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打包5套) 新人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打包5套新人教版.zip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打包5套新人教版.zip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9.doc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7.doc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5.doc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3.doc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1.doc
  • 全部
    •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9.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7.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5.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3.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3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与技能 了解驳论文有关知识,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进行论证的方法。品味辛辣犀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学习重点理清课文批驳思路,体会驳论文的行文特点。学习难点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 年 8 月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934 年 9 月 25 日,鲁迅先生在他 53 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有力地驳斥了这种悲观论调。2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文体知识: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它往往把各种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慨叹(kǎi) 省悟(xǐng) 诓骗(kuāng) 抹杀(mǒ) 拐弯抹角(mò) 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理解词语。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感伤。 指一种寂寞、悲观的思想情绪。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环节二自主学习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三、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2):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第二部分(3-5):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第三部分(6-8):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第四部分(9):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3环节三合作探究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树靶子(1-2)(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对方论据: (一)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二)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三)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批靶子(3-5)(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2)鲁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观点的?先承认对方论据是事实,然后顺着对方论据分析,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也非自信力,所以他们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3)这是怎样的批驳方式?有什么好处?驳论证。对方的论据根本推不出敌方的论点,也就是说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出了问题,对方靶子已经摇摇欲坠。3.立观点(6-8)(1)鲁迅从正面提出了怎样观点?其依据是什么(正面立论,间接批驳)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有“中国的脊梁”。第 7 段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举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地积极抗战。(3)“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出几例吗?4环节三合作探究“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升,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白居易。“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4.作结论(9)(1)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地底下”比喻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这句话告诫广大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二、品味语言,体会感情。(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总”含着“一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表现出国民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洋洋自得的样子,也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3)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被摧残”“被抹杀”“消灭”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嚣张。“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同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4)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只”含有“惟一”的意思,刻画了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5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表现了国民党政府沉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刻画出悲观论者的嘴脸。(5)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诬蔑”斥责对方,肯定了中国存在有自信力的人。三、探究写法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环节三合作探究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文章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和所谓的“社会名流”的本质,富有嘲讽意味。“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嘴脸: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以息,最后竟至求于泥塑木雕。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示出悲观论者精神上的节节败退,可谓入木三分。6文章主旨作者针对当时有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环节四点拨归纳教学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信“地”信“物”树靶子 信国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味求神拜佛直接批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批靶子 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间接批驳论据:从古至今都有充满自信的“中国脊梁”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9)环节五拓展延伸阅读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感受鲁迅杂文的论证艺术和语言艺术。教学反思(1-2)(3-5)7本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1.通过对驳论文有关知识的介绍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2.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学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写法上,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一步步驳倒对方,并在驳斥谬论的同时提出和论述自己的正面观点。3.在朗读中让学生品味文章辛辣、尖锐的语言,特别是体会文章在驳斥对方时嘲讽的语言和阐述正面观点时中肯、坚定的语言特色。(6-8)118.怀疑与学问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把握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怀疑”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发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2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虚妄(wàng) 步骤(zhòu) 懒惰(duò) 启迪(dí) 停滞(zhì) 折扣(zhé)2. 理解词语。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环节二自主学习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层层深入论证。 第一层(3-5):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二层(6):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3环节三合作探究一、深层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这种写法,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2.本文分论点是什么?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为了证明论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1)事实论据: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③听说“腐草为萤”④戴震善问的例子(2)道理论据: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存在可疑之处却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还不能算是学过了;治学就一定要善于提出疑问。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二、探究写法1.举例论证: 第 4 自然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 6 自然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4环节三合作探究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 5 自然段又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第 6 自然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正反对比论证第 6 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三、语言赏析1.本文语言准确、精练。请划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2.全班交流。(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话中共有四个“常常”,多次重复使用,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前后顺序不能对换。环节四点拨归纳文章主旨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5教学板书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消极方面: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分论点 积极方面: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环节五拓展延伸“怀疑”是要有一定根据、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怀疑”。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请以《也谈怀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教学反思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由学生自主积极动笔读书,圈点批注完成对课文内容和思路的初步自学,探究本文的论点;在教学中创设作者、学生、教师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质疑和交流中明确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明确怀疑对学问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树立怀疑的学习精神。119.谈创造性思维知识与技能 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设问的作用,学习在作文中运用设问的技巧。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造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学习重点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难点培养创造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学法指导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3+4=?(生答)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从这个小练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面对生活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 。环节二自一、助学资讯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2主学习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汲取(jí) 渊博(yuān)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2.理解词语。推敲: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锲而不舍: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镂刻。舍,停止。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环节二自主学习三、整体感知1.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梳理文章结构。提出问题(1-3):设立问题,分析答案,引出观点。分析问题(4-12):举例子、讲道理,论证观点。解决问题(13):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3环节三合作探究一、深层探究(一)提出论点:1.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作者以一个问题开头,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观点。2.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生动有趣,吸引读者读下去;为后面做了很好的铺垫,显得自然顺畅。 3.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二)论证观点:1.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渊博的知识。②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1)举例论证 A.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B.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道理论证:第 5 段和第 10 段。3.请模仿文中举例论证的方法为作者再补充几个论据。 牛顿: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摆的定律 4黄道婆:纺织 瓦特:蒸气机的发明。 (三)得出结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1)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5环节三合作探究二、语言赏析找出文中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1)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 又怎么样呢?这是……”(2)第 4 段:“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3)第 9 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后两例还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三、探究写法说说本文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1)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逻辑严密。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文章主旨文章由一个选择题入手,告诉人们探求事物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一种方法。并通过阐述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的特点,号召人们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探求新思路,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环节四点拨归纳教学板书谈创造性思维提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不放弃探求使自己学识渊博分析问题: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 灵活运用新知识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积累知识总结全文 探求新思路发展小灵感6环节五拓展延伸作者认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还要锲而不舍地发展灵感。做到这些,每个人都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你对这段话中的哪一个观点最感兴趣?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吗?示例:我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个观点比较认同。生活中,有许多普通人甚至是残疾人,他们就有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如南京盲童学校的学生肖毅,刻苦练习写诗,终于出版了诗集《我听见花开的声音》。张海迪、史铁生都是截瘫病人,他们长期坐在轮椅上,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创造力,都成为了著名作家。他们正是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而成功的。教学反思这篇文章不长,内容也不是很深,学生可以读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参与的状态。注意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东西,把握新的教学资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120.创造宣言知识与技能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确作者就“创造”提出的观点,找出文章的论证线索。如何围绕观点选择材料。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鼓舞学生做富有创造之人。学习重点学习运用事例及道理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2环节一新课导入生活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也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并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鉴于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创造性的工作业绩,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中伤(zhòng) 遁词(dùn) 懦夫(nuò) 豢养(huàn) 灌溉(gài)2. 理解词语。鲁钝:愚笨,不敏锐。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环节二自主学习三、整体感知1.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5~11):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第三部分(12~15):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第四部分(16):发出创造宣言,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2. 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3之森林。 ” 环节三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借口是①环境太平凡 ②生活太单调; 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即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3.文章提出了作者自己怎样的观点?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1.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排比 A.“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B.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C.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4环节三合作探究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D.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E.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F.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G.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2)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3.语言特点: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环节四点拨归纳文章主旨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5教学板书创造宣言陶行知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先驳后立:“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进一步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创造宣言:用“汗”“血”“热情”去创造环节五拓展延伸读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你对“创造”这一话题有了怎样的感悟,请你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创造”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本课教学重点,即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特色。采用了以自学为主的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快速弄清文章层次,教师稍为点拨,就厘清了文章的论证方式,最后共同研讨学习了本文的精妙语言,教学效果比较理想。1写作 论证要合理知识与技能 了解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例文、现场写作、修改点评,掌握合理论证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到说话、写文章思路清晰,令人信服。学法指导讨论法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如果说论点是构想,论据是材料,那么论证就是建构的过程。议论文写作中,论证的合理性非常重要。有了观点和材料,还要把论点和论据合乎逻辑地联结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构成一篇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议论文。2环节二写作指导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常见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自相矛盾、倒因为果、模棱两可、不当类比等,在论证时都要尽量避免。2、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同时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3、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例如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4、要求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常见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两种:1.层进式(又称纵贯式)。这是议论文全文结构中最常见的,也被称作“三段式结构”。它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将文章分为“引论(导论或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立论文是提出观点,驳论文是亮出“靶子”;第二部分中展开论证,或进行反驳;最后是作结。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具体的论证部分,逐步递进,层层深入。2.并列式。写作时,根据需要,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论述方便,说理清楚透彻,把文章的论点进行分解,这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一种是论证过程中,几个论据之间是并列的。环节三佳作欣赏曹操与刘备刍议自古以来,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曹操不及刘备。他们都认为:刘备仁且义,而曹操奸而残。我却不赞同,理由如下:古人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古人是把“仁” “义”作为道德准则推崇的。刘备却有几点称不上仁义。其一,刘备借荆州而不还,并且欺骗老实的鲁肃;其二,刘备贪色,为了孙夫人久居东吴,不思回荆州;其三刘备不义,以借兵讨伐为名夺取徐州;其四,刘备不仁,夺宗亲的荆益之地;其五,刘备发兵攻吴,既不明智,也不义,结果大败而归。只凭这五条,足以说明刘备是不仁不义之徒。曹操,称其奸且残是冤莫大焉。其一,在乱世之中,不具有三分奸,能称七分雄吗?其二,曹操有智,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三,曹操礼贤纳士,真爱关羽之武,接纳刘备而不斩杀;其四,曹操仁义,法令有度,当他的马受惊而践踏麦田时,曹操割发代首;其五,曹操并未夺皇位,立太子长幼有序,这是他的忠和智。单凭这几条,曹操就不能说是奸和残。在东吴杀害关羽后,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劝告,起兵七十五万攻打4东吴。东吴害怕,要归还荆州并且送回孙夫人。但刘备不肯议和硬要进攻,结果不懂兵法,林中扎营,被火烧连营,连自己也病重身亡。刘备这能叫仁义吗?为了关羽一人,为了自己的私情,竟不顾国家,断送了几十万士兵性命,接连损失了几员大将。单说这一点,刘备既不仁又不义。曹操却不同。张绣杀了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当时,曹操在典韦墓前痛哭:“典韦呀,失去你比失去吾儿还要痛心呀!”可见曹操爱将胜爱子,多好的首领!后来张绣被迫投降曹操,曹操不仅没有杀他,还封给他将军之职。可见曹操以国事为重,不计私隙,心胸开阔。哪像刘备,义弟死了就发兵;曹操子、侄、大将全被人杀害了还委任那人为大将。另外,曹操知错能改,在汉中杀杨修,在赤壁杀蔡琩、张允,事后都能主动认错,都以王侯之礼安葬。曹操对贤士丝毫不敢怠慢,意见都能采纳。像庞统假装投奔曹操,献连环之计,曹操丝毫不怀疑就采纳了。而庞统真心投奔刘备,刘备却嫌庞统长得丑,只给县令之职。刘备招贤是以才取贤,还是以貌取人?特别是在华容道,曹操自己生死未卜时还仰天大笑诸葛亮、周瑜。一个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处处想着用兵,莫非此人是神?如果你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不忠义,那么请问,齐桓公如不“尊王攘夷” ,如何做得霸主?如果曹操不奉迎献帝的话,那汉献帝迟早被他人所挟,说不定还会死在乱军之中。所以曹操这做法是对的。那刘备,还不是成天打着皇叔的招牌招摇撞骗?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皇叔呢!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评价曹操:无论怎么说,曹操是位英雄!是的, 《三国演义》只不过是一本历史小说,它不能用来评价历史人物,连曹操之劲敌诸葛亮自己也说:“将才者,古之管、乐,今之曹孟德、周公瑾也。 ”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点评:1.开篇引文,自然而然作者开篇引用一般结论, “自古以来,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曹操不及刘备。他们都认为:刘备仁且义,而曹操奸而残” ,然后笔锋一转,自然而然进入作者自己的论述,很轻巧地解决了“下笔难”的问题,这一点,值得读者们琢磨学习。2.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作者观点鲜明, “刘备未必仁且义,曹操未必奸而残” 。论述这一观点时,列举了大量例证,有理有据,十分精辟,让读者不得不赞同并佩服。4环节四点拨归纳怎样做到论证合理?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材料要能支持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环节五拓展延伸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600 字。要求:1.小组间互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2.每小组推出一篇优秀作文。3.把选出来的作文指名朗读,最后全班评议。教学反思本次写作指导很重要,怎样才能做到“论证合理”?“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对学生一定要讲清楚,在教学中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进一步欣赏范文,分析得失,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最后动笔写作,并相互评改,借鉴学习,自然就提高了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