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哥特教堂的建筑特点:1. 结构:以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为了框架式的。其余填充维护结构减薄,减轻拱顶的重量。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侧脚出抵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的高度降低,增大了中厅高侧窗。使用两个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减小了侧推力,使跨度不同的券和拱可以一样高。形制基本上是拉丁十字式。2. 内部空间:中厅不宽但是很长,两侧支柱间距不大,造成了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的动势。中厅高度很高,竖柱柱头已经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穹顶相交,如同从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的枝干,具有强烈的向上升腾的动势。向前和向上这两种动势体现了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的向往的暗示
2、。3. 外部特点:外部的扶壁、塔和墙垣全部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越往上划分越细,所有建筑局部和细部都是尖顶,整个建筑充满了垂直向上的升腾感。4. 装饰:几乎没有墙面,祭坛是装饰的重点。两柱间的大窗用了彩色玻璃,极富装饰效果。泰姬陵:1. 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美,基地平面长方形,布局很规整, 中轴对称,两重院落,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位于轴线末端。从不大的入口进入为第一重院落,是狭长的平坦草坪,穿过体量加大,屋顶有与主体建筑相呼应的塔和穹顶的第二重门,方形的草地和十字形的水渠在面前展开,院落的尽头是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陵墓。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概是 1:4.52. 创造了陵
3、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构图稳重舒展:宽阔的台基和主体约略构成一个直角方锥形,而 4 座塔又使它轮廓空灵,与青空互相穿插渗透。体形洗练:各部分几何形状明确,相互关系清楚,虚实变化肯定。比例和谐:主要部分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如塔高近于两塔间距的一半,主体中央高度近于立面总宽的一半等。主次分明:穹顶统率全局,尺度最大,凹龛以旺是立面中心,尺度次之,两侧和斜角抹面上的凹龛以旺反衬中央凹龛以旺,尺度第三。四角的塔尺度最小,反过来衬托出中央的阔大宏伟。3. 熟练运用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方圆对立统一: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强烈,而又统一于都具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尺度对比:4个小穹顶和大穹顶尺度对比强烈,但统一于相似的形体。虚实对比:细高的塔与陵墓划出无形的虚空间,交相呼应,统一于相同的穹顶,简练的形体都包含了圆与直的形式因素。4. 此外,泰姬陵的细部装饰很精致,夺造化之工。