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3 实验二 细菌简单染色.ppt

  • 上传人:buyk185
  • 文档编号:6685669
  • 上传时间:2019-04-20
  • 格式:PPT
  • 页数:10
  • 大小:43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3 实验二 细菌简单染色.ppt
    资源描述:

    1、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及革兰氏染色,实验目的,1、掌握细菌染色的原理 2、掌握细菌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方法,实验原理-单染色,1、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的碱性染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酸性染料的离子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物质结合。 2、因细菌蛋白质等电点较低,当它生长于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或孔雀绿等)使其着色。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因此易被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着色。中性染料是前两者的结合物又称复合染料,如伊红美蓝、伊红天青等。,该染色法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

    2、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实验器材,1、材料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2、试剂或染液复红染液;草酸铵结晶紫;碘液;95%乙醇;番红溶液; 蒸馏水 3、其他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

    3、;卫生纸;酒精棉球,实验步骤,1、简单染色: (1)涂片: (2)晾干: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 不烫手为宜) (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加复红染色25min。 (5)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染色液 (6)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实验步骤,2、革兰氏染色:,制片初染(结晶紫1min)水洗媒染(碘液1min)水洗脱色(乙醇20-30s)水洗复染(复红2min)水洗干燥观察,实验作业,绘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形态图,并注明两菌的革兰氏染色的反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 实验二 细菌简单染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6856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