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播大蒜注意的问题秋播大蒜的生长期长达 220-240 天,而这么长的生长期中三个时期的管理最为重要:一个是播种前后,再一个是返青前后,还有就是到了最关键的抽薹后这段时期。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播种前后管理上需要注意的问题。一、选好蒜种,去掉茎盘要想种出好蒜,首选就要选好种瓣。种瓣的质量对大蒜的产量影响很大,选择种瓣时应选择瓣大、洁白、顶芽肥大、无病虫害,并已通过休眠的蒜瓣作为蒜种。播种前,应将蒜种在太阳下晒 2-3天,使瓣尖疏松,容易掰开,减少损伤。注意剥去蒜皮,出去残留的茎盘,这样发根早,根量多。在播种前,也可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拌种,促进生根、减少病害,晾干后播种即可。二、做好整地施肥工作
2、大蒜是弦状须根,吸收水肥能力较弱,且鳞茎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以大蒜应选择在肥沃松软、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田地中种植。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耕翻土地,在播种前最好再浅耕一次,耧平耙细。大蒜忌重茬种植,也不宜与洋葱、韭菜、大葱等作物连作,否则会加重重茬危害,导致大蒜产量降低,病虫害严重。大蒜耐肥能力强,对氮、磷、钾三要素要求较高,播种前,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 4-6 方,并根据肥力状况施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以利于大蒜苗期生长。为防治地下害虫,可结合整地施肥,每亩撒施 50%辛硫磷颗粒剂 1.5-2kg,做好土壤处理。三、适期播种大蒜长到 5-6 片叶是越冬的最佳状态,此时植株
3、抗寒力最强,在严寒的冬季不会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好基础。播种过晚,幼苗小,组织柔嫩,根系弱,抗寒力较差,不利于安全过冬;播种过旱,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越冬能力降低,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第二年出现管状叶和面包蒜,降低大蒜品质。四、覆盖地膜很关键目前,种植大蒜一般都采用覆盖地膜的栽培方式,由于有地膜的增温保湿作用,幼苗生长较快,十月中旬播种即可。若不覆盖地膜,则要提前 5-7 天播种。覆膜时,要求地膜在畦面上平展无皱褶,地膜下面无空隙,使地膜紧贴畦面,以免滋生杂草。大蒜播种后 7-9天,幼芽开始出土,在大蒜出苗期,要注意随时检查出苗情况。对于个别窝在地膜里的弱小蒜苗要及时人工帮其出苗,可用小铁钩及时破膜拎苗,否则将严重影响幼苗生长。五、幼苗期两水定乾坤幼苗期是由初生叶展开到生长至不再分化叶片位置,秋播大蒜为 5-6 个月,这段时期内最重要的浇水有两次。一是齐苗后及时浇一次齐苗水,追施微生物菌肥,以利于大蒜根系的生长,培育壮苗。之后应适当控制浇水,防止提前退母或徒长,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深扎。再就是土壤封冻前浇一次越冬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腐熟有机肥,有利于防寒抗冻,提高大蒜的越冬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次年早返青,快生长。另外,也可于无风晴好天气,对蒜苗喷施生物菌肥类叶面肥,使其增加营养积累,增强抗寒抗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