株,并无差异” 。“并无差异”的主语应该是“植株” ,但“植株”也是宾语,不能兼作主语。应该说:“比较的植株,发现它们并无差异” 。 “发现”
11、与“比较”的主语同为做试验的人(通常省略) 。其实“比较”本身是冗语,不比较如何知道有无差异?说“这两种方法培养出来的植株并无差异”就行了。(3)缺动词“叶绿素对各种光的吸收,以红光最多” 。应该说:,以红光为最多” 。缺少了动词“为” , “以”字就没有着落了。在没有“以”时,省去动词“为”或“是”都是可以的, “红光最多,蓝光次之” 。“离体的叶绿体,它在常温下是很不稳定的” ,后半句已经有了主语“它” ,前半句只剩了一个名词词组,没有动词,因而在句子中没有合适的地位。应该说“离体的叶绿体在常温下是很不稳定的” 。“它”是个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但名词出现以后还没有起作用,就不应该用代词去代
12、它。有一些句子,情况有点类似:“从呼吸作用速度来看,它是依赖于温度的。 ”它在语法上是不错的, “从来看”是状语。但“从” ,应该来看另一个事物,这里所看的则是它本身。所以“从来看”是冗词,句子也不通了。应成对的词不成对:“温度越高,呼吸速度加大” 。 “越越”(“愈愈”也一样)必须成对使用,单个地使用是不行的。如果两个单独使用的“越”连起来,更容易发生误会:“温度越高,呼吸速度加大;光强越高,光合速度加大” 。读者会连起来把它理解为“温度越高,光强越高” 。“因为所以” , “虽然但是” ,这类成对的词,可以单独使用。如果前面一句以因为”开始,后面一句自然就带有“所以”的意思其他几个词也一样
13、。但是下面的例子就不行“因为抽提物中常有干扰性物质存在,因此必须把这类物质去掉才能测定酶活力” 。 “因此”虽然和“所以”意恩相似,但它包含因为有上面所说的情况”的意思,上一句已经有了“因为” ,就变得重叠了。6、修辞不当(1)用词不当“最初 Arnon 报道他得到的 Pe 。比值为 10” 。 “报道”一2词的这种用法,现在颇为普遍。可是现代汉语词典上“报道(或报导) ”是“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也就是指记者介绍新闻,而不是科学家介绍自己的工作结果,后一种情况应该说“报告” 。“国际上最近证明” 。 “国际”即各国之间,适用于“国际学术交流”一类的情况。至于证明
14、某一自然科学现象(例如植物生理现象)的实验,总是在一个国家的某个实验室里进行的,不会在国际之间进行。 “国际上最近证明”这类话中的“国际上”其实就是“国外”或“外国” 。有一个时期说外国有崇洋媚外的嫌疑,所以不愿意说“国外”或“外国” ,而用“国际上”来代替。可是这样一来意思就不对了。(2)主语与动词不对应“前人的工作指出” , “Steward 的文章设想” 。显然“工作”是不会指出的,文章也不会设想。应该是“前人曾指出” ,“Steware 设想” 。还有另一类情况:“Emerson 显示了光暗反应对温度依赖性的差别” , “Hill 表明,离体叶绿体也能进行光下放氧的反应” , “显示”
15、和“表明”的主语应该是物,而不是人。应说:“Emerson 的实验结果表明 ”, “Hill 的实验表明, ”这类问题也是用词恰当与否的问题,不过是在与主语的搭配上发生的,改变一下主语就行了。(3)动词与宾语不对应“目的在于如何使地上部与地下部协调地生长,如何” ,是一个问题,不能作为目的。应该说“目的在于使协调地生长” ,或“问题在于如何使” 。又如:“建议是否把 CO 的吸收与水2分子的散失结合起来考虑。 “是否,也是一个问题。如果究竟是“是”还是“否”都没有肯定,那么建议去做的究竟是什么呢?当然读者明白,所谓“是否” ,其实意思是肯定的,用不肯定的“是否”只是为了使语气委婉一些。但这样一
16、来,句子就不通了。“改善受害程度” “抑制酶反应速度” 。 “程度”和“速度”只能“提高”或“降低” ,不能“改善”或“抑制” 。抑制的是酶反应,从而降低了酶反应速度。(4)并列句不平行“玉米抗旱性较强,水稻则较为敏感” 。前一句主语是“抗旱性”,与下一句主语“水稻”不平行。从意思上说,玉米和水稻并列,但“抗旱性较强”与“较为敏感”又不平行,而且“抗旱性较强”意思是完整的, “较为敏感” ,是对什么敏感?应该说:“高粱抗旱性较强,水稻则(抗旱性)较弱” ;或者说“对于干旱,高粱较能抵抗而水稻较为“敏感” 。有时平行的两句,说的其实是一回事例如:“施氮肥处理后的植株,不但叶色较浓绿,而且叶绿素含
17、量也增加” 。其实叶色变得较浓绿,就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增加。这一类说法,在新闻报道中常见:“不但节约了原料,而且降低了成本” 。降低成本就是因为节约了原料。用造成错觉来加强效果,不是良好的文风。有些话在语法上并无错误但因为结构不够严密,可以作不同的理解。例如“移栽时高温会引起损伤与呼吸的加强” ,既可以理解为引起损伤与“呼吸的加强” ,也可以理解为引起“损伤与呼吸”的加强如果说的足“真菌侵入会引起损伤与呼吸的加强” ,那么读者可以分析,真菌侵入前没有损伤,因此真菌侵入引起的是损伤而不是损伤的加强。但是移栽时本来可能已造成损伤,所以无法排除作者的意思是引起已有的损伤的加强的可能。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如“叶子和果实的表皮”既可以指“叶子”和“果实的表皮” ,也可以指“叶子和果实”的表皮;“穗分化和籽粒灌浆的前期” ,既可以指两个发育阶段各自的前期,也可以指整个穗分化期和籽粒灌浆的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