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溪湿地和后滩湿地的区别.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71370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溪湿地和后滩湿地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溪湿地和后滩湿地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溪湿地和后滩湿地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溪湿地和后滩湿地的区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溪湿地和后滩湿地的区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湿地景观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应用 以杭州和上海为例 湿地系指无论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 米的水域。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过渡地带的特征,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1)地表水多,水是导致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关键,无水不成湿地;(2)水导致了土壤潜育化,有明显的潜育层;(3)受水的影响,生长有湿生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的盐生植物。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 5 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

2、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 100 种。 “西湖西进”工程是杭州市于 2001 年开始规划实施的旨在恢复湿地环境,建设良好水生态,给西湖清“肺” ,为西湖形成自然良性生态循环创造条件的工程。此次,在西进区块内种植了 50 多个品种、9 万余枝水生植物,地被植物 2 万 m ,这样大规模应用水生、湿生植物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在进行水生植物景观设计时,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在某一水面区域栽植专类区,并用木栈道等来分隔成各个观赏区,种植了各种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植物,并在游人视线

3、集中的地方,种植珍贵的植物品种,与其他水生植物既形成了统一,又突出了重点。同时,除按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深度栽植外,专类园的竖向设计也有一定起伏,在配置上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设置水生植物专类园,一方面起到了丰富水面空间景观,另一方面,也使游人在欣赏的同时认识各种水生植物,强化城市湿地公园科普功能。西溪的景色特点以天然质朴为美,专家们将其提炼为四个字:“冷、野、淡、雅” 。冷,就是幽寂、冷静,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淡,就是淡泊、清远,能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雅,就是文雅、高雅,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西溪的地理特色是湿地景观,主要的地貌

4、为低洼的水网平原,有较为显著的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有以鱼塘、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在一期保护工程里面除了朝天暮漾作为生态保护区原封不动保存下来之外,另外还有虾龙滩、费家塘两大生态区块,在首期湿地公园 3.46 平方公里中,以上三大生态区域和生态恢复区面积达 3.25 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 94%,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西溪湿地水域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最具有湿地特色、摄人心魄的部分完整地保护了下来。 公园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

5、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位于黄浦江沿线,紧邻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世博园区,由北京土人景观俞孔坚教授在原来旧船厂的基础上设计建造而成,后滩湿地公园是配合上海世博会而建造,主要是用以保护、恢复和重建生态湿地。 1、道路系统后滩湿地公园是在世博大道和黄浦江之间,所以公园的主要通车是由世博大道来承担,而在园内也有一条单行道的主干道,而围绕着这条主干道布置的就是一些园路系统。 在湿地公园的道路系统设计过程中无处不体现人性化原则,其中一点

6、就是由这张图片所体现出来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这两张图片是公园内的园路系统,同一造型的园路在铺设方式和材料选择上面也不尽相同,并且在第二张图片也体现了渐变和微差的造园手法,也具有很好的流线曲线,和环境搭配也十分的得当。这是园内的主干道,主要是为了通行园内的管理用车和人流量大的时候游客的通信之用。在道路的两旁是植物的配置,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富于变化,合理的采用了乔灌草的配置方式 2、水体处理在整个园区的水体处理,总体来讲无论水池的造型还是驳岸的处理、水体中植物的配置、水体的选址等多方面都十分的富于变化。同时这里建设的水体和环境十分的协调。 这是位于 园区中部的一片水体,是一个规则式的 水池,而在水

7、池中种植着一些水生植物, 例如睡莲、芦苇等,而这些水生植物的 种植也是富有一定的规律和变化的,水 生植物主要有采用了三种种植方式,其 一:种植在规则的水池边缘,这样的种 植方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柔化生硬的水 池边缘,使水体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 相互联系、协调统一。这张图片拍摄至南浦大桥桥下,同样是和上面两张图片上的水景相连,而这个水景的水池采用的则是另一种处理方法。从水池的形状上看,同样是自然流线型的,与前两个水景形成了统一的格局,然而在水池的驳岸和水面中央的处理上面则不尽相同,这里的驳岸是采用生硬的混凝土做成的,同时在水面的中央也只采用了一些塑石,都是比较硬质的处理方式,这样就给人一个很强的视

8、觉冲击,使其与前面两个水体的处理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从总体来讲,就使得这个水景与前面两个水景达到的同一中的变化,变化中的统一的园林水景的造景效果。在前面所提到的都是湿地公园里面的静水,而在公园里面也利用了地形的高差,精心的设计出了一个动水的水景,这是位于公园中部的一个水景,利用地形的高差,营造出了一个溪涧的动水水景。这种水景的处理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静水处理,或者是运用喷泉作为动水的处理方式。也使平静的公园充满了生机活力,同样加上旁边芦苇丛里的鸟叫声,也营造处理自然的韵味,让人感觉到不是游历于人造的公园里面,而是寄情于山水之间。人本处于城市之中,却带给人以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3、铺装与环境在湿地公

9、园内的道路铺装的运用,采用了两个方面的出发点,其一是功能目的,其二是造景目的。主要是通车干道的基本铺装,主干道上的铺装都采用了黑色的沥青作为铺装材料。而在次要的园路上则是采用不同的材料搭配,使其与大环境相协调融合,同样也富于变化。本张照片体现的是不同铺装材料的结合使用,其中主要的材料有:仿木板、砖块、火山灰石、沥青等。质感上从右到左是从大块的仿木铺砖,到砖块、然后的细腻的沥青,逐渐的变化。颜色上也是逐渐的加深,然后一个突然的变化黑白的强烈对比。这些都是造园中常用手法的运用,渐变微差、对比统一、强调。这也块同样是铺装的对比统一,该铺装运用了形状上的对比,两边采用是方形的铺砖,中间则是圆形仿木的铺

10、砖,使得在对比变化中又有了协调统一。从照片的从左到右也可以观察到:嵌草的方形铺砖到有一点草的圆形铺砖,再到没草的方形铺砖的变化,但是它与后方的沙石铺装的过渡衔接处理得有欠妥当,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协调,显得有些生硬。本张图片体现的是地面的铺装和环境的协调关系,这里的地面铺装是白色的,而从图片中也可以看出,这里种植的植物也是开白色的花卉。使得白色的花卉和白色的铺装形成协调统一。右边这张图片所体现的是大尺度的铺装,采用的碎石块铺装的方式,而在周围也用了干透的竹子作为护栏,在地面上也特意种植了一些野花,营造出了自然的雅致。4、小品在湿地公园内还设置了很多的小品,例如雕塑小品、圆椅、园灯等,这些小品的设

11、计都是用以体现湿地公园的设计主题和某一区域的设计主题的。该小品是一个主题雕塑,主要是将传统的乡间稻草人造型转变为繁华的都市中的工业化、程序化的缩影。材料上的现代感与造型上井然有序的结构感更能体现现代对视的生活理念与审美倾向、改装了的“都市草人”,仿佛往昔岁月不再,我们的期待着快速都市化过程中那种梦想的“都市守护人”的童话还能幽默和诙谐继续向一代又一代讲述下去。右边这张图片讲述的变废为宝的主题雕塑作品,雕塑是采用现代材料做成。雕塑的建置位置的放在边坡的顶端,即具有抬升空间的作用,同时也让游客能够注意到它的存在,警示游客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对废物的利用。左边的这张图片是湿地公园的唯一的一个洗手间。但是

12、洗手间的设计则别具匠心,非常的富有特色,在洗手间的外墙上是用木质的材料做成的种植槽,里面种植的是常春藤,运用这种方式对建筑外墙进行装饰,是在其他地方很少见的。并且这种设计方式是为了将建筑伪装起来,使得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也是用以柔化建筑的生硬,硬质的建筑的和软质的植物通过了这种设计方式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减淡柔化了这种硬质与软质的强烈差别。建筑的整体颜色都是灰色的冷色调,并且种植槽的颜色也是灰黑色,而地面的铺装则是白色,这样在材质的颜色上面也形成了统一对比。右边这张图片是公园内的圆椅,在规则笔直的园路旁边的弯曲的圆椅和植物的配置,并且在颜色上也形成了宣明的对比。圆椅的流线型和软质的植物,

13、打破了园路的生硬规则。如果仔细的观察,很容易就能从左边的这张图片里看到统一的元素,建筑的外墙全是由玻璃建造而成的,而在玻璃的内侧的墙柱上,很容易的看到是用装满灰色碎石的不规则的墙柱和地面的灰色地砖的对比统一,碎石的细腻和地砖的对比,而颜色上的统一。右边的主题雕塑取名为父子情,作者以造型简单明快的椭圆形结构的雕塑,用两根类似水的丙烯材料透明柱来表达山水与城市成长的关系,比喻为“父子情” ,体现水和人类纽带相缘的生命力。5、植物配置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让我最为让我感慨的就是这个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了,在这里的植物配置方面,不仅是它的细节设计,而且还在于它的植物种类多样性选择。很多大胆的尝试,大胆的设计是我以前不敢去尝试的,例如在园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植物作为地被,其中最让我看好的是在园内的一些生产性植物的种植:油菜和小麦。而且在水体中的植物也非常的富于变化,种类多样。并且乔灌草,三级的配置关系也十分的合理得当。6、湿地公园中的细节处理在后滩的湿地公园中,让我最为震撼的有一点,其中有一点就是设计者在设计上的细节处理。无论是从铺装还是植物、还是水体、还是建筑、还是道路等方面都十分的注重细节。下面就用几张典型的图片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