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管癌的放射治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张 幸 平,第一节 食管癌的发病情况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 发病特点:(1)地区分布广泛,但各地区之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很大,在河南、福建、广东、四川、江苏等地形成了许多高发区。 河南省林县食管癌的年死亡率:135145/10万(2)男性多于女性,男 : 女 = 5 : 15059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食管癌的病因复杂,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内因: 遗传因素(肿瘤易感性)外因:食物中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过高、病毒(HPV病毒)及真菌感染、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饮酒、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管粘膜损伤等
2、。,第二节 病理及解剖学特点一、 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型:(1)髓质型:临床上最常见,约占食管癌的56%70%。梗阻症状明显,食管钡餐片表现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累及范围较长,手术切除率较低,放疗中度敏感,预后较差。(2)蕈伞型:约占食管癌的10%17%。梗阻症状较轻,肿瘤如蕈伞样向食管腔内突起,食管钡餐片表现为局限性的充盈缺损。累及范围较局限,手术切除率高,对放疗敏感,治疗效果较好。,(3)溃疡型:临床梗阻症状较轻,形成较深的癌性溃疡,食管钡餐片见不规则的龛影形成。易发生穿孔,放疗时一定小心。(4)狭窄型:临床梗阻症状明显,食管钡餐片见局部向心性狭窄,上端食管明显扩张。放疗不敏感。(5)腔内型:
3、梗阻症状不明显,局部肿块突入食管腔内,食管钡餐片表现与蕈伞型相似。手术切除率高,放疗敏感,治疗效果较好。,食管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鳞癌(占90%,比头颈部肿瘤更容易在早期即出现全身播散的倾向)、腺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未分化癌等。,二、食管的解剖及肿瘤的蔓延和转移(1) 食管的解剖: 食管长度:男性2530Cm ,女性2328Cm 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按照UICC分段标准分为: 颈段食管:长约46 Cm 胸段食管:上段、中段、下段和胃食管交界处 食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2)食管癌的蔓延和转移 直接浸润:黏膜 黏膜下层、肌层(跳跃式播散) 邻近的组织及器官 转移:食
4、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5%75%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定义: 颈段食管癌为颈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胸段食管癌为纵隔淋巴结和胃周淋巴结晚期癌可血行转移至 肝、肺、骨、 肾、肾上腺等实质性脏器。,第三节 食管癌的诊断依据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及体征、X线检查、胸部CT/MRI影象资料、食管内镜超声(EUS)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作出食管癌的诊断。早期患者症状轻微并且无特异性,容易被忽略,故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低。中晚期患者出现进行性地吞咽梗阻或吞咽困难、呕吐、呕血、黑大便、声嘶、胸背部疼痛、颈部/锁骨上肿物等典型症状。晚期患者多有消瘦、恶病质,有远处转移者出现相应的症状。,体检时注意患者一般状况的评分(K
5、PS评分)、有无体重减轻、各系统常规理学检查。常规作食管X线钡餐检查、电子纤维胃镜检查、胸部CT/MRI检查、食管内镜超声检查(EUS) 。防癌普查中可作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可达90%)。,第四节 食管癌的临床分期 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标准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o 未发现原发肿瘤 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肌层 T3 肿瘤侵犯食管外膜 T4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 N: 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Mo
6、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 0期 Tis No Mo I期 T1 No Mo IIa期 T2 No MoT3 No Mo IIb期 T1 N1 MoT2 N1 Mo III期 T3 N1 MoT4 任何N Mo IV期 任何T 任何N M1 ( IVa期、 IVb 期),第五节 食管癌的治疗一、 治疗原则:食管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范围、肿瘤部位及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来决定。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中晚期患者强调综合治疗。,(1)0期、I期、 II期癌:尽量争取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或根治性放射治疗。(2)III期癌:
7、行术前放疗、化疗及根治性手术治疗。若术中发现较多淋巴结转移及/或肿瘤明显外侵及/或肿瘤残留者,需行术后放疗、化疗。(3)IV期癌:行姑息性化疗、放疗、减症手术及中医中药综合治疗。,二、手术治疗:适应症 食管癌诊断明确; 病变较局限,无远处转移; 一般情况中等,能耐受手术(能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占1/4)。 禁忌症 有肿瘤远处转移; 有明显肿瘤外侵、穿孔征象; 有心、肺、肝、肾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的表现; 明显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术:适合于0II期及III期中的T3N1Mo患者,以根治为目的(包括原发灶的整块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姑息性切除术:肿瘤明显外侵,根治性切除有困难者,
8、姑息切除术后再作放疗减症手术:包括胃造瘘术、胃食管转流手术、食管腔内置管术等。,三、放射治疗 (1)放疗前的准备及放疗中的注意事项:放疗前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的预后、治疗目的以及治疗中的副反应、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改善患者一般情况,纠正贫血、抗感染、治疗合并疾病。放疗中定期复查血常规,每2周作一次食管吞钡透视;照射2/3根治量时复查食管钡餐片,了解肿瘤消退情况。注意饮食指导,加强支持治疗。及时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溃疡型食管癌应从小剂量照射开始,逐渐加至常规分割剂量,以免发生穿孔。 若出现穿孔前征象:胸背疼痛加重、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WBC升高等,应
9、立即中断放疗,禁食、插鼻飼管/食管支架置入/胃造瘘,并积极给予抗感染、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2) 根治性放射治疗,目的:期望通过根治量的放射治疗,局部肿瘤能得到有效控制,获得较好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放射治疗后不能因为放射所致的并发症而影响生活质量。 要求:放疗部位精确、肿瘤剂量分布均匀、正常组织受量少、照射技术重复性好。,根治性放射治疗: 适应症患者一般情况中等,可进半流饮食;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胸背疼痛、声带麻痹及远处脏器转移;无明显穿孔及瘘管形成。 禁忌症患者一般情况太差,伴恶病质;有远处转移;已有食管穿孔或穿孔前的先兆征象。,放射治疗方法:a) 体外照射:为
10、食管癌的主要放射治疗方式。医师确定照射的靶区、照射野周围的危及器官,提出治疗的要求;物理师利用TPS(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出最佳的放疗方案;医师、物理师利用模拟定位机或CT模拟机对治疗计划进行核对、确认;技师利用治疗机进行治疗。, 常规放射治疗:以高能射线外照射为宜。选用6MV15MV的X线或钴-60的r射线外照射。医师、技师在模拟机下定位和设野:食管吞钡透视,以肿瘤的中心为照射野的中心,常采用多野交叉等中心照射技术。一般采用三野交叉等中心照射(即:一个前正中野,二个后斜野);或前后对穿野斜野照射,以保证脊髓的受量不超过其耐受量。,照射野的宽度和长度: 照射野的宽度多为57Cm; 照射野的长度多
11、为肿瘤上下端各外放35Cm; 当肿瘤直径5Cm,和/或肿瘤不对称性浸润和/或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时,常采用前后野对穿照射DT:3638Gy后,再改为斜野避开脊髓加量照射至根治剂量。,根治剂量:DT:60Gy66Gy/3033次/67周 (常规分割法:CF),但总的5-y-SR仅为10%18%,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未控或复发。 如何提高食管癌的局部疗效,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通过改变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割因子(TDF),来提高治疗增益比(TR),从而提高食管癌的局控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AHF)方案:先常规分割外照射DT:30Gy/15次 (3周);然后改为:2
12、次/天,1.5Gy/次,二次间隔时间6小时,加量照射至60Gy64Gy。LCAHF 的急性反应较CF重,但疗效优于CF,其5-y-SR可达:30%33%。, 精确放射治疗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放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一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放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一致;靶区内各点的剂量强度可以进行调节(逆向计划设计与治疗方案优化,使靶区内得到更为确定的放疗剂量而周围正常组 织的受量减少), 精确放射治疗法:,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将放射治疗机和成像设备结合在一起,在治疗时采集有关的图像信息,确定治疗靶区和重要器官的位置和运动,检测和校正放疗时肿瘤和正
13、常组织运动所引起的误差,使“精确放疗”得以完美实现。IGRT的优势在于提高肿瘤控制率的同时,又可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这对于受呼吸、心跳等影响较大的胸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精确放射治疗剂量:,根治剂量:95%PTV DT:6070Gy/3035次 推荐中晚期食管癌进行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时的放疗剂量:95%PTV DT:60Gy/30次 术后放疗剂量:95%PTV DT:5060Gy/2530次,b) 腔内放射治疗:多采用铱-192源的高剂量率后装 腔内放疗,Dm:68Gy/次,12次/周共用34次。适用于与外照射配合的辅助治疗 (腔内放疗一般在外放射之后进行);或晚期患者
14、的姑息性治疗。,(3) 放射与手术综合治疗 术前放疗:目的是提高肿瘤切除率,疗效优于单纯手术者,可提高5-y-SR。方法:外照射肿瘤原发灶及纵隔淋巴引流区, DT:40Gy/4周,休息24周后手术。 术后放疗:目的是减少肿瘤局部或区域淋巴结复发率,适用于有肿瘤残留和有淋巴结转移者。方法:外照射纵隔和/或锁骨上淋巴引流区, DT:5060Gy/56周。,术中放疗:手术中针对肿瘤床一次性大剂量电子束照射。方法:816MeV电子束照射,DT:1520Gy放疗后休息34周后再行外照射,DT:40Gy/4周,(4)放疗与化疗的综合治疗化疗为食管癌的辅助性治疗手段。适用于晚期广泛转移病人的姑息性治疗;放疗
15、前的新辅助治疗;手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性治疗。目前强调放化同步治疗,有提高生存率的作用,但毒副反应亦有增加。常用化疗方案:DDP 5-Fu NDP 5-Fu DDP NVB 5-Fu TP方案,(5) 放疗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处理放疗中可发生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需及时、合理治疗。密切观察有无食管穿孔的表现,及时处理。食管癌放疗的严重并发症有: 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肺炎。,第六节 食管癌放疗的疗效 食管癌放疗后的5-y-SR: 早期癌为50%60%,而中晚期癌仅为10%18%。影响食管癌疗效的主要因素是病期的早晚 (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远处转移)、患者的一般状况。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食管癌疗效的关键。 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发展方向。,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