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才子皇帝 中国历史上,颇有才气的皇帝不少,但是相对来说最有才气的十大皇帝,笔者认为应是李煜、赵佶、陈叔宝、李世民、李隆基、曹丕、萧衍、萧绎、杨广和爱新觉罗弘历。-“千古愁唱 ”的南唐后主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 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 、 浪淘沙 、 乌夜啼等
2、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是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千古杰作虞美人 、 浪淘沙 、 乌夜啼等诗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 、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
3、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 (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瘦金传世 ”的宋徽宗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1100-1125 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 ,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赵佶倒也不完全像水浒传里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他是个颇为有名的画家、书法家。在发展美术事业方
4、面,他是有成就和贡献的。他创造的“瘦金书” 传世至今,颇得书法家重视,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珍品。 书史会要评价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 ”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画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他的传世作品芙蓉锦鸡 、 池圹秋晚 、四禽及雪江归棹等画,都可称为珍品。赵佶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 、 宣和画谱 、 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赵佶的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有词集宋徽宗词 。-“嗜文而堕 ”的陈后主陈叔
5、宝陈后主(553-604 年)即陈叔宝,字元秀,南北朝之南朝陈皇帝。公元 582-589 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祯明三年(589 年) ,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 ,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陈叔宝热衷于诗文,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以官拜尚书令的“好学,能属文,于七言、五言尤善” 的江总为首。他们这些朝廷命官,不理政治,天天与陈叔宝一起饮酒做诗听曲。陈叔宝还将十几个才色兼备、通翰墨会诗歌的宫女名为“女学士” 。才有余而色不及的,命为 “女校书”,供笔墨之职。每次宴会,妃嫔群集,诸妃嫔及女学士、狎客杂
6、坐联吟,互相赠答,飞觞醉月,大多是靡靡的曼词艳语。文思迟缓者则被罚酒,最后选那些写诗写得特别艳丽的,谱上新曲子,令聪慧的宫女们学习新声,按歌度曲。歌曲有玉树后庭花 、 临春乐等。流传最广的有“ 壁户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十字。陈叔宝曾做的 玉树后庭花如下:“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成为有名的亡国之音。嗜文而堕的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中实不多见。-“文武双全 ”的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汉族,陇西成纪人,
7、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李世民也是一位造诣很高的文学家,他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全唐诗卷一收录李世民的诗共计八十七题九十八首,另有断句三联及他与诸大臣联句两仪殿赋柏梁体一首。非但远远超出唐朝历代帝王,而且也超出初唐不少著名诗人,几乎等于和李世民同时代并为其臣子的宫廷诗人虞世南
8、、李百药、上官仪及稍后的杜审言、崔融等五人创作数量的总和。就今日流传的唐太宗近百首诗的题材看,较其他封建帝王的创作远为广泛多样。其中有着意刻划李唐帝国城乡山川形势得天独厚的篇章, 帝京篇十首可为代表;也有描述各地巡幸畋猎生活的篇什,如幸武功庆善宫 、 入潼关 、 于北平作 、 出猎 、 冬狩等;更多的是写景抒情、即事咏怀之作,如辽城望月 、 还陕述怀 、 过旧宅 、 望终南山 、 辽东山夜临秋等。-李世民还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为后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温泉铭 、 晋祠铭等,死后更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可见李世民对书法的痴迷程度。-“文色并重 ”的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
9、孝皇帝(公元 685762 年) ,姓李,名隆基,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 字,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公元 712 年至 756 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他在位期间极度宠爱的杨贵妃,成为后来杨国忠专权乱国的铺路石,那段历史也成为后来许多文艺作品的经典素材来源。-李隆基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他“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 (旧唐书卷八 )“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文学” 。 (新唐书本纪第五) “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乐谱。 ”(旧唐书卷二十八 )他不但十分重视民间音乐的发展,而
10、且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新的因素,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创作的数量也非常可观, 羯鼓录甚至把九十二首竭鼓曲全说成是他原创。唐玄宗的不少音乐作品至今还回响在中外音乐舞台上。 “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 ”(唐南卓羯鼓录 )他通晓乐理,艺才超人,凡属乐器,他都可以奏出非常美妙的声音。他对乐器的爱好简直如影随形,甚至“ 座朝之际,虑忽遗忘,故怀玉笛,时以手上下寻之,非不安也。 ”(唐杨臣源吹笛记 )在朝臣奏议军国大事之际,他身居殿中竟然心不在焉,用手指摸着龙袍内的玉笛孔来寻乐思,这位“皇帝 ”真不愧为“乐迷”了。 -李隆基还擅书法,史称李隆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好图书,工八分章
11、草,丰伟英特。 ”唐玄宗工隶书、行书。 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 。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 、 庆唐观纪圣铭 、 石台孝经 ,楷书有赐虞正道勅 ,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三曹之一 ”的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226) ,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公元 220-226 年在位,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 ,谥为文皇帝(魏文帝) ,葬于首阳陵。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
12、、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曹丕酷爱文学,并有相当高的成就。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较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之曹丕全集收录有浮淮赋 、 沧海赋 、 济川赋 、 临涡赋 、 述征赋 、 校猎赋 、 登台赋 、 登城赋 、 感物赋 、 感离赋 、 离居赋 、 戒盈赋 、 永思篇 、 悼夭赋 、 寡妇赋 、 出妇赋 、 愁霖赋 、 喜霁赋等“赋” 、“诏 ”、 “令”、 “书”等诗文 230 多篇(首) 。-“多才多艺 ”的南朝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464-549) ,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 。南
13、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 ,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 年) ,齐和帝被迫“禅位” 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萧衍文艺贡献,在学术上,以经学、史学的研究为卓著。在经学方面,他曾撰有周易讲疏 、 春秋答问 、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可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天监十一年(512 年) ,又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条,颁布施行;在史学方面,他不满汉书等断代史的写法,认为那是割断了历史,因而主持编撰了六百卷
14、的通史 ,并“躬制赞序” 。他对此书颇为自负,曾对臣下说:“我造通史 ,此书若成,众史可废。 ”可惜,此书到宋朝时即已失传。他又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 、 大品 、 净名 、 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对道教学说,他也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 ”、道家的 “无”和佛教的“ 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文也有过人之处。现存诗歌有 80 多首,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言情诗、谈禅悟道诗、宴游赠答诗、咏物诗。梁武帝的言情诗集中在新乐府辞中,又称拟乐府诗,数量几乎占了其全部诗作的一半。乐府是古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据
15、学者研究,至迟在周代便设有乐官,称为大司乐,以乐府为音乐官署的名称,则始于秦。到了汉代,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职。汉武帝时,乐府的性质和规模与以前有很大不同。那时,乐府除制作乐章、训练乐工之外,还广泛采集民间歌谣配乐演唱。凡由乐府机构制作和采集的歌辞,以及文人以乐府题写作的诗,后世皆称为“乐府诗 ”或“乐府”。其中,民歌是乐府诗中最有生气的部分。-他还重视礼乐。他素善钟律,曾创制准音器四具,名曰“ 通 ”。每通三弦,以推月气。又制十二笛和十二律相应。每律各配编钟、编磬,丰富了我国传统器乐的表现能力。他很喜欢绘画,尤善画花鸟与走兽。他还对围棋特别喜爱,棋艺也很高超。在齐朝为官时,每逢闲暇,常彻夜不眠
16、,与人弈棋。称帝之后,兴趣不减。大臣朱异、韦黯、到溉,都是他的棋友,名将陈庆之原先为随从时也常陪武帝下棋。每到兴致高时,便不论君臣之别。 -“文画并举 ”的南朝梁元帝萧绎 -萧绎(508-554 年) ,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 年-554 年在位) ,元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萧绎的著作有孝德传三十卷, 忠诚传三十卷,丹阳伊传十卷, 注汉书一百五十卷, 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 连山三十卷, 洞林三卷,玉稻三卷, 补缺子十卷, 老子讲疏四卷, 全德志 、 怀旧志 、 荆南志 、 江州志 、 供职图 、 古今同姓名录一卷, 式赞三卷,文集五
17、十卷,合计超过四百卷。-从传世的画迹来看,萧绎应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画家。他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聪明好学,从小就爱作书画。萧绎不仅擅长人物画,风景画、鸟兽画他也都很擅长,可惜的是他所有作品中,只有职贡图流传下来,而且也不完整。-“缢于隋末 ”的隋炀帝杨广 -杨广为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母独孤皇后。581 年封晋王,589 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 年立为太子。604 年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 13 年。 隋书 世祖本纪中有记载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 ”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
18、举。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宇文化及等缢弑,隋朝灭亡。-杨广爱好文学艺术,曾命臣下将禁中秘阁之书,抄录副本,分为三等,藏于洛阳观文殿的东西厢书库中,又在殿后另筑二台,聚藏魏以来的书法名画。其文初学庾信。为晋王时,召引陈朝旧官、才学之士柳 、虞世南等 100 余人, “以师友处之” ( 北史柳 传 ) ,于是爱好梁陈宫体。隋书文学传序称:“ 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 ”今存其诗多为乐府歌辞,内容或为应酬赠赐,
19、或写声色游娱,显然沾染齐梁之风。但他也有显示帝王之尊的雅体, “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 ,如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及白马篇 2 首。清代沈德潜认为这类作品“气体自阔大,而骨力未能振起” , “比陈后主胜之”(古诗源 ) 。由于他曾亲历塞上,远征辽东,故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戎马生活,也有其实践基础。他又有精工的诗句,如“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回” (春江花月夜 ) ,明代胡应麟以为“绝是唐律 ”(诗薮 内编 ) ,对初唐近体发展有一定影响。 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 卷,全隋诗录存其诗 40 多首。-“通晓多语 ”的清高宗爱新觉罗 弘历爱新觉罗弘历,即清高宗纯皇帝(1711 年 9 月 25 日
20、-1799 年 2 月 7 日) ,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 88 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在他继位期间,中国历史上形成了有名的“乾隆盛世” 。-乾隆帝颇有艺术才能,热衷书画诗文。他不仅精通新满文,而且熟知老满文;不仅对汉语汉文十分精通,还懂蒙、藏、维等多种语言文字。乾隆喜爱书法。他长期痴于书法,至老不倦。自内廷到御苑,从塞北到江南,园林胜景,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乾隆撰写了大量文章,仅编成文集的就有御制文初集 、 御制文二集 、 御
21、制文三集 、 御制文余集 ,共1350 余篇,还有清高宗圣训300 卷。乾隆尤喜爱作诗。他的御制诗集,登极前有乐善堂全集 ,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 ,凡 750 首。在位期间的御制诗集共有 5 集,434 卷,有人统计,其初集 4166 首,二集 8484 首,三集11519 首,四集 9902 首,五集 7792 首,共计 41863 首。乾隆的诗总计 42613 首。而全唐诗所收有唐一代 2200 多位诗人的作品,才 48000 多首。乾隆帝是个业余诗人,以一人之力,其诗作数量竟与留传下来的全唐诗相仿佛,其数量之多,创作之勤,令人惊叹。不过多数诗作质量平平,但他仍不失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成就的
22、才子皇帝。-另外,乾隆皇帝注重编修传统文化典籍,比较突出的有:-主持纂修四库全书 。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典籍丛书(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 )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开始编纂,历时 9 年成书。共收书 3503 种,79337 卷,36304 册,近 230 万页,约 8 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 ,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整理无圈点老档 。 无圈点老档 (又称满文老档、 老满文原档 、 旧满洲档 )是以无圈点老满文为主书写的,现存最为原始、系统、详尽、珍贵的清太祖、太宗时期编年体史料长编。 无圈点老档原本 40 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