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幼儿分类能力.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68322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分类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幼儿分类能力(childrens capacity in categorization) 分类主要是把相同或者具有某一方面共同特征或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分类能力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分类活动中幼儿要把物体一个个加以区分,再一个个归并在一起,这样,区分和归并的过程促进了幼儿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因此可以说学前儿童分类的过程就是感知集合的过程。分类能力也是幼儿计数的前提。要确定物体的数目,必须先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例如,要数清盘子中香蕉的数量,幼儿就要先把香蕉和其他水果区分开来,然后再进行计数。分类能力也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类的区分和归并的过程中,幼儿要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和综合等思维过程,

2、因此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常用分类形式 按物体的名称分类;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按物体的材料分类;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以及按事物之间的关系分类(如,把小兔子和萝卜归在一起 )。另外,还有幼儿可以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哭、笑等表情特征分类,按动作姿态如唱歌的、跳舞的归类,或者按照图片中有叶子无叶子分类,等等。实物分类 主要包括以下 5 个发展水平:不能分类;依据物体感知特点分类;依据生活情境分类;依据物体功用分类;依据概念分类。不同年龄儿童分类情况有所不同,随着年龄增长,从第一类到第五类依次变化,其主要特点是:4 岁以下儿童基本上不能分类;56 岁是儿童处于

3、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此时儿童主要依据物体的感知特点和具体情境分类;5 岁半6 岁,儿童发生了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蔽特点进行分类的显著变化,其分类特点迅速向 6 岁特点靠近;6 岁以后,儿童开始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够依物体的功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分类和概括水平有一定的发展。分类能力发展阶段 主要经历了以下 3 个阶段: 子类跟子类比(或部分与部分比),大多数 4 岁幼儿处于这一阶段;直观上能将类跟子类相比较,开始将一般从个别中抽象出来,大多数 5、6 岁幼儿处于这一阶段; 能在抽象的水平上将类和子类比较,在更高的水平上理解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这一更高的发展阶段在儿童入学后才能达到。人们发现,幼儿已经能按照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分类,但按上级类概念标准分类的能力比较差,后一种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迅速发展。这一阶段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跟他们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总的思维特点相一致。另外,从幼儿分类标准的稳定上看,幼儿已经能够稳定地分类,但是分类的标准可能是具体的知觉特征,或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功能联系。其他领域如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幼儿按照类别关系组织物体的能力,推理或命名的实验也发现幼儿具有按照概念水平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另外,类别是按照等级关系组织起来的,因此,幼儿对等级关系的理解也是目前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