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节题目 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地球的模型课时 3/6 备/授课时间备日:假期授日:第二周知识与能力1、 所有学生可以说出地球模型的名称,绝大部分学生可以简单描述地球仪的形状,少部分可以简单解释原因2、 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借助图示解释地球仪表面的内容3、 大部分学生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并演示其运动过程4、 极少部分学生可以正确摆放地球仪的位置,找出经纬线,并判断方向,特别是南北极地区的方向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地球仪作为地球模型的意义与区别。2、 学生通过教师提问讲解,明确地球仪表面的各种符号、颜色及文字的代表意义3、 学生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介绍,判断方向教 学 目 标情
2、感态度价值观 1、 由地球仪,明确实物与模型的制作差异2、 通过模型研究的方法认识教学重点 地球仪的特点教学难点 地球仪上不同地方的方向判定课型 授新课教学方法 讲述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 学法指导 观察的注意要点教学用具 课件板书设计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 地球仪(1) 形状特点(2) 表示内容(3) 南北极和方向(4) 地轴2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教学过程时间 阶段目标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3-5 导入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什么意思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比较表格,地球的大小地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同时它又存在着运动,人们要研究,描述它是十分困难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
3、题吗?提问注意是在研究室,教室就可以研究回答 简单讨论提示:重大工程或设计中要涉及到的模型3-5 地球仪的概念二地球的模型模型具有什么特点?比例变化,有实物的特点你知道地球的模型叫什么名字吗?地球仪谈谈你对它的了解地球仪作为地球的模型,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问题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形状各是怎样的,二者有区别吗?为什么?地球上有海洋、陆地、山川、河流,在地球仪上有这些内容吗? 如果有,又是如何表示的呢?地球可以运动,地球仪呢?板书引导提问问题探讨指导阅读回答思考回答阅读课本图册,思考回答5-8 地球仪的形状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仪的形状规则的圆球体二者在形状上略有差异,这也体现了模型的特
4、点(取大舍小,略有简化) , ,我们来算一道题 = X 0.03CM106372我们已知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其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了 21KM,但如果将地球缩小到半径为 10CM 大(相应大小的地球仪)时,这个差异就只有 0.03CM,显得微乎其微,可以忽略。因此人们将地球仪制作成了规则的圆球体归纳演示讲解计算5-8 地球仪上的内容表示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山川、河流、国家和城市等,在地球仪上分别用了不同的颜色、文字和符号加以表示,在地球仪上也有说明如:城市(首都)蓝色海洋我们将这些叫做图例注记表示的方法结合演示讲解介绍阅读举例8-10地球仪表示要点地轴 地球仪是如何反映地球的运动的呢?地球
5、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的,它代表地球运动的假象轴 3地轴地轴和地球仪表面有两个交点,上端的点称为北极点(N) ,它在实际的地球上总指演示讲解 指示记录南北极点方向的确定摆放示着北极星,下端的点称为南极点(S) ,这就是地球上的最北最南点,与地球上的南北极是一致的。与实际情况一样,地球仪上的方向表示也是这样自左向右转动地球仪,左为西(W)右为东(E ) ,和我们平时的“上背下南,坐西由东”基本一致,只是在南北极点附近则是另一种情况了,N 最北点 S最南点,中心为最北,或最南。有了以上的知识,我们平时在摆放地球仪的时候就应该和实际的情况一样。地轴上端指向北方转动时应自左向右3-4 经纬线 在地球仪上除了颜色、文字等还有一些线,你知道它们是表示什么的吗?它们名叫经纬线,你知道它们的特点吗?P10-12我们在下节课讲这些知识提问 回答阅读3-5 小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检测内容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什么意思?2、地球模型称为( ) ,形状为( )为什么和地球不同?3 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山川、河流、国家和城市等,在地球仪上分别用了什么加以表示?举例说明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