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什么是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答: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具体来讲,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分为数理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两大类。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2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答:具体来讲,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它分为数理统计
2、学和应用统计学两大类。数理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数据数量关系的模式加以解释,对统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应用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与研究对象密切结合的各科专门统计学。教育统计学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研究重点在于提供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计算结果的解释,不对统计原理和方法进行数学证明及公式推导。3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有哪些主要内容?答: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制表、绘图和计算特征量等,对已经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数
3、据分布的特征清晰、直观、明确地显现出来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估计或推测总体的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它是由部分推断全体、由已知推断未知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为指导实验而预先制定的计划。它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和经济地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在实验以前就要对研究的步骤、抽样的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等作出严格的设计。以上三部分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实验设计能使我们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进一步的统计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统计原理是进行实验
4、设计的根据,实验设计要符合统计方法的要求,否则,无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推断统计要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统计提供的只是局部的情况,只有通过推断统计才能掌握整体的情况,从而达到统计分析的目的。虽然教育统计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但是实验设计部分往往是放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或者教育实验等方面的课程中去学习。1. 随机现象:随机现象是指具有以下三种特性的现象,第一,一次试验有多种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2. 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称为一个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通常用某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某个事件。3. 随机
5、变量: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本节内链接 1)称为随机变量。4. 总体: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的全体。5.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6. 样本容量:样本所含的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一般用 n 表示。7. 大样本:将容量大于 30 的样本称为大样本。8. 小样本:容量等于或小于 30 的样本称为小样本。9. 统计量:统计量是表示样本的数字特征的量。它是根据从样本搜集到的数据直接计算出来的。10. 参数:参数是表示总体的数字特征的量。它一般是由样本的统计量估计、推断出来的。11. 误差:误差泛指测定的观测值与真实值之差。1 数据有
6、哪些类型?答:数据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点计数据是指计算个数所得的数据。如学校数、班级数、学生数、教师数、图书册数等。测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标准进行测量所得的数据。如学生的体重数据、完成某项活动的时间数据、某学科考试成绩、用某种智力测验测得学生智商的数据等。数据根据随机变量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变量的数据。间断变量是只能取得有限个数值的变量。例如,人或物体的个数、排列的名次、五级计分表示的成绩等。间断变量的数据的单位是独立的,两个单位之间不能再划分,一般是整数。连续变量是可以连续不断地取得无限多个数值的变量。例如,时间、物体长度、百分制计分表示的成绩等。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的单位之间可以无限划分,它们可能的取值范围能连续充满某个区间,数据可以有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