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配电线路维护、检修规程一、总 则1、本规程适用于 1035 千伏架空送电线路。2、线路的运行维护运行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加强对线路的巡视检查,认真进行定期检修,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3、每条线路明确维护界限。明确与发电厂、变电站或相邻的维护部门的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区。4、建立专责制,专人定期巡视,分析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二、维护与检修1、日常维护、检修的目的是做好线路保养工作。维修的内容包括:1)、砍伐防碍线路安全的树木。2)基础下沉进行的填土夯实。3)、清除杆上的鸟巢。4)、调整拉线。2、恢复性检修:检修内容包括杆身、导线、绝缘、铁构件四个部分
2、。1)、杆身部分A、修补露筋、裂缝的水泥杆。B、扶直倾斜电杆,电杆基础进行填土夯实。特别加强位于水田或土质松软地带的电杆基础。2)导线部分A、修补或更换损伤的导线。B、调整导线的弧垂。C、处理接触不良的接头和松弛或脱落的绑线。D、调整交叉跨越距离。E、根据负荷增大情况,更换某地段或支线的导线。3)、绝缘子部分A、清扫全部绝缘子。B、更换劣质或损坏的绝缘子或瓷横担。C、更换锈蚀或损坏严重的金具或其它个别零件。4)、铁构件部分。A、铁构件除锈刷漆。B、更换锈蚀或损坏严重的构件。C、紧固构件、螺栓、线夹等。三、线路维护、检修的标准项目及周期线路的维护、检修项目,应按照设备的状况及巡视和测试结果确定。
3、其标准项目及周期见表 1表 1: 线路维护、维修的标准项目及周期序号 项 目 周期 备 注1绝缘子1) 定期清扫2) 污秽区清扫每年一次每年二次根据线路的污秽情况,采取措施,可适当延长或缩短周期2镀锌铁塔紧螺栓 每五年一次 新线路投入运行一年后须紧一次。3混凝土杆、木杆各部紧螺栓每五年一次 新线路投入运行一年后须紧一次4 铁塔刷油 每 35 年一次 根据其表面状况决定。5 杆塔倾斜扶正 根据巡视测量结果决定6 并沟线夹紧螺栓 每年一次 结合检修进行7 防护区内砍伐树、竹 每年一至少次 根据巡视结果决定8 巡线道、桥的修补 每年一次 根据巡视结果决定根据线路运行情况,结合我司网络特点,规定线路检
4、修周期:35KV 送电线路每年一次;10KV 配电线路每 2 年一次。四、线路检修时,杆塔上工作和邻近带电导线的安全间距1、杆塔上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如脚扣、踩板、安全带、梯干竺等是否完整牢靠。2)2)凡松动导、地线、拉线的电杆,应检查杆根,并打好临时拉线或支架杆或后上杆。3)、杆塔上工作,安全带应系在主杆上。并检查扣环上是否扣牢。杆上作业转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4)使用梯子时, 要有人扶持或绑牢。5)、上横担时,应检查横担腐朽锈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应系在主杆上。6)、现场人员应戴安全帽。杆上人员应防止掉落东西;使用的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不得乱扔。杆下应防
5、止行人逗留。7)、上下杆塔必须使用经检查合格的专用登杆工具。2、邻近带电导线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带电杆塔上刷油漆、紧杆塔螺丝,查看瓷瓶工作时,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表 2 的规定。表 2 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 10 千伏及以下 35 千伏 110 千伏安全距离 0.7 米 1.0 米 1.5 米进行上述工作必须使用绝缘绳索、绝缘安全带,在施工时,风力应不大于 5 级,并应有专人监护。2)停电检修的线路,如与另一带电线路相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时可能和带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见表 3),则另一线路也应停电交接地。接地线可以在
6、工作地点附近安装。表 3 邻近可交叉电力线路工作时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 10 千伏及以下 35 千伏 110 千伏安全距离 1.0 米 2.5 米 3.0 米3 )同杆塔架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A、同杆共架的多回线路,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人员对带电导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表 2 规定的安全距离时,才能进行。B、遇有 5 级以上大风时,严禁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C、作业前,必须仔细辨认停电线路再登杆、塔,并应设专人监护。D、杆塔上工作时,严禁进入带电侧的横担,或在该侧横担上放置任何物体。并严禁在杆塔上卷绑金属线或铝包带。E、同杆塔上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体时,应使用绝缘无接头的,绳圈传递,并保持表 3 所列的安全距离。F、在停电线路地段装设的接地线,应牢固可靠。断开引线前,应在断开后两侧接地,即先接地后断开。G、放落和架设过程中的导线,亦应接地,以防止带电的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产生感应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