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1 页 共 13 页自然地理学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地理学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 地 球 光年:光在
2、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一个光年,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 彗星:定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组成部分: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 太阳结构:1. 内部气体:核反应
3、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2 页 共 13 页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 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 所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 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
4、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 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6. 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形状效应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引起地表热量分布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地球气候的形成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切过程产生极大影响 ,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
5、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 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其能以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着地球周围的大气,使地球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的大气层。才有了多种圈层,才有生命。(2) 地球巨大的表面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就是地球本身的旋转。它的旋转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的这种绕轴旋转被称为“自”转,以别于它绕太阳的公转。日的概念:天文上的日的长度有三种, 恒星日:以春分点为参考点,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是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 太阴日
6、月球为参考点,是月球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经历的时间。 通常所说的 1 日(一昼夜)是指太阳日。 自转角速度 :地球各部分都有相同的自转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平均为每小时 15,或每分 15,每秒 15。自转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赤道上,自转速度最大,在南北纬 60地方,地球自转的速度减为赤道的一半;至南北两极减小为零。 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潮汐摩擦对地球自转起着“刹车”那样的作用,使它的速度不断减慢 。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变化又分周年变化和半周年变化。前者主要是季风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大气潮汐
7、引起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3 页 共 13 页1.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律。3.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产生了地方时。 5.对潮汐产生阻碍作用。 地方时:某一地方某一恒星两次经过同一地的时间间隔。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 证据: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于每年 1 月初经过近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大;7 月初经过远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小。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 。季节变化首先是天文现象,然后是气候现象。 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的回
8、归运动 2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4四季更替 5五带分布 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的回归运动,造 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半球性的。五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划分的。 首先,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有其纬度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有无直射阳光其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有其纬度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有无极昼和极夜。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这四条纬线作为天文地带的界线,全球就分成五个纬度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热带是跨赤道的唯一有太阳直射的
9、纬度带; 南、北寒带是南、北半球各自唯一的有极昼和极夜的纬度带; 南、北温带则是南、北半球从热带到南寒带和北寒带的过渡地带,即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带。 黄赤交角为 0 时: 1. 季节消失,温度年较差减小; 2. 季风消失,干湿度的季节变化也将很小; 3. 赤道附近更热,中高纬度更冷,径向环流加强; 4.极昼极夜消失,热带宽度减小,寒带宽度增加; 5. 季风区降水减少,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6. 纬度地带性更明显,中高纬度地区的径向分异和垂直分异减弱。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 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 赤道:垂直于地轴且通过地心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大圆,是纬线中唯一的大圆。
10、 赤道分地球为南北两半球,是地理坐标系的横轴。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也必然通过地心)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所有经圈都是大圆,因而有同样的大小。它们都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二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4 页 共 13 页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又叫 0 度经线。 它是地理坐标系的纵轴 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法线同赤道平面的交角。 经度 是两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 地球的内部构造特征: 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它们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分外核和内核。地壳和地幔之 间的界面,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或 M
11、 界面。 地幔和外核之间的界面,称古登堡面。 外核和内核之间的界面,称莱曼面。 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的界面,称康拉德面。(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球的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南极洲。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章 地 壳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 条痕:锐器割划矿物后粉末的颜色。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分为十级:1 滑石 2 石膏 3 方解石 4 萤石 5 磷灰石 6正长石 7 石英 8 黄玉
12、 9 刚玉 10 金刚石 相对硬度 :指甲2.5 小刀 5.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叫解理。裂开面称解理面。 断口: 受力后不沿一定方向裂开,而破裂成不规则的破裂面。解理不完全,则断口愈显著。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也可划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沉积岩: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运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类型:碎屑岩类, 粘土岩类, 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或者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化
13、。 变质岩: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控制变质作用的三要素: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 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5 页 共 13 页当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 在地壳深处冷凝形成的岩石岩叫深成侵入岩;在地壳浅层冷凝形成的岩石叫浅成侵入岩。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和矿物之间相互关系等特征。 1. 按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隐晶质、玻璃质。 2. 按颗粒大小分为: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 颗粒大小 10 -5-2-0.2mm 粗粒 中 细 3
14、. 晶体关系分为:等粒结构、斑状结构、辉绿结构。 玻璃质结构:矿物没有结晶,岩石断面光滑。是岩浆岩喷出地表迅速冷却而成。喷出岩特有的结构。 岩浆岩构造:是指岩石各组成部分在岩石中的排列方式或充填方式。 分类: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风化剥蚀与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固结成岩作用几种途径:压固作用 胶结作用重结晶新矿物的形成。层理构造:指岩石的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 层面构造:如波痕、雨痕、干裂等等。 节理: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
15、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断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 海侵(浸)层位:当地壳下降时,海水侵漫陆地,陆地面积相对缩小,海洋面积相对扩大,称为 “ 海侵 ” ,这时所形成的岩层称 “ 海侵层位 ” 。 海侵层位特点:在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由于海洋面积扩大,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面积,形成超覆现象。 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6 页 共 13 页海退层位:当地壳上升时,海水退出陆地,陆地面积相对扩大,海洋面积相对缩小,称为 “ 海退 ” 。这时所形成的岩层称为 “ 海退层位 ” 海退层位特点:在垂直剖面上,自
16、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细变粗;由于海洋面积越来越小,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小于老岩层面积,形成退覆现象。 构造运动: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岩石发生变动、变位的一种机械作用。(通常与地壳运动通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 指地壳物质大致平行地球表面,沿着大地水准球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岩层在水平方向遭受挤压力或张力,形成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 “ 造山运动 ” 。 (2)垂直运动:指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缓慢升降运动。 常表现为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高低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因此,垂直运动又称为 “ 造陆运动 ” 垂直运动的特点:交替性:时间上,
17、空间上; 周期性:一个地区从下降到上升终止称为一个旋回; 复杂性:不同规模的升降交错发生。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从地壳的发展历史看,地壳运动的总体表现形式,无论在大陆还是在海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平运动是主导的,而垂直运动是派生的。 水平运动形成地壳的褶皱和断裂,升降运动引起地壳的隆起、凹陷和海陆变迁。 4 种主要地质构造类型: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岩层:具层状结构,由两个平行或近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是指岩层在空间的方位。由其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 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即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褶皱构造: 褶
18、皱: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 褶曲: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曲叫褶曲。 断层构造:节理: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断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7 页 共 13 页整合接触: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岩层沉积连续,且下老上新,没有岩层缺失,这种关系叫整合接触。 特点:岩层相互平行,时代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呈递变状态。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未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没有显著
19、的变化。 平行不整合:又称为 “ 假整合 ”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时代不连续,曾发生过沉积间断,故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其中的化石群也明显不同。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曾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的变化。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成角度相交,上覆岩层覆盖在倾斜岩层或褶皱岩层之上。时代不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突变;不整合面上往往保存有古侵蚀面。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地壳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变化。特点:分布范围小,水量小而季节变化剧烈;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补给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耗损形式是蒸发和渗透;易污染。 2) 潜水:指埋藏在地表
20、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特点:潜水面不承受静水压力;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动态变化较不稳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潜水补给条件好,水量丰富;水质容易遭污染。 3)承压水:指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具有压力的地下水。 特点:承压水具有一定压力水头;补给区与承压区不一致;动态变化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补给条件较差,大规模开发后,水的补充和恢复较缓慢;水质不易遭污染。 第六章:土壤圈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能够同时适度地和经常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生活所需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条件的能力。
21、四大肥力因素:养分、水分、空气、热量。 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8 页 共 13 页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层的土壤纵断面。 自然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六个主要发生层。 人文土壤剖面划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土壤团粒结构:是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较强的一种粒状土壤结构,主要由有机胶体和钙离子胶结而成,团粒内有毛管孔隙,粒间有非毛管孔隙,能使土壤既保水又透水,并具有良好的土壤透气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及对养分的保蓄和供应。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一般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
22、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暗色、酸性、富含氮素的有机胶体物质,是土壤中特有的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 土壤水分类型: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 吸湿水:是指土壤颗粒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分子。 毛管水:是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 重力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土壤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土壤是由大大小小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
23、用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 2)各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成土因素组合的改变,可以制约土壤形成过程的性质和演变方向,进而促进新的土壤类型的形成。 4)成土因素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规律性。因此,作为一定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也都有着明显的地理规律性。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母质因素 1)、构成土壤的基础物质;(在气候和生物的影响下,母质表层逐渐发育为土壤,母质的某些特征往往被继承下来) 2)、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影响土壤天然肥力 ; 3)、母质的差异造成土壤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9 页 共 13 页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
24、及性质的不同;(母质、母岩、土壤的化学成分不一定相同,但存在发生上的联系。) 4)、土壤质地与成土母质类型关系密切; 5)、在总体上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速度和强度。2.气候因素 1)是影响土壤形成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之一(气温与降水具普遍意义); 2)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3)气候通过水热状况直接间接地影响岩石的风化(下表)、粘土矿物的形成、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以及物质的迁移、淋溶和淀积过程; 4)水热条件还通过对植物和微生物间接作用影响土壤的基本性状; 5)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 3. 生物因素 1)、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能有选择性地吸收分散于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
25、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于地表。而不同植被类型的养分归还量与归还形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机质含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2)、土壤动物的作用: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通过啃食和搬运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外,有些动物如白蚁、蚯蚓等还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的结构、孔隙和土层排列; 3)、微生物的作用: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和腐殖质的合成。 4.地形因素:地形引起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从而间接地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1)、影响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 2)、引起母质的重新分配: 3)、影响土壤发育过程和地理
26、分布 5. 时间因素 1)、以上各成土因素对成土过程作用的程度,是随时间延续而不断加深的。土壤的发生发展是时间的函数。 2)、土壤发育程度的表现,也是随着时间的进展,由原始状态逐步发育成典型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成土时间长短不同,即可发育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实际上是成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因此,土壤是历史自然体。6.人为因素 1)、人类作用的目的性和有意识性:土壤的定向培育和人为破坏; 2)、人为活动的社会性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同条件下的作用程度有差异; 3)、人类活动创造了耕作土壤。 成土过程 (一)、灰化过程:是指土体亚表层二氧化硅残留,氧化铝、氧化铁和腐殖质淋溶及淀积过程。
27、主要发生在针叶林区,二氧化硅残留土体上部形成灰白色淋溶层,叫灰化层。 (二)、铁铝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条件下,硅酸盐强烈水解,释出盐基物质,使风化液呈中、碱性环境,盐基离子和硅酸淋失,铝铁富集,滞留于原土层中,使土体呈鲜红色,甚至形成铁盘层。 (三)、粘化过程:是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积过程。温带、暖温带条件下,土体内发生较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次生矿物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淋洗。在土体心部粘粒明显聚积,形成粘化层。(四)、潜育化过程:是指在湿润环境下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所进行的成土过程。形成青灰色的潜育层为标志。整个土体或土体下部,因长期被水浸润,几乎完全
28、处于闭气状态,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锰,形成潜育层。 (五)潴育化过程:系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 还原过程。主要发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10 页 共 13 页生在直接受到地下水浸漫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使该土层干湿交替,从而引起铁、锰化合物发生移动或局部淀积,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以及含有铁锰结核的土层,称为潴育层。 (六)腐殖化过程:有机质在土壤表层聚积,形成暗色腐殖质层。这种土壤的腐殖化过程主要地发生在草原和草甸土中,同时也广泛发生于自然界其它土壤中。腐殖化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七)土壤的人为熟化过程:是
29、人类定向培育土壤的过程。通过耕作、培肥、改良等方法,不断改变土壤原有不良性状,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向转化。包括三阶段: 改造不利的自然成土过程阶段、培肥熟化阶段、改善土体构型阶段 土壤系统分类:分类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主要根据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 (1) 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 (2)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自然地理综合体(自然地理系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有
30、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1)自然综合体学说的整体性概念 要素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2)地理系统学说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 3)地理耗散结构理论的整体性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地带性因素控制下发生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地带性因素制约下发生变化和分布的规律。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非地带性因素控制下发生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制约下发生变化和分布的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及其各组成要素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延伸,沿纬度方向递变的分异规律性。 经度地带性规律(
31、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及其各组成要素经线方向呈带状延伸,沿经度方向递变的分异规律性。 水平地带性:由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在具体大陆上的叠加作用形成了大陆的水平地带性。 垂直带性规律: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随海拔高度而呈现出的带状分布和变化规律性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带性的对比分析: 1)相似性:类型相似、基带与水平地带一致、成因(温度差异)相近; 2)水平与垂直地带性的差异性:带的宽度不同、分布范围也不同、水热对比关系不同、气温年日较差不同、日照辐射条件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11 页 共 13 页不同、组成要素及景观的不同,即垂直带并不完全重复水平带。还有具体的成因不同。
32、 3)对比关系:山地所处的一定的水平地带有其相对应的垂直带谱序列,反之亦然。 自然区划的原则: 1)发生统一性原则:要查明现代区域自然综合体的形成过程和古地理分化过程。同一区域都是自然历史体,具有共同发展历程、具有时间上的整体性。 (1)发生统一性原则 保证每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任何自然区都是地域分异因素作用下的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区域发展的共同性应作为区划的基础。 (2)区域发展的共同性是指作为整体的自然区之最基本和最本质特点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具有共同性。而不是仅指地质基础、地貌特征或某一个别景观要素具有共同性。发生统一性明显具有相对性,高级自然区发展历史长,低级自然区发展历史短。
33、2)相对一致性原则:指保证每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有三层含义: (1)这一原则要求在区划时,必须注意区域单位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即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 区域特征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表明自然区本身存在一个等级系统,高级区可划分为若干中等区,中等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一系列低级区。 (3)不同等级自然区的一致性有不同标准。如辐射-热量基础的一致性形成 同一自然地带,在此背景下水分及水热组合状况一致,因而植被、土壤性质一致,则形成相同的自然地带。同样,不同的辐射-热量基础使地球表面分化为不同自然带,同一自然带内又因水热组合状况与植被、土壤特征差异而分化为不同自然地带。 3)
34、区域区轭性原则:自然区划所划分出来的必须是具有个体性的、区域上完整的自然区域,这称为区域共轭性原则。 (1)区域共轭性产生于区域单位空间不可重复的客观事实。任何一个区域单位必然是完整的个体,不可能存在着彼此分离的部分。根据这个原则,尽管山间盆地与其邻近山地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必须把两者合并为更高级的区域单位。同理,尽管自然界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很类似,而彼此隔离的区域,但不能把它们划为一个区域单位。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只有一个,而作为景观型的沙漠可出现于任何干旱区。 (2)两个自然特征相对一致,但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自然区,不能划为一个区,即至少在陆地上,不容许自然区出现“飞地”现象。 4
35、)综合性原则:这是在应用中最成功的原则,强调把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现代因素与历史因素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5)主导因素原则:各要素的作用程度是有差异的,其中某些或某一因素是主要的。 不同地域分异和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其主导因素是不一致的,可用一系列的主导标志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域。 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12 页 共 13 页自然区划的方法: 历史检验法、顺序划分与合并法、类型制图法、部门区划图叠置法与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 综合自然区划的区划:是自然地理系统,是按照一定地域自然地理综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逐级区域划分,并根据各区划单位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程度排列成
36、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综合性原则与主导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与主导性原则的关系: 综合分析原则是在进行综合自然区划时,必须对该地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进行历史和全面的分析,深刻认识其地域整体规律,只有贯彻综合分析原则,才能真正掌握各自然地理系统的综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相似性程度和差异性程度,才能保证综合自然区划尽可能符合实际。 主导性原则是在综合自然区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决定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及其作用,掌握地域分析的主导因素等于抓住了地域分析的本质,同时使得复杂的综合自然区划变得简单。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综合分析原则是综合自然区划真正实现综合的重要保证,而贯彻主导性原则可较容易的划分出区域单位。 我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中的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和差异自 然 地 理 学洛 颜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