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75171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第一课时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1、学习目标1、 了解神话特点,认识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情况。2、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意义,了解课文内容。3、 能复述女娲补天 ,并展开想象,改写成简短记叙文。2、学习重点难点1、 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2、 认识神话特点。带有想象的复述课文。3、课前预习导学1这三篇文言文都是( ) ,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这种文体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 2三个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 ) (

2、 )和( ) 。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 3中华的神话故事源远流长,除了这三则外,还有( )等神话故事。4、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火爁( ) 颛民( ) 鸷鸟( ) 攫( ) 鳌足( ) 发鸠( ) 柘木( ) 白喙( ) 自詨( ) 堙( ) 5、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2)苍天补,四极正,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四、学习研讨1女娲为什么补天?(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女娲补天的过程中,做了哪四件事?(用自己的话回答) 3. 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反映了远古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4.你还知道哪些古代神话?

3、请讲给大家听。五、归纳总结 你的总结:女娲补天限时检测女娲造人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充满了勃勃生气,草木遍于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兽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到处涌动着活力。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但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如果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可以解除孤独和寂寞了吗?于是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

4、吵闹闹,十分神气。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纷乱的人群,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兴奋激动,捏出一个又一个的泥娃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疲劳不堪。但是,世界实在是太大了,无论女娲怎样拼命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找到一个省事的办法。她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

5、哪里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女娲( ) 翱翔( ) 掺着( ) 繁衍( )12这篇神话赞扬了什么?13对各段段意概括有误的一组是( )A第一自然段写女娲感到孤独。B第二自然段写女娲决定造人。C、第三自然段写女娲造人且为他们取名。D第四自然段写女娲很疲劳,终于停了下来。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第二课时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一、学习目标1、 了解神话特点,认识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情况。2、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意义,了解课文内容。3、 能复述夸父逐日 ,并展开想象,改写成简短记叙文。二、学习重点难点1、 掌握文言

6、词语的意义。2、 认识神话特点。带有想象的复述课文。三、课前预习导学1、补充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字词吧1)夸父与日逐走(走: ) 2)北饮大泽(大泽: )2、翻译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2)夸父最终死去的原因是四、学习研讨1、 夸父身上表现了哪些精神品质?2、女娲与夸父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3、 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五、归纳总结 你的总结:夸父逐日限时检测1找出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中体现神话想

7、象力的语句,并说明理由。2在课文所给情节内容基础上,扩写夸父逐日这则神话。(要求: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500 字左右)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第三课时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一、学习目标4、 了解神话特点,认识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情况。5、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意义,了解课文内容。6、 能复述精卫填海 ,并展开想象,改写成简短记叙文。二、学习重点难点4、 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5、 认识神话特点。带有想象的复述课文。三、课前预习导学1、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2、解释词语1)往古之时(往: ) 2)鸷鸟攫老弱(攫: )3)积芦灰以止淫

8、水(淫: ) 4)北饮大泽(北: )5)道渴而死(道: ) 6)文首(文: )7)以堙于东海(以: )(堙: ) 8)与日逐走(逐 )9)河渭不足(河渭 ) (10)北饮大泽(大泽 ) (11)弃其杖( 弃 )(12)是炎帝之少女(是: 少 )3、翻译句子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四、学习研讨1、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2、 精卫填海表现了精卫的什么精神?3、从精卫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五、归纳总结 你的总结:精卫填海限时检测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

9、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去闯出了天大的祸事。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

10、难,痛心极了,她设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14、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四字) ( )15、从文中看人类是谁创造的 。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 创造的。16、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17、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18、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19、释词:不料:平息:欣欣向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