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回忆中的“故乡” (二)现实的“故乡” (三)理想中的“故乡” (四)“故乡”与“祖国”的同构 (五)悠长的忧,悠长的美 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 它的“美” ,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得出来: 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
2、 “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们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 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 ,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
3、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 、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
4、像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更是“我”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想像力的。它没有被“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缚,而是在与少年闰土的情感交流中舒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给自己展开了一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 那么,少年“我”的这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是怎样展开的呢?是因为两颗童贞的心灵的自然融合。少年“我”是纯真的、自然的,少年闰土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用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用两颗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少年闰土不把少年“我”视为一个比自己高贵的“少爷” ,少年“我”也不把少年闰土机为一个比自己低贱的“穷孩
5、子” 。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观念。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我们重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感到,他们之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他们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说,也不是为了伤害对方而说,而是说的双方都感兴趣的话。两个人的心灵就在这无拘无束的对话中融合在一起了。也在这融合中各自都变得丰富了。少年闰土来到城里, “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少年“我”通过与少年闰土的谈话,也像看到了过去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总之,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
6、但是,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这种心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沉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 2O 余年的故乡”时,这个回忆中的“故乡”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 。故乡是鲁迅写于 1921 年 1 月的一篇短篇小说,当时的时代背景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现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入手,浅析其中的特色。一、故事情节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的情节
7、安排。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写“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萧索景象及悲凉心情。这一派破败荒凉的景象实际上是封建军阀混战年代日趋破产的农村的缩影。触景生情,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里边有的是对现实的忧虑和失望。 “悲凉”二字为全文定下了基调。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早”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 ,写“我”在故乡逗留期间的见闻,着重通过描述故乡人事的变化,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这一部分是小说情节的主体。归家后母亲的谈话引起“我”对儿时好友闰土的回忆。这一幅用明丽的色调绘制出来的“神异的图画”更加反衬出现实生活的昏暗。杨二嫂的出场是一个精彩的插曲。杨二嫂
8、身上的巨大变化展示了农村破产的深广程度。作者还以鄙薄的心情描写了作为破落的小市民的代表杨二嫂身上尖刻、自私、懒惰的种种恶习,与下面闰土的朴实、善良、勤劳形成鲜明对比。闰土的出场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在这里,作者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统治。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尾) ,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想,抒发了“我”要求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二、人物形象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一定的主题意义。 故乡通过“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成功塑造了“我” 、闰土、杨二嫂三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农民痛苦(也包括“我”一个民主知识分子痛苦)的社会根源,尤其揭示了“我“与闰土、
9、与杨二嫂间的互不理解隔膜。前面我们考察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对情节高潮试作理解,这里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认识也将如情节高潮理解一样有赖于作品本文。因为情节高潮与小说主人公密不可分,与主题一样密不可分。鉴于小说主题关涉到人物形象三方,故主人公只好就情节冲突和内容比重上确认。如果将主人公视为闰土,则”我“、杨二嫂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倘说小说主要通过闰土的精神麻木来揭示”隔膜“主题,则小说中对杨二嫂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的传神描写看,杨二嫂显得更为麻木,另一种形式上的麻木。如果说闰土让人不可理解,则杨二嫂尤不让人理解。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人物,更是作品主题表现不可或缺的人物。换言之,离开杨二嫂,小说中的
10、“别人”则无法理解(至于“别人”指的是“反动统治者”之说,此正是流行主题的滥觞) ,所谓“隔膜”主题也就说不通了。而就整个小说情节以”我“为线索贯穿全文且以”我“的心理活动直接揭示主题看,则”我“的形象又不容低估。不妨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小说以表现闰土为主,以“我” 、杨二嫂不同类型人物形象塑造旨在揭示出三个人物间的关系,共同挑起小说主题的高标。这既肯定了闰土的主人公地位,又不损害“我” 、杨二嫂在小说中的位置,就文本意义而言,从某些方面说,较一般中短篇小说主人公鸡群鹤立式形象塑造看,也许更能有效地表现主题。文无定法,文学讲义中有关“情高节潮”和“主人公”理论思维定势毕竟是为阅读与鉴赏提供方
11、便起见,而“理论是灰色的” ,特定的思想内容必须有特定的表现手法相适应。 故乡不单给读者一个崭新的思想,一个考察问题的新的角度,而且给我们以全新的“真的”艺术鉴赏审美感受,这也许正是大家艺术风范、魅力之一。三、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整体勾勒,特点鲜明,情景交融,明见氛围。 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段景物描写是渐近故乡时“我”在船上所见,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2.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鲁迅在小
12、说中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较为隐约的描写,通过闺土与母亲的对话,三言两语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八四 O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及其势力范围的划分,给人民造成种种苦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皖、直、奉等各系军阀连年混战,酿成横征暴敛,农业凋敝,农民破产。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虽推翻了皇帝的专制政权,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兵(军阀混战) 、匪 (盗贼横行) 、官(官僚统治)、绅( 地主盘剥) 相互勾结,层层盘剥劳动人民,尤其是中国的农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导致了社会各色劳动人民的异化3.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在作品中还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再看故乡开头那“没有一些活气”的萧索荒村的描写,与“我”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这“眼前的故乡”和“回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说主题。孔乙己活动的舞台,注定了下文中他不被人同情,而被冷漠社会吞噬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