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展翅腾飞正当时山西省襄汾县文化旅游业嬗变之路张宇飞 7 月 23 日,从正在召开的“2012 山西省临汾市(广州)经济合作暨招商推介会”传来喜讯,襄汾县与广东中惠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丁村景区、汾城古镇、龙澍峪景区三个旅游开发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达 20 亿元。消息传来,全县人民欢欣鼓舞,群情振奋。这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影响深远,翻开了襄汾县文化旅游业市场化运作的新篇章。襄汾文化旅游业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曲折前进。回首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襄汾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山西乃至全国的文化文物资源大县。陶寺遗址、丁村遗址、丁村民宅、汾城古镇、普净寺五处国保,处处珍贵。双龙湖湿地公园景色怡
2、人,亭台楼阁,湖光水色,置身其间,仿佛诗中漫步,宛如画中畅游。龙澍峪景区风光秀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古老传说美丽动人,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是极佳的休闲旅游胜地。- 2 -万亩丁村白莲满目荷花千万倾,红碧相杂敷清流。风吹莲动,荷香四溢。天塔狮舞、尉村跑鼓车、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精彩绝伦;赵雄花腔鼓、太平面塑、北许锣鼓等八项省级非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襄汾是中国民歌之乡,梦梦、走绛州、画扇面等 12 首襄汾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襄汾还是中国戏曲之乡、锣鼓之乡,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长期以来,襄汾
3、文化旅游资源未得到关注,开发利用不尽如人意。临汾市人大原主任、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合心曾经感慨:“襄汾的历 史文化资源之多,在全省、全国都是寥寥无几的,开发利用却不理想。比如说,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襄汾,但襄汾人没有珍惜自己的宝贝,被别人抢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县委书记王国平一语道破:“襄汾县的文化旅游业之所以发展滞后,表面上看是受体制不顺、投入不足、宣传不够、人才缺乏等瓶颈制约,其实根源在于主观认识不到位,对文化旅游业的特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周期长、投资大,不如发展焦铁企业见效快。”- 3 -长期以来,襄汾以发展焦化、钢铁、铸造等资源型产业为重点,这种以获取“资源
4、红利” 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不自 觉地把襄汾经济引入了“资源 优势陷阱” 。在焦、铁、 铸等黑色资源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旅游业这一绿色产业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丁村民俗博物馆游人寥寥,陶寺遗址仅见于学术报告,汾城古镇孤单地矗立于风雨中,龙澍峪景区处于无序开发的窘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襄汾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默默待字闺中,犹如明珠蒙尘,黯然失色。把握今天,转型跨越勇亮剑历史总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国际金融危机后,襄汾面临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日益衰退、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的发展困境,三次产业如何协调发展,成为襄汾县域经济亟需解决的方向性难题。县委书记王国平对此有着全新的视角和深
5、层次的认识:“襄汾经济结构要突破资源优势陷阱,必须走转型跨越发展之路。文化旅游业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边际效应明显,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必将成为县域经济转型的方向,也必将引领襄汾经济实现腾飞。”掷地有声的见解赋予文化旅游业全新的理念,一位从事旅游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讲,县委书记如此重视文化旅游工作,这在襄汾历史上绝无仅有。- 4 -思考远未停止。面对襄汾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如何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源作为主打品牌,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又一个重大课题。县委书记王国平亲自组织国内和省、市专家学者以及本县文化人反复研究论证,数十次召开专题研讨会
6、。经过不懈努力,襄汾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日渐清晰。“襄汾文化旅游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必须亮剑帝尧文化这张独一无二的特色牌,因为帝尧文化在全国来讲是唯一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在全省也不是一张孤立的牌,符合山西发展根祖旅游的总体部署,所以,襄汾旅游的主题宣传语定位在 中国源头、文明根祖。” 王国平书记 娓娓道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山西考古队队长何弩这样描述帝尧文化的载体陶寺遗址:“这里升起了中国早期文明的第一轮朝阳。”“陶寺 遗址中出土的许多文物都是世界之最或中国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古观象台,中国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农事历法、最早的国家龙徽、最早的八音鼓
7、乐等,这些无疑是襄汾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丁村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陶富海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帝尧 文化蕴含了龙文化、和谐文化、仁爱文化、礼让文化、民主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根源,是最具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核心文化,对于全球华人寻根问祖、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和开发利用价值,襄汾县打帝尧文化这张牌实至名归。”中国作协会员、临汾市作协主席乔忠延期冀尧文化造福后人。思路越来越清晰,信心越来越坚定。2011 召开的襄汾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襄汾县首次把文化建设与农业、工业、城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提出
8、了由文化文物资源大县向帝尧文化之都转型的战略目标。把文化旅游业作为襄汾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进行推进,已经成为襄汾上上下下的共同意志和生动实践。2012 年全县文化强县建设大会上,襄汾县文化旅游业发展“1347”的总 体思路新 鲜出炉。“1”是一个 总定位,就是由文化文物资源大县向帝尧文化之都转型;“3” 是三句 话总思路,就是“文物是基础、 发展靠旅游、升华在节庆”;“ 4”四句 话是总路径,就是“ 挖掘内涵、打造载体、着力宣传、产业兴县”;“ 7”是一个大节庆和六个小节庆,一个大节庆是首届中国陶寺帝尧文化旅游节,六个小节庆分别是荷花文化旅游节、丁村传统婚俗文化节、尉村跑鼓车节、赵氏孤儿忠
9、义文化戏曲节、龙澍峪祈福节、陶寺舞龙舞狮文化节。从襄汾县“1347” 文化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不难看出,襄汾文化旅游业旨在走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道路,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优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广阔市场,从而发展壮大。县委书记王国平语重心长地讲:“通过招商引资发展襄汾文化旅游业,我们只出让经营权,产权依旧是襄汾的、国家的,企业去投资、去管理、去经营,受益后向政府交承包费,政府不但不投资,还要赚钱。只有这种运营模式,才是我县文化旅游业真正的转型方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6 -光说不练,必将为人耻笑;修修补补,根本无济于事;小打小闹,只会日渐式微。襄汾的文化旅游业要做就做大手笔,要干
10、就干大项目,要勇于“亮 剑” ,要用追赶世界的豪情,展示帝尧文化之都的风采。 当梦想变成担当,当思路化为行动,当万众汇成合力,2012 山西省临汾市(广州)经济合作暨招商推介会签约总投资 20 亿元的旅游项目就不足为奇了。展望未来,巧借东风促腾飞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恰似东风吹来,为襄汾文化旅游业的腾飞再添动力。襄汾正以大刀阔斧的魄力、高瞻远瞩的视野、超凡脱俗的智慧,开拓进取,融合创新,让文化精彩,让旅游生动。展望襄汾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一幅幅壮美的图画如在眼前: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丁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丁村民居核心景区,被打造为集
11、遗址保护、人类文明体验、都市休闲娱乐、晋南民俗风情展示为一体的国家 5A 级文化旅游景区。汾城古镇也将建成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这里的一砖一木都透着历史积淀的沧桑感,散发着历史文化的魅力,石碑、匾额、古街、古柏、社稷庙、学前塔、龙门书院古香古色,游历五街八区,仿佛穿越时空,古风古韵扑面而来。龙澍峪景区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与秀美景色相得益彰,移步可见花团锦簇,侧耳时有鸟鸣婉转,人们在娥皇女英泉、九色泉休- 7 -闲避暑,在三皇庙、华佗庙、东岳庙、真武庙、灵官庙祭祀朝拜,许愿祈福。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十里长湖,前湖平而阔、中湖奇而雄、后湖秀而幽。荡舟湖中,游人不禁惊叹碧湖浮岛之奇、五梁耸峙之雄、
12、龙湖悠长之幽、中轴一线之绝,置身其中,流连忘返。陶寺帝尧文化旅游节的厚重、荷花文化旅游节的幽香、丁村传统婚俗文化节的浪漫、尉村跑鼓车节的狂放、龙澍峪祈福节的虔诚、陶寺舞龙舞狮文化节的震撼、赵氏孤儿忠义文化戏曲节的吟唱一年四季不间断的节庆,将引领襄汾文化旅游业突出重围,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充分发挥创意的力量,襄汾文化旅游业前景无限,探险游、养生游、商务游、会展游、自驾游、科技游等主题游都将是有益的尝试。放眼未来,襄汾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产生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和新的服务,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生产力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商业、金融、交通、物流、信息等领域的全面繁荣。 好风凭借力,腾飞正当时。独特而厚重的资源禀赋是襄汾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客观条件,科学论证、认真策划、精心推介、招商引资是襄汾文化旅游业韬光养晦的起飞准备,承借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襄汾文化旅游业正在展翅腾飞,在古老的丁陶大地上演绎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