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74588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我所讲的案例的来源: 税务筹划学主编 盖地 中国人民大学版本 P134P137,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生产决策中的筹划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能否生存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决策的成功与否,这是成败的关键。在进行决策时要考虑很多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生产规模、技术人员的设备、产品质量的高低、资金充沛程度、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灵敏度、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等;而外在因素包括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市场信息传递的顺畅性、资金借贷成本、国家的税收政策等。企业在作出决策时要认真考虑,加以量化,再作出决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生产决策中的税务筹

2、划)某汽车钢圈厂生产轿车钢圈,出售给某汽车制造厂配套使用。经预测,销路好时,从后年开始后10年中,每年可销售8万支钢圈,估计概率是0.4;销路差时,则每年只能销售4万支钢圈,概率是0.6。该汽车制造厂希望钢圈厂供给配套用钢圈。 洽谈价格为: (1).如果保证供应,则汽车制造厂在10年内不再配置其他厂的钢圈,每支钢圈价格150元。 (2).如果钢圈厂每年只能供应4万支 钢圈,则售价降低3%。 (3).如果每年固定供应8万支钢圈,则价格5%,超过4万支,不足8万支,也按此价格收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生产决策中的税务筹划) 钢圈厂根据上述洽谈,分析本厂的情况: (1)如果要达到年

3、产4万支,需要成型车间改建,投资50万元。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若明年年初改建,年底可完工。 (2)如果要达到年产量8万支钢圈,需扩建成型车间,投资800万元,除了自有50万元,其余资金由贷款解决,年利率6%,若明年年初开工,年底也可完工。 (3)钢圈厂现有生产轿车钢圈的固定资产1000万元,年折旧率20%,每年分摊管理费为10万元。车间改建后每支钢圈的变动成本为75元,扩建后可下降8%。 (4)经市场预测,年后的10年,其他汽车制造厂也需要这种钢圈,预计每年需求量大的话可达3.2万支,概率是0.6;需求量少的话也要1.2万支,概率是0.4。每支售价150元。另外,须缴纳流转税(不是增值税)5%

4、和企业所得税25%。,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生产决策中的税务筹划)该厂财务部门根据掌握的资料,对市场销售、购买者的要求以及本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3个可行性方案供厂长选择。 方案一:用自有资金投资50万元改建车间,生产4万只,全部卖给汽车制造厂。 方案二:贷款750万元,自有资金50万元,总投资800万元扩建车间,生产8万支钢圈,全部卖给该汽车制造厂。 方案三:扩建成型车间,达到8万支钢圈的生产能力,一部分产品供应汽车制造厂,一部分钢圈给其他厂。现在进行测算,从中选择净利润和投资回收期最合理者,决定最后的方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对方案一的分析 (用自有资金

5、投资50万元改建车间,生产4万支钢圈,全部卖给汽车制造厂。) 产品单价=150*(13%)=145.5(元) 年销售额=145.5*4=582(万元) 年固定费用=(年固定资产+新增投资)*折旧率+应摊管理费=(1000+50)*20%+10=220(万元) 年变动成本总额=75*4=300(万元) 年总费用=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总额=220+300=520(万元) 年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流转税=582520582*5%=32.9(万元) 年应纳所得税额=年销售利润年应纳所得税额=32.98.225=24.675(万元)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税后利润=50 /24.675=2.03(年)

6、,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对方案二的分析 (贷款750万元,自有资金50万元,总投资800万元扩建车间,生产8万支钢圈,全部卖给)产品单价=150*(15%)=142.5(元) 年销售额=142.5*8=1140(万元) 年固定费用=(年固定资产+新增投资)*折旧率+应摊管理费+利息=(1000+800)*20%+10+(80050)*6%=415(万元) 年变动成本总额=75*(18%)*8=552(万元) 年总费用=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总额=415+552=967(万元) 年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流转税=1140_967_1140*5%=116(万元) 年应纳所得税额=年销售利润*所得

7、税税率=116*25%=29(万元) 年税后利润=年销售利润年应纳所得税额=11629=87(万元)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税后利润=800/87=9.20(年),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对方案三的分析 (扩建成型车间,达到8万支钢圈的生产能力,一部分产品供应汽车制造厂,一部分钢圈给其他厂。) 每年供应汽车制造厂钢圈数量=4*0.6+8*0.4=5.6(万支) 销售额=150*(15%)*5.6=798(万元) 每年供应给其他厂的数量=3.2*0.6+1.2*0.4=2.4(万支) 销售额=150*2.4=360(万元) 年总销售量=5.6+2.4=8(万支) 年总销售额=798+360=1

8、158(万元) 年固定费用=(年固定资产+新增投资)*折旧率+应摊管理费+利息=(1000+800)*20%+10+(80050)*6%=415(万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对方案三的分析 年变动成本总额=75*(1_8%)*8=552(万元) 年总费用=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总额=415+552=967(万元) 年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流转税=11589671158*5%=133.1(万元) 年应纳所得税额=年销售利润*所得税税率=133.1*25%=33.275(万元) 年税后利润=年销售利润年应纳所得税额=133.1_33.275=99.825(万元)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税后利

9、润=800/99.825=8.01(年),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得出的结论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方案2的税后利润是方案1的3.53倍,投资回收期方案1的4.53倍。而方案3的相对于方案1的这两个值分别为4.05倍和3.95倍,因此,应选择税后利润相对较大、回收期相对较短的方案3.,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处于持续经营期的企业若想扩大生产规模,必须考虑: (1)投产后产品的销路如何; (2)投产后产品的生产成本如何; (3)投产后税收是否有所增加,税收对利润的影响如何。 考虑这些的这些的原因是:因为对于一些企业而言,盲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不一定有利。,企业

10、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举例说明一个街道办企业,第一年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95000元,按现行税法规定,符合年应税所得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其他企业,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295000*20%=59000(元),税后留利29500059000=236000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举例说明第二年准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年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到305000元,比上年增加10000元,不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使用税率调整为25

11、%,则应纳企业所得税76250元(305000*25%),税后留利为228750(30500076250)元,比第一年税后利润降低了7250元(236000228750)。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而减少企业税后利润,因而作出不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决策对企业更为有利。,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理论推导企业在哪种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可以增加税后利润?假设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前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为x万元,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后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为Y万元,且YX。,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理论推导(1)当XX,所以Y*(1

12、20%) X*(120%).企业扩产是有利可图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理论推导 (2)当X30万元时,扩产前后税后利润分别为X*(120%),*(125%),则有如下几种可能: (2.1)当*(120%)*(125%),此时,Y=1.067X。表示扩产后年税前利润增长率为6.7%,扩产前后税后利润相等。由于扩产前后税后利润都一样,企业扩产不扩产都没有多大影响。,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理论推导 (2.2)当*(120%)*(125%),此时,Y1.067X。表示扩产后年税前利润增长率小于6.7%时,扩产后税后利润小于扩产前税后利润,企业扩产不利。,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理论推导 (2.3)当*(120%)1.067。表示扩产后年税前利润增长率大于6.7%时,扩产后税后利润大于扩产前税后利润,企业扩产有利。,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是否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税务筹划 理论推导 综上所述,并不是企业所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决策都是可行的,而应区分不同的情况,恰如其分地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谢谢大家的耐心听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