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2.7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课件(41张) .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76515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2.7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课件(41张)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2.7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课件(41张)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2.7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课件(41张)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2.7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课件(41张)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2.7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课件(41张)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传记,第7课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第二单元传记,历史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误会。如果文天祥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他或许会成为一代名臣,即便归隐耕作,也可能成为一个名声更大的诗人。可他偏偏生逢乱世,国破人亡,历史让他担负了注定要失败的责任。但是我们还应感谢历史,是历史让文天祥无法埋没。这个以文士出身却以武士献身的状元,用他的热血谱写了中国诗坛上最为高亢嘹亮的篇章。, 走近作者 卞毓方, 江苏射阳人,1944年生。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已出版雪冠、岁月游虹等多部作品。近年来在散文界长啸而

2、出,独树一帜。其作品或如天马行空、大气游鸿,或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颇受读者喜爱。, 背景呈现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因丧父未受官职。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祐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 赣州组织义军,开赴 临安。次年 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 临安,被派往 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上。二月底,文天祥与 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 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

3、县多处。不久,为 元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文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 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斥之。次年,被押送大都,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知识链接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祝祷、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其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祭文出现于汉代。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今天的祭文是读给人听的,特别是给死者后

4、人听的,所以内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要通俗易懂。,sh,Xi,ju,ju,yn,yn,hn,hn,kn,jin,h,xi,jn,jn,3词语辨析(1)迫不及待迫在眉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例:糟糕的天气致使多地呼吸道患者人数增多,解决雾霾天气的问题_,许多市民_地想知道具体方案。,迫在眉睫,迫不及待,(2)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例:在新年“送对联”活动中,许多书法家_,给市民们写下了_的“祝福”。,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参考答案:(1)孤注一掷:比

5、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一次冒险。使用正确。(2)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文辞的正大与庄严。此处望文生义。(3)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使用正确。(4)摧枯拉朽: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使用正确。,1本文的副标题“文天祥千秋祭”有什么含义?与主题有什么关系?名师指津从揣摩“千秋”一词的深刻含义入手来回答。我的理解:文章以“文天祥千秋祭”为副标题,可见本文不只是一篇祭文,“千秋”二字既指出了文天祥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更是指文天祥身上所透露出的精神也会千秋永驻,永远地流传在人世间。对文天祥铮铮铁骨精神的歌颂,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2文章主要写了文天祥一生中哪一段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名师指津按提示的时间概括总结,从第1栏(竖栏)便知顺序。我的理解:,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北京囚禁,完成正气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最能体现其气节的片段,3.“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如何理解这些话的深刻含意?名师指津 从 文天祥 被捕后 的 表现和 他 还有 哪些使 命方面回答。我的理解:文天祥被捕之后,在敌人的各种劝降、诱降面前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这时候,即使死去,舍生取义,保全大节,他高尚的品格也可以流芳千古了。可社会还需要他,人民还需要他,大宋还需要

7、他,需要他实现更崇高的人生价值,需要他为了民族的解放、大宋的复兴,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4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写完最后四句,文天祥掷笔长啸。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 着摧枯拉朽的 电闪雷鸣, 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这里的“滂沱大雨”“电闪雷鸣”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起烘托作用。我的理解:这两点是环境描写,它有力地烘托了文天祥的高大形象。此时,文天祥已创作完成正气歌,这样描写把他崇高美好的内心世界展示在世人面前。“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这壮观的场面暗示着文天祥及其正气歌感动了苍穹大地。“滂沱大雨”

8、“电闪雷鸣”中凝立不动、俨如山岳的文天祥的身影异常高大。,5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部分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名师指津主要写法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和修辞方面考虑。我的理解:,南宋末年的政治情形及文天祥兵败被俘的史实、主要人生经历和凄凉处境,以记叙、抒情为主,总领全篇,奠定感情基调,元人三次劝降,尽显文天祥的壮士气节,用生动的场景描写侧面烘托人物,狱中做诗,文天祥的人格因炼狱而丰盈,合理想象,用电影镜头切换方式,6.本文引用了大量文天祥的诗句。请结合文章标题“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诗句,简要谈谈引用文天祥诗句的作用。名师指津从彰显主旨、塑造形象、丰富语言等方面考虑。我的理解:(

9、1)“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诗句是文天祥遗留的精神财富和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这句诗豪情满怀,气势 磅礴,用来做题目,可以彰显文章主旨。(2)文天祥的这些诗句融入了他最真实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作者以这些诗句入文,可以使之 成为文章的线索;同时,作者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文学性想象,用它们 来塑造传主形象,使人物形象丰满,跃然纸上,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在语言形式上,文章大量引用诗句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气韵生动,富有气势。,1写法归纳 这篇祭文主要着墨于文天祥被捕后的情形,通过 他所遭遇的攻心之术的诱降、物质生活的折磨以及他自己的志向和思想行为,来表现文天祥非同寻常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性。

10、在写法上不同于前面几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这篇作品采用了评传体式。作品不仅仅有选择地陈述了文天祥被捕后的客观事实本身,同时还以一个现代的“我”去想象、理解、评说一个700多年前的古人。“我”对文天祥的崇仰、敬重、对其意义价值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字里行间。,说理点到为止,耐人寻味,恰到好处。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往往忍不住自己也“掺入”历史事件中来,以当 代人的视角发几句议 论。如第一部分写到文天祥自杀不成, 作者说:“打量历 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 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 的光华; 社会还要从他的 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写到文天祥 不理会 留梦炎的 劝降, 作 者又忍 不住发表议论 说:“

11、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 让 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而且,作者还常常借题发挥,调侃揶揄一下现代人的弊病:“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这些议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加了文章容量。,2技法指导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记叙类文章(如传记)中,使用这两种抒情方式要注意以下两点:(1)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

12、毫无遮掩地袒露。如“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2)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也可以把二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如“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这里的景物描写熔铸了作者对文天祥的敬仰之情。,3随堂练笔文天祥,这位南宋臣子,这位“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

13、不肯休”的将领,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精神的化身。请结合文天祥的经历,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对他的赞颂之情。200字左右。,4他山之石我该怎么描摹你呢?你形容憔悴,衣衫褴褛,出没在江南的泥淖里,你是那样狼狈不堪,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凭你微薄之力,如何能扶住将倾的南宋大厦?但你屡败屡战,直至被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用你文弱之躯,践行了孔圣人为理想而不屈的战斗情怀!兵败被俘,你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威逼利诱,漫长的幽禁,没有摧折你刚直的傲骨,一个不屈的灵魂从砧板上幽幽站起,于是,宇宙间便充塞了一股浩然之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14、照汗青!”,文天祥的气节 公元1279年,农历正月,文天祥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他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无一丝一毫的张皇,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 落纸, 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轩昂的正气,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国家的强盛,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这精神就如长江,如黄河,万古奔流,从远古到未来,延续着我们的血脉,哺育着我们的每一代人。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为国尽忠者,虽死犹生,其精神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激励后人,勉励众生。其道德品质更是

15、千载而下,巍然耸立。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以用于“气节”“爱国”“生命价值”等话题或材料中。,万里孤忠,千秋一饭 悼文天祥丞相 我走过海丰县彭湃中学的正门,绕过那尊威严的彭湃铜像,穿过华丽的教学大楼,来到一片泥泞的烂草地上。灼热的白光照得人心里发慌。沿着烂草地依稀的路痕走了几十米,一块长方形的石碑横在眼前,上书“一饭千秋”;抬头一望,一个残破寥落的亭子,坐在浓密的大树丛中,亭前牌匾上,正鼎然写着三个大字:方饭亭!,我拾阶而上,两旁的石栏杆,早已布满了黑色的干苔垢,四根石柱的红漆几已落尽,耳畔满是鸟雀的叫声。进入亭内,一人多高的石碑上,刻着文天祥的画像。但画像的彩漆,早已被风雨吹洗得只剩几根残破的线

16、条。而且,画像下面的碑文,已经一个字也辨认不出来。画像上方刻着的,正是文天祥临刑前写下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的指尖拂过那粗糙的碑石,“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吟唱,犹如一股汹涌的怒潮 在心中澎湃,刀光剑影、铁马冰河随即映入眼帘。想象一下 吧,就是在这个地方,文天祥自元营脱身,迤逦万里来到 这里,暂驻于此埋锅造饭;就是在这个地方,追兵静悄悄地 逼近、包抄,树林中恍然蕴积着无穷的杀气,刀剑在阳光下凌厉 地闪光;就是在这个地方,一群虎狼之兵突然从树林间钻出来,明 晃晃的大刀封住了前行的道路;文天祥像一头雄狮一般发

17、出他最后一声凄厉的战吼,被投入了冰冷的铁笼!他 立即把“脑子”,也就是今天的所谓冰片,吞入咽中,以求一死,但 竟只是晕眩过去。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染过抗元勇士们 的鲜血,这里的每一根草,每一株树,都沾上英雄的荣耀。,历史的长河浩荡前行,“天地有正气,杂然 赋流形”的凛凛歌声,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上流逸激荡。文天祥以他的丹心一片,最彻底地践履了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刀光剑影黯淡下去,烽火连营沉寂下去,在这片文天祥踏过的土地上,留给这个苍白的年代的,是这个寒酸破旧的亭子,与 亭子四周阴森森的大树,树叶里 不断的鸟鸣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们已经可以体味文天祥的悲壮了。

18、一方面连皇帝、百官都已经不想再抵抗,开城投降;另一方面所谓“人民”,只有一色的冷漠,即使有 一 小 部分 从军杀敌但也独木难支。这是 一场从一 开始便注定无望的战斗。 宋史文天祥传记载,早在文天祥招募救国新军的时候,有友人问他:“君以乌合万余赴之,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壮怀激烈地回答,国家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庶几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饱读诗书的文天祥不会不知道,北伐的祖逖是如何因为后援不继而失败,欲直捣黄龙的岳飞是如何含冤而死。他更不会不知道,蒙古的虎狼之师如此长驱直入,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宋朝的制度和昏君佞臣。他自己的万余兵

19、马,如何抵挡得了蒙古二十万精兵悍将的铁蹄?退一步来说,即使奇迹发生,文天祥把蒙古兵逐出中原,他又如何挽救这个他为之忠心耿耿,而又已经病入膏肓的大宋王朝!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口,他无法让自己做一个亡国奴接受异族的统治,于是反抗即使是在绝望中的反抗成为他唯一的选择。,中国历史之上,在文本以外潜行着一种体现于实践的精神。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它开放于各种宏大的理论框架中,更体现于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的行动中。例如宋朝的精神光芒不仅表现在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身上,更表现在正大至刚的岳飞、文天祥的身上。“文革”时期的精神光芒表现在张志新的身上。尽管他们没有体现什么思想高峰,且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但是正是他们身

20、上蕴含的精神,表现出整个时代罕有的尊严与良知。他们悖逆时尚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对于后代、历史的意义,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博大的思想体系!(摘自语文阅读欣赏网,有删节),赏评文天祥,南宋亡国时的丞相,历史 赋予了你责任,也考验你的胆识与器量,你注定是南宋王朝的殉葬人;但你站在这段历史的转折点上,你的思考,你的所作所为,不仅让同时代的人为你唏嘘赞叹,也让后世的人久久思量:人应该怎样面对义利生死?国家、民族、气节应该占有怎样的分量?,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

21、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了一起。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思考这首诗的颔联具有怎样的特点?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