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课文文言句式训练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C 善假于物也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 輮以为轮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而耻学于师 B 师不必贤于弟子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吾从而师之 D 不拘于时5、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月出于东山
2、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C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 凌万顷之茫然6、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是岁元和四年也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朗者乎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渺渺兮予怀 B 相与枕藉乎舟中C 望西山,始指异之 D 故为之文以志8、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其势弱于秦 B 赵尝五战于秦C 苟以天下之大 D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9、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 举以予人 D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E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F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1
3、0、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谁得而族灭也 B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C 戍卒叫,函谷举 D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E 秦人不暇自哀1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C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D 请奉盆缶秦王1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几以不纳死 B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C 予羁縻不得还 D 无日而非可死13、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君亲其谓予何 B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C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 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 10214、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予犹记周公之被
4、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B 公之逮所由使也C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15、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C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D 其制稍异于前16、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B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D 亦以明死生之大E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17、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以其无礼于晋 B 且贰于楚C 夫晋,何厌之有 D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18、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子犯请击之 B 是寡人之过也C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 敢以烦执事E 晋军函陵,秦军
5、氾南19、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B 虽董之以严刑C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D 斯固百世之遇也20、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 则思三驱以为度C 终苟免而不怀仁 D 许君焦、瑕2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B 求人可使报秦者C 故燕王欲结于君 D 设九宾于廷2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徒见欺C 君何以知燕王 D 而君幸于赵王23、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 不
6、若也24、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大王来何操 B 沛公安在C 客何为者 D 因击沛公于坐25、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吾属今为之虏矣 B 毋从俱死也C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D 欲与张良与俱去26、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 韩非囚秦 D 此亡秦之续耳27、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泾流之大 B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C 我之谓也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328、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 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C 何以伐为 D 而谋动于戈于邦内29、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夫颛臾
7、,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B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0、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 非我也,岁也 D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3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B 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C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事 D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B 风云因而变色C 滋可痛矣 D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33、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
8、一项( )A 奉晨昏于万里 B 怀帝而不见C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D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34、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胡为而来哉 B 其报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C 是谓天地之义气 D 宾主尽东南之美35、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急于星火 B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E 今臣亡国贱俘36、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文王拘而演周易 B 而刘夙婴疾病C 日过午已昏 D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E 近乎卜祝之间 F 遂去,不复与言37、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B 重为
9、乡党所笑C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D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E 流俗之所轻也38、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屈原既放 B 是以见放C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 子非三闾大夫与E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39、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A 而莫之夭阏者 B 彼且奚适也C 奚以知其然也 D 灌夫受辱于居室E 无益于俗40、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 104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仰观宇宙之大C 俯察品类之盛 D 不能喻之于怀E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4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 B 引以为流觞曲水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 此小大之辩也4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10、(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C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D 悟言一室之内苏教版课文文言句式训练一、劝学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D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短语后置)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乎已参省,介宾短语后置)C 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短语后置)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C )A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C 輮(之)以(之)为轮(省略句)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二、师说3、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B )A
11、 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B 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4、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BC )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省略句)C 吾从(之)而师之(省略句)/ 105D 不拘于时(被动句)三、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5、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D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B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C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
12、置)D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6、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 )A 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句)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朗者乎(于周朗困,介宾短语后置,亦是被动句)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7、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 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B(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句)C 望西山,始指(之)异之(省略句)D 故为之文以志(之) (省略句)四、六国论8、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B )A 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B 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C 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D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
13、(动词 “诛”本身具被动语态;省略句)9、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B )A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 所,表被动)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C 举(之)以(之)予人(省略句)D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E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F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判断句)五、阿房宫赋10、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B )A 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略句)B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略句)C 戍卒叫,函谷举(“举”有被攻占之意,意念被动句)D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E 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11、选出下列不同句
14、式的一项(D )A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B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C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判断句)D 请奉盆缶(于)秦王(省略句)六、指南录后序1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 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进入)/ 106B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为何,宾语前置)C 予羁縻不得还(被扣留)D 无日而非可死(被杀死)13、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 君亲其谓予何(何谓予,宾语前置)B 初至北营, (我)抗辞慷慨, (元军)上下颇惊动(省略句)C(我)但欲求死,不复顾(个人)利害(省略句)D(我)坐桂公塘土围中, (元人)骑数千过其门, (我)几落贼手死(省略
15、句)七、五人墓碑记14、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D )A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被”表被动)B 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动句, “逮”其实是“被逮” )C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表被动)D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15、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A )A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能不易其志者之缙绅,定语后置)B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C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社稷有重,介词结构后置)D 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稍异,介宾后置)16、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D)A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头)卒与尸合(省略句)B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16、魏之私人(“为”表判断)C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判断句)D 亦以(之)明死 生之大(省略句)E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非”表否定判断)八、烛之武退秦师17、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C)A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B 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C 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D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18、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BC)A 子犯请(晋侯)击之(省略句)B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D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E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句)九、谏太宗十思疏19、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A
17、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B 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C(民众)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省略句;判断句)D 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词“ 固”表判断)20、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107B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略句)C(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略句)D(晋惠公)许君焦、瑕(省略句)十、廉颇蔺相如列传2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A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介宾后置)B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者人,定语后置)C 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君结,介宾后置)D 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介宾后置)22、选出
18、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 于,表被动)B 徒见欺(见,表被动)C 君何以知燕王(以何,宾语前置)D 而君幸于赵王(于,表被动)23、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A 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B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C 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缶(省略句)D 廉将军)不若(秦王)也(省略句)十一、鸿门宴24、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D )A 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B 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C 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D 因击沛公于坐(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25、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 吾
19、属今为之虏矣(介词“为 ”,表被动)B(你)毋从(之)俱死也(省略句)C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省略句)D 欲与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句)26、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C)A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C 韩非囚秦(“囚” ,被囚之意)D 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十二、秋水27、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BC)A 泾流之大(大泾流,定语后置)B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莫若已,宾语前置)C 我之谓也(谓我,宾语前置)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 于,表示被动)十三、季氏将伐颛臾28、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C)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颛臾有事,介词宾语后置)
20、B 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词宾语后置)/ 108C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宾语前置)D 而谋动于戈于邦内(于邦内谋动干戈,介词宾语后置)29、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C)A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省略、判断句)B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国君)则修文德以来之。 (省略句)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省略句)十四、寡人之于国也30、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B(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省略句;以孝悌
21、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C 非我也,岁也(判断句)D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判断句)十五、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3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 D)A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于)桂林(省略句;桂林督师,状语后置)B 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 丐序于余(于余丐序,状语后置)C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事(于三十年前尤倍重,状语后置)D 并以(之)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省略句;读兹编之国人,定语后置)3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为 所,表被动)B 风云因(之)而变色(省略句)C(这)滋可痛矣(省略句)D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略句)十六、滕王阁序
22、33、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A 奉晨昏于万里(晨昏奉,时间状语后置)B 怀帝而不见(被动句)C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D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于其遗事感慨,状语后置)十七、秋声赋34、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 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B 其报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乃”表判断)C 是谓天地之义气(判断句)D 宾主尽东南之美(判断句)十八、陈情表35、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C)A 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B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非” 表否定判断)C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D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3、( “非”表否定判断)E 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十九、项脊轩志/ 10936、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B)A 文王拘而演周易 (“拘 ”,被拘之意)B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 本身具有被动语态)C 日过午(室内)已昏(省略句)D 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略句)E(先人职位)近乎卜祝之间(省略句)F(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省略句)二十、报任安书37、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C)A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乃”表判断, “于”表被动)B 重为乡党所笑(“为所 ”,表被动)C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其不辱在安,宾语前置)D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不焚 “,即不被焚毁)
24、E 流俗之所轻也(省去的“为”与“所” ,表被动)二十一、渔父38、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AB)A 屈原既放(“放” ,被流放之意)B 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 “被” )C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D 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E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判断句)二十二、逍遥游39、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DE)A 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B 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C 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D 灌夫受辱于居室(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E 无益于俗(于俗无益,状语后置)二十三、兰亭集序40、选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BC)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B 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C 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D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E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于此居,介宾后置)41、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B)A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B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句)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 为”表判断)D 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42、选出下列不同句式的一项(A )A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B 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句)C 众人匹(于)之,不亦悲乎(省略句)D 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句)/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