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龙岩城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近年来,龙岩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的加快让土地利用趋于紧张,城区的不断扩张使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以此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多方式交通相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尤为重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心区交通供给增加越来越难以及城市老龄化日趋严重等理念,迫切要求交通规划重视设计的延伸。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提升人们的出行感受;提高交通系统通行能力,满足增长的交通需求;关照老年人的出行,体现公平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在新的时期,重视并积极开展交通的精细化设计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1 龙岩市道路交通网规划未来龙岩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内居外产,鱼骨生长”。规划以龙岩大道为城市主轴和鱼骨
2、状结构的脊骨,北部连接江山人居板块,向南延伸经过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轴上串接城市主要公共设施,包括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城市快速环线以内,紧贴鱼骨附着城市生活板块。环线以外,城市生活板块外围通过交通性干道穿起城市产业组团(工业和物流)。1.1 城市快速路设置快速路是城市中为联系城市各组团的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服务的道路,属全市性交通主干道。快速路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同时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快速路的规划考虑了与龙岩市用地布局相协调,避免快速干道穿越城市繁华区,在快速干道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快速路建设标准为红线宽度 5060 米(局部路
3、段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双向机动车道数 68 条,机非分隔,部分控制出入,严禁城市支路直接连接快速干道;沿途应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规划快速路应设置辅路(局部路段如有困难可不设)。城市快速路的布局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与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组团分布以及用地相协调,与城市机动车走廊相一致。1.2 龙岩快速路的布局结合龙岩市中心城区内各片区的城市发展特点、空间布局和用地特征,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1 轴 2 环 3 通 4 横”“1234”的快速路系统布局,具体布局方案如下:1 轴:龙岩大道,龙岩大道定位为城市南北走向的客运走廊和景观大道。2 环:分为快速内环线和快速外环线。快速内环为北环路-南环路-
4、西安路,老城区人流车流较为较为集中,开发强度较大,吸发量为集中,可以通过快速内环线把老城区的车流快速的疏散到其他快速路上,以缓解老城区其他道路的负荷;快速外环路,主要是为分流过境交通,取代外环线内部老国道省道的作用,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道路的干扰。3 通:即 3 条至周边城镇的快速通道,分为至坎市快速通道,培丰快速通道和和江山快速通道,满足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的交通需求,拉近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的时空距离。4 横:分别为工业中路、人民路、华莲路和金鸡路。受山体阻隔使得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较为不便,“4 横”快速路不仅解决了中心城区东西向的交通阻隔问题,而且有效的联通了快速外环线东西环线,使快速路系统成
5、为一个既联通又发散的有机系统。2 龙岩近期新增规划道路2.1 龙岩大道四期龙岩大道在龙岩城区的重要交通干道,也是一张城市名片。新规划的龙岩大道四期首尾连接工业路和北三环,途经青竹路、青云路等主要交叉口,并设高架桥立交,是由北进入主城区的必经之路。随着龙岩中心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北城、园田塘、北冀单元众多居住小区的投入使用以及龙岩高速北互通和双永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开通,使得该片区的居住人口与交通流量骤增。该路的建设对带动北部片区的发展和缓解片区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2 龙岩市东肖菜园至曹溪王庄道路工程龙岩市东肖菜园至曹溪王庄道路工程分为二期,一期起点为东肖菜园罗溪中桥衔接在建的高坎快速
6、通道,终点至奇迈山隧道北侧洞口。二期为奇迈山隧道北侧洞口至王庄东环高速公路。路线全长 3.49km,是连接龙岩市南部片区和东部片区的一条便捷的快速通道,也是龙岩中心城市“一环一轴四纵五横”骨架路网中“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龙岩市与外部连接的一条重要通道。2.3 青翠路青翠路(龙岩大道-解放北路)位于龙岩中心城区的北部,规划龙岩市会展中心南侧,作为城市东西向次干路,对带动沿线土地开发,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完善路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4 龙川路龙川路(罗桥-九一桥)是主城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仅为 24 米,双向 4 车道,已无法满足市区日益发展的交通量通行需求,高峰期交通拥堵
7、严重,大大影响市区的交通状况。改造工程路线起于北环西路(罗桥),终点接至九一北路(九一桥),路线全长 1341 米,其中包含西兴桥、九一桥拓宽改造,以及新建人民医院人行桥及滨河停车场等。3 城市交通规划方面的建议3.1 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新建城市半径、人口规模和道路建设等规划不能贪大求全”,“规划要有超前性,要利于市民出行”。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岩交通枢纽优势,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构建厦、漳、泉、龙交通网络,提高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3.2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的重点将从解决拥堵转向提高出行品质、强调出行体验和保障所有人群的无障碍出行;传统的交通规划和
8、管理决策也需要向精细化转变。规划师应保持加强自我认知,发挥“普及常识、建立共识、协调机制、预留控制”的职责;在坚守“对人的关注、社会公平、绿色、集约”的价值观引导下,主动培养精细化的设计、制度建设和实施、跨专业知识面拓展等能力。3.3 要提高交通网络规划和交通运行管理的科学性。治理交通拥堵不能仅局限于增加道路或加宽道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制定整体整治方案,进行系统化治理”。如:大量开辟背街小巷的通行,提升支路网密度,增加微循环,使车辆在此多时有较多绕行的选择,城市交通的压力则大大地缓解了,就是在建了高架路的大城市不开辟和增加微循环条件,下了高架路还是照堵不误。 3.4 坚持公共交通优
9、先,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应设立公交车道或公交优先车道,对违规进入公交优先车道的其它车辆进行处罚,让公交车辆快起来,提高运行效率”。此外,应加大城市交通科技创新研究力度,让道路资源、交通设施资源和交通规则真正发挥作用。3.5 完善现有的快速路设置,如:2016 年通行的“快速通道东肖至红坊段”,目前存在平面交叉口较多,影响快速路的整体畅通,特别是与“西外环路”的交叉口和相关出入口,指路标志设置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导致驾驶人因来不及读取信息、误读误判信息等情况,错过出口,或因误认信息而发生减速、甚至倒车逆行等行为,从而引发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建议及时进行改善和优化。3.6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
10、整个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城市交通方面也不例外,出租车行业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出租车背后的利益链条,导致一些城市明明运力不够,出租汽车数量却不见增加,这一问题似乎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境地。随着网约车的出现,城市交通实现了微妙的平衡,既没有过度增加交通压力,也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捷度。虽然出租汽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交通规划编制人员应以此为鉴,重视互联网的倒逼机制。未来,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的兴起势必会对传统的交通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在规划编制中,交通供给方面要预留足够的弹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7 衣食住行是大众生活的基本需要,衣食住的提供者都有较多的个体,唯独“行”的提
11、供者一般都是政府,与前三者相比,“行”的沟通渠道没有前三者丰富,导致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存在较多误解。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也往往不到位,导致大量的交通投入没有得到正确的回馈,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决策,得不偿失。政府可以考虑委托专业部门定期发布相关交通信息,正确引导民众对交通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感受。政府、媒体、民众能够形成良性互动,互相理解,也有利于交通拥堵问题的合理解决。3.8 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但从目前来看,城市交通与规划有各自的体系,在城市规划方向,个人认为,应加快实施多中心建设,缩短城市通勤出行距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
12、整是一个长期任务和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是体现城市与交通发展思路转型的一个指导文件。其提出推广街区制,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让街道作为人的日常活动空间,提升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改变长期以来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道路“以车为主”的理念。4 结语龙岩这座城市正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交通系统日趋复杂,强化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变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重新认识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加大部门、区域间的协调力度,高度重视不可控因素的预测和把握
13、,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关于 PPP 模式项目的一点建议所谓 PPP 模式,简称 PPP,也称为公私合作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由社会资本投资,以运营管理公司为主体进行一体化系统升级改造,长效运营、服从监管、科学管理、盈亏自负。而实际 PPP 项目基本上是指国企或央企与政府形成合作关系,因此有人曾形容 PPP 就好比三个党员一起做生意,一个老党员,二个新党员,老党员代表政府,新党员代表国企和银行。目前龙岩在建的永定至上杭的高速公路为首个 PPP 模式的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单位为中建路桥集团,该项目于 2016 年 8 月开工,根据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2017 年 7 月督查通报:该项目在新开工的 6 个项目中进度最慢,现场管理最差。主要原因:1、新模式管理体制存在漏洞。2、中建桥路作为外地企业,在施工和管理人员方面资源储备不足。因此建议在 PPP 模式管理体制方面要有所改变如:总承包方虽然又是投资方,但不能参与业主方的管理,可以派财务监管,所有施工任务不能由总承包方一家来分配,要形成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