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部分大气运动及常见天气系统.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701278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大气运动及常见天气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第三部分大气运动及常见天气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三部分大气运动及常见天气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三部分大气运动及常见天气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三部分大气运动及常见天气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部分大气运动及常见天气系统,学 习 目 的,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4.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第一节:气旋和反气旋,想 一 想,1. 自然界的大气为什么会运动?2 . 大气运动主要有几种方式?3 . 大气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什么?,高气压,低气压,地面,热,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 梯度力,风,一. 空气的水平运动:,a. 垂直于 等压线,b .由高压 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

2、百帕) 1000 1005 1010,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即风向);,c.由低纬向高纬增大;,7,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北半球高空),(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 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

3、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 运动的原动力,低,高,近地面高、低压中心处大气 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1010,1000,990,1010,1000,990,气压单位: (百帕),想一想,气旋,低,北半球低压中心 逆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南半球低压中心 顺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低,二. 气旋和反气旋:,南半球,北半球,反气旋,高,北半球高压中心 顺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南半球高压中心 逆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高,南半球,北半球,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北半球,气旋控制下的 天气特点如何?,地面

4、,低,雨,北半球,晴,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反气旋控制下 的天气特点如何?,地面,高,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低,1005.0,1002.5,1000,1、低压与气旋,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1005.0,1002.5,1000,高,2、高压与反气旋,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3、比较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低气压,高气压,四周向中心,中心向四周,上升,下沉,阴雨,晴朗,课堂小结,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模式,3. 大气水平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气旋与反气旋,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海陆间热力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5、 因纬度不同造成的地面热量差异,课堂练习,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 B 风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D,A,C,比 较 气 旋 反 气 旋 中 心 气 压 气流水平运动 旋 转 方 向 中 心 气 流 垂 直运 动 方 向 天气特点 典型天气例子,课堂练习,低 高,四周向中心流动 中心向四周流动,北逆南顺 南逆北顺,上升运动 下沉运动,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next,台 风,台风是,台风眼,台风眼,台风眼,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登陆时,多伴

6、有暴雨、狂风、雷电等。,第二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一、概念:,二、作用:,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气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气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三、形成过程:,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多, 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多云雨)在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赤道低气压带)。 两极地区太阳辐射少,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水平方向上的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高空由赤道上空流向高纬,但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渐偏转,北

7、半球右偏,到北纬30度附近,偏转为西风,,不能再继续北流,在北纬 30度上空堆积下沉,致使 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 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和极地高压带流向两侧,其中由 副高流向低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北风右 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补充了赤道流走的气流,这样在赤道和副热带之间便形成了低纬环流圈。,由副高流向高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南风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由极地高压向低纬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北风右偏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形成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使近地面出现低气压,

8、即副极地低气压带。,爬到高空的气流分为南北两支,向南的一支到北纬30度附近下沉,从而在副热带和副极地之间形成了中纬环流圈,流向高纬的一支在极地上空下沉,补充了极地流走的气流,从而在副极地和极地之间形成了高纬环流圈。,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随 移动而移动。,2、从冬至到夏至向 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向 移动。,3、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向 移动,冬季向 移动。,4、就全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向 移动,冬季向 移动。,太阳直射点,北,南,北,南,高纬,低纬,返至37,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

9、长,北极圈内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赤道 昼夜相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及昼夜长短,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及昼夜长短,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返回34,1、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 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的成因有何不同?,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 热力作用形成的。副极地低压与副热带高压是动力作用形成的。,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气压带:四高三低,相间分布;

10、风 带:南左北右,无信西东,思考:,本节小结:,假设地球不自转及地表性质均一,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单圈环流 (热力环流),假设地球自转 且地球表面性 质均一,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北移 B、 冬季南移 C、12月22日以后南移 D、6月22日以后南移,A,

11、D,3、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B、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A C,4、大气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C,B,结束,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形成的 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容易成云致雨,D,7、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赤道低压带,8、南极洲由大陆中心吹向四周的盛行风为( ) A、逆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B、

12、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C、逆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D、顺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D,A,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锋面,1、锋面及锋面附近天气,2、锋面类型及特点,冷锋,暖锋,气团运动,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天 气 变 化,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温高、气压低、晴朗,阴雨、大风、降温,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晴朗,气温低、气压高、晴朗,阴雨天气,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晴朗,一、锋面系统,冷锋,暖锋,3、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高,低,高压脊,低压槽,低,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一、气候的形成因子:1

13、、气候的概念: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2、形成因子:A、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B、地面状况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C、大气环流双重性质。D、人类活动释放能量、改变地表特性。,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候,地面状况,人类活动,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1、气温日较差:大陆性气候-大;海洋性气候-小 2、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海洋性气候-小 3、最高气温月:大陆性气候-7月;海洋性气候-1月 4、最低气温月:大陆性气候-8月;海洋性气候-2月,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海洋性,大,大,小,小,7月,1月,8月,2月,北半球大

14、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山地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的比较,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如,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如,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均匀,成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大陆的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降水较少,如:,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 全年降水稀少, 如:,西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南风,D,D,C,C,B,B,A,

15、B,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历史时期(1万年左右),有时为温暖期,有时为寒冷期。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大约可分为4个温暖期,4个寒冷期。,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一、气候的形成因子:1、气候的概念: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2、形成因子:A、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B、地面状况大气直接热源和水源。C、大气环流双重性质影响气候。D、人类活动释放能量改变地表特性。,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候,地面状况,人类活动,小 结,大 气 环 境 保 护,一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人为原因,重大影响,采取措施,森林的破坏,海平面上升,经济结构的变化,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 CO2),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户外运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