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养老保险体系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及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其中的第二个层次,在众多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由国家包揽的职工养老保险占统治地位,造成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之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高达 85%左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在基本养老保险中引入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财务机制,但是到2000 年上半年,我国基本养老基金当期收不抵支数为 13.3 亿元,全国有 19 个省
2、当期收不抵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有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政府文件针对基本养 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家对社会保障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从 1991 年国发199133 号文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逐步强化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地位,到 1999 年国发 199914 号文国务院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保险属于 商业保险的经营范围,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建立税惠政策,给予商业寿险公司经办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 基本养老保险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以个人纳税工资为基数共同缴费。个人缴费部分计入个人账户
3、,单位缴费部分也进入个人账户使个人账户缴费达到个人纳税工资的 11%,其余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缴费比例,但个人缴费比例最高不超过 8%。( 标准?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 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员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 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广义的 补充养老保险包括职业年金计划、互助基金保险及商业年金计划(商业养老保险)等。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
4、险公司开办的养老保险,包括团体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团体养老保险是保险公司以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员工养老计划,解决企业的养老问题,相当于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普遍的选择。个人养老保险则是针对员工的个人需求,为员工个人提供养老保险保障,相当于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个层次。社保知识问答一、什么是社会保险?答: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二、社会保险的属性是什么?答: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
5、福利性、社会性。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2三、社会保险有哪几个特点?答:社会保险有五个特点:(一)保障性 。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劳动者在其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基本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二)法定性 。就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保险待遇的享受者及其所在单位,双方都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不能自愿。法定性,是实现社会保险的组织保证,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时获得生活保障,安定社会秩序。(三)互济性 。是指社会保险按照社会共担风险原则进行组织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机构要用互助互济的办法统一调剂基金,支付
6、保险金和提供服务,实行收入再分配,使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生活得到保障。(四)福利性 。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它以最少的花费,解决最大的社会保障问题,属于社会福利性质。(五)普遍性 。社会保险实施范围广,一般在所有职工及其供老的直系亲属中实行。四、社会保险包括哪些内容?答:社会保险包括以下六项内容:(一)养老保险 :即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在养老期间发给生活费,以及生活方面给以照顾。(二)失业保险 :即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的给付以及转业培训、生产自救及职业介绍等保障措施。(三)工伤保险 :即劳动者因工负伤,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工资收入补偿,也是对因工负伤劳动者的医疗护
7、理和生活照顾措施。(四)医疗保险 :即劳动者在患病期间的收入补助和在医疗护理方面的保障措施。(五)生育保险 :即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收入补助和保障措施。(六)死亡遗属保险 :即劳动者死亡后的丧葬费和遗属抚恤费、供养直系亲属定期生活费的给付。五、社会保险有哪些功能?答:社会保险有以下五大功能:(一)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二)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三)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四)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五)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护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六、社会保险机构的职能是什么?答:社会保险机构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
8、一)在本辖区内贯彻落实政府制定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政策。(二)受政府委托负责筹集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三)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计等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四)制定社会保险费用的收缴给付业务规程,并组织实施。(五)负责培训和考核社会保险业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六)负责搞好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七、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是什么?3答: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坚持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合理负担,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筹集。八、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有哪几个层次?答: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有以下三个层次:(一)
9、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三)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九、什么是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答: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是指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受政府委托,按照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合 理负担和“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向企业和职工个人征集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列入统筹项目的离退休费用总额,向拨付或直接向离退休职工 发入,以解决这间、地区之间离退休和负担畸重的问题,从而保障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安定。十、当前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没有准备、保障方 式多层次、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应逐步做到对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统一制度、统一标准、 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十一、为什么说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不是新企业“吃亏”老企业“沾光”?答: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看,必须承认,今天新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是老为国家创造财富、积累资金的结果,凝结着老企业职工的辛勤劳动。那么,老企业目前退休 职工多、负担重,新企业就有义务从本企业职工劳动积累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于补充老企业的退休费用,作为对老企业职工过去劳动积累的偿还
11、,还是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的体现。从发展的角度看,新老是不断转化的,现在的新企业,今后会老化,现在的老企业,今后会更新,相应的退休费用负担的轻重也会发生转化。企业要 在同一起路线上竞争,需要实行社会统筹,均衡企业之间退休费用的负担。又因为统筹基金是各企业在税前的管理费用中列支,国家承担了大部分,所以,养老企业 基金社会统筹不存在新企业“吃亏” 、老企业“沾光”的问题。十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意义是什么?答: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意义是:(一)体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合理负担基本养老保险金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三)吸引广大职工关
12、心社会保险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保险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基金。(四)建立统一的缴费制度,有利于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便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加速经济发展。十三、什么是个人帐户?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如何记录?答:个人帐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为每一个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建立,记录单位按规定划转的养老保险费和个人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的依据。由社会保险机构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职工个人帐户按职工缴费工资的 11记入,包括两部分:个人缴费的全部和企业缴费的一部分。4十四、如
13、何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答:市属及以上企业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由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办理;区县属企业、城镇小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临时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由所在区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分)处负责办理。十五、什么是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答: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为职工建立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改善和提高职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个人储蓄性养老企业,是职工根据个人的经济能力,为提高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自愿实行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十六、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人储蓄性养老的意义是什么?答: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性
14、养老保险的意义是:(一)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企业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改革。同时还能够适当改善和提高职工退休后水平。(二)有利于控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增长。(三)协调养老保险水平与企业生产民展的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四)抑制超前消费。十七、什么是医疗保险制度?答:医疗保险制度是指职工及供养直系亲属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质保障的制度。职工的病伤、生育、养老等都会遇到医疗问题, 因此,它是疾病、伤残、生育、养老社会保险中一项重要内容。医疗社
15、会保险是健康的保障。实行医疗保险对病伤职工提供医疗服务,在经济上给予物质帮助,使其 尽快恢复健康和工作,是一种社会责任,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作用。十八、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逐步建立起医疗费用由各方筹集、统分结合,随着医疗需求相应增长的医疗保险费用,有效控制基本医疗不合理增长的管理运行机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1)建立医疗费用三方共同负担,既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医疗需要,又有效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机制;(2)建立医疗保险基金,个人适当负担医疗费,实行合同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3)推行大病医疗费用社
16、会统筹和个人医疗帐户制度。十九、什么是工伤保险制度?其特点是什么?答:工伤保险制度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负伤、致残、致死,使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发生困难,和社会给予物质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这种制度现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职工因工负伤,造成生理器官和功能的损伤,以致死亡,为国家和企业负出很大的代价,给本人和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困 难,国家和给予物质帮助和精神上照顾是完全必要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1)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2)一般以“无责任赔偿“为原则;(3)工伤保险的经费由企业负担,劳动者个人不缴纳保险费;(4)工伤保险的项目较完备,享受条件较宽,保险待遇比
17、其他项目高。5二十、为什么要进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答:这要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是生产过程中随时蕴含着大量的职业伤害风险,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健全和有效的工伤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是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 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于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没有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造成了工伤以“企业自保” 。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自保”功能是脆弱的,它既不利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转换经营机制,是现行工伤保险制度最大的弊端。同时,现行工伤保险 制度实施范围狭窄,待遇结构不合理,缺乏一次性补偿待遇,待遇标准偏低,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劳动能力鉴定制度,缺
18、乏促进安全生产的机制,上述问题都需要 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二十一、什么是生育社会保险?答:生育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建立基金,对女职工因妊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工资收入暂时中断时,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二十二、实行生育社会保险的意义是什么?答:实行生育社会保险的意义是:(一)使 劳动法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有关女职工生育的政策规定得到贯彻执行,切实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二)能够体现妇女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特殊作用和贡献,肯定妇女生育的价值,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缓解企业之间生育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
19、环境。(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妇女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妇女平等就业,提高妇女就业率。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类型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将近 150 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和文化背景等不同,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有先有后和有 长有短。因此,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项目多寡、具体标准及实施办法等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之处。从社会保障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综 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种模式。 (1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
20、遇到各种不测事故时,能得到救助而不致于陷入贫困。对于已经处于贫 困境遇的人们,则发给社会保障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其特征是:1、政府通过相应的立法,作为实施救助的依据。公民申请和享受社会救助是其依法应享受的 权利,不附带屈辱条件,不同于慈善机构的“施善 ”或“恩赐” ,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的济贫和赈济。2、社会救助的费用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国 家税收,个人不交纳保险费。3 、救助的对象为因失业或天灾人祸而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老年人。4、救助的标准为低水平,以维持生存为限。 6这种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开始前后所实行的单项或多项救助制度。按社会保障的标准来衡量,
21、只能说它处于起步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初级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形式。这种制度目前主要在一些发展较为迟缓的非洲国家实行。 (2)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目标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的失业、年老、伤残以 及由于婚姻关系、生育或死亡而需要特别支出的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它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 这种保 障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2、这种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交纳社会保障费,企业主为雇员缴社会保障金,各国 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公民只在
22、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权利后,才能依法领取各种社会保障津贴。对公民来说,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保障的覆盖面大,几乎包容了社会全体成员。4、保险的项目有多有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的后顾之忧。5、资金来源多元化, 。有利于形成保障基 金,增强社会保障的经济后盾。 (3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整个社会物 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在于“对于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以及鳏、 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与安全保障” 。这项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由英国初创,接着
23、在北欧各国流行。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的主要特征是:1、社会保障政策是福利国家的一项主要政策,依法实施,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2、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人道主义、人权观念, 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3、个人不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4、保障项目齐全,一般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 利保障,标准也比较高。5、保障的目的已不完全是预防贫困和消灭贫困,而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不仅要满足人员社会保障需 求,而且开始注意满足人们的社会福利需求。 (4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 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
24、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国家把 社会保障作为解决劳动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7原苏联是这一类型的首创与代表。90 年代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 这种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是:1、国家宪法把社会保障确定为发展中的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的,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政 策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范围内实行管理取得的。2、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保障费。其传统观念认为国家已经事先对社会保障费用作预留 和扣除。3、工会组织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一方面劳
25、动者通过人民代表机构对社会保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会从基层工会到中央理事会,都参加实施社会保障。4、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宪法规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对无劳动能力的一切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保障的经济来源靠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 (5 )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形式。其特征是政府不提供资助,除公共福利与文化设施外,费用由雇主和雇员负担。这种制度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实行并在新加坡等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发展过程看,由于各国基本社会制度和国情的差异,社会保障机制和保障水平明显不同
26、,使其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各国一般使用 社会保障支出与国民收入(或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作为各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显示指标。按照这个指标,日本为 13.8%、瑞典为 49.0%、法国为 34.9%、德国为29.7%、英国为 24.5%、美国为 18.0%(均为 1991 年数) 。 显然,日本的社会保障给付费规模最低,其次是美国,而英、法、德、瑞的给付费规模都比较高。依据社会保障给付费规模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我们将主要发达国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低保障国家;另一类是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高保障、高福利国家。 美国与日本:社会保障是“稳定器“ 美国、日本社会保障
27、与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确 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和日本的社会保障程度都不算高,但就其消费水平和储蓄率来讲两国却截然不同。从国际比较看,美国是比较典型的低储蓄率国 家,而日本却是典型的具有东方色彩的高储蓄率国家。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与日本19701994 年期间,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日本比美国高 15 20 个百分点;个人消费占的比重美国比日本高 10 个百分点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还高约 5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美、日虽然同属低社会保障国家,但储蓄 率和消费水平却完全不同。一般认为,美国居民的高消费行为主要是:8(1)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存在巨额的财政赤字;(2) 消费信贷在美国非常发达
28、;(3)进入 80 年代以来,美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财富效应使得居民消费需求明显上升,储蓄下降。可见,美国的高消费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性不大。 日本高储蓄率主要是:(1)日本人民具有东方民族勤俭储蓄的传统;(2)日本居民为教育进行储蓄的动机非常强烈;(3)日本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使居民工资收入增长较快;(4)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不排除防老储蓄动机的存在。由此看来,日本的高储蓄率与社会保障似乎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并不明显。 社会保障的实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虽然美国、日本的社会保障对储蓄率和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但美、日两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其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29、(1 )对缓和经济危机、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美、日两国通过采取适度的社会保障措施,部分地抵消了因衰退造成的大量失业而引起的支付能力下降,对保障国民基本收入和一定的消费需求以及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了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如美国大部分社会福利开支是以政府转移支付形式进入低收入家庭,在贫困家 庭或个人较高边际消费作用下,这些转移支付的 90%以上形成了社会购买力,使美国经济不断维持了一种较高的有效需求状态。同时,制度化转移支付与累进制所 得税一同构成美国经济生活中的“自动稳定器“,在宏观经济过程中起到了自发调节景气的作用。
30、(3 )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个人、家庭对劳动力培养和训练费用支出的不足,对培养和开发本国人力资本起到了积极作用。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 20 世纪 30 年代。193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社会保障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美国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 体系。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广泛,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3 个部分。其中,社会保险是最重要的,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 险。在社会保险中,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养老保险的情况。 美国的养老保险由政府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储蓄三个支柱组成
31、。这三个支柱无论在功能定位,还是在组织主体和具体运作方式等各方 面都是彼此独立的。一、第一支柱:政府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美国目前覆盖面最广、最基础的养老制度。它由国会立法,强制执行。其基本的制度特点和 运行9情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筹资方式为专项税收,资金运行方式为现收现付。它的资金来源为参保人缴纳的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为专项税收,即只用 于参加该体系的成员的养老金及遗属和残疾者的补贴,与政府其他方面的税收和预算是完全分离的,并形成了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它的资金运行模式为现收现付, 即当期的支出需要来自于当期的社会保障税收入。同时,由于该计划为政府强制性计划,所以,政府财政为该体系提
32、供最终担保。2.由联邦政府统一组织。作 为第一支柱的强制性养老计划由联邦政府统一组织,其具体管理部门为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障署,下设 10 个由社会保障署垂直领导的局及 6 个服务中心和一个鉴定中 心。社会保障署在全国有 1000 多个分支机构,具体从事社会保障税缴纳情况记录、受益资格认定、咨询以及资金发放等工作。它的各种具体的制度规定是全国统 一的,所有资金也是在联邦范围内统一调配使用的,换句话说,第一支柱实行了全国统筹。 3.社会保障税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纳。从这一体系建立之初开始, 虽然税率不断调整,社会保障税一直都是由雇主和雇员各自缴纳 50。例如 2001 年,法定税率为雇员工资的153
33、,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雇员工资额的 765%。 对于工资收入特别高的人,并非是完全按照其实际收入作为纳税基数,而是有一个上限,即超出上限的部分不必再缴纳社会保障税。2001 年, 法定的最高纳税基数为每年 804 万美元。 这一体系不仅包括一般的企业或非企业机构的雇员,也包括了各种形式的个体业者。个体业者既是雇主也是雇员, 必须承担雇主和雇员的共同责任。但考虑到其负担问题,在具体操作上给了这部分人员某些退税的优惠政策。4.有比较严格的受益资格与条件规定,包括年龄和纳税贡献。它规定的领取年龄为 65 岁,从 1935 年以来一直如此。当然,如果要提前领取也可以,但最早不得早于 62 岁,而且如果提
34、前,只能领取打了一定 折扣的养老金。 它对纳税贡献的计算采取了计点方式,或者说是积分制。能够领取养老金的最少点数为 40,且无论实际纳税额的高低,每年最多计 4 个点。即 最少要有 10 年的缴费才能够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退休金。这也是遗属获得补贴的基本条件。按照 2001 年的规定,纳税基数达到 830 美元,即实际纳税 额达到 127 美元即可获得一个点,全年获得 4 个点的最低纳税工资为 3320 美元。残疾人获得残疾补贴的基本纳税贡献条件为缴纳社会保障税满 5 年。 达到 法定条件的退休者所获得的养老金以及遗属、残疾人的津贴也不是均等的,而是与在职时的纳税数额挂钩。比如在 2000
35、 年,最高档次的养老金为每人每月 1536 美元,最低的为每人每月 636 美元。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贡献与收益挂钩。不过,这一支柱在高低收入者之间的转移支付成分还是非常大的。从 替代率情况看,最低档收入者的养老金替代率为 56,最高档收入者的养老金替代率为 26。 如果年龄和纳税贡献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不能享受该支柱的 养老金或其他相关津贴。按照这种规定,显然会有一部分人无法领取有关养老金或津贴,或在纳税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的一定时期内没有收入。对此类人,美国有 另外一套收入援助计划(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来提供保障,标准略低于第一支柱的养老金及遗属和残疾津贴标准。收入援助计划的资金来自
36、于政府的一般性税收而 非社会保障税。 5.基本实现了对就业人员的全覆盖。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这一政府强制性的社会保障计划就基本实现了对就业人员的全覆盖。美国全国对 该支柱纳税的人口约为 15 亿人。截至2000 年 10 月,受益人总数约为 4450 万人,其中养老金领取者有 2800 万人,遗属津贴领取者 870 万人,残疾 津贴领取者 500 万人,另外还有少量其他受益人。6.目前有较多的资金积累。虽然它属于现收现付体系,但由于它在实施初期的抚养率非常低,后来随着抚 养率的不断提高,税率也不断提高,所以该体系一直有资金积累。特别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进一步提高了税率后,
37、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结余,如 2000 年10当 年的社会保障税收结余比例为 275 。结余加上投资收益,积累额一直呈较快增长之势。至 2000 年底,该体系的累计积累额已经高达近一万亿美元。目前, 所积累的资金主要投资于政府长期债券。 同所有发达国家一样,美国也面临老龄化问题。根据社会保障署测算,在税率及各种受益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抚养 率因老龄化而攀升,2016 年将是当年收支平衡的年份,此后每年都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且赤字将越来越大,必须用积累进行弥补。至 2037 年,所有累计 积累将全部用光。因此,目前美国各界都在探讨未来对策。二、第二支柱:雇主养老金计划在 20 世纪 70 年代
38、以前,美国的雇主养老金计划基本上都是待遇确定型(即 DB 模式)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缴费确定型(即 DC 模式)迅速发展。目前是两种方式并存,但在具体组织方式上存在较大区 别。(一)待遇确定型(即 DB 模式)1.待遇标准由雇主和雇员谈判确定。雇员退休后,可以按照与雇主的约定,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领取固定数量的养老 金。但因为它是一种非政府强制性的计划,所以没有全国统一的待遇标准,而且也没有法定的最高限额。每个雇员可以享受何种标准,取决于雇主与雇员的谈判与协 商,但要根据联邦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究其实质,雇主养老金计划是雇员报酬的一种延迟支付方式,因此,不仅没有全国统
39、一的待遇标准,在具体机构内部,不同 雇员的待遇标准也往往有差异。2.目前普遍采取基金制,筹资方式各不相同。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待遇确定型养老金计划的资金运作方式普遍为现收现 付。现收现付的优点在于其管理简便,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这一计划是雇主计划,没有来自于其他方面的担保,所以一旦一个机构特别是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 其资金来源就无法保证,雇员利益自然也无法保证,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基于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在 1974 年出台了雇员退休安全法案,明确规定实 施 DB 计划的雇主必须将现收现付制度改为基金制。即要形成雇员养老金基金,基金规模(包括本金及增值部分)与包括在职人员
40、和退休人员在内的所有人积累的全 部养老金权益相当。换句话说,不允许存在隐性债务。该法案同时规定,所建立的养老金基金必须与雇主的资产分开,且基金投资也必须与雇主业务完全分离。待遇确定型的养老金基金的筹资基本有两种方式:一是完全由雇主定期向基金注资;二是雇主和雇员共同向基金注资。其中多数企业采取的是雇主单方注资方式。由于实施的是基金制,并且支出水平是可测量的,而基金增值则不太确定,所以缴费通常是不确定的。即如果投资收益率高,可降低注资水平,如果投资收益率 低,则要上调注资比例。具体的缴费比例通过精算确定。有些机构的此类基金由于有较高的投资回报,已经不用再继续注资了,仅基金自身的本金和投资收益就足以
41、 支付当期需要并能够保证支付所有人积累的养老金权益。3.基金管理方式及资金投向。美国的待遇确定型(DB)养老金基金有很多。大的企业和大学等机构 通常都有自己独立的养老金基金,有些部门,特别是政府系统则往往是建立多个机构联合的养老金基金。 各个企业或非企业机构所建立的待遇确定型养老金基金 都要成立一个管理机构。管理机构通常有雇主代表、雇员代表以及熟悉投资和精算的专业人士构成。这一机构作为基金的信托人,对基金负有监护并保证其安全的法 律责任。其工作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雇员具体待遇水平的确定、筹资比例确定等具体业务工作,11二是投资管理。 在美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养老金基金 的投资都不是由基金
42、的管理机构(信托人)直接实施的,而是由基金管理机构(信托人)委托专门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即基金管理和投资是完全分开的,二者之间 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基金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一是确定投资原则和大投资方向;二是负责在众多竞争性的专业投资机构中选择投资代理人;三是与所选择的投资机 构共同确定投资计划;四是全面监督投资代理人的行为及投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待遇确定型养老金基金管理机构,特别是一些大公司的基金管理机构自己进行投 资,即这种管理机构兼有信托人和投资人的双重身份。 美国DB 基金的投资方向非常多,既有股票、债券,也有不动产以及其他形式的金融产品。对资金投向及 投资比例,政府没有规定,而是由基金
43、管理机构自行决定。通常,基金管理机构都采取分散的组合投资方式,以防范风险并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4.政府的作用。虽然待遇确定型的雇主养老金计划为非强制性计划,但在其组织和运作过程中,政府仍然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一是规定基本组织方式。如前所述,雇主可以自愿 选择何种类型的养老金计划,但一旦决定建立待遇确定型的养老金计划,根据 1974 年的法案,就必须是基金制的。二是进行税收调节。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所有 待遇确定型的养老金在领取时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三是对基金管理者以及投资者的行为有严格而详细的法律规定。当然,有关规定并不仅仅是针对待遇确定型养老 金基金的管理者和投资者,而是对各种类型基金管理者(信
44、托人)和投资者的共同规定。四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投资失败情况,政府建立了担保(再保险)机构 PBGC,防止个别基金投资失败使雇主和雇员利益严重受损。总体上说,政府在这一养老金计划中的作用是利用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监管。 (二)缴费确定型 (DC 模式)1.一般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实施缴费确定型(DC 模式)的基本方式是为在职的雇员建立个人账户,按期进行资金注入并进行积累、投资。雇员 退休后,账户中的本金及投资收益归雇员所有,用于养老。 与 DB 模式中多数机构的资金注入为雇主单方义务不同,DC 计划中对个人账户的缴费大都是由雇主 和雇员共同缴纳的。与 DB 计划相似的是,由于它也属于非强制性计划,
45、所以不同企业及非企业机构雇员个人账户的资金注入比例有很大不同。即使在同一机构中, 不同雇员所得到的雇主对个人账户注入资金的多少,通常也有区别,这取决于雇主与雇员的谈判。2.政府对缴费有税收优惠,但有总量限制。虽然 DC 模式的 雇主养老金计划为自愿计划,但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这种支持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税收优惠。 美国政府对 DC 模式的雇主养老金计划税收优惠的最基本做法 是税收延迟。即雇主和雇员向个人账户注入的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或者说不计入个人所得税计费基数) ,待最终领取养老金时再根据税法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收延 迟与不延迟对个人的意义在于,它将所得税增值的大部分利益让给了个人。但税收优惠
46、有最高限额。比如在 2000 年,对企业雇员个人注资部分的最高税收优惠额 度为全年 15 万美元,加上雇主注资,最高税收优惠额度为全年 3万美元。上述限额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工资及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动经常进行调整。 税 收优惠是通过税法规定的,而且对于企业、非营利机构和政府机构分别有 401(K) 、403(B)及 457 条款。之所以制定不同条款,主要是因为上述不同类 型机构有着不同的资金来源方式和不同的税收及财务管理方式。另外,对不同类型机构雇员规定的最高税收优惠限额也有不同。2001 年,对非营利机构雇员 DC 计划免税限额(包括雇主和雇员双方注资)为每年 35 万美元。3.缴费确定型
47、(DC)个人账户资金管理方式及投资方式。个人账户资金管理与投12资方式基 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与待遇确定型(DB 模式)所积累基金的管理方式类似,特定企业或非企业雇主将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集中起来并建立承担信托责任的管理机 构,管理机构决定投资方向并选择投资机构或产品,个人不参与投资过程。另一种方式则是给个人账户的拥有者以选择投资机构或投资产品的权利。较为普遍的做法 是,建立 DC 计划的雇主仍建立个人账户管理机构,但该机构并不承担决定投资方向以及选择投资机构或产品的责任,而是协助个人账户的拥有者进行投资选择。具 体地说,此类机构首先要在市场上众多的投资机构以及更多的投资产品中进行选择,通常是选择
48、一个或多个投资机构以及这些投资机构的几个或最多几十个具体投资 产品,然后将所选择的清单提供给个人账户的拥有者,并提供不同投资产品投资内容、风险程度、收益前景等方面的咨询,最后让个人进行选择,决定自己账户中的 资金究竟投向何方。当然,如果一个雇员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这一机构可以帮助个人进行选择,但原则上不承担风险责任。另外,个人账户资产记录等具体工作都 是由这一机构完成的。在上述两种资金管理方式中,给个人以选择权利已经成为主流。个人不仅有选择投资机构和投资产品的(有限)权利,也可以照规定的时间和 方式比较便利地变更选择。 与 DB 计划的基金投资方向类似,缴费确定型(DC)养老金的投资方向也非常
49、多,包括股票、债券等各种金融产品。但具体投资方 式并不是由个人或雇主成立的信托机构直接购买股票、债券等,而是购买主要有专业投资机构发起成立的各种基金、保险公司的年金以及其他金融产品。其中,投向 共同基金是 DC 计划养老金投资的主要方式,养老金也成为美国共同基金的主要来源。目前,美国共同基金八千多只,基金类型主要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 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不同基金有着不同的投资方向及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目标,以适应不同人的需要。4.政府的作用。在缴费确定型(DC )的雇主养老金计 划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二是监督资本市场运行,防范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政府不对 DC 计划的养老金 投资提供担保。三是除税收优惠政策外,还有对参保人的约束政策。比如,在 595 岁以前,个人原则上不能提取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否则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处 罚,等等。 (三)两种雇主养老金计划的变动趋势无论是待遇确定型(DB)雇主养老金计划还是缴费确定型(DC)养老金计划,都一直呈现不断增长之势。 至 2001 年,DB 计划的积累额为 18650 亿美元,DC 计划的积累额更是高达 24520 亿美元。可见,DC 计划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 DB 计划。虽然 DC 计 划是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