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的分类(1) (案例分析)三角形的分类(1) 是二年级第二学期中几何小实践这一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三角形的分类共有两种,本节课进行的分类是按角的特征分,体现了分类的思想与方法。在这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钝角、直角和锐角的判断标准以及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些恰恰为本堂课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基础。教学片段:(一)任务 1:要求:(小组活动)把信封中的三角形按角的特征分类。根据分类情况,找找三角形其他的角有什么特征。(二)任务 2:要求:每人任选一个或两个三角形,观察、测量三角形的三个角,并将情况记录在小组活动表上。观察数据,揭示概念: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任务 3
2、: 要求:动手画三角形,给三个角分别标上:1、2、3;根据角的特征,将画的三角形分类贴在黑板上。通过设计 2 个任务、3 个环节的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首先是让学生按角的特征将三角形分类,通过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初步寻找到同一类三角形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有了基本的分类之后,让学生人人动手测量三角尺的各个角的情况,其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与检测自己的猜想,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而一张表格的统计,让学生通过数据能清晰的认识到各种三角形角的情况,发现同一类三角形角的全部特征,从而在得出关于三角形的完整定义,这样孩子们对于各种三角形就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而且小组合作完成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建立,学会互相协作学习。引入画三角形,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让学生对于三角形按角分类又一次加深了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进行质疑,让学生再次尝试,这让学生体验三角形按角能分成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有了不同角度的思考与理解。整堂课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掌握学习方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教学变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