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中国古建知识.doc

  • 上传人:gsy285395
  • 文档编号:6730432
  • 上传时间:2019-04-21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4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古建知识.doc
    资源描述:

    1、 建筑最外侧靠近屋檐的一排称为檐柱,四角的柱子称为角柱;檐柱以内凡不在屋脊位置的都是金柱,屋脊正下方的一排称中柱,其中在山墙内直通屋脊的叫山柱。传统的木构建筑中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单位称为“间” ;计算建筑面积时用正面的“面阔”来表示长度,侧面的“进深”表示宽度。1、柱 从平面图上看古代木构建筑几乎都具有左右对称的柱网结构。建筑最外侧靠近屋檐的一排称为檐柱,四角的柱子称为角柱;檐柱以内凡不在屋脊位置的都是金柱,屋脊正下方的一排称中柱,其中在山墙内直通屋脊的叫山柱。如果建筑前或前后出廊时檐柱也可称廊柱,那么门窗所在的就是金柱位置。例如老北京的四合院有一种门叫“金柱大门” ,即门板是设在金柱位置。

    2、在保证左右平面对称的情况下有时建筑会减去或移动部分内柱,以获得更开阔的空间,这种手法被称为减柱法或移柱法,常见于宗教建筑。如上图中就减去中柱两根。 2、面阔、进深 传统的木构建筑中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单位称为“间” ;计算建筑面积时用正面的“面阔”来表示长度,侧面的“进深”表示宽度。在正面由于看到的柱子都是双数,四根柱子就是面阔三间,六根就是面阔五间,依此类推。正中的一间为“明间” ,左右侧为“次间” ,再外侧为“梢间” ,最外的称为“尽间” ,遇到九间以上情况则增加次间的间数。计算进深可以用“间” ,也可以用“檩” (建筑短轴方向的墙称为山墙,檩是垂直山墙方向的圆木) ,两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3、步,各步的距离总和即是进深的深度。如上图的房屋带前廊的情况,进深也叫“通进深” ,包括廊进深一间和进深三间,也是“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即五檩) ”。3、梁架 木构架结构经过不断演变,最终形成明清标准化制度化的体系,这也是今天所见绝大多数古建筑、传统民居甚至仿古建筑采用的体系。 木构架的建筑是由柱子承重,屋顶的重量通过檩、梁、枋、瓜柱等传递到柱身。檩通常断面圆形,和柱一样有脊檩金檩、檐檩、之分。梁是断面矩形的平置木料,不同位置的梁名称不同,一般用承托的檩数命名。枋的作用主要是联系柱与柱,和檩的空隙填有称为垫板的木板,形成“檩垫枋”结构;枋的种类也很多,除了脊枋、金枋、檐枋这些纵向枋以外还有抱头枋、穿插枋、随梁枋等横向(建筑物短轴)枋,其中随梁枋还有承重作用。在一些较大的建筑上常有两层檐枋(额枋) ,分别称为大小额枋。支撑在两层梁架之间的短木叫做瓜柱或柁墩(高度超过宽度时叫瓜柱) ,位置不同也分成脊瓜柱、金瓜柱等,为了稳固脊瓜柱常常使用角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古建知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7304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