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篇散手十二论技术教学作者:林 峰散手十二论之论直拳直者,直线也,是两个格斗者之间最短的距离。追求“直” ,就是追求在最短距离以最快速度打击对方。这个“直”的技术理念,从商周时起至今,被我国历代兵技巧家和杰出的民间武艺家们所遵循,并不断加以阐释衍义。明代俞大猷著的剑经就以“中直”为一切棍法的核心;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中的“当头炮势冲人怕,进步虎直撺两拳” ;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占直线出击者就有四行;在目前的中国散打擂台中,尤为注重“直拳”的技法;国外技击也如此,拳击、泰拳、空手道等,都将直拳列为击打训练之首要技法。 为什么说直拳在徒手搏斗中非常重要呢?因为直拳是直线进攻拳法,与对手相距较近,动
2、作幅度小,进攻速度快,力量大,杀伤力强,变化灵活,在拳法中动作简单,实用价值高。在对敌中,巧妙运用好直拳能获得主动权,它既能为别的技法做开路先锋,虚虚实实能扰乱对手思路,模糊其视线,打混其阵脚,为发挥重拳创造有利条件,也可突然攻击对方,达到快速制敌而取胜。所以,直拳是目前搏击界的人士们备受重视的拳法。 一、直拳的基本技术 (一)前手直拳 以左侧实战姿势为例:左肩在腰部拧转的带动下向前顶出,左肘关节由弯曲向前伸直,左拳握紧微向内转,拳面向前,向正前方目标出击,呼气发力,力达拳面。同时右拳护于右侧下颌,目视前方目标。左直拳出击后,迅速回收还原位。如果练右侧出右手直拳,即将实战姿势换为右侧,练习的要
3、领与左前手直拳相同。 出拳时,打击力量要从腰部发出,肩臂的肌肉不可过于紧张,左拳出击前不要有预兆。拧腰、转胯、出拳的动作要协调、快速。左直拳有快速出击的特点,具有很好的突袭效果。左直拳的出击,往往能使对手措手不及,但左直拳的打击力量较小。 (二)后手直拳 以左侧实战姿势为例:右肩随腰髋的左拧而向前顶出,身体重心稍偏向左侧。右拳握紧,微向内转向前出击,呼气发力,力达拳面,左拳护于头部左侧,目视前方。右拳在完成出击动作后,应迅速直线收回,还原成起势。若换成右侧实战姿势时,左拳则成为后手直拳,方法要领是相同的,唯姿势相反而已。 右拳出击时,腰、肩、肘的动作不能脱节,要同时进行。肩部在出拳时要做到放松
4、。充分利用腰部的力量,使打击的力量从腰间发出,直达拳面。右拳作为后手直拳是散打拳法中最常用,攻击效果最强的拳法之一。它具有凶猛快速,攻击力强的特点,在正面进攻时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单纯地屈伸手臂,按动作要领慢速度练习,体会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2、出拳时重心抬高,上体前俯;注意发力时扣膝、切胯、使腰身沿身体纵轴转动。 3、出拳时要收臀,注意改掉翘臀的坏习惯。打拳时用大臂内侧摩擦肋部,以此来改正肘外展的坏习惯。 4、直拳时,臂膀由屈到伸,拳头直线击出去。当肘臂将要伸直时,拳头象钻子一样向内旋转成拳背向上。拳击出时,上体应稍前倾,并配合送肩动作,以加大出拳力量。 5、
5、练习时要尽量防止拳、肘下沉或后撤,出拳要逐渐加快。待能控制此弊时,可配合2前进步打直拳,出拳前身体各个部位都不要动,突然将拳发出。要求动作脆快到位,逐步加大力量。 6、掀肘、翘腕的错误,须做出拳打沙包或手靶练习,注意直腕,平直向前冲击,并可体会不同着力点时的感觉。 二、直拳的强化训练法 直拳的训练有左右之分,左架左拳在前称左直拳,右架右拳在前为右直拳,直拳出击路线轨迹呈直线,以对手脸部为主要击打目标。 凡摆在前面的拳,称为前锋直拳(即前手直拳) ,左右均可,若摆左实战势时,左拳为前锋手;如摆右实战势时,右拳为前锋手(俗称“左撇子” ) 。后手拳多称为重拳,前锋手的使用目的在于刺探对方虚实,搅乱
6、其思路,起到阻挠和迷惑对手、破坏其防御体系的作用,为重拳攻击创造条件。 当然,前锋手同样可以为重拳来击打使用。任何一种拳法的打击力量,主要取决于出拳速度。出拳速度愈快,冲量愈大,其打击力量就愈大。加快拳臂向前伸展的速度,并辅以前进步,前倾上体和送肩等动作,把身体的力量集中到拳面上,这样就可以获得相当的击打力量。 (一)直拳发力练习(前手直拳) 以左侧为例:在身体左侧伸展的前提下,左肩向前顶出,左臂向正前方伸出,同时稍含右胸,右肩保持不动。练习者要有失去重心的感觉,左脚趾抓地,左脚要跟不离地。此练习之目的是为了获得最长的打击距离。左右侧交替反复训练 100 至 200 拳以上,平时要多加以拳臂的
7、快速伸直运动,比如左臂向正前方的目标伸出直臂,收回曲臂,在不用力的情况下,左肘、左拳作直线来回运动。左右侧交替反复训练,不限次数,力疲为止。另以左拳轻触墙壁上,根据直拳发力和用力顺序:蹬(左)腿、转髋、顶肩,左拳随之推顶墙壁;发力要短促有力,左肩向前转动的幅度要小,左右拳交替做 50 至 100 次为宜,每日数次。 (二)直拳击打目标的模拟练习 以左侧为例:练习时可在自己的正前方(略高于下颌)处,设一个标志物(悬空的牛皮子等均可) ,量好打击距离后,反复以前手直拳击打之,每次直拳刚好触及标志物,收拳后应迅速恢复原来身体姿势。动作熟练后,用前锋手作快速连续的打击,左右拳交替而行,方法相同。 或者
8、,以练习者面对立镜,保持实战姿势,原地反复练习左直拳,右手作防护。待动作较为准确熟练后,再加快出拳以及收回的速度。出拳时以拳不发飘,不忽高忽低为准。左拳练毕,换右侧身练习右拳,尽量达到左右平衡的训练,切忌不要偏于一端,以求达到全面发展为好。 (三)上步的空压练习 以左侧为例:实战姿势左侧位站立,配合前滑步练习,右脚蹬地,左脚前滑一小步,同时打出左直拳,右脚立即跟上相同的距离,滑步和出拳要同时起动。练习时,左足尚未踏实,左直拳刚好伸直,右足就应迅速跟上一步,同时收回左拳,仍保持好实战姿势,如此反复练习。然后换右侧练习。 通过这一项的练习,主要是掌握移动中的前手直拳的打击技术,同时也可练习为两手直
9、拳的连续击打。配合不同的步法、身法、进行交叉式、组合性的步法,不停地做移动或攻、或闪之后的直拳击打训练,实战姿势也要随时变化,或左或右。进也打、退也打、高也打、低也打的灵活性训练。 3(四)击打沙袋和吊球练习 1、左右直拳击打沙袋:采用左轻右重,右轻左重的方法击打,配合步法练习,动作连贯,要有节奏,轻重分明,以此提高直拳的技术和击打力度。 比如:先用左手前推一下沙袋的同时,右直拳冲出击打沙袋,在右拳击中沙袋之瞬间冲出左直拳击打沙袋;然后迅速撤离,或滑步、或闪步均可,反复进行。继之配合各种步法围着沙袋进行左右直拳,或前手直拳连续快击,或左右两拳交替连击,每次以 10 至 30分钟为训练度。 2、
10、左右直拳击打吊球:打吊球时,吊球被击,会来回摆荡,暂时不打摆荡球,应待球停稳后一记一记地打。配合滑步打前手直拳,先要判断好与吊球的距离,前锋手打出在手臂将要伸直时,以拳面接触吊球。下一步是让吊球摆荡起来,配合步法连续以前手直拳击打吊球。 例如:面对吊球而立,猛上进前脚(以实战姿势为准)一步接近吊球,在步刚落时出前手直拳击打吊球,打击力量应是惊弹之力,不能用推力把球推开,而是弹出去,力量够大时,球会显暴射性的抖颤;球被弹出刚回射之际,后手直拳打出,击中的目标点要准。 (五)直拳击打靶位的练习 1、固定靶位练习:辅助者扬出的靶位靶距不变动,练习者有充分时间考虑步法与拳法的配合和准确判断出拳距离。练
11、习者应站立向前滑一步,拳臂刚伸直就接触到手靶的位置,当用左直拳击中手靶时,拳向左方扭转一下,拳臂马上按出拳的原路线收回。 出击右直拳(后手直拳)必须与左直拳一二连击配合,以左直拳为先导,当左直拳击出,右直拳就紧跟着左右拳打出。打出右直拳,上身略向左拧转腰部。送右肩,但身体重心切不可越出前足的支撑点。 2、活动靶位练习法:待固定靶位打得熟练之后,方可进入活动手靶练习。辅助者的手靶不断变换靶位和靶距,练习者要随着调整步法、准确判断手靶距离,见到辅助者扬出的靶位打出相应的拳位。活动手靶练习要做到判断准确,出拳有力,拳出击落空时身体重心要保持平衡。 3、实战手靶练习法:练习者与辅助者两人实战似地进行练
12、习。辅助者前进一步,练习者就后退一步;辅助者后退一步,练习者就前进一步。辅助者向左或向右侧移动,练习者就向辅助者同一方向移动。辅助者边移动边扬出靶,练习者就边向着辅助者移动,边出拳边打手靶。练习者进退左右移动要迅速,在移动过程中要善于猜测和不断捉摸辅助者会扬出什么样的靶位,以此提高思维活动的能力。在实战手靶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攻防姿势。辅助者在实战手靶练习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练习者攻防姿势的正确性,当练习者的攻防姿势走样时,辅助者就用另一空着的手去击打他的防御空隙处,以此培养练习者养成良好的攻防姿势。 (六)直拳的硬功练习 直拳的训练,不但要练出好的技术,打出不同方位,不同速度;而且还要训练
13、出具备相当摧毁力的拳部硬功才行。 从前面谈到的打牛皮线、沙袋、吊球、手靶,以及空击等均能训练出一定的力量及功力,但拳面的硬度还不够强,在此就介绍一种既简单而又见效快的方法。 单拳拄地冲拳法:身体侧面卧地,用右拳或左拳支撑地面,双脚相并贴,右脚在下接触地面,左脚放在右脚上;也就是侧卧时以右拳和右脚支撑身体,右臂伸直,两腿也要伸直。用右拳支撑身体时,左臂伸展朝上与右臂正好成一个十字架。意念拳头直插入地球深部,深吸一口气后,再用鼻喷出,右拳向地面用力一次,左拳屈收朝空中冲击一次;开初行冲拳最多只能坚持 50 拳即可换手,也就是左拳拄地,反复交替,每手冲出 100 拳可也。 4三、直拳于实战中的用法
14、要想学会直拳的基本技术并不难 ,难的是在实战中运用和准确地击中目标。怎样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呢?首先是熟练直拳在各个方位的出击速度和准确度,继而应恰当地配合好身法、步法,以及借用其它的拳法、腿法作为引手,采用各种战略战术,奇正变化灵活,方可发挥出直拳的应有效果。 双方对阵,讲究是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先发制人,后发而先至,使对手捉摸不定。例如:用前锋手佯攻对手腹部,当对手防护时,则转而攻击对手脸部;或佯攻对手脸部,后转而攻击对方腹部。 窥测对手头部和身体的移动规律,选择直拳的攻击目标。例如:对手头部习惯向右偏移,直拳就不直接击打他的头部,而向其偏右方向出击,对手向右偏移正好被我拳击中。又如对手习惯
15、向后退让或上体后仰,我则配合前滑步用直拳击打其头部。 如果想后发制人时,用前锋手虚晃,引诱他出拳,从而使他暴露出破绽,并伺机实施攻击。要不断用前锋手去搅乱对方思路,阻挠对手的进攻,使他总处于被动紧张状态中,以下举一些实例: 1、主攻击打头部法:双方对峙时,我方以前滑步右弹踢对方作虚势时,对方必提膝阻挡,我方乘机落步拥身右手直拳击向对方面部,如果对方落步用左拳臂架阻时,我方的后手重拳迅疾发出,左直拳击打对方耳门,随之再跟出右直拳打其额部。 在实战对搏中,要想轻易击中对方的头面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头部为人体之首脑,是人本性就首作保护的部位,一般就是没练过搏击术的人,只要遇到击打,他就会本能
16、地用双手去抱住头部防护,何况是专习搏击术的人呢?所以,要想击打对方头部,就得有适当的引手动作,将敌注意力引开才能奏效,首先用丁腿作虚招时,用滑步或垫步均可,要求的是动作快捷而逼真,一旦让敌防下路时,上路的左右直拳就得象连珠炮似地发出,出拳时步法要紧紧跟上,使敌无法退避方可奏效。 2、下闪避击敌腹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以快猛的滑步进身,用左直拳接右摆拳猛攻我方头面部时,我方切不可硬架,应轻快地后滑右脚一步,下沉潜身躲避。在躲避的同时,要瞅准反击的时机,一旦见对方右摆拳一出,我急忙右腿蹬力,左直拳朝对方腹部冲击。在左拳出击的瞬间,右拳紧追而出,左拳一触敌体,右拳已经跟上,只听得“砰砰”两声脆响,左
17、右直拳就连击在对方腹部上。 下闪避后而发直拳,要抓住相当好的时机,切不可盲目地做下闪预兆动作,严防对方掌握了你的心计时,下盘出腿攻击,这时要发直拳反击就麻烦了。所以,在实搏中,身体要保持相当的灵活,两腿的伸屈富有弹性,下闪敌拳时如时机没掌握准时,我方可迅速弹身后退或侧闪,但无时无刻不准备出拳反击。 3、侧闪击敌肋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用左直拳配合滑步进身击向我方面部时,我方迅速右脚向右侧方跨步,右偏身避过其拳锋,紧随左旋体,右直拳朝对方左肋部击打。接着左脚前移步右旋体冲出左直拳再度打在对方左肋。 在对搏比较激烈的情况下,侧闪的方位特别应选择正确,以防止上了敌方的诱惑之当。假如在此例中,对方出的
18、是左直拳,我方选择朝其右侧方闪时,必定遭到对方右拳或右腿的击打,因为这种出击方式是每一个搏击手相当突出的特性,前手一攻出,后手及腿就会相应地发出。所以,我方选择方位于对方左侧时,其发出右拳右腿就会形成空击的势态,一旦对方想变招换势,我已连续反击出左右两记重直拳。但得记住,身法灵活、步法紧跟5出拳的姿势。 4、拍压臂击敌头面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滑步进身用右直拳击打向我面部而来,我速上抬左臂架住其右拳;对方趁机前上左脚一步于我裆前,同时出左勾拳击打我腹肋而来,我见势迅速后垫步避其锋芒,体略左旋之际,右手向下拍压其左小臂,并朝其右侧推力,随机前移左步,左直拳朝敌面部冲出。不论击中与否,右拳跟随而出
19、,两记直拳打中敌面而使对方难以招架。在防守对方使用直勾拳的组合进攻时,应特别注意到对方上来时的眼神动机,一般情况下,出拳就是一个组合,仅仅防住了第一拳的攻击,不注意其连续出击的拳腿,这种防守是会失败的。这一例里,敌方右直拳一出,紧接就会迅速地靠拢来,这种阵势很显然,敌方不是施用摔法,就是短拳击打(勾拳) 。拳谚说“长进短退” ,防勾拳只有退到防击打的有效距离,并推阻其左手封挡其右手的同时,出拳反击,方能一举奏效。5、挂挡击敌胸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垫步猛进身的同时,用右摆拳朝我方头部横扫而来,我速右脚后滑半步,下沉身左臂抬护于头顶,躲过对方的右摆拳。如果敌发摆拳之际见我矮身随势冲出左低直拳击打
20、我上胸及面部,我方立即左臂向左侧划摆立起身来,右拳臂向前下、向右划弧挂挡敌左小臂内侧。在一挂开之际,前拥身右手抖旋成直拳朝对方胸心部击打,紧随跟出左手直拳,再度打向敌上胸咽喉及下颏。 在对方用低直拳(也称栽捶)击打时,往往都有引手作辅助,将我方注意引开后的乘隙击打法,敌之摆拳一出,我方必然是下沉身躲避。所以,我方必须要注意防中防、防时寓攻的基本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一出右摆拳,第二次绝对是左拳或腿击我中下盘,这时我方的中盘就是头面部了,在左手抬臂之际,右手就有出拳的动机了,见敌动作比我要快些,在我反击之前已出拳,这时我右手就成了防守势,而且,这时防守是带攻击性的防守,连防带攻,一发起反击就是
21、接二连三的出拳了。 6、挂腿击敌头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猛地前跨上左脚一步接近我方的同时,右脚成低鞭踢击向我左小腿部而来;我方见其势猛,右脚后退步带动左腿内收躲避的同时,下沉身左拳向下、向左侧挂击敌右脚踝内侧,紧随左脚前跨步拥身冲出右直拳击向对方咽喉及下颌部;两脚前移的同时,右偏身跟出左直拳击打敌右脸侧。 下挂鞭腿这一技法要择势而用,得看对手的实力强弱。假如对手鞭腿功夫特好,其腿的力度、硬度都相当优秀的话,这下挂之法最好别用,一旦盲目使用时,不但防不了敌腿的攻击,还会使自己的下挂手受伤。所以,我方在对付这种情况时,只采取一退即上的方法来打击对方,因为对方鞭腿一出,必然要收落地后才能发起第二次攻
22、击,我方就是找准这个机会,对方“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瞬间,上步就是连环两记直拳,其反击速度比之下挂后的反击效果还要好些。 7、格踹腿击敌头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左垫步拥身作虚晃之际,猛将右腿收膝入怀左侧身,我方见其起势本能地后仰上体,而对方只是借势之法,近我体即发出右踹腿击我胸部而来;我方见其势猛,疾退左步御其锋芒之际,左偏移身,右拳臂向左格推敌右脚踝部,一格化之际,紧随左脚上前一步左直拳朝敌面射出,右直拳紧跟而上打在敌面部之上。大凡要出踹腿之前,都要借助于垫步或插步,继而提膝一连串的动作才能完成踹腿的攻击;只要我方能洞察敌攻击之先机,就能闪电般策划出防守反击的技术动作来。特别注意的是,我方
23、退步躲避的距离不能太远,要掌握到刚好避过其锋芒,反击时又能一步到位。掌握不好这一点,对方的踹腿第一次失效,他所采取的不是后退就会再度追击性发腿,这样一来我方想反击就比较困难了。要杀敌,在防守时要阻截于敌第二次动作的萌芽之前。 在实战中,打出的直拳不论击中与否,另一手都要做好防护姿势以防对手反击。打出拳的时候,上体降低,稍前倾,肩前送,应注意重心勿越出支撑面,判断好与目标的距离,6以手臂刚伸直即接触目标为好。出拳的最好时机是当对方迎面而来时,若击中对手,打击力量会倍增。收回打出的直拳,不是拉回,而是利用肱二头肌被迫拉长后的弹性收缩回来,收回来的路线要按原来打出的路线进行。打出左拳时,右拳要做好出
24、击的准备,以应付连续性的击打,如果前手直拳未达到预定目的,拳收回时,后手拳要作好防守的准备,不让对方有可乘之机。要经常进行双人模拟实战训练,就能应变灵活。在实战功用法的论述时,往往都是自相矛盾的,习者应多加怀疑性反问去参考,再加以琢磨训练。任何一种击敌方法,都会被敌采用来作为攻击你的方法的。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环球搏击武术网 http:/,原文地址:http:/ 走下拳台后,于街头巷尾抗暴时,被歹徒逼至死角,而你已无法发挥直拳摆拳,甚而是没有你使用快摔的空间时,勾拳,就是王牌武器。前世界重量级拳王乔 弗雷泽的勾拳威力曾让拳王阿里心悸,一般的拳手无法承受抵挡得住。所以,我们训练搏击术的人,至少要练
25、好三种步法、三种拳法、三种腿法,这都是最基本而又最常用、最能练出绝技的几种攻击技术。 一、勾拳的基本技术 勾拳的基本技术一般分作四种。平勾拳、上勾拳、侧勾拳和斜上勾拳。这四种勾拳的击打、发力方法、步法和重心都基本相同,只是击打方向和目标部位不同而已。 (一)平勾拳 平勾拳是横向性的勾击,击打目标以对方的头部侧面、太阳穴及颌关节,中盘以肝脏、胰脏和腹等处。左实战姿势站立,上体微右旋腰,右肩向右拉的瞬间,右脚蹬跟,转髋送力的同时,左旋体拧身右拳向前横勾出,肘部始终保持略大于 90 度的角,左拳护于颌下,然后,向右拧身,左拳向前横勾出,右手收护颌下。 平勾拳发力以上身为纵轴。拳头平直打出去时,上峰伴
26、随拳头击打方向转动 10 度左右,以上身转动和身体重力增加拳头击打份量,如连着左平勾拳,则上身随着拳头向右转动 15度左右。左右平勾拳一般都是连击的,或与侧上勾拳组合击打。不论打左平勾拳或右平勾拳,或是其它勾拳的组合击打,上身向左右转动时,头部要保持不动。双目监视对手的举动,身体重心和脚步要保持稳定,这样拳头打出去才有份量。平勾时肘尖向下,不要抬肘耸肩。与摆拳的区别在于,横平勾拳需要屈肘在近距离拧腰抽击,而摆拳是将手伸出,突然含胸收腹产生力量摆击。 (二)上勾拳 上勾拳击打方向目标是拳由下向上击打对方的胸心部或正面下巴处。发力方法基本同平勾拳,与平勾拳所不同的地方是上勾拳手臂弯曲度成锐角(小于
27、直角) 。按左侧实战姿势开始,前脚支撑腿展髋,脚后跟向外旋转,抬身同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后脚上,后脚支撑腿展髋抬身的同时,后脚跟向外旋辗,拳由下向上击打。开始时,拳心由朝上转向外,当7击中目标前瞬间,拳心猛然旋转成拳心向内。上身转动幅度稍大于平勾拳,继打右手(即后手勾拳)上勾拳。上身向左转动 15 度左右,后脚支撑腿随着身体向左转动到 15 度最后阶段。后脚跟向外旋转,后脚支撑腿同展髋抬起上身,右勾拳向前打出。 (三)侧勾拳 侧勾拳是横向击打的拳法,所击目标是从对方头部侧面击打其腮面下颏部。按左侧实战姿势开始,右手拳背朝上,拳心内扣,肘部要略高于前臂,上身向左侧方转动 15 度左右时,右侧勾拳向
28、前打出。拳至身体垂直线时立即制动,垂肘屈臂收回,紧随前脚跟向外旋转同时展髋,把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脚上,上体右转 15 度左右的同时,左手侧勾拳向前打出。在打出侧勾拳的同时,身体重心要稳定,脚步要站稳,拳才有打击力量。如在打出侧勾拳时,脚步在移动和身体重心浮空,拳头就得不到下肢的支撑反作用力,凡是这样打出的侧勾拳不但打击力量不大,而且身体重心容易失控。 (四)斜上勾拳 斜上勾拳的主要击打目标为敌方的腹肋,为闪身出击性的打法,但又是相当近身贴打的拳法,按左侧实战姿势开始,左脚朝左侧方摆一步的同时,左肘向后下收,至脚步一踏稳,左拳成拳心向上朝正前方勾击出,高与腹平。接着,右肘后下收,重心落于右脚,左拳
29、上收拦臂于胸前的同时,右拳朝前勾出。 (五)注意要领 1、不论是打哪一种勾拳,其肘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曲角度,不可伸臂再屈勾,因为勾拳的力量来源于脚掌蹬地、转髋、转体,以体转推动肘部之力而打出勾拳。 2、反复体会每一种勾拳的基本动作运动路线,以及出拳时如何转动身体之力量的大小,则更可掌握好动作的要领了。 二、勾拳的强化训练法 勾拳一般都是组合性出现的,训练时就要掌握好其本身属性,作为隐敝性拳法,都得依靠其它拳法、身法、步法作引手来完成。不论是哪一种辅助训练,都要有模拟的实战动机,养成一种自然本能的条件反射习惯。 (一)哑铃练习力量 两手握哑铃进行腕部的力量练习,这是增大勾拳击打力量的一种最有效的
30、方法之一。如果条件差者,可各手握持砖头练习是一样的,练习者特别注意对任何器材的辅助练习要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不一定非要去跟专业机构相比,只要能练出一样的效果,器材的雅观与否不需去计较了。 1、身体直立,两脚分开略比肩宽,两手各持一个哑铃,轻重由本人的力量来作决定,两肘紧贴肋部,大臂与小臂成一直角,两臂保持不动,拳心相对;以两腕力量向内勾拳成拳心向内,然后恢复成原状,默记次数,一般两腕同时动作,以 50 至 100 次为宜。 2、按上式站立,两臂略前伸,手心向上,肘臂角保持在 130 度左右,两臂保持不动,腕部放松使拳成下吊状,拳心向前;随后肌肉一紧,两腕同时上勾至拳心向内,反复此动作,以 50
31、 至 100 次为宜。 3、按上式站立。两臂抬平于胸前成环抱状,拳距一尺左右,拳心向内,姿势摆好后,先朝左侧旋转,两臂保持不动。完全凭旋腰之力带动。向左旋时,右脚用劲蹬力,由蹬力、展髋拧腰,推肘臂直达拳面成抖劲,然后又向右转,方法要领与左转同。如此左右各转 30至 100 次。 (二)速度的练法 8勾拳要练到非常快速的出拳,首先就是空练,以单一的前手勾拳或后手勾拳作快速的勾击运动。例如作后手勾拳,可任选择,口发“哈”字音同时短、脆、快地勾出三四次。开始尽量放松不用力量,只求速度,速度一快,力量自然就会出来。 另一法就是利用器材作为辅助的练习,器材比较简单,一根橡皮筋即可。 1、选有一株如碗口粗
32、的树杆场地,于自己肩高处绑一横木,使树杆成一个十字架;然后将橡皮筋拴在横木杆的两端,长短与距离按练习者自己臂长决定,人距十字架约二尺远背对而立,以自己手握一端皮筋屈肘于肩前的长度为宜。此时即可开始练习,专门练习左右平勾拳为主,右脚蹬力展髋左旋身时,右拳牵拉橡皮筋朝左侧勾出。接着回收右手的同时,右旋体勾出左拳。如此左右平勾,动作尽量快发而突然,并且作节奏性的练习,快勾三拳略停一会,或右手勾三拳接着左手勾一拳,或两手次递勾出三拳。至于练习数量,应以自己体力感觉而限。 2、将横木下移于树杆下端,以练习者膝高部位固定,然后一手一根橡皮筋握住,背对树杆,距离以橡皮筋在练习者下伸手于大腿侧能刚好绷直为度,
33、接着就可开始练习,以左右手作上勾拳、斜上勾拳的快速动作,要求动作姿势准确,以体拧旋之势发出勾拳,以及脚掌蹬地的贯透劲来练习勾拳,数量以每天二次,每次都以体力略尽为度,但必须记住,每次勾拳都用暴发性的快速出击,一停一息,节奏性的训练。 (三)打沙袋练习法 用勾拳打沙袋,不但能练出勾拳力度、硬度和速度,而且还是模拟实战练法的最佳选择。 1、面对沙袋约一米距离,突然前滑步进近沙袋,左手作前推拦臂势接触到沙袋时,右手成斜上勾拳打击沙袋,并且用右手作连续性的勾击,以此为与敌缠身时勾敌的腹肋时连续重击打下基础。左右手交替练习,每手以三拳为一组,共作 10 至 20 组,接着退身再作进身动作,将沙袋视作敌人
34、,进行模拟的进身、闪躲防守、反击练习。单一拳勾击练一组,两拳作连续勾击一组,再以两拳交替的斜上勾拳加平勾拳的组合击打为一组,三组练法交替而作,每组以 50 至 100 拳为宜。 2、对峙沙袋时,进身贴近沙袋时用左手抱住沙袋,右手平勾拳击打接侧勾拳击打沙袋;退身后,又进前用右手抱沙袋,左手平勾接侧勾。一进一退的反复进行,视体力而限,多多益善。要求用力顺达,击打位置要准确,击打时要借转体的力量,动作灵活多变,完全接近于实战的模拟中,练习者的情绪要集中投入。 (四)勾拳打靶位的练习 勾拳的击打手靶练习,仍与直拳打靶类似,以固定靶位和活动靶位来实施训练手段,但与直拳不相同的是:直拳为远距离击打。勾拳为
35、近身击打。所以,辅助者持靶相引时要有一定的技术性,两手各持一靶围着自己身体要害部位引,练习者才可用勾拳追击手靶打,一边打,还得一边注意要有防守动作,一切的目的都得为实战服务。 持靶者在持靶相引时,靶位必须一高一低,一俯一立,这样才能使打靶者运用勾拳的不同方向的组合性练习;一般来说,练习者一手用斜上勾拳或上勾拳,另一只手必然要使用平勾拳或侧勾拳击靶,只要有这一点意识,持靶者就要摆亮出不同靶位,练习者也就根据辅助者亮出的靶位出相应的勾拳击打,包括单一性的连续打,组合性的连续打,左右连环打等训练,以此获取更灵活的实战技术。 三、勾拳于实战中的用法 勾拳是近距离击打的拳法,在我国目前的散打运动中多以快
36、摔法掩盖了勾拳威力。我国武术讲究远打、近拿、贴身摔,在一些擂台规则的限制下,近拿和贴身摔成了同类面目9而实施,打法除拳的直摆性远击外,稍近时就摔了。一时之间勾拳、肘、膝等短打技法运用不出来,即使运用出来了,也不怎么灵活,这是时代局势造成的。自从与国外技击连续的交流竞争中,特别是受到泰国拳肘膝所创之后,近来才时有改观。撇开擂台竞技,我们把话引到街头抗暴上来,勾拳击打的重量和威力就不亚于直摆和摔了。至此,这里论到实战用法,多以街头抗暴打法为主,擂台竞技次之的方法来论述了。 1、勾打耳门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左垫步起右低踹腿击向我左膝关节部时,我速提左膝避过;对方见右踹落空,而顺势落步拥身左直拳击打
37、我面部而来,我方不避不闪,前落步左拳臂下压其左臂,并向左外划格的瞬间,右脚掌蹬力,右手平勾拳朝对方左耳门击打。 在与敌对搏之初始,对方首发动作以虚招为多,虽为虚招,但我方也不得不防,因虚可变实;所以,我方一般在防守时所采取的动作,都必须为下步的防守或反击留下机会,如果消极性的防守,会遭敌狂追猛打。敌方的第一次落空,是在情理之中,我方不要盲目采取反击,待其第二次攻击一出,立即连防带反击,平勾拳痛击敌耳门;平勾拳击耳门只要击中,就会立即平息战争,不要你作任何的添补动作了。 2、勾拳击面部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左垫步纵身,右踹腿击向我胸部而来;我方见其势猛,迅速左胯步闪身避过,对方踹腿落空向前落步的
38、同时,我方右脚上进步,以右大腿刚好贴住敌右大腿外侧,随着上步之际,左手捞抱敌背,右手成斜上勾拳击向敌面部,使敌前拥之惯性与我勾拳贯力相互猛撞,致敌晕仆。 我方在避敌攻击凶猛锋芒的闪步时,要看敌方所出拳腿而选择侧闪的方位,切不可盲目乱躲乱闪。此式中是敌出右腿攻击,我方选择的方位即向左侧闪,这样才能暂时避过对方的第二次攻击。假如不这样,一旦向右闪,敌方的右腿是虚招时,即会落步用左勾、摆拳或左鞭腿击我,而且是我方送上去挨打!我左侧闪,即使敌落步,要想用左拳左腿时,必须要转身后才能发挥。这时敌在落步之间,我已发动了反击了,敌尚未转过身来,我斜上勾拳已重重地打在其鼻梁上了。 3、勾拳击下颌法。双方对峙时
39、,当对方前滑步进身用右直拳击打向我面部而来时,我速向左侧闪身避开对方的右拳。同时左手拍推敌右肘部之际,我方右手斜上勾拳从对方大臂下穿过,由下向上击打其下巴。 这种击打敌下巴的方法动作比较复杂,技巧性要求高,而且要胆大心细,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精神,才能击打成功。对手打出左直拳时,我方右脚即象右侧上一小步,向左转体 40 至 50 度,闪躲开直拳,并用右手防住其肘关节,以防其屈肘击打,这时用左斜上勾拳从其大臂下穿过由下向上击打该下颌,方可一举奏效。左右的用法要领是一样的,该提醒一句的是,实际临阵对搏靠在平时刻苦训练中得到的条件本能反应,方能临危不乱,见势化敌。 4、勾拳击打后脑法。双方对
40、峙时,当对方前滑右脚一步的瞬间,左脚朝我裆前跨进一步,左直拳直奔我面部击打而来。我方见势猛,迅速右脚朝右侧跨一步闪身,左脚朝右脚内侧收,直身而立,在避过其左直拳之际,左手推其左肘外侧;在一推之下,右脚前移步,左转体旋身,右手侧勾拳击向对方后脑部,将其打仆。 使用勾拳击打敌后脑的方法,多以贴抱之际,或闪身到敌身侧、后方时,利用平勾拳、侧勾拳才能完成。与敌对贴抱时的勾拳发挥是困兽尤斗之举,一般情况最好不要与敌缠抱,缠抱为不明智之举。最好是“不与力敌”的上乘武学策略,侧取歼敌,以小力换大力。这里讲述的就是“闪其势、懈其力而轻取之”之法。敌前冲之势过猛,突然一下是收不住的。看过西班牙的斗牛吗?这里就是
41、取其引逗之意。只要能将这一闪的动作做到位,勾击敌后10脑就是举手可得了,如敌出右直拳时,我方闪的方位即朝左,方法要领是一样的。 5、勾拳击打胸腹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猛地左垫步进身接近我方的同时,右摆拳打向我方头部;我方迅速退左脚一步,下沉身蹲立避过其拳。在对方拳头刚过我方头顶上空,尚未收回之际,我方右脚蹬力,右上勾拳击向敌小腹,紧随左上勾拳击打敌胸口,以连环而快速的左右勾拳打倒敌方。 防守敌的摆拳应特别注意不能后退,只可下闪,因为后退时在拉长与敌距离时,对方摆拳落空后的出击就是鞭腿或踹腿,这样我方就会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但下闪也要掌握好一定的时机,一旦避过其拳即发动反击,不然敌方是
42、一手摆拳,一手用上勾拳时,我方就会挨上重击了!我方在反击时,一上手就连续勾出四至五拳,一气呵成地打倒对方。 6、勾拳击打两肋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前滑步用右直拳朝我方面部击打而来时,我方不退反进,左脚前上一步的同时,左手前伸格于对方右臂内侧,向前捞抱对方颈部,紧随拥身,左臂环抱内收,使上胸与敌胸紧贴;同时,右手用斜上勾拳猛击对方左肋,用连续性的一阵猛击打折其肋骨。 这种招术的用法必须是胆大心细,技术动作相当娴熟才行,左手前伸一接触敌颈的同时,就要将身体贴拢,不然的话,对方一施摔法,我方就会反受其害了。在一贴近敌身时,不是一味地贴拢就完事,而且要在贴身的惯性作用下,右脚蹬力右斜上勾拳就发出,其动
43、作之间要毫无一丝的间断停顿,勾拳时要连续出击。这种方法在我方被敌抱时也可采用。 7、勾拳击打裆部法。双方对峙时,当对方前滑步用左直拳朝我方面部击打而来时,我速抬左臂上架,假如对方用左小臂用力下压我左小臂,有相持之势的同时,移左步用右臂捞抱我后颈形成锁颈术将我方控制住。性命悠关之际,我方本能地用左手抱扒其后腰,并向左转头使面对其腹肋,以前额为力点紧紧抵住的同时,右手斜上勾拳击打其裆部,致命其疼痛难忍松手,我方得以解脱。 这一招的讲述是属于被困的解脱之法,大凡用了锁颈术,一般都难以解脱的。所以,我方一但遇上这种险情时,首先就是要保住呼吸畅通,不能让敌将咽喉压住,并尽量将身体下沉,一只手要牢牢抓住其
44、腰部,粘住其身体不脱,这样才能使对方不注意防护裆部,而且还会将裆部空露出,这时的勾拳击打就比较容易了。 以上所述的勾拳击打法,只不过是对一些较为典型部位的举例而已。习练者通过这七个部位所需用什么形式的勾拳击打法后,通过反复训练实践,方能得到正确的技法本领。招式是固定死的,而用法是灵活变通的。随时的生死时搏场景,是没有同一种形式重现的,这就要求习者,不要死搬上述的动作去应敌,而是见敌之所出动作招法,灵活应付。这种本能,是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得来的。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环球搏击武术网 http:/,原文地址:http:/ 没练过搏击术的人,都会本能地使用。比如扇别人耳光,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摆拳动作。在
45、解放前,成都地区有位绰号朱贯捶的人,跟师习武时头脑不灵活,几年苦练毫无成11绩,后来到一粜米行做事,专门从事做斗把装米。过去盛粮的斗有大小, 40、50、80 斤不等,来买米的在柜上交了钱,这边就用斗装米。这朱贯捶习惯用右手抓住斗柄,向米堆中一挖即装满,然后提起就倒到买米者的口袋中,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做这一动作,练出了右臂有千斤之力。后来在成都青羊宫打擂,仅凭这一动作,一路过关斩将,直打至银章时,才被后来观看多场的武林高手识破他只此一个横捶,此时才落败下来位居第三名。从此后,武林中人送雅号叫朱贯捶,因为一般武林中人都难承受他的一贯捶。练出这一绝招,并非师父之功,而是在平时生活劳动中
46、养成的习惯。假如说他的这一习惯,能加以科学地训练,配合好其它拳法组合运用的话,你能想象得出他的威力吗? 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就知道摆拳的练习是相当容易掌握,而且也是最容易练出相当威力的一种拳法。但是,人们往往容易将摆拳和平勾拳、侧勾拳混淆;以及受西洋拳击中摆拳打法的影响,其出拳动作姿势受到限制。拳台上为安全起见,击打点是以拳面为主,此部受拳套较厚的海绵保护,击打在对方身上,不会产生多大的渗透杀伤力;而我国传统性的摆拳多以掌跟和拳凸第二指关节为击打点,杀伤力相当大,击中对方头部时,一般都会造成死亡。同时这也就是摆拳与平勾、侧勾拳造成混淆的原因。勾拳的屈肘角度不得大于130 度,而摆拳的屈肘角度至少
47、不能小于 150 度,只要清楚了这两点的区别,就能清晰地判断勾拳和摆拳的打击动作了。 一、摆拳的基本技术 摆拳是从侧面偷袭对手的拳法,打击部位多以对手脸侧、太阳、耳门,或面部、后脑。稍低则可击后腰、两肋、肩背等部。使用时的战术多以声东击西为主,必须要其它拳法、腿法作为引手,再发以突袭。摆拳的动作快,但要求腰部发力很好地配合,以增强出拳的力量。基本技术练法分为前手摆拳和后手摆拳两种。 (一)前手摆拳 以左侧实战姿势为例:左脚向左闪步的同时,左臂稍向前伸,随即借助腰部转动的爆发力向右弧形摆击,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成后点步。然后左拳富有弹性地弧形收回,目视前方。 出拳时,肩关节肌肉要放松,拳由直线
48、转为弧形要迅速圆滑,击中目标的瞬间手臂紧张有力,带有“抽”的意味。如果攻击对方腹部,上体可向右倾或向右跨步,以降低重心,便于打击。至于拳部的击打点,应该先以拳心为着击点,在一触敌体的瞬间,猛地转动拳面,肘关节上翻,以增大攻击效果。 (二)后手摆拳 以左侧实战姿势为例:左脚侧闪步的同时,右脚蹬力前送,转髋左旋腰之际,右拳随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肩、肘、手臂往前送,突然向左前弧形摆击而出,待拳刚摆至定位的瞬间,肘关节上翻,力点转至拳面上,上体略向左俯,然后右拳轻快而富有弹性地以弧形收回至原势,目视前方。 后手摆拳的发出,要充分利用腰髋劲,后脚跟和后肩必须配合出拳作扭转。而身体重量则落于前脚以稳住前半身的重心,并以前脚掌为支撑点以提高后半身的扭劲,且凝聚全力于拳面,发拳于瞬间。随着后拳的突击,借身体的扭力,且使后脚前移数寸,以强化攻击力。 (三)注意要领 1、在练习之初,一定要掌握好出拳的顺序力度,动作正确,由于摆击时弧度过大,其旋转力就强,容易造成身体失去平衡,而且易造成肩、肘关节在强大的拉力下脱臼。所以要注意发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