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PA会计第五章——城建税.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6744152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PA会计第五章——城建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PA会计第五章——城建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PA会计第五章——城建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PA会计第五章——城建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PA会计第五章——城建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本章主要内容 1.纳税义务人 2.税率 3.计税依据 4.应纳税额的计算 5.税收优惠 6.征收管理,第一节 城建税基本原理(urban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tax),特 点,税款专款专用,一种附加税,根据城镇规模设计不同的比例税率,征收范围较广,对从事工商经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 征收的一种税。,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负有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不缴纳城建税。,【例】凡是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纳税人,须同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三节 税率(重要),

2、1.由受托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代扣 代缴、代收代缴的城建税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执行,税率,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7%,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镇1%,2.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在经营地缴纳“三税”的,其城建税的缴纳按经营地适用税率执行,第四节 计税依据,1.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2.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税法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但纳税人在被查补“三税”和被处以罚款时,应同时对其偷漏的城建税进行补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3.城建税以“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并同时征收,如果要免

3、征或者 减征“三税”,也就要同时免征或者减征城建税,4.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建税,5.自2005年1月1日起,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 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 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例】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的是( )。 A.纳税人滞纳增值税而加收的滞纳金 B.纳税人享受减免后实际缴纳的营业税 C.纳税人偷逃增值税被处的罚款 D.纳税人偷逃消费税被查补的税款,第五节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某城市一卷烟厂委托某县城一卷烟

4、厂加工一批雪茄烟,委托方提供原材料40000元,支付加工费5000元(不含增值税),雪茄烟消费税税率为25,这批雪茄烟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受托方代收缴消费税时,应代收代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多少?,第六节 税收优惠,1.城建税按减免后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计征,即随“三税”的 减免而减免,2.对于因减免税而需进行“三税”退库的,城建税也可同时退库,3.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建税,4.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对三峡工程建设基金,自2004年1月 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免征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对“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 有规定外,对随“三

5、税”附征的城建军税和教育费附加,一律不 予退(返)还,【例】位于市区的某自营业出口生产企业,2007年6月增值税应纳税额为-280万元,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为400万元;企业将其自行研发的动力节约技术转让给一家科技开发公司,获得转让收入80万元。下列各项中,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有( )。 A.该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4万元 B.应退该企业增值税税额为280万元 C.该企业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为8.52万元 D.该企业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8.4万元,第七节 征收管理,一、纳税环节,城建税的纳税环节,实际就是纳税人缴纳“三税”的环节,城建税的纳税地点,即纳税人缴纳“三税”的地点,1.代扣代缴、代收

6、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建税的纳税地点在代扣代收地,二、纳税地点,2.跨省开采的油田,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一个省内的,在油井所在地缴纳,3.对管道局输油部分的收入,由取得收入的各管道局于所在地缴纳,4.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应随同“三税”在经营地缴纳,三、纳税期限,分别与“三税”的纳税期限一致,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一、教育费附加概述,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税额为计算依据征收的一种附加费,以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计征依据,分别与“三税”同时缴纳,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及计征依据,应纳教育费附加=实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征收比率,三、教育费附加计征比率3%,四、教育费附加的计算,五、教育费附加的减免规定,1.对海关进口的产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教育费附加,2.对由于减免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而发生退税的,可同时退还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但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征的教育费附加,某县城生产化妆品的纳税人本月交纳增值税10万元,消费税30万元,补缴上月应纳消费税2万元,当月取得出口退还增值税5万元,获批准出口免抵增值税4万元,缴纳进口关税8万元、进口增值税20万元、进口消费税10万元。计算本月应缴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