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据的表示与处理一、 教材分析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一。本章节是在同学们学习完算法及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开设的。教材安排合理,因为只有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才能进一步地对 Visual Basic 程序组成的领会,为下一步把算法转换成 Visual Basic 程序打下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内容包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的语句与函数。学习这些内容就是一步一步的积累 Visual Basic 语言的语法。而本节内容枯燥无味,与学生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上机操作的观念更是大相径庭。所以授课前可以通过一
2、些有趣的 Visual Basic 小程序演示(比如猜数程序),激发学生兴趣。课时安排:2 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着重讲解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教学内容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其中数据的部分类型、常量、变量的概念和数学课中有相通的地方,学生具有相关的数学基础,因此学习起来相对要容易。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 Visual Basic 定义的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的定义方法,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的描述。熟悉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能调试简单的 Visual Basic 程序。2、方法与过程 本节
3、涉及到基础知识较多,所以要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从一个简单的求圆的面积的程序入手,从中分析 Visual Basic 程序一般包括的四部分,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而且结合练习来加强对这些新知识的巩固。通过介绍 Visual Basic 程序的开发环境中的菜单、常用工具和常用窗口等,再通过上机操作运行一个程序,让学生更容易上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这一节是学习 Visual Basic 程序的重要的入门课,授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路,逐个问题解决,不可一蹴而就。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常用的
4、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Visual Basic 程序的开发环境。2、难点把本节的内容加以运用五、 教学方法对于本节内容,尽量避免采用单纯讲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协作式教学法来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表达式,交换函数和常用语句的知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2的同时,掌握常用函数的基本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进行思考。学生在交流、合作和动手过程中掌握知识。六、 教学过程(一) 数据类型1、人类在社会中所扮
5、演的角色,按其工作性质区分有哪些? 2、不同角色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社会劳动。 3、我们要知道在 Visual Basic 中数据是如何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首先要了解数据在Visual Basic 中都有哪些角色。 4、请同学们看阅读教材第 20 页和第 21 页和教师出示的表格,说出数据在 Visual Basic 中有哪些角色以及它们的属性情况。 数据类型 关键字 取值范围 存储空间 整型 Integer -3276832767 2 个字节 长整型 Long -21474836482147483647 4 个字节 单精度型 Single 负数: -3.402823E381.401298E-
6、45 正数:1.401298E-453.402823E38 4 个字节 双精度型 Double 负数: -1.797693134E308-4.940656458-324 正数:4.940656458E-3241.797693134E308 8 个字节 字符串型 String 定长字符串:0 65535 个字符 不定长字符串:0 20 亿个字符 65535 个字符 231-1 个字符 布尔型 Boolean True 或 False 2 个字节 日期型 Date 100/1/19999/12/31 8 个字节 此表对教材中表 2-4 的内容做了补充,强调各种数据类型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 注:数值
7、型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和双精度型都属于数据值型,单精度型和双精度型又合称为浮点型,单精度型与双精度型的记法是科学计数法字符串型(String)用“”括起来的一串字符。布尔型(Boolean):值只有两种:真/假日期型(Data):专门处理日期和时间 范围:100/1/1/9999/12/31例:#2005/09/04# 表示 2005 年 9 月 4 日实践题:1、判断下列数据的类型:21 “A” “235a_1” 235679578 -2.785642E21 #1999/06/17#2、判断以下科学计数法正确与否:2.057568E+2 1.797561897E-300 -1.5E-31(
8、二) 常量与变量1、常量常量是用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名字来代替那些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且数值保持不变的数值或字符串,在大型程序中,常量的优越性更加明显。数值型常量,如“52” 。3字符串常量:用一对“”括起来的字符串,不包括“”本身。如:“hello” , “”, “I say :Goodbye! ”字符串的字符数即字符串的长度。用户声明符号常量:表达形式:Const 符号常量名 As 类型 =表达式其中:类型若省略,常量类型与表达式结果类型一致;常量名后也可加类型符说明其类型。例:Const Pi = 3.14159Const Firstdate = #3/13/2002#Const St
9、rhello= “新侨中学欢迎你”Const XyName=“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 3、变量变量是代表数据的一个名称,在高级语言中变量是对存放数据的内存单元的命名,其值在程序运行期间可随程序运行而不断发生变化。变量有两个属性:变量名、数据类型。变量命名规则:开头:字母或汉字,不能用数字或其他字符; 组成:字母、汉字、数字、下划线,不能含有 小数点、空格 等字符,不能使用 保留字,如: Print,Sub,End 等; 长度:不能超过 255 个字符,(一个汉字占两个字符); 不区分大小写,即大小写等价;为了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变量名最好取有意义的名称; 根据变量的数据类型,每个变量名前加前缀,
10、使得这个变量的数据类型一目了然。变量类型 字符型 整型 长整型 单精度型 双精度型 布尔型 日期型 前缀 str int lng sng dbl bln dtm 定义变量: Dim As 例: Dim N As Integer (三) 运算符及表达式1、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运算符 含义 运算优先级 实例 结果 指数 1 2 3 8 取负 2 3+6 3 * 乘法 5*4 20 / 除 3 5/2 2.5 运算对象为实型、整型 整除 4 5 2 2 如果运算量为实数,则先取整,后相除,结果为整型或长整型 Mod 取余 5 5 mod 2 1 如果运算量不是整数,则先将运算量四舍五入为整数,然
11、后再做求余运算,求余结果的正负号始终与第一个运算理的符号相同。 4+ 加 20+4 24 - 减 6 20-5 15 整除()运算时,若运算量为实数,先取整,后相除,结果为整型或长整型。 求余(Mod)运算时,若运算量不是整数,先将运算量四舍五入为整数,后做求余运算,求余结果的正负号与第一个运算量符号相同。 运算优先级排列为: ,-(取负),*,/,mod,+或-(减号) 有括号的优先运算,可以嵌套使用。 例:(45+32)/(96-89)9.738.9 Mod32、字符串运算符与字符串表达式 “ +”和“&”是两个字符串运算符如:“156”+“78”,结果是 15678。 当一个字符串表达式
12、和一个数值型表达式分别用“ +”或“&”运算时,前者返回一个数值型数据,后者返回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据。 例:123”+45=168 “123” & 45 =12345。3、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运算符有: =、=、=504、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有 Not(取反)、And(与)、Or(或)。 运算结果为布尔值 True 或 False。 优先级为 NotAndOr。例:Not2*5=15 or9/3 =45、日期运算符与日期表达式 日期型运算符为“+”、“-”。例: #2006/04/22#+9 #2006/05/1#-#2006/04/22#6、运算符的执行顺序 算术运算符 字
13、符串连接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实践题:P26 第 1 题、第 2 题(四) 评价及小结课堂评价:教师简单评价学生完成课本的相关实践题。课堂小结:1、数据数型2、常量与变量3、运算符与表达式板书设计2.2 数据的表示与处理5一、数据数型二、常量与变量1、常量2、变量三、运算符与表达式1、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2、字符串运算符与字符串表达式3、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4、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5、日期运算符与日期表达式6、运算符的执行顺序七、 教学反思本节主要是对 Visual Basic 一些基本概念的描述,因此学法以理解、识记为主。本节课以师生对话为主,辅以学生的识记和实践。对于这些基本概念,通过对话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识记和应用。在识记不同的内容时,为了避免枯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识记数据的类型和关键字时,加入一些强化剂让学生当堂识记后,然后用“我来问你来答”的方式刺激学生加强记忆;在理解并识记变量的命名规则时,通过判断变量的真伪来加强识记和应用;定义符号常量和声明变量的格式,是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来加强记忆和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