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是北京市平谷区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 ,以违章违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安全生产等底线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执法过程中“ 乡镇和部 门责任权力匹配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完善” 等课题,形成的联合执法链工作机制。一、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平谷区始终把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安全稳定等作为风险底线,注重在底线中查找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发现联合执法难题。一是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违章违建、盗挖盗采、环境污染等多发生在基层,乡镇干部往往最早发现问题,但乡镇与相关执法部门沟通后,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加之距离远、时间紧、力量调配等原因,难以形成联动,无法及时有效处理问题。二是责任与权
2、力不匹配。乡镇没有执法权,在执法资格、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乡镇干部即使发现了违法违规问题,也难以有效处理。区级部门执法资源配置重心偏高,机关人员相对集中,但对乡镇基层情况了解有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执法工作不易做到有的放矢,有时还流于形式。三是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处理违法违规问题需要乡镇和多个部门协同配合,但是乡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间的联合执法缺乏制度机制保障,衔接不顺畅、整合不充分,存在执法“断链” 。四是监督考核不到位。原有考核形式主要是“上对下” ,基层单位的话语权较弱。同时,监督考核标准相对宽泛,针对突出问题的监督考核力度不够。为此,平谷区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
3、联合执法链,乡镇发现问题,即赋予乡镇联合执法召集权,一旦乡镇“吹哨” ,发出召集信号,各相关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到达现场,集体“报 到 ”,联 合行动。二、坚持“目标管理、责任督查”平谷区将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安全稳定等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分类,列出问题清单,对应问题逐一转化为执法目标,依法依规分解行政执法责任,建立“联合 执法链” 。一是通过分析问题确立执法目标。针对“四治一保” 、“双安双打”、“三挖 ”、“四抢”、防火防汛等重大 问题 ,逐个进行全链条、全方位摸排分析,确立问题清单,明确问题的种类、性质、区域分布、表现形式等基础台帐信息,将所列问题作为执法工作的目标。二是通过分解目标落
4、实责任清单。乡镇作为基层部门,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履行“吹哨” 责任。各相关部门结合“9+X”权力清单,对 照执法目标,分解执法责任,确定执法流程,落实责任清单。三是通过责任清单专项督查。根据责任清单,对各部门、乡镇开展重点督查,形成“ 绩效清单” ,根据执 法效果及时销账,督促执法进度和效果,保障任务完成。三、坚持“机制优化、制度保障”平谷区深入研究执法链运行机制,不断丰富完善,并固化形成制度,实现执法工作常态化。一是建立联合执法工作规范。制定出台平谷区联合执法工作规则,明确联合执法的召集、运转、督查、考核、问责等工作流程,规范联合执法行为。二是促进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将各执法部门力量沉入基层一线,推进“重心下移、人员下行、资源下沉、政策下调、权力下放” ,提升基层执法力量和资源。三是落实监督考核机制。将执法率考核与人员编制、工作经费挂钩,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减人、减编、减经费” ;将部门与乡镇绑定考核,在赋予乡镇“吹哨权” 的同 时也赋予“评价权”,实现权责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