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说,哲思短章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人的烦恼多半来自于自私、贪婪,来自于妒忌、攀比,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苛求。托尔斯泰就曾说过:“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古人说“境由心造”。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每天早晨醒来想想一天要做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新的一天,然后在工作、生活中享受这个过程,当你安心地躺下来,今天已然成为昨天,明天还很遥远,享受你的睡眠。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纯主观的内在意识,是一种心灵的满足程度。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快乐,就会找到
2、幸福。我们觉得满足和幸福,我们就快乐。我们的心里灿烂,外面的世界也就处处沐浴着阳光。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人的心态变得积极,就可以得到快乐,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能把繁琐的事变得简单可行。去工作而不要光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我们的贬低;去给予而不要计较能否得到超值的回报;去运动而不管在人们眼里自己的笨拙;去欢唱而无须在意人们的目光。,这样快乐地去生活,去感觉,去释放自己的内在,把整个的人放松,让你心思集中在你做的事上,而不必
3、在意外在的一切,让自我的内在得到彻底地展现。那个时候你似乎不是你自己,你的内在仿佛在另一个四维的空间,在另外的空间欣赏你,观照你,这样,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天堂,生活充满快乐。,修身名句学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赏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赏读:坚持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断前行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为、行,就是实际行动。有了实际行动,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没有实际行
4、动,容易的事情也办不成。,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赏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赏读: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一个好教师,胜过万本书。尊师敬师,拜师求学,是求知的捷径。,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5、。自谓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又称韩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少小孤苦,由兄嫂养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曾入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徐州等府衙的幕府任闲职。贞元十八年(802),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步入仕途。贞元十九年,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连阳县)县令。元和元年(806),新皇帝(唐宪宗)继位,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817),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
6、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唐穆宗继位,召韩愈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主张“所志千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为文宜师古圣贤人”等。,2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即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到了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高门”的子弟,不管品行高低、学问多寡,凭着高贵的门第即可当官。因此,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瞧不起老师。他们当中还普遍存在着如果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不顾当时的流俗,冒着时人的“笑侮”,“作师说,抗颜以为师”,并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以及“能者为师”等进步口
7、号,是有其深远意义的。,唐代“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领导的一次散文革新运动。它针对南北朝以来骈文创作浮艳空洞的流弊,以恢复孔孟儒学为号召,以学习先秦两汉散文为目标,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等诸方面进行变革。“文以载道”是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提倡古朴的文风,反对奢靡的文风,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师古的同时又强调创新,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反因袭,贵独创;强调作家的思想修养,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不平则鸣”。这是一次名为复古、实为革新的文学运动。,3审美视窗师说的结尾之妙好的结尾,古人称之为“豹尾”,令人执卷留恋,回味无穷。师说的结
8、尾正是这样,虽仅38字,却语短意丰,妙趣横生。妙处一:点明本文的写作原因。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气所束缚,现在又来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妙处二:对比中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全文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立论。这里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说明李蟠的不耻相师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致,是符合师道的。从而显示出今之学者耻相师是背离师道的,是错误的。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显然他已是个学者了,却“能行古道”,从师学习,而不像“今之学者”。这些从形式上看都不像对比,实际上是对比,不仅显现出行文的灵活,更重要的是于对比中再次强调了中
9、心论点。,妙处三:照应开头,接脉于前。文章开头讲“古之学者必有师”,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所说的“古道”即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师道”。另外,文中提到的“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同结尾的“古道”含义都是一致的。这是作者有意变换提法,使行文显得变化而不重复。所以这个结尾不仅呼应开头,而且接脉于前。,妙处四:以行动批驳诽谤者。韩愈是有的放矢的。他乐于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由此引起人们纷纷议论和责难。韩愈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仍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问题。这里声明写作由来,说明此文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而作的,这实际上是他借此对那些诽
10、谤者的严正驳斥。妙处五:指出希望,使文章具有辩证性。当时人们耻于从师,已形成一种风气。作者对此深恶痛绝。竭力想扭转这种不良风气。这样做,希望就在像李蟠这样的青年人身上。在青年中尊师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这使作者也使读者从不良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文章避免了绝对化,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表现了作者分析问题时的辩证思想。,妙处六:显示强大的人格力量。韩愈为人正直,不为流俗所拘。文如其人,他的文风便呈现出一种傲岸的意志,显示出强大的人格力量。这个结尾,旗帜鲜明,高唱师道。“余嘉其能行古道”,一个“嘉”字,既是对后生的激励,也是一种自慰与自得。可谓超群开宗,贯注着浩然之气,表现了韩愈敢
11、于抗颜的气魄和人格。妙处七:顺势再倡“古文运动”。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李蟠“好古文”,可见李蟠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拥护者,这也是韩愈赞赏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这个结尾可以说是顺势又倡导了“古文运动”。,答案(1)hu(2)g(3)dn(4)pn(5)bi(6)bi(7)pn(8)fn(9)du(10)d(11)zhun(12)chun,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2)或师焉,或不焉_答案(1)受,通“授”,传授。(2)不,通“否”,不从师。,3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古之学者必有师_(2)吾从而师之_(3)小学而大遗_(4)今之众人,其
12、下圣人也亦远矣_(5)弟子不必不如师_答案(1)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从而:古义,两个词,“从”和连词“而”;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3)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小学学校教育。(4)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5)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4找出下列句中的有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1)吾从而师之_(2)吾师道也_(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_(6)孔子师郯子_答案(1)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2)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3)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求学。(4)下,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13、(5)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6)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5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4)师不必贤于弟子_(5)而耻学于师_(6)不拘于时_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宾语前置句。(4)状语后置句。(5)状语后置句。(6)被动句。,答案动词,传授/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动词,继承名词,老师/动词,从师学习/动词,以为师/名词,军队副词,更加/动词,通“溢”,水漫出来/名词,利益,好处/动词,增加名词,儒家之道/名词,风尚/名词,道路/名词,途径,方法/动词,取道,答案在判断句中,表判断的语
14、气词/语气词,在句中舒缓语气/语气词,在陈述句后,表陈述语气指示代词,那/疑问副词,大概/代词,其中的/疑问副词,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代词,他们的/代词,他介词,在/介词,从/介词,对于/介词,比/介词,表被动/介词,向副词,竟然,却/代词,你的/副词,于是/动词,是结构助词,的/代词,道理/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指示代词,这类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而已:固定结构,罢了,结构图示,主旨归纳师说是一篇著名的论说“师道”的文章,也是一篇针对性很强、有卓越见解的文章。
15、作者借助为文送李蟠来批判“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老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择师的标准等问题,重点在于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作者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明确指出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重点突破 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是从哪几个层次进行分析论述的?提示(1)古之学者必有师。(2)第一层: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第二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三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
16、者,都可以为师。第四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轻视人民的偏见。你认为如何?请简述理由。提示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二自然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作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今其
17、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紧接“君子不齿”说下来的。韩愈是说:自以为高贵聪明的君子的智慧,实际上还比不上“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正是对“君子”的深刻讽刺,而不是韩愈自己觉得奇怪。,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提示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
18、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提示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
1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
20、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与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提示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
21、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1文本审美(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使语气奇偶互见,错落有致,气势雄壮。,(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表达第二自然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重视师道的恶劣风气。三个对比,层层深入,语气也一句比一句
22、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带有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带有讽刺语气,感情强烈。这些对比不但准确地表达了思想内容,而且语气递进,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3)运用了顶真 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运用顶真手法不但使文句前后衔接,气势通畅,而且反映了前后事理的有机联系。,2写作迁移【角度】 在师说一文中,
23、韩愈通过大量的对比及孔子等人的事例,来说明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激励着人们要不耻下问,教学相长。如果让你论证学习要多问、多向别人请教的重要性,你会怎样论证?,【示例】 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说:“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得到肯定的结果。”求知就像渡河,一边是迷雾重重的疑岸,一边是明朗清晰的理岸,我们在渡河时只能从这二者中选择一边靠岸,不可能两者兼得,更不可能舍弃它们,去另寻新的登陆点。相信多数人总会选择理岸,因为谁愿意在浓雾中生活呢?而达到理岸的渡船,便是“问”。蒙田说有两种人不用思考和求知:“有知的人用不着去求知,因为他们已经是知者;无知的人不会去求知,因为要求知,首先要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我们绝对不敢称自己是“有知的人”,但说是“无知”,又有些不甘,所以我们不属于这两类人,那么我们就得去发问,去求解。,宋人朱熹肯定了疑与悟的正比关系:“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小疑惑己,大疑惑人。孔子不耻下问,问官,论乐,学琴,求礼,集众小悟于一体,传其一家之言;屈平正道直行,叩问苍天,发出百思不得天问响彻寰宇行云;庄周夜梦蝴蝶,醒来自问:“不知庄周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庄周欤?”这一问成为千古迷惑,至今无人可解。学会求知,学会发问,做个不懈求解的人,造一个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